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胃不好”是现代人的通病。 亲友相聚,大吃大喝;早餐不吃,晚餐大补;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引起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最易被忽视——幽门螺杆菌。 我国是目前全球胃癌最高发的国家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新发胃癌及因胃癌死亡的病例中,超四成发生在中国。 我国由于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负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 style="vertical-align: inherit;">其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6倍。 幽门螺杆菌真有那么可怕吗,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成虹 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伟庆 幽门螺杆菌是胃病元凶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包括症状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如不经治疗,少数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胃恶性肿瘤。 从感染幽门螺杆菌到胃癌,可能只需简单几步。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目前的国际共识是,不管有没有症状和并发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都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人群感染率在40%〜50%,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就被感染了。 大约6万年前,幽门螺杆菌就伴随着它的人类宿主走出了非洲,二十世纪后期,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喝下菌株液体而患上胃炎,在应用抗生素后治愈,随后验证了胃炎及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由于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存在直接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级致癌物质。 幽门螺杆菌既可以在人的胃内生长和繁殖,也可在人类的粪便,唾液,牙垢和呕吐物中被检测出来。 排出体外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水源和食物,苍蝇也可以通过接触粪便进而污染食物。 近年研究发现,很多胃外疾病也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其机制可能与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所导致的持续性低度慢性炎性反应有关。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微量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B12缺乏),某些皮肤病(如慢性荨麻疹,酒渣鼻,慢性湿疹等),结肠肿瘤,胆结石,糖尿病,冠心病,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 “吃进去”的幽门螺杆菌 最易在餐桌上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此类食物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生吃 越来越多人开始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接吻 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3类人应该根治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或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逆转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延缓萎缩性胃炎进展,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相关共识意见建议: 对于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上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内情况。 由于先除菌,再检查,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因此在治疗前先行内镜检查,既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也能了解感染者有无胃黏膜萎缩或肠化生及相关癌前病变等情况。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结合患者相关临床疾病及其他合并疾病情况,平时药物应用情况及既往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因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到相关专业科室就诊。 细菌无需赶尽杀绝 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3〜4种药物联合使用,其中至少两种是抗生素。 抗生素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比如胃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皮疹及肠道菌群紊乱等。 成虹表示,幽门螺杆菌应规范治疗,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要治疗。 幽门螺杆菌之所以能经年累月地在人体内繁衍,必有其有利的一方面。 有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有种类区别,简单的分别就是有的有致病性,有的无致病性,甚至还对人类正常健康生活有很大帮助。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未来我们还可以知道自己体内幽门螺杆菌的基因图谱,从而确知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对其根除。 需要提醒的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代表就一定会患上胃病乃至胃癌。 临床上,约有八九成的感染者一辈子都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只有1%〜2%的少数感染者会被胃癌选中。 学5招预防感染 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为幽门螺杆菌入侵创造条件。 家庭实行分餐制 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 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并尽量减少在外就餐次数。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不要“口对口”喂饭 老一辈人以及部分家长,喜欢口对口地给孩子喂饭,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 有家长会不自觉地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甚至还有些家长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 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否则可能将大人口腔内,肠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及时洗手,清洁口腔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镜; 50岁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3:42 , Processed in 0.13264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