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辉 “什么是希望?用生命的语言描述死亡。什么是绝望?用死亡的语言描述生命。”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今天,是非常令我错愕、悲痛和困惑的一天。 一大早我从外地赶回上海,在机场拉着行李箱就直奔女儿所在的上海世外小学,参加她的小学毕业典礼。毕业典礼计划下午1点开始。 12:45,当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赶到学校时,突然收到一个同事的电话:“你在世外吗?没事吧?” 我愕然,什么事?然后才在朋友圈和新闻里看到,一个多小时前,一个丧心病狂的男子,在校门口连砍三人。世外的两位男孩不幸遇难、另一位受伤。 “轰”的一声,我的脑子一下子炸了!出事地点,就在离举办毕业典礼的这个礼堂不到一百米的学校门口,就是我刚刚匆忙而入而没有注意的地方。 学校礼堂里,布置满了漂亮的气球和装饰,5年级PYP毕业班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毕业礼服,正兴奋地等待着典礼开始。深蓝色的礼服下面,还隐约露出他们稍后要表演舞蹈的红色舞服。女儿和她的同学们,为了这个毕业典礼表演,已经冒着酷热排练了很多天,每天好几小时。 然而,两位只比他们小一岁的四年级的同校学生,刚刚受难;他们的家长,刚刚惨遭厄运!就在一百米不到的学校门口! 我们还应该,继续载歌载舞庆祝吗? 我和一些家长,走上前去,建议校方,毕业典礼是不是可以临时改期,作为对受难家庭的致意,也便于校方集中精力处理这个突发事故。或者,至少,在毕业典礼上,减少欢庆气氛,并告诉这些即将迈入中学的孩子们,刚刚发生的惨案,并默哀少刻,向受难同学和家庭致意。 然而,毕业典礼如期按计划举行。正副校长和家委代表轮流致辞,只字不提刚发生的惨案。 我坐在典礼的最后一排,错愕、惊讶、困惑。各种发言结束后,舞台上响起欢快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This is the best day of my life”(这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一天) ,孩子们开始在搭设的T-台上走秀” 。 看着他们脸上闪耀着青春的光芒,我实在忍不住,哭了出来。 就在一个多小时前,本来再过一年也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庆祝小学毕业的两个孩子,刚刚走了,以一种非常突兀惨烈的方式,写照了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而我们,却坐在这里,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强大的社交媒体,使得这则新闻迅速传播开来。毕业典礼,进行到一半时,许多孩子和家长也已知道了这个惨案。渐渐地,礼堂里的气氛开始有些不对了,最后一个压轴的舞蹈表演终于被取消,典礼也就此草草结束。 仍然很困惑的我,有些不甘心,又跑到前排,请教学校领导:为什么,不能和这些已经有足够认知能力的孩子提及刚刚发生的惨案?为什 么,我们不能借此略为表达对受难家庭的致意? 我没有得到答案。 当我去后台接女儿时,她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略有失望地说:妈妈,我排练了这么久的舞蹈,怎么就不演了呢?你都没看到哎。 我差点又哭了出来!一百米之外,是生死两别;而这里,孩子们还在谈跳不跳舞!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女儿讲了这个惨案,讲了这就是生命,充满无常。 讲了虽然这个惨案发生在学校门口,但并不是学校的过错,这种极端的小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 讲了她马上要开始中学,老师、家长和她的朋友们,会和她一起面对人生以后更多的变化和挑战。但这个社会和她的成长环境,总体是安全的。 讲了我很难过,替那两个受难的家庭难过。 我更难过的是,刚才学校,虽然心里也可能万般悲痛和哀伤,但没有向这些孩子们提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没有让孩子们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感受到学校平时教诲他们的,要有同理心。(当天晚上9点多,学校通过家长群,发了第一封正式沟通信,而我的女儿在经历了漫长和沉重的一天,已经睡去。早上起来,她能读到的,也只能是一封信。) 我不是教育行家、心理专家或社会学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分析这件惨案发生的社会背景,或复杂的人性。我也没有任何想批评学校的意思,他们现在身上的压力和痛楚已经够多。 我只是想抛出一个问题,和大家平静的探究一下:惨案发生的时候,学校应不应该和孩子说?尤其是已经五年级、认知能力足够的孩子?尤其是在他们的小学毕业典礼上,他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 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害怕,及时客观地说出发生了什么?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和家长们),面临天灾人祸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维和”的需求?还是对生命最质朴、最本能的关注? “害”,遇害,来自于刀伤(丯),也来自于人们的“口”。在一个房中(宀),今天下午,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害”的感觉。 金文:害 但我会花更多时间,和我女儿讲“善”。这个字,上面是“羊”,下面是“言” (“羊”用来构字时,往往表示美好的意思)。所以,“善”,简单而言,就是“好好说话”,不要恶语伤人。 但我想,可能还有,是该说的时候就要说。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17 23:31 , Processed in 0.151100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