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则提问被将近770万人浏览过。 一个网友即将出国留学,因为担心家境并不殷实,害怕出国之后和其他同学的物质条件差距大,从而有心理压力。所以想问问:中产阶级出国留学是什么感觉? 图源:知乎截图 日报君关注了这则提问的“评论区”和“回答区”,发现了有趣的现象。 评论区着重讨论着有关“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到底是多少。 图源:知乎截图 回答区则变成了留学生的“哭穷”秀场。 但实际上,这则看似轻描淡写的提问背后,体现的却是中产家庭孩子,对留学生活深深的焦虑。 “中产”已经不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对于“中产危机”的讨论也是经久不息。 只要在Goolge输入“middle class crisis”,0.45秒就得到了一亿五千三百万条相关消息。看来,全世界的人都在为中产阶级的钱包而忧心忡忡。 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既不穷也不富。或者说,人们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穷是富。 在讨论中产阶级留学生过着怎样的生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什么? 一直以来,对于“中产”的定义是一个师傅一套拳,各家自有各家言。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定义,早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对中产阶级的定义。 图源:红歌会网 2010年, Helen H. Wang 在福布斯杂志上曾经这样定义中国的中产阶级: “According to McKinsey GlobalInstitute,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is those people whose annual incomes, in terms of purchasing power, range from$13,500 to $53,900.”——Forbes (根据McKinseyGlobal Institute国际组织的数据,依照购买力,中国的中产阶级是年收入处于13500美金到 53900美金之间的一群人——福布斯) 2016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将年收入1.15万美元到4.3万美元(即家庭年收入8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群体列为中产阶级。同时文章指出,中国的中产阶层有2.25亿,他们是目前全球最焦虑的人。 在吴晓波和新浪财经联合发布的《2017新中产报告》中,中国的“中产阶级”定位在“年均净收入10万-50万,可投资资产20万-500万”的这一批人。——搜狐财经 今年上半年也出炉过一份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标准,认为月收入在45202元(即家庭年收入在54万元以上)的家庭才是中产家庭。 而《每日财经周刊》,也将年收入为50万-80万的家庭定义为中产阶级。 图源:每日财经周刊 对于这些数据是否真的准确,不必深究。因为至今,中产阶级这个词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不同的调研机构、不同的参考指标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是“收入稳定丰富,未来可以预期”是所有调研都认可的中产阶层的最大特征。 再来看看,全中国的年可支配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图源:国家统计局 可支配收入, 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简单来说,就是拿到手的收入, 即工资收入中扣除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剩下的那部分。 中产阶级的50万,和全国人均的2.5万,差了整整20倍。 按理来说,中产应该是分外富裕,但《经济学人》杂志,却把称他们为全球最焦虑的人。 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图源:AWDnews.com) 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赛尔在1980年的《格调》一书中提出,“有助于我们辨认出中产阶级的是他们的一本正经和心神不宁,而非其中等水平的收入。” 房间精致的布置,用餐精美的摆盘,身上不俗的logo,凡事“不将就”的生活信条,是中产将自己与暴发户区别开来的标志。 (图片来源:startups.co.uk) 表面上,他们的收入并没有捉襟见肘,但也不是绰绰有余。 他们追求生活上的品质,实则在背后一遍遍刷着“中产焦虑”的爆款文章。 他们有一种“有钱”的错觉,但事实上可能仍未脱贫, 因为,任何一项数目不小的意外开支,对他们都是一个挑战。 俗话说的好,向下容易向上难。正是因为这种悬而未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焦虑, 让中产阶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脱离了大部队。 于是,中产家庭把目光集中在了下一代身上 。 当父母变着花样的为下一代的前途考虑时,“中产焦虑症”也正悄无声息的传染着他们的孩子。 出身于中产家庭的留学生们,正是被这种焦虑波及的一个大群体。 (图片来源:Online Teacher Education) 据财经网报道,在海外四分之三的中国留学生,来自年收入3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家庭。在一些标准中,他们已经是中产阶级的一员。 但对于本科一年的留学费用,30万的年收入似乎不值一提。 图源:青年参考 在美国, 私立大学的学费每年约为2.5万至4.5万美金不等(个别已经攀升至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5万-30万。 公立大学的学费每年约为1.5万-3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0万-20万; 再算上每年1.5万到2.5万美金的生活费, 30万人民币的家庭总收入确实捉襟见肘。 不穷只是国内对于中产阶级的一种评价,但在出国留学这条道路上,他们可能真的不富。 他们并不像知乎中高票回答所说的那么心酸,每天打工,只吃最便宜的超市披萨。但也绝对不像很多人描述的那样名牌加身,跑车代步。 他们会在逛超市的时候比较价格,选择一个质量过关但更加便宜的商品; 他们会平时节省一点,希望在圣诞节的时候买一张特价机票去其他地方旅游; 他们甚至也会在品牌店打折的时候,狠心入手一个心仪已久的打折包包。 图源:Shauntee 留学队伍中的大多数人,都来自于普通家庭, 住普通的房子,乘坐普通的交通工具。不会买不起餐车的一顿外带,也不会为了撑面子吃掉一顿米其林三星。 毕竟一年比一年高的学费加生活费,对于每个中产家庭来说,都不是白来的。 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也要“计算”度日。因为任何一项数目不小的意外开支,对他们来说也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国不是必须得出,学也不是非得要留。 在海外的每一天,留学生们都在想着怎么才能不亏本,怎么才能让这个学留得值。 这种物质带来的焦虑并不会从脸上看出来,但却深深的扎根在他们心中。 如果说金钱上的焦虑,还有迹可循,心理上的焦虑却更难医治。 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曾经用“Stanford Duck Syndrome”(斯坦福鸭子综合症)来形容自己的在校状态。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水面下的双脚却要拼命划水。 这正是中产家庭留学生的生活现状。 (图源:The Undergraduate Times) 鲁小苏:表面上是生活精致的猪猪女孩,实则是焦虑于一个A还是A-的心事女王 鲁小苏的朋友圈,经常分享着这样精致的早餐。这给她在国内的朋友造成一种错觉,她在美国的留学生活,既轻松,又有情调,仿佛课业真的像传说的那样,0压力。但其实,对于在美东学习传媒专业的她来说, 焦虑不焦虑只有自己知道。 “我不发,并不代表不存在啊。 一开始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美国同学总是争着要在开学的前两个星期做presentation,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时间越往后,就有更多的作业压上来。 写paper,2点之后才睡觉的事情,太常见了。有一年冬天,在图书馆一直到夜里3点多才出来。一出门,就看到漫天的大雪。真的好久都没看到那么大的雪了。顶着雪走回家,心想这件事可千万别告诉我妈。 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学长能带着参加一个剧组的拍摄,就算生了病,挣扎着也要去,就是为了长点经验。真的是会介意一个成绩是A,还是A- 。虽说GPA 在这个行业可能真没什么大作用,但花了父母这么多钱,起码对他们来说是个看得见的安慰。真是不敢学习不好啊,一年几十万的学费,不敢挥霍。” ——鲁小苏 图源:Teen Vogue Grant:“我承认,我也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 “我自认为,我们家是标准的中产家庭。 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给我创造了这样的生活,跟零花钱两三万的人肯定不能比,但是不奢侈的过,肯定够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 听起来有点那个,但换个方式想,也许也没那么坏。就像是,我经常会觉得,自己这学留的有点尴尬,我们学校综合排名100左右,你说它不好,但是又很多专业都非常好,比如商科、传媒 。 说起来,我其实看不上那些无所事事成天挥霍的富二代,但我也真的羡慕那些能上常青藤学校的学霸。有时候在想,自己也不是不努力,怎么就总是差一点呢? 这可能不是中产的焦虑,是一个来自中等成绩的中等学生的焦虑吧,哈哈。总觉得没去名字响当当的学校,有点对不起爸妈。” ——Grant 有很大一部分留学生,其实都像Grant。他们从小比较着,也被比较着。 比较着玩具,比较着父母,比较着成绩,比较着出国留学,比较着去了哪所学校, 比较着在国外过得好不好。比较成了他们的“专有名词”。 长大之后,这种比较融入骨髓,变成了一种自我要求。用好了,是一种勉励进步的“小鞭子”,用不好,就变成炫富的前奏曲。 (图片来源:9Finance) 月月:想回家不敢,想留下不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回国发展就变成了一种贬义词,一种逃避。 你回国发展,就被认定为逃避压力,在外面混不下去。 “你知道吗,我现在特别害怕和我妈讨论想要回国发展的事情。每次我和她讨论毕业之后有点想回国发展,都觉得我像犯了罪一样…… 我都不敢轻易想,轻易说,怕给我妈造成压力。 还有一部分原因,我也不想让别人认为我是能力不行,才回去的。起码要有自我选择的权利时,再回去。 既然选择留在外面,就要为了生存而拼命努力。总不能毕业了还伸手管父母要钱吧。没有了父母,我肯定不算中产,顶多算个不会饿死吧。” —— 月月 月月属于典型的 “留学后症候群” 。 一方面,他们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很介意别人的肯定或者否定; 另一方面,他们和自己较劲,想要拼一把在海外发展的上限,同时也承担着前路迷茫。 这些来自中产家庭的留学生们, 享受着中产家庭的光鲜,也承担着来自家庭的焦虑。 他们不敢厌学、不敢颓废、不敢挥霍、也不敢轻易浪费。 熬夜通宵的时候,告诉自己挺住意味着一切;小有成就的时候,也不敢轻言胜利。 但幸运的是,在还算单纯的校园里,金钱上的差距,被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毕竟学霸的大腿才是宝贵的。 中产家庭的孩子不再是只为了一张文凭,就盲目留学的那群人。而是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才开始着手的聪明人。 还记得2017年北京的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很多教育资源是一些偏远地区学生享受不到的,现在到处都是又厉害家里又好的学生。 (图片来源:百度知道) 的确,成长过程中的每时每刻,父母的焦虑与生活的现实,都提醒着他们,要记得自己的优势,更不要忘记自己的劣势。 有位网友在评价中产阶级的时候说,“中产阶级是一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好坏至关重要,但他们也是可以被牺牲的一群人。” 正是这种岌岌可危的焦虑感,迫使中产拼命向前。 中产阶级家庭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 辛酸、空虚、无助、坚强、自信、焦虑。 每一个词都可以是他们,每一个词又都不能完全代表他们。 留学从来都不是一件伟大而神圣的事,留学的道路上也没有刀山和火海需要跨越, 自己照顾自己,买菜做饭,这本来就是应该做的。 当物质上的焦虑给你带来精神上的自卑感时,或许应该告诉自己, “我们的前途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最后,想对在某乎上提问的同学说,其实一个人不管在哪里,能够决定你的,不是金钱,而是你现在的生活和你自己。 地点的转移,只是生活模式的调味剂。如果实在觉得担心,那就想想这句话: 假如生活给了你一个柠檬,那就想想办法,把它榨成汁吧。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15 07:35 , Processed in 0.131262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