对很多初到南方生活的北方同学来说,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与南方大蟑螂的第一次邂逅。 或许是在盛夏的傍晚,或许是在被冰魔法袭击的深夜,它可能从窗外扇着翅膀呼啸闯入,可能在你的拖鞋上埋伏已久,也可能就在你的枕边暗中观察。 超长的触须,六条毛腿,黑亮外壳,活动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让一个北方壮汉做噩梦。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南方的蟑螂以美洲大蠊或黑胸大蠊为主,它们更适应潮湿温暖的环境,无法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于是更耐旱的德国小蠊占领了北方。 尽管理性告诉我们,南北方的蟑螂是不同的品种,但很多北方的同志还是要忍不住大喊一声“南方的蟑螂为什么那么大?!” 然而,大蟑螂只是南方生活的最初级挑战,真正地狱级磨难在生活了几年后才会遇上,它比大蟑螂更大、更长、更惊悚、更有攻击性。 2018年潇湘晨报报道了一起酒店消费纠纷,起因就是今天的主角——蜈蚣。来自湖北的吕小姐和潘小姐去长沙旅游,5月11日当晚,看完周杰伦的演唱会后入住了某酒店的226号房。 等到凌晨,潘小姐还开着灯刷手机,突然余光瞟到一个爬行的黑色物体,她定睛一看,发现是一条至少长10厘米的大蜈蚣,它在枕头和床沿附近游走,吓得两人大叫逃离,最终因为酒店没有空余房间,两人在大堂等到了凌晨4点半。 在南方的大蜈蚣面前,南方大蟑螂就是个渣渣。但凡大蜈蚣突然闯入,不仅仅是初来南方的北方人会受到极度惊吓,就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要做噩梦。 蜈蚣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但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为丰富。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域为南方,即秦岭-淮河以南,包括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地区。 虽然在我国华北、东北也有蜈蚣分布,但数量相对较少,原因很简单,蜈蚣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日平均气温在20℃,最低温度在零下10度以上比较适宜。 蜈蚣南北方都有,但跟蟑螂的情况类似,北方的最多是吓人,但南方的却可以把人吓出PTSD来。 首先从品种上来看,南方蜈蚣在体型上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多棘蜈蚣,成年体长约15.5厘米,极限可达20厘米,主要分布在两广、云南、海南、台湾;模棘蜈蚣体型与前者相仿,分布区域也高度重合,但在体态上有细微的差别。 这些南方的大蜈蚣通常有21或23节,对应就有42或46对足,并没有如它们“百足虫”俗名的描述那么多,但也足以引起生理不适。 而在北方,蜈蚣并不是那么常见,倒是有和蜈蚣比较相近的品种,比如石蜈蚣目和地蜈蚣目下的一些物种,虽然它们也被叫做蜈蚣,但和蜈蚣目下的大蜈蚣还是有较大的区别。 石蜈蚣体型只有10毫米左右,经常羞涩地躲在枯叶或者石块下,就算偶然闯入人类的世界也不会引起过大的恐慌。地蜈蚣的长度倒是不短,但躯干比较细长,足多且细小,看起来甚至有点美味。 或许是由于石蜈蚣和地蜈蚣并没有什么药用价值,也就不会有人隔三差五就传出抓到大蜈蚣泡酒的新闻,所以这两种小蜈蚣在北方其实存在感并不强。 另外,外形更加张扬的蚰蜒其实也算是一种蜈蚣,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可以追溯到4.3亿年前,算得上是一直最古老的陆地生物之一。 虽然它们在后续演化的过程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有一些特征还是比较统一的,比如头部特化为毒爪的附肢,这同样也是蜈蚣可怕的一点。 蜈蚣速度飞快,身形较长,一旦体型稍大就非常难被人控制。再大的蟑螂也就是一脚的事情,可是蜈蚣就不一样了,由于身体比较长,一脚只能踩住部分,没有被控制的部分就可能甩动挣脱,如果踩中的不是头部,反而容易被回首一咬。 被大蜈蚣咬伤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无他,痛罢了。蜈蚣的毒液和蜂毒有些相似,会造成局部的剧痛,还会有灼烧感,但一般不至于威胁到生命,最严重的情况可能是引起过敏性休克。 听起来并不可怕,理性也告诉我们不必过于恐慌,但是你认真看一看它们巨大的毒爪,本能还是会让你产生无法压抑的恐惧。 以上都是常规的科普,下面就是真正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描述,可以说南方大蜈蚣的可怕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突发性群聚性出现给人带来的未知恐惧。 前面说到了,蜈蚣大多喜阴暗潮湿的环境,野外环境下通常躲藏在枯叶下或石缝中,但有时候就是会莫名赖上人类的房屋。 钱江晚报报道,杭州的韩女士居住在某小区20楼,如此高度蚊子都少,但是她却在家里接连发现大蜈蚣,体长都在10厘米以上。 经过辨认为浙江地区比较常见的少棘蜈蚣,动物专家猜测由于蜈蚣攀爬能力很强,不排除从小区绿化带爬入家中的可能,也有可能是搬家或者种花草人为夹带的。 新闻听起来是有些缺乏情感的,真实的情况可能要惊悚得多。炎炎夏日,你在家光着脚吃着西瓜吃着空调,坐在电脑前煲着电视剧,突然墙角闪过黑影,猛然发现是一条十多厘米长的大蜈蚣。 此时,你束手无策,身边没有拖鞋,但又不敢离开,因为取工具的期间它消失了只会更令人恐惧。于是你拿起家里的折叠凳,用凳脚压住它。 只见它的身体左右前后翻滚,几十只足乱扒和硬物碰撞发出咔咔的声响,为了加速它的死亡,你让旁人找来了杀虫剂,一喷下去,大蜈蚣的挣扎更加剧烈,如果它挣脱了……消失在阴暗处……或者顺着人的脚爬上来…… 即便顺利杀死了它,接下来也要面临如何收尸的难题,理性告诉我们它死了,但生理上的厌恶感仍然很难克服。 这仅仅是单只大蜈蚣会带来的麻烦,但蜈蚣是群居的。2005年上海青年报报道,上海宝山区某民居发生爆炸,怀疑是由于过量使用杀虫剂灭杀蜈蚣引发的。 户主老杨说从去年(2004年)开始,只要天气变热,家里就会出现非常多蜈蚣,最多的时候一天被处决的蜈蚣多达44条,有大有小。 家里就养成了每晚喷杀虫剂的习惯,也做了别的措施,比如在小区中喷洒敌敌畏,铲除了过多的室外绿化,结果还是出现了小区住户洗澡时被咬的情况。 而这仅仅是蜈蚣的普通行为带来的麻烦,但蜈蚣有时候是会迷路的。2018年,台湾省嘉义县一名小学生因耳朵疼痛到医院就诊,值班医生肉眼观察到耳中活动的异物,最终夹出一条5厘米长的蜈蚣,幸好毒性不强,但男童的耳道也被抓伤,仍需要治疗防止感染。 19世纪的西藏诗告诫藏传佛教的教徒们:“如果你以惊吓他人为乐,那么你将会转世成为蜈蚣。” 在真正的南方大蜈蚣面前,大蟑螂真的是小喽啰,因为后者正是前者的食物,如果你发现家里突然看不见蟑螂的踪影,其中一种可能就是蜈蚣在房子里安了家。 对于普通人而言,蜈蚣的出现就伴随着惊吓和恐慌,那种不知道家里还有多少只蜈蚣以及它们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什么地方的未知,才是让人脊背发凉的。 有办法预防蜈蚣出现吗?也有,无非两个方向,第一是破坏家里所有适合蜈蚣生存的环境,即阴暗潮湿的地方,浴室和厨房是重灾区,尤其是洗手池和台盆下的橱柜。 第二是封锁有可能让蜈蚣偶然闯入的路径,比如没有隔网且长期没有水的排水口,躲在小区下水道里的蜈蚣可能会误入管道向上爬闯入家中。 如果在南方生活的你还没有与大蜈蚣有亲密的邂逅,那也不能说明你很幸运,只不过是时候未到(笑)。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4 23:28 , Processed in 0.13550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