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旁自建房倒塌事故的救援结束了。据官方发布消息,事故共造成53人遇难,10人受伤获救。 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 这是新华社今天发布的一条报道: 新华社的这条报道,我数了下,52个字,其中还包括三名记者署名。 当然,这是一条微博报道,短一点可以理解。当然,这是新华社对该事故的多条报道之一,信息少一点可以理解。 但是,我想问问各位,这一造成53人遇难的重大事故,而且是市委书记出面鞠躬致歉、国务院要成立调查组的事故,发生到现在已经一周了,你还知道些什么信息? 现在的事故报道都是些啥? 嗯,这一周里面你可能零星看到过一些报道。救出一个人来,又救出一个人来,救出一位女大学生说消防员是榜样,骨折了还给消防员唱歌。 救援的新闻,有时会有惊人相似的角度。 比如,记者哽咽了: 然后,专家哽咽了: 最后,市长也哽咽了: 就这些信息,看得我也要哽咽窒息了……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做的下三滥的报道啊! 你是国家级媒体记者,在事故现场能得到各方最多的采访配合与信息支持,能不能老老实实去做点调查采访,别在屏幕前哽咽。 人们关心的是被压在倒塌楼房下的人,关心的是他(她)们为什么会被压在那里,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碰到突然倒塌的楼房,谁管你记者有没有哽咽啊?! 如果你以为我把这些摆出来是要嘲讽,是要批评,那是你不懂我内心的悲愤,一名前新闻记者无处发泄的悲愤。严肃新闻供应不足,舆论场上喂给大家的就剩这么些哽咽新闻了。 做点严肃新闻到底有多难? 说到这里,一些读者可能会想到全国调查记者只剩下多少多少名的问题。有说剩一百多个的,有说剩十几个的,还有人干脆说一个都没有了。别管哪个数字最接近,调查记者日渐凋零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然而,长沙塌楼事故的报道做成这副鬼样子,跟深度调查记者还剩几个是没关系的。 这类事故的报道,根本不需要什么长时间大范围的深入调查,更不需要什么卧底、突破,不需要什么深度调查记者。新闻单位正经派一两名时政记者或者突发记者过去,一两天就能发回详实的报道。 去到新闻现场,见到新闻当事人,总归能提供一些官方通报之外的,公众关心的信息。倒塌的楼是哪年建的,哪年改的,谁批准的?楼里经营的商户分别是做什么业务,安全和消防检查有没有做过?倒塌房屋周围还有多少类似情况的自建房?…… 这些信息,你在事故发生以来的这一周里,看到过吗? 现在的问题是,地铁浸水、飞机坠毁、楼房倒塌,都只剩下了两句话: 等官方通报。 一切以新华社发布为准。 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新闻发布会 就像疫情封控中的人们追问什么时候发物资、什么时候解封,永远都只有一句回复: 等通知。 灾难报道中严肃新闻的缺席有着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大环境的舆论尺度收紧,报道空间被持续压缩,另一方面是媒体自身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作重心变成了网络信息的整理加工。 而且这两方面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互为因果。舆论尺度收紧促使新闻机构压缩一线记者编制,而市场化媒体的转型又使得他们距离发布信息的官方信源越来越远…… 现在又有了疫情期间流动不便的因素叠加,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这样一个哽咽的局面。 然而,以上这些全都是借口! 作为前媒体人,我当然理解当下生产严肃新闻的艰难,但把长沙塌楼事故报道成这副畸形的样子,其实是没有借口的。 首先,这场塌楼事故虽然伤亡重大,但就是一栋村民自建房,牵涉的层级其实不高,涉及到的人员和单位并不算敏感。公安机关在事故发生之后也很快初步定性,抓捕了涉嫌犯罪的相关责任人。 简而言之,不是什么绝对不可触碰的雷区。 然后,事故发生到现在已有七天,媒体有足够的时间派驻人员做现场和周边采访。这次事故涉及家庭众多,当地自建房现象也普遍,总能找到可供采访的信源。当下长沙也没有什么全域静止之类的防疫措施,不存在进不去的情况。 总而言之,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采访任务。 那,为什么这一周都没有看到什么提供了信息增量的严肃新闻报道呢?我想了很久,大概是扎在媒体心头的两根刺在作祟。 一根刺是自我审查,自觉提升了新闻事件的敏感层级,主动放弃了追寻真相的努力。 一根刺是受众筛选,在长期的哽咽式报道中筛选和培养出了庞大的受众,他们不相信存在官方通报之外的真相。 这真是太让人难过了。 本文标题@leilei 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2:44 , Processed in 0.15658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