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令美国高校收获了经济利益,也推动了美国高校的多元化与国际化,但他们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是难题。让美国大学教授头痛的是,这些认为“美国教育非常好”的中国留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融入美国大学生活。譬如对特拉华大学语言学院院长斯蒂文斯而言,中国留学生就像他试图破解的密码。“如何影响他们?如何让他们参与文化生活?这些都是难题。” 第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来。很多留学生到美国后,要先参加英语培训,在英语过关之后才能正常上课。而有些人的入学资格本身就是有附加条件的,即必须通过英语培训考试并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方可入学。让美国人感到不解的是,很多学生经过一个暑期的培训,分数可能有了很大提高,但真实的英语水平却依旧没有太大改变。 来自爱荷华州立大学招生委员会的帕克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是:“在他们看来,学习(英文)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因此,他们是在学习考试,而不是在学习英语。” 总体来看,中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听课有困难,更难以参与课堂讨论。 第二,中国留学生没有看上去那么优秀。所谓看上去,对比的是其当初的申请书以及所提交的相关材料,说的是中国留学生并不像书面材料所证明的那般优秀和出色。由此,引出了在中国特别是大城市极为发达的留学中介的话题。很多中国留学生的申请书特别是个人陈述,都是由中介代笔的——当然,这是要付费的。这一点可以从一些个人陈述相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看得十分清楚,而很多中国留学生对此也并不避讳,坦然承认。 第三,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除了可能是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所造成的原因外,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大都不爱发言,几乎从不参与课堂讨论。与中国留学生相比,美国学生在课堂上简直就是“喋喋不休”。 当然,这一点似乎并非中国独有,在美国人看来,亚裔学生几乎都不善言谈,在课堂上更是少言寡语。即便面对教师的提问,亚裔学生也多以微笑或者极为简单的回答应付了事,这让很多美国师生感到困惑与不解。 第四,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美国社会。这来自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留学生感到自己并未受到欢迎,甚至在课堂上提问都会受到漠视;但另一方面,美国师生对中国留学生的一些行为颇为不解。 特拉华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斯蒂文斯举例说,新生到校是要求住校的,但有些中国留学生在交了住宿费后,还是在校外租了房子居住,这实际上违反了校规,但他们不愿意与美国学生合住。而且,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也不怎么参加学院的志愿活动。在一次活动中,中国学生想方设法把自己调到和来自中国的学生一起上课。这同样让美国师生感到费解。 第五,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最为严重。让美国高校感到头疼的地方很多,中国留学生除了上述申请书由他人代写这种作假方式之外,还包括托福成绩作假、论文写作抄袭等。 不过,从目前来看,美国高校面对的首先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学生市场,其次才是留学生来到美国后所带来的“中国难题”。中国市场如此巨大,让他们难以割舍,而中国学生的优秀也让他们无法拒绝。 无可否认,面对新的环境,中国留学生往往扎堆相处,不愿意接触当地文化,交际圈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团体。因此,有人将这一代留学生视为融不入的“异类”,甚至还有人称那些吸毒、卖淫的留学生为“留学垃圾”。 《广州日报》刊发媒体评论员蒋林的文章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新一代留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或者收入尚可的中产阶级家庭,其中不乏“富二代”,通病就是没吃过苦,自理和自控能力差,比较任性,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到了全新自由的环境,“学坏”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第二,校方也负有责任,很多留学生在新的环境里接受“放羊”式教育,适应美式课堂被视为留学生的私事,有教授甚至忘了班上还有国外学生,更有学校为了经济利益招收语言都不过关的留学生,他们除和中国留学生“抱团”以外,真没有别的课余活动可选择。 或许,中国留学生的难题像密码一样等着美国高校去破解,而美国高校如今也在作出一些调整,努力适应中国留学生带来的新“课题”。 总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中美间巨大的文化差异不可忽视。这种差异除了让美国高校头疼外,也给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带来诸多困难。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21:12 , Processed in 0.138764 second(s), 2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