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正值繁忙的春运期间。1980年,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上首次出现了“春运”一词。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人群选择离乡外出到大城市务工、求学,而中国人特有的乡土情结又使得这些人员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40天春运期间的往返奔波,形成了 “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这一春运盛况。 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7亿人次。据携程《2018年春运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第1号》预测,春运期间返乡和旅游人数规模将创新纪录,预计2018年春运旅客量将首次突破30亿人次。 2018年的铁路春运从2月1日持续到3月12日,但今天春运期间中国高铁已出现多起故障,引发了海内外多方关注。基于中日高铁存在竞争关系,更有外媒称,日本极有可能以此针对中国高铁大做文章。 2018年中国春运首日,近百组在武汉动车段经过检修、保温作业的动车组蓄势待发,迎接春运(图源:新华社) 1 中国高铁“坏消息”接踵而至 北京时间2月8日,由北京西开往成都东的G89次高铁出现严重故障。此次G89次列车首次由中国标动复兴号执行,当天11时24分运行至西安北站出现故障,检查40分钟仍无法排除故障致全体乘客换乘,在延误约80分钟后G89次方从西安北站发车。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士透露,目前所知故障原因是该趟列车5号车箱高温报警。据工作人员称,复兴号轴温达到110度,超过安全标准。 就在同一天14时24分,受天气影响,沪昆高铁云南段富源北站至嵩明站间运行的G2933、G2927次供电中断。 加上此前1月25日,由山东青岛开往杭州东的G281次列车运行至安徽定远站停车,因电器设备发生故障,导致2号车厢失火,网络视频显示当时的火势极猛,车厢被烧毁。 早前,在2017年11月13日上午,自媒体“贵州热门头条”发布微博指出,沪昆高铁贵州段多处隧道存在偷工减料与施工品质问题,原设计时速300公里的中国高铁最大跨度桥梁——北盘江特大桥两侧隧道渗水严重,列车只能以时速70公里的低速通过。 此微博还附录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对该案的内部通报红头文件全文。通报中指出,6月底至7月初,沪昆高铁贵州段连续发生多起危及行车安全,干扰运输秩序,影响运输效率和效益的品质问题。 有关内部通报文件后被中铁总内部人士证实属实。 被外界视为国家名片的中国高铁在沪昆线贵州段出现质量问题,有声音称可谓是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到第三方检测全链条失守。 高铁建造中任何一个环节失守都有可能殃及中国高铁在国际上的声誉,让多年营造的佳绩灰飞烟灭。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高铁到底怎么了? 2 高铁故障给中国制造敲醒了警钟 当下,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拥有高铁,中国高铁里程数盘踞世界首位。近些年来,中国高铁的表现一直让世界侧目,八纵八横、时速350公里、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此类字眼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感官,提醒着世人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世界银行曾于2014年7月10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在短短六七年时间内建成了1万公里高铁网,其建设成本大约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而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除了国内的发展,中国高铁触角亦遍及四大洲20余国,为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建设基础。 世界上第一条高铁——东海岛新干线诞生于1964年的日本,中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乘坐高铁观光富士山的景象,被中国人视为“改革开放时代”励精图治的开端。其后,1981年法国建成了当时欧洲唯一一条高速铁路;1991年德国第一条高铁线路正式开通运营;2003年中国秦沈客运专线(秦皇岛-沈阳)开通运营,成为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北京首发(图源:VCG) 大陆早期引进法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的关键技术,中间经过学习、消化,又历经不断改造、创新,最终形成了自主开发和制造的高铁。中国高铁已悄然成为中国人内心中“最能够找寻到民族自信心”的具象物质。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为外国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2016年7月,中国出台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后,明确提出在原有“四纵四横”高铁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八纵八横”高铁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后,中国大陆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4.5万公里,它将连接起总里程超过20万公里的中国铁路网,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的大陆城市。 我们看到,从七年前因列车追尾事故引发的中国高铁集体降速,到2017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高铁提速,这无疑是对当下中国高铁安全可靠,甚至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创新的有力宣示。但近期以来中国高铁的多次故障,无疑是给高歌猛进的中国高铁,给勃兴中的中国敲起了警钟。 虽然新闻报道显示,受G89次高铁出现严重故障影响,由于德国福伊特提供的齿轮箱连续出现裂纹、热轴等故障,中国铁路总公司已暂停前者供应,德国供应商在华工厂亦被要求停产。但显然,中国要做的远不应仅仅这些。 停靠在站台内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图源:新华社) 3 中国要的远不仅是时速回归350公里 大陆官方披露的数字显示,中国高铁最初设计的时速是350公里,京沪高铁甚至达到了时速380公里。而在业界公认的中国高铁试验的安全速度时速更是曾高达486公里。 2011年对中国高铁而言,无疑是充满悲情色彩的一年。那一年,中国高铁踩下“刹车”,G字头动车组由时速350公里减速为时速300公里。 当年的7月23日,浙江温州市瓯江特大桥上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后被中国大陆官方统一称作“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虽然在中国铁路专家的最终证实下判定“与速度无关”,但毫无疑问那次事故对于中国高铁安全信誉的损害极为巨大。加上“中国高铁之父”刘志军贪腐于当年被公开,降速成为官方消除民怨和公众不信任感的不二选择。 降速方案对中国高铁走出去必然产生了不利影响,卧薪尝胆6年后,中国高铁才迎来“时速350公里”时代的真正回归。2017年9月21日零时起,中国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京沪之间全程运行时间在4个半小时左右。 当时日本新干线与法国TGV的最高时速均为320公里,同为彼时世界运行最快的高铁,提速之后京沪高铁运营速度问鼎全球最快,也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之前有观点称,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和很多零部件依然依赖国外,可谓“中国皮,外国芯”,是不可言说的痛。官方资料显示,“现在的‘复兴号’动车组,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整体设计或核心零部件,均完全是纯中国血统,没有国外技术的痕迹。” 在习近平所作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中国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可否认,中国制造的崛起也确实为世界呈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早前,中国的动车组被称为“和谐号”,新技术提速后的动车组有了个新名字——“复兴号”。显然,这是为了契合现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特意名之。 通过多年的经营布局,中国已构建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完备的工业制造业体系,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却是多国所欠缺的,这也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和基础。 2015年5月中国正式公布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据此纲领计划,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达成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到2035年中国的制造业将达成赶超德国和日本的目标。 业内专家称按照当前增长速度,十年后中国制造业规模将超过美、日、欧盟之和。而近期多起高铁故障的发生,对快速前进中的中国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恰是一种警醒、鞭策。 我们还看到,来自英国《金融时报》和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18个海外高铁项目中已有5个项目被取消,规模总计为249亿美元,被取消项目的总价值接近在建项目的两倍。 显然,中国“复兴”之路并非坦途,当下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中国高铁脚踏实地去做的事还有很多,中国制造要真正走出国门更是尚待修炼。 注:“多维新闻”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4 08:35 , Processed in 0.128598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