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经常说人类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但人类在宇宙中到底渺小到什么程度,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具体的概念,其实想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我们只需要从一张照片中,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究竟有多渺小。 事情要从1977年讲起,在这一年里,运行在地球轨道外侧的几颗大行星(如木星、土星等)都运行到在太阳系的同一侧,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连续利用这几颗大行星的“引力弹弓”,进而使宇宙飞船飞得更快,如果控制得好的话,甚至还可以令其达到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速度。 NASA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在这一年里连续发射了有望飞出太阳系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飞行之后,现在的它们早已飞出了太阳系的“日球层”,其中的“旅行者1号”更是已经飞到大约238亿公里之外,成为了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而正是这艘飞了238亿公里的飞船,最后拍摄的照片令人深思。 “旅行者1号”于1980年抵达土星附近,为了近距离探测“土卫六”,它消耗了比预定计划更多的能量,在此之后,它只能利用土星的“引力弹弓”进行了最后一次加速,其运行轨道也不再与黄道面平行,而是变成了以大约32度的角度向黄道面的“上方”飞出。 时间到了1990年,此时的“旅行者1号”与地球的距离到了大约64亿公里,已经飞到了海王星轨道的外侧,由于这正是一个俯瞰太阳系的良好位置,因此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提出建议,让“旅行者1号”回头拍摄一张包含地球和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全家福”。 这个建议最初遭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因为人们认为这种照片并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而“旅行者1号”的能量在此时也所剩无几,但考虑到这种照片对人类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NASA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 于是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调转了自己的相机,为太阳系中的各大行星拍摄了60多张照片,由于“旅行者1号”的传输数据的速度很慢,这些照片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才全部传回到地球,而这也是“旅行者1号”最后拍摄的照片,因为做完这一切之后,它的能量也基本上消耗殆尽。 通过对后期的拼接,人们最终得到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首张真实拍摄的“全家福”,而在这些照片之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拍摄到的,正是我们的地球。 这是一张“旅行者1号”通过三个滤色器拍摄的彩色照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在照片中只是一个暗淡的蓝色光点,实际上,它在这张照片中只占了0.12个像素,如果不仔细看,我们很可能会将其视为一粒飘浮在阳光之下的尘埃,而不会意识到这个光点其实就是地球。 (图中箭头所指就是地球) 要知道64亿公里只是0.0006765光年,与之相比,太阳系的半径却有大约1光年(以奥尔特云为界),也就是说,就算从太阳系的尺度来看,这样的距离也是微不足道的。 在更大的宇宙结构中,太阳却只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的恒星之一,而银河系的主体直径就有10万光年,进一步讲,在直径高达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中,存在着上万亿个星系,银河系也只是其中的一员…… 地球承载着人类的一切,然而仅仅是在64亿公里之外的视野中,地球就已经成为了一粒可有可无的“尘埃”,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可想而知。卡尔·萨根对此表示:“我们的骄傲,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殊地位的感觉,都受到了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 “旅行者1号”拍摄的这张令人深思的照片后来被命名为“暗淡蓝点”(Pale Blue Dot),它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到底有多渺小,也让我们对宇宙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同时也激发着我们对于探索星辰大海的渴望。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18 01:14 , Processed in 0.13282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