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已经深刻感受到,本届中共领导集体“打虎拍蝇”的雷霆反腐行动已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党内建设决心紧密相连。 如果把本届中共领导集体大力推进的反腐比喻成一场“持久战”,2015年无疑是这场持久战的关键节点。 舆论认为,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攸关中国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反腐战场”可谓利剑高悬、鼓点紧密。无论从反腐的节奏、力度和深度,还是党纪处分、巡视条例、党内法规等制度建设的完善,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5年是本届中共领导集体“铁腕”反腐大幕开启后的第三个年头。即便是年度最后一个月,反腐“战鼓”鼓点依然紧密。 一个月内,从山西省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被曝巨额敛财,再次刷新人们对“小官巨腐”想象空间;到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盖如垠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中共执纪审查深入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直至日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常小兵涉嫌严重违纪被组织调查,标志反腐大浪进一步波及至电信领域…… 截至本月中旬,今年已有20多个省部级以上干部落马。至此,中共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总计120多名。 今年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接受了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共计23951人,其中包括4名省部级干部、283个地厅级干部。 中国执政党紧锣密鼓的反腐节奏、有腐必反的反腐力度,有力回应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海外甚嚣尘上的“选择性反腐论”“反腐减弱论”等臆断。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今年周永康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令计划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郭伯雄、徐才厚被开除党籍,再次印证了中共反腐“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的态度和决心。 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党中央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也是对历史负责。 今年反腐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成果。11月,中纪委发布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上海原副市长艾宝俊接受调查的消息,标志着中国所有省份均有省部级高官落马,亦打破了海外对“十八大后京沪无虎”的论调。 随着今年中央巡视小组分三批进驻,有着反腐“特别行动大队”之称的中央巡视组自十八大以来已展开8轮、149个地区和单位的巡视,完成对地方和中管央企的全覆盖。 海外追讨追赃以及国际反腐合作也在今年取得巨大进展。今年首次公布了“百名红色通缉令”并正式启动“天网行动”,截至10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共从63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各类外逃人员627名。 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2015年反腐的一个突出成就。中共实施新修订的“一个准则、两个条例”,即《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十八大以来的一些有效的做法经验固化下来,为反腐常态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反腐专家认为,今年以来,中国执政党的法规制度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与反腐高压态势密切互动,两个“条例”和一个“准则”把巡视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更牢、更密,而巡视制度作为党章规定的重要制度,将向全覆盖目标迈进。 日前召开的中共最高领导层民主生活会,对政治局系统坚持反“四风”、正党风、反腐败、倡清廉提出严格要求。 “党内监督犹如一把利剑高悬于为官为政者的头上,真正做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相关表态,体现了党内监督的率先垂范。” 中共对反腐败的严格要求,与当前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紧密契合。全面依法治国,既要求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为反腐倡廉的法治化思路。 中国社会已经深刻感受到,本届中共领导集体“打虎拍蝇”的雷霆反腐行动已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党内建设决心紧密相连。 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吴辉认为,彻底清除腐败不仅需要制度建设,更关键是让8700多万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这意味着中共今后将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 反腐追回资金去哪了?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介绍,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全国共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通过审计,查出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2500多亿元,101名领导干部和220名其他人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新华网12月29日) 在反腐中,审计署的幕后工作一直非常重要。审计领导干部2万多人,居然就查出问题资金2500多亿元——如此“工作业绩”,让民众喜怒参半。简单计算一下,每个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人均被查出的问题资金竟然高达1000多万元。 2500多亿元,这该是多大一笔钱呢?这笔钱要是按人头发给国民,每人大概能得200元红包;如果用来买航母,大概能买10来艘;如果用来建造希望小学,至少是几万所…… 还有那些巨贪:河北省秦皇岛市亿元贪官马超群,被查时检察人员从其家中搜出1.2亿元现金、37公斤黄金,他还有68套房产;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据说被查时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重1.15吨,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反腐败也是一种生产力,不仅因为它直接挽回的资金巨大,更因为它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巨大。 但由此也留下一个疑问:这些贪腐资金最后都去了哪里?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就曾表示,“我想知道,八项规定省下的那么多钱,反腐追回的那么多钱,都去哪里了?”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回答,它们自然是全数入了国库。可是,这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答案。因为国家是有预算的,花多少钱与收多少钱,怎么花钱与怎么收钱,都是要在预算里写清楚,并要经过人大审议的。 在预算的层面,被追回的贪腐资金,其实更似一笔“意外之财”。那么,这笔不菲的预算外资金,到底如何被纳入预算,最后又都去了哪里,其实需要一个说法。大贪官和珅倒台时,留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因为和珅一人的贪腐资金,就比当时大清十年岁入还要多。相比和珅,现在的贪官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但是,2500多亿元的问题资金,依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何安排使用,备受公众关注。 套用一句话,如果要让“全民共享”反腐成果,贪腐资金最好的出路之一,应该是弥补社保资金的不足。由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年,我国2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出现了当期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现象。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2014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比2013年减少了1484.26亿元,已经出现了高达1321.09亿元的当期赤字。这2500多亿要是能帮助填补社保窟窿,必有助于社保正常运转。(综合新华网、中国青年报)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21:47 , Processed in 0.15872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