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小别离》,主要讲述一对父母觉得自己女儿的成绩不太好,觉得她不适应国内教育,准备送她出国,而女儿不是很乐意。 先不说这部剧的好坏,就说这里描写的这个家庭,其实是无数个留学生家庭的缩影。 (电视剧《小别离》) 2016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学生人数突破了33万人大关,但是有多少人是被家长“逼”出国的呢? 有多少孩子被盲目的家长以“我是为了你好”这样的理由送出了国? 而家长做决策之前丝毫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征询孩子的意见。 很多家长以“身边的人都送孩子出国了”为由,怕自己孩子“掉队”,于是也迅速把孩子送去留学了。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对于家长们来说,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逃避。 在北京的留学中介的洽谈室里,经常能听到这样对话: “老师,我这个孩子交给你了,你们尽最大努力给他送进XXX大学我就放心了。” 这类家长有一个共性,就是觉得只要塞一笔钱给留学中介或者语言培训机构的就能给孩子“买”到一个名校的offer,获得一个好前程。 但是,这类家长也有另一个特征,就是通常听不进去留学顾问给他们讲述的什么学校好,如何申请,需要如何准备,需要怎样背景等等的重要信息。因为他们通常也听不懂。 很多这类准备砸钱给孩子堆出一个前程的家长,过分相信了钱的力量,而懒得去思考去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好前程,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走出一个好前程。 我也是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家长的。今年有超过2000名家长参加了日报在北京和上海举办的CollegeFair 名校展,在创造了新的参会纪录的同时,也让我们目睹了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瞬间。 我们发现在几个学校的展台上,工作人员用mark笔把学校的申请雅思、托福和SAT成绩标准都手写在身后的背板上。 有的学校写得更详细一些,把学校排名和热门专业也写了上去。 当我们为他们为什么要写这些的时候,他们说:“ 手写的这几句话基本就能回答99%来咨询的家长的问题。” 大部分来看展的家长,基本上也就会问不到5个问题 1. 学校排名如何? 2. 申请需要多少雅思、托福、SAT成绩 3. 什么专业热门?什么专业好找工作? 4. 学费贵不贵? 5. 中国学生多不多? 至于更多的,家长们也问不出来了。而被问到的频率最高的,还是排名。虽然美国大学的排名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查到。(比如在日报公众号里,回复“排名”你就可以获取2016年USNews大学排名) 其实能做到开口询问的家长只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属于“闷声发大财”类型,什么都不问,跑到展台边上见到什么宣传册就立刻拿走一份。有一个家长甚至在慌乱中把工作人员中午吃外卖的麦当劳宣传单也拿走了…… 我叫住一位正在忙着“搜刮”展台上册子的家长,问他为什么不去直接询问, 他说:“其实俺也不知道该问啥,都是外国大学,都是外文,俺们不懂的,但这册子得拿回去给孩子看一下。” 那您孩子现在几年级? “刚上初中,初一”,这位父亲笑了,是很自豪又腼腆的那种笑 ………… 当然这只是日报君遇到的一个个案,但是这位淳朴的父亲的举动和表情让我回想起无数个中国留学生家长的形象。 无知。 上面这两个字并不是在贬低家长们,而是一种慨叹。中国改革开放才30多年,中国家长有能力自费送孩子出国也不过十几年时间,大部分60后70后家长很少能精通英文看得懂国外院校网站。他们对留学这件事儿知之甚少。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无知导致了他们会忽略很多重要的东西,做出鲁莽的决断。 比如在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这件事上。 (电视剧《小别离》) 很多中国家长的从众心理很强,凡事都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也跟“潮流”去做。 在我接触的很多留学生中,有几乎一半的人都认为“自己家长在决定留学这件事上,没想清楚”。 很多时候家长送孩子出国的理由只有一个:“别人都走了,你不走,就落后了。” 这句话和那句备受争议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样,反映了家长的一种从众和攀比的思维。 日报君毕业的高中,是一所省级重点高中。高一时我们全年级有550人,高二时还有450人,等到高三的时候,只有不到350人去参加高考…… 其他人呢?都走了,出国了,或者转学到旁边的国际学校去之后,也出国了。 但是,有多少人是真的自己给自己规划的留学呢? 班级里的同学都是一批一批地走的,通常一个“尖子生”的离开会带走一大批人,因为家长会说“你看那个XX家的小X都准备出国了,咱们也得快点儿了”。 于是班里那个本来要准备努力一下去冲刺一下竞赛的学霸走了,那个一心想去报考上戏学话剧的姑娘也走了,那个想留在城市里报考家附近大学好多陪陪爷爷奶奶的乖乖女也走了,那个本来想考国防生去保卫祖国的耿直boy也走了…… 爸妈三天两头软磨硬泡:再不开始准备就晚了,你就来不及考SAT了,那就要再等一年知不知道,再等一年你就快19岁就晚了,你知不知道现在竞争多激烈。 以上的话,你的爸妈有没有对你说过呢? 很多家长总怕自己孩子比别人落后,但不出国就是落后吗?晚上大学一年就是落后吗?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送孩子出国?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只要…………就…………”的思维搞的鬼。 只要孩子出了国,去留了学,就能有个好前程,一切就都好了。 这种思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逃避思维,妄想用一种办法一次破釜沉舟般的努力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 只要孩子考上211、985 就能保证以后就业无忧了…………结果去年211学校大学生失业率创了新高; 只要买了学区房送孩子进一个重点小学孩子就能最后进入重点大学…………结果孩子最后没考上的人也大有人在; 只要给孩子报了这个听上去很牛逼的夏令营/志愿者项目就能申请到名校了…………结果人家学校根本连材料都没怎么看就发了拒信; 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妄想用一次大跃进式的运动或者突击去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这是很多出国后陷入迷茫的留学生痛苦的根源。 因为他们被家长的盲目送出国后就陷入一种“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来这儿?”的自我质疑与迷茫中。 父母做的事,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么? 很多盲目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教育责任。 就像文章开头那个对家长说的那句话 “老师,我孩子就交给你了……” 就这样把自己应有的教育责任抛给了留学顾问,逃避了自己应该做的准备: 自己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么? 适合读什么专业? 有哪些特长可以在申请中得以发挥和展现? 应该怎样督促帮助孩子准备语言考试? 能不能提前多了解一下国外院校的情况? 这些本应由家长参与的教育任务,就这么一股脑扔给了其实并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留学顾问们,总相信钱能解决所有问题,结果才发现钱花了,但是问题却没怎么解决。 家长的懒惰和逃避性思维也催生了留学市场的混乱。 中国的家长们热衷于用国外大学的排名来衡量自己孩子申请结果的好坏。于是有些国内的中介们就“对症下药”出台了按照学校排名进行梯度收费的制度。 申上前50名校,交8万 申上前20名校,交15万, 申上常青藤,再加5万元! 这种给国外院校按照排名明码标价的混账定价体系依托的就是家长们只看排名不顾其他的扭曲心理。 有一次,有个妈妈心急火燎地找到我,说他要投诉去年给自己孩子办留学的中介,原因是他们孩子现在就读的那个学校今年排名下降了5名,排到了20名开外了。这个妈妈觉得自己被骗了,要找中介退钱。 “(申上)前20的学校和后面的学校收的中介费不一样,差好多!他们得给我退这个差价!我要维权!” 我看着这位母亲激动的表情,想起了那些因为房价下跌就把售楼处砸了的那些人。 一所25名的学校和第20名的学校有什么特别大区别吗? 美国的大学会因为5名左右的差距,学生的体验就变得天差地别吗? 一所学校排名下降了5名就意味着教学质量的下滑吗? 很多时候你想给家长们讲道理, 想说服他们学校综合排名没有专业排名更有参考价值; 想告诉他们在一些领域上常青藤学校也会被30名以后的学校大幅超越; 想让他们理解XX大学今年排名下降只是因为他们州没钱了而削减了校舍建设经费; 想让他们明白XX大学XX分校并不是像听上去那样的一所野鸡学校…… 但很多家长就是不会去理会你的解释,为什么?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家长,所以自己一定是对的。 “我们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 这是家长们最常见的用来否定孩子意见和建议的话。 但是,在留学这件事上,孩子通常懂的比家长多。 因为什么? 因为语言、文化、学习能力、以及孩子不会固执坚持惯性思维。 在孩子们眼中,出国留学是开启一段新的未知人生,去见识全新的世界,是一场探险; 在家长们眼中,送孩子出国留学是买了一份孩子前途的保险,是买了一个向孩子彰显自己对他们教育上投入之大的证明,是一种保本的投资;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历险,何来的保险二字? 留学只是一种路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很多家长妄图用像《小别离》里面朵朵爸妈的那种做法,把送孩子出国当成了一种一劳永逸的解决孩子成绩不好的最终方案。岂不知这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朵朵可能会一直觉得自己是学习能力低下成绩不好才被家长“赶”出国的。她的家长逃避了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却把逃避带来的伤害完全留给了自己的女儿。 那些盲目送孩子出国的家长,可能从未真正与孩子走心地沟通一次,了解一下他们真的想干什么,他们想成为怎样的人。可曾走进孩子的内心,尊重一次他们自己的选择?为何忍心草率地把孩子送到千里之外,逃避了自己的教育责任? 教育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第一天职,请不要逃避父母这个称谓所带来的义务与责任。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2 01:57 , Processed in 0.17141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