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家法庭1月14日星期一以走私毒品罪判处加拿大籍被告人罗伯特·谢伦伯格(Robert Schellenberg)死刑。 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网站上说,中国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谢伦伯格系主犯。这篇在当天庭审后发布的公告还说,谢伦伯格有权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日内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中国2009年曾对一名走私海洛因的英国人阿克毛(Akmal Shaikh)执行死刑。 36岁的谢伦伯格星期一在庭警陪同下带着手铐出庭。加拿大驻华使馆人员、以及部分中外媒体记者被允许到庭旁听,其中包括《联合早报》和法新社的记者。 大连市的控方在诉讼中提到,谢伦伯格一案中的两个中国境内人员已分别被判无期徒刑,以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检方指控说,谢伦伯格受人指派,在2014年11月19日到大连,企图将多达222.035千克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通过海运从大连走私到澳大利亚。他在一个名叫许清的中国毒贩的陪同下购买轮胎、工具,准备把毒品藏入轮胎走私出境。 谢伦伯格在庭审中表示,他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认识许清的,并在无意中卷入了一起国际贩毒集团案。他还指责许清撒谎。 星期一对谢伦伯格的公开庭审是一次重审,此前大连中级法院去年已经对这一案子做出宣判,谢伦伯格被判处15年监禁,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人民币,驱逐出境。但在去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请求抓捕了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后,中国在当月29日的上诉庭审中,检方提出一审法庭对谢伦伯格的量刑过轻,故发回重审。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当局重审谢伦伯格案跟孟晚舟即将被引渡美国有关联,质疑中国重审此案有政治操弄和外交考量。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上星期在例行记者会上反驳说,不要因为自己把法律问题政治化,就轻率地怀疑中国也把法律问题政治化。 国际特赦组织中国研究员倪伟平此前就对法新社说,他们“非常担心谢伦伯格可能会被判死刑”。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律教授克拉克说,在中国重审并不常见,而重审被加重判罪就更少见。他说:“这很明显,谢伦伯格的命运跟他实际上是否有罪无罪没有什么关系。” 《纽约时报》星期一的报道说,这一案件的发展令中国和加拿大的冲突达到了最高点。谢伦伯格的一位亲属对《纽约时报》说,他们担心谢伦伯格已经成为中国要加拿大释放孟晚舟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她的姑妈纳尔逊-琼斯说:“他成了一个棋子。”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20:37 , Processed in 0.129081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