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予”与“ 接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人生命题之一。 给予,既是付出,也是爱的一种形式。只有乐于且心甘情愿地付出,不图回报的给予,才是真正的爱,也才能获得 回馈或接受。这种接受,是付出后的自然折射与回报。这样的生活、才是平和而充实的。 人人都吝啬于付出,只是渴求得到,这可能吗? 殊不知,世界存在着基本的补偿机制:我们获取多少,就需要补偿多少;而 付出多少,亦可以 收获多少。 肿瘤临床中,笔者注意到一个不言之秘:凡是 乐于帮助其他患者,无私提供各种帮助( 包括康复经验指点、名医推荐介绍、勇于出手相助)者,康复效果明显为优。 曾有一位与我同姓、同年的何女士, 乳腺癌晚期,左锁骨淋巴转移,心脏因为化疗而严重受损,她就多次默默相助他人。 那时有位远道而来的陌生女患者,钱财途中被偷,正在哭泣中,她主动关心,二话没说,掏出1000元给她。 而笔者知道,她家境平常,只是个拿退休工资的返沪知青!当然,这些善者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而且,他们就有 奇特的康复效果。这类现象非常常见,反面的例子也有。 是因为康复得很好,所以他们更乐于施善?还是他们乐于施善,故有助于康复?我们不敢断然下结论! 但是,他们乐意于 行善施乐,且从中获得了愉悦,有助于 心身康宁,增加了自我积极心理,愉悦中促进了 诸多机能的协调和顺,这一层机理在起 促进康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古人主张“道法自然”。一如太阳的东升西落,照耀着大地时从没索取过什么。只是无私奉献着阳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因为它的 无私,所以才能 恒常。 人生,难免要依赖他人,故需要奉献!付出与接受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明白并践行了这一点,才能享受 快乐、 幸福及 长寿。 因为只知索取者,虽得到时会有一时欢快,但终究是痛苦的;而只有付出,才可能收获持久且真正的愉悦。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2:16 , Processed in 0.14639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