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人一边在反日货游行中砸着日本车,一边自叹弗如时,却没有人问,是什么造就了牛逼的日本制造?仅仅是靠抄袭美国那么简单吗? 出品 网易浪潮工作室 文 于方 日本的传统就是向来不拒绝外来文化,尤其是在美国接管后的40年里,日本到处烙上了美国文化的印记。
直到今天,日式居酒屋里依然流行着来自美国的威士忌、爵士乐和鲍勃·迪伦的演唱会录影带,上班族身穿的工装以及手中的汉堡,让很多人误以为日本像曼谷复制巴黎一样,沦为了上世纪60年代布鲁克林笨拙的复制和衍生品。 事实真的如此吗?日本战后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从复制、移植起步,却做出了比美国更好的产品。 美国人认可的才是真正好的 战争结束后,日本人从失败的巨大屈辱和震惊中迅速醒来。在美国的改造下,由于对自由民主制度的向往,日本人形成了对美国近乎变态的精神崇拜。但他们没有在小作坊里偷偷山寨,而是光明正大地“美国化”。
1951年1月8日,松下幸之助前往美国,他不解为什么在两国生产的电器,原材料和出售价格所差无机,但美国工人的工资却是日本的10倍有余,公司依然能获利,而日本公司却连续亏损?一个月后,松下找到了两个答案:企业的科技化和体制民主化。 第二年,松下幸之助恢复了战前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引进先进技术的合作,同时,“民主化的理念”在他们的50年代的广告中热播:“根据日本宪法第25条,所有人都有权维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标准。家电是理想生活的必备,将推动日本的民主化进程,买一个,就能享受更舒适方便的生活。”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在生活中大量依赖家电,从洗衣机到电视再到洗碗机,经过松下的解读演变成:“美国化”等同于“民主化”,又等同于“使用家电”。 有趣的是,日本宪法里实际说的是“所有人都有维持最低健康、文明生活标准的权力”。但松下的广告里巧妙地把“最低”两个字删除了,借此传达他们希望日本公民追求文明生活的愿望,而家庭主妇们的购买行为成为了日本民主化的第一推动力。
家电产品里的“美国化”口号随即蔓延到许多日本制造的产品广告里,到1960年代时,几乎所有的广告里都会强调“这个产品获得了美国消费者的信用认可”,其中暗含的逻辑就是,美国人认可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走,到美国去 日本战后经济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奇迹般地内迅速复苏。经济学家们坚信靠的就是日本二战后“美国化”的制造业系统。从汽车、船舶到飞机,现今市面上每一个牛逼的日本产品制造商,几乎都能找到它的美国原版,但日本工业的美国化不是简单的抄袭和模仿,是对美国制造精神的移植。 二战期间,日本的飞机、船舶等制造业主要沿用的是德国模式,“节拍系统(Tkat System)”。但对于小规模的制造商来说,德国模式并不适用。1943年,三菱名古屋飞机制造厂最先引用了这种来自德国飞机制造商的生产管理工具,但仅过了一年,这种模式就在三菱的内部报告中遭到工程师Sadaaki Takagi的质疑:“我们最大的难题不是工人的移动速度,而是不能及时供给生产原料,以及不知道战争到底需要多少飞机”。 1946年之后,盟军在日本专门设立了民事通讯科,邀请美国专家到日本宣传美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著名统计学家、物理学博士William E. Deming曾在1950年在日本连续演讲了八天。这一系列努力推动了日本政府在1955年专门成立了生产力委员会,开始输送大量日本企业家去美国学习考察。到1965年的十年间,生产力委员会一共输送了660个团体近6000人前往美国,他们的研究报告累计16卷,超过4万余页。
但大多数日本工程师和管理者并不认为美国的经验可以直接照搬,他们选择性地挑选了其中最适合本土化的部分。这种“混合模式”在70至80年代被热捧为日本原创,实际它们的根源都在美国。例如生产传送带的引进,在二战之前,几乎没有日本厂商强调过传送带的作用,甚至都不太相信传送带的功能。直到生产委员会的专家们1955年真的站在福特公司的芝加哥工厂里,看到同一传送带上竟能生产出不同颜色的汽车外壳……日本人才被折服了,带着传送带技术回到了日本的工厂里。 征服美国,征服世界 1960年6月,丰田谋求与福特公司共同生产一款叫做“Publica”的汽车,但最终谈判失败。而在谈判过程中,丰田仍然学习到了福特如何压低成本制造车身和车门的新技术。 美国人没想到的是,短短20年后,当年那个远渡重洋跑来学习技术的后进者,竟然开始蚕食伟大的底特律。 1982年4月《纽约时报》报道,日本汽车品牌已经占领美国近22%市场份额,致使25万汽车工人失业。在美国人最信赖的消费指南《消费者报告》杂志中,美国产的小型车仅有雪佛兰的克尔维特一个上榜,其他15个车型中除了三个是德国车,其余都是日本车。
美国哈勃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专业自动化研究杂志《哈勃报告》的创始人詹姆斯·哈勃(James Harbour)在研究了5年福特汽车和25年克莱斯勒汽车的生产模式后,依然被日本汽车的制造管理系统震惊了:日本人制造汽车的流程几乎跟美国一模一样,他们的组装和焊接零件也没有比美国的更先进。但他们的质量管理系统完全超越了美国。 在日本汽车工厂的每个车间里,都有多个“质量控制圈”,是根据出身户籍、家庭住址、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等将流水线工人分成的小组,这样他们在午饭以及下班后都可以继续讨论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在尼桑平冢市的Z-car系列工厂内,足足有580个“质量控制圈”。靠电子和其他技术,日本工厂里的质量检测可以精确到微米。 如果用百万分之一的比例来衡量汽车制造的缺陷率,日本汽车制造可以说实现了零缺陷。在尼桑达特桑280-ZX运动系列汽车的内部公司手册中,透露了他们每辆汽车出厂前,每一环节都会有两组工人进行质量互检,以确保质量。 不仅如此,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轻工业文化却在日本人手中流传了下来。 2012年,一家叫做“镰仓衬衫”的日本公司在曼哈顿麦迪逊广场开业了,镰仓衬衫生产的正是被美国人成为“传统式”,而日本人称作“常青藤式”的美式服装。用“镰仓衬衫”公司创始人Yoshio Sadasue的话来说,他所生产的美式服装“确实产生于美国,但美国人忘记了他们自己的这种样式已经很久了”。
在以“世界上最好的牛仔布”而闻名时尚圈的日本冈山县,同样一个叫做“工人”的美式工装品牌,精准地复原、生产着从1900年到60年代间美国工人穿过的铁路夹克、三防布外套、法兰绒衬衫以及双层膝盖的裤子。 和镰仓衬衫的Yoshio Sadasue一样,“工人”品牌的创始人Takashi Tateno没有通过百货商店或者其他零售商销售,他想要靠高利润维持工厂的允许。日本企业家对日本工厂总是充满敬意,并且强烈的希望这些日本工厂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因此,许多日本学者并不认同“战后日本被美国文化侵略”这样的观点,他们更相信跟随美国产品传播来的价值,被日本吸收了。 学习美国的日本,并没有因此而脆弱地丧失本国的文化精髓。相反,他们光明正大地学习技术,没有窝在小作坊里山寨,甚至做出了比美国更好的产品。同时日本文化也输出到美国,日本车、寿司、日本动画影响了世界。换句话说,日本没有抵抗美国文化的“入侵”,反而造就了现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Jonathan Zeitlin, Gary Herrigel, 2000, Americanization and Its Limits Reworking U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 Post-war Europe and Jap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Eleanor M. Hadley, 2015, Antitrust in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 Masahiko Aoki, 1985, The Japanese firm in transition, 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4. Richard Beason, David Weinstein, 1996, Growth, Economy of scale, and Targeting in Japan (1955-1990),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 John W. Dower, 2000, Embracing defeat Japan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II, W. W. Norton & Company; New e. edition. 6. Charles S. Maier, 1977,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vity: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after World War II,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7. 呉秀玲, 2003, 日本戦前时期财阀(zaibatsu)経済体制与公司治理制, (corporate governance)之探讨, 2003年度财団法人交流协会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歴史研究者交流事业报告书。 8. Shunya YOSHIMI,(Translated by David BUIST) ,2003,‘America’ as desire and violence: Americanization in postwar Japan and Asia during the Cold War,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9. Tom Downey, 2014, How Japan Copied American Culture and Made It Better, SMITHSONIAN MAGAZINE. 10. Akio Igarashi, 2004, "Americanization": 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 ssrc.org. 11. Takenori SAITO, 1995, Americanization and Postwar Japanese Management: A Bibliographical Approach, Japanese Yearbook on Business History. 12. Marshall Schuon, 1982, ABOUT CARS; Made in Japan With Quality, New York Times.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5 01:08 , Processed in 0.141743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