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了个动态吐槽自己的学生目前太重利益,而学校似乎也成为了蓝翔技工学校。他认为对于搞科研的学生应该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至于为生存、房子、汽车这些压力而放弃更高层次的成功。 如果这位教授说的是真的,985高校的北航学生都如此浮躁了。恐怕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真的应该引起重视了。如何让研究生安于研究,而不是被社会上的各种利益所诱惑将成为一个课题。 但是谈何容易,像这两年深圳、武汉、杭州,这些地区的一些高中动辄百万年薪招聘教师,吸引了大批北大、清华的博士生去当高中、初中老师。人们对这样的事情一直表示是人才浪费。但是对于那些民办高中而言,这样做的话,等同于千金市骨,变相的提高了自己学校的名声,最终还是会在学费上面找补回来,这些清北博士成为了学校的广告。 这位教授吐槽,自己学生想继续读博的是基础最差的一个,而那些优秀的在硕士期间想的最多的是怎么赚钱,毕业就有50万收入,而博士毕业则未必比现在更高。以至于发出去年招的研究生基本废了的感慨。 想想很无奈,但是也是现实,对于99%的人来说上学都是为了之后要生存的,也许这个教授能给自己的儿子解决后顾之忧,让孩子在硕士、博士的生活中没有生活压力,但是大部分的还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价值,读研也是绝大多数研究生为了实现自己现实价值提高的手段。 于是赚钱和科研之间就成了不能调和的矛盾。看似教授的想法没有问题,而且非常实际,但是真正到了现实之中的话,却有可能出现另外的问题,而且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问题,这就是科举等进阶途径长期把持在士族手中,即便是偶然能晋升的寒门,其实也是大家眼中的中小地主,普通的家庭是无法晋升的。 如果未来搞科研的只能是中产以上的家庭的孩子,也会成为另外一个问题。社会的大环境使然。 相信对这个问题,国家会采用各种方法来解决。无论这个北航教授如何感慨。实际上,放到学生们的身上,理想无法当饭吃,没有一个北航教授能支持自己完成博士学业的前提下,工作、赚钱、养家都是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的局面。这并不需要多高大上的理由。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目前,国家在拿着大量的经费培养研究生、博士生。但是有多少人敢保证自己就一定能成为顶级人才,获得国家津贴之类的呢?即便是天纵奇才,没有一个富裕家庭的支撑,搞科研还是会清贫很久的。而这个社会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社会。几十年前富人与穷人之间差的是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现在富人与穷人之间差的是几千万几个亿。 北航教授与其自己吐槽这些问题,不如想想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能帮学生们找到一些维生发财的项目,这些学生为何不继续跟着你考研呢?如果只是做个项目给学生们几千块钱的生活费、项目费,那学生跟着导师也是打工,肯定会怀着毕业去外面挣几十万的心情。对学生没有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仅仅是在网络上唉声叹气,对这种事情没有半点的补救。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12:42 , Processed in 0.13006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