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华为在深圳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在美国法院提交起诉书,请求法院认定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有关禁止华为参与联邦补贴资金项目的决定违反了美国宪法和《行政诉讼法》。 对于近日社会高度关注的华为前员工李洪元被拘留251天后无罪释放一事,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华为感谢公众和社会对该事件的关注,但这不是一个劳动纠纷事件。“我们的声明写得很清楚,对涉嫌违法犯罪进行举报,所以它不是一个劳动纠纷。我没有再多的评论。” 华为国际风波未平 国内人设几乎崩塌 华为对待员工的态度可能将影响其国内和国际形象。 华为尚未在国际上摆脱争议,其中国深圳总部被指利用公权力迫害员工的丑闻连接曝光,使其人设几乎崩塌。 2019年12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一周年。中国媒体在指责美国破坏法律精神、无理拘押孟晚舟之际,也注意到华为公司在中国深圳的一些部门利用大公司权力破坏法治、损害员工基本人权等数起丑闻。 因为中美贸易战,华为在中国被捧为一个奋力阻击美国在国际领域高科技霸权的民营企业,甚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代表。但批评人士说,华为在中国国内市场上无视规则,内部对员工基本权利不尊重,很长时间里都让人感怒不敢言。 华为深圳公司被指以莫须有的罪名、借助公司对中国司法机关的影响,打压迫害与公司有劳资纠纷的员工。这些事件引发大陆舆论强烈反弹,华为也受到了中国民众舆论的集体讨伐。 有关事件也引发中国舆论对目前中国有严重缺陷的拘押制度与基本人权的反思 李洪元及其它数名员工事件 李洪元是一名在华为工作13年、在华为基层部门做管理工作的普通员工。 2016年11月,他向上级举报了他当时所在的异变器业务部门变相偷盗华为公司乃至国家利益的内部机构性腐败行为。 中国媒体援引李洪元曝光指出,他当时所在的异变器业务部门是一个通过政府补贴而存在的行业。 但他的举报很快演变成上级对他的种种报复打压:主管不批准他出差、他的下属离职后不进行补员、2017年底拒绝与他续签劳动合同,等等。 在李洪元2018年离职之际,华为与其达成赔偿30万元人民币的协议。所幸李洪元留下有关录音,成为他日后摆脱华为控告、无罪获释的唯一证据。 同年12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以侵犯商业机密羁押李洪元,但一直到2019年4月16日,李洪元才知道自己被抓的原因是华为给他转离职费的人事部控告其敲诈勒索30万。次日,李洪元的妻子才将录音交给检察机关。 2019年7月,华为有关人事部突然改口供,称没有敲诈勒索。2019年8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推翻李洪元案,他被释放,但已经无故被关押了251天,给他的个人及家庭造成严重的精神和健康伤害,爷爷受到惊吓不幸离世,孩子的心灵也蒙受阴影。 大公司的傲慢:你可以去起诉我 在李洪元的抗争下,2019年10月,李洪元获得国家赔偿10万余元。 李洪元事件曝光后,中国媒体还曝光就在李洪元被捕的同一个月,至少还有4名华为深圳公司的前员工或当时仍在职的员工被深圳警方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等缘由带走。他们中有人认罪、有人至今仍在羁押中、有人关押数月后取保候审。 李洪元表示,不希望起诉华为,只希望与任正非这样的华为高层沟通,希望华为未来能更好发展。 但李洪元沟通的愿望没有得到华为公司的积极回应。 相反,在中国媒体的关注下,华为官方的回应是,“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 与此同时,中国网民批评华为还在大量删除网络上批评该公司的帖子。 中国很多财经人士指出,华为这种表态显示出大公司对小员工的傲慢,因为大公司有法律部,有众多的律师,与其发生法律纠纷、缺乏资源的小员工常常是准备碰石头的鸡蛋。 孟晚舟被加拿大扣留一周年之际,中国有网民评论说,孟晚舟在国际上被无理扣留,李洪元在中国国内被无理拘押,但李洪元被拘环境远比孟晚舟恶劣。 大公司的责任与法治建设 一时间,中国舆论哗然。网络上出现新的华为流行语:工作996,辞职251,讨论404。 中国法律界人士也评论指出,李洪元被无故关押251天,他获得了全国纳税人给的中国国家赔偿,这笔钱是否应该由华为支付?原因之一是:华为利用其公司对公安机关的影响力对李洪元提出的控告有诬告之嫌。 他们指出,李洪元案还反映了中国拘押看守制度的严重缺陷,有些看守所内部环境比监狱差很远,关押环境有违人道主义。 而且一旦遭到拘押,司法体系为了照顾公安体系等其它方面的利益,就会尽可能去起诉被关押者并争取导致将其判罪,以此说明此前的拘押是合法合理的。此案中如果不是李洪元手上握有录音证据,恐怕他难以洗清莫须有罪名。 近年来,中国一直努力致力于建设法治社会,取代长期的人治社会传统。 2019年12月,中国法制网发表文章题为“让宪法精神根植于人民心底”。文章指出,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但宪法对公民个人基本权利的保护能否体现,华为公司的表现将给民众带来更多思考。 华为是如何在中国失去民心的? 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在东莞经营的生产园区,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的骄傲。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加拿大逮捕一周年之际,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描述自己如何经历恐惧、痛苦、失望、无奈、煎熬,并学会了接受未知。 她详细地描述了她从同事那里得到的支持,温哥华法庭外面友好的人们,以及对华为表达信任的“无数”中国网民。 这封周一发出的公开信在中国互联网上没有收到好反响。孟晚舟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称为“公主”,这是表示爱慕的称呼,因为她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 在类似Twitter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许多用户在她公开信下方的评论区发了985、996、251和404等数字。这些诡秘数字指的是一名前华为员工,他毕业于中国最好的所谓985大学之一,在华为时每天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6天如此,公司不与他续签合同后,他要求公司支付离职补偿,反而被拘押了251天。 他的故事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在网上引起了愤怒的回应。这就导致了网页不存在的404错误,因为有关文章和评论都已被删除,这是中国审查机构在工作的迹象。 这名前员工李洪元最终被无罪释放,并在上周拿到了国家赔偿10万元。他上周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华为的声誉也在那时开始受到打击。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留,面临因欺诈指控被引渡到美国。 Lindsey Wasson/Reuters “一个在加拿大享受阳光明媚的豪宅,另一个在深圳享受寒冷潮湿的拘留所,”心理学家江枫在类似Quora的知乎网站上的评论中写道。孟晚舟一直被软禁在一栋有六间卧室的房子里,等待法院审理美国对她的引渡要求,美国司法部指控她在华为与一家伊朗公司的关系问题上合谋诈骗银行。 对华为和中国中产阶级职业人士来说,发泄在孟晚舟身上的愤怒反映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时刻。在过去一年里,华为一直在抵挡美国政府的指控,美国认为华为行事隐秘、不可靠,而且为北京做间谍,华为曾多次否认间谍指控。 但华为在中国一直被视为国内技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享有巨大的信誉。许多中国人自豪地放弃了iPhone,改为使用华为手机。但一名老员工因劳工纠纷被拘押这件事引发的反弹,清楚地表明中国人开始对这家公司有了不满情绪。 东莞的一条生产线。一名前华为员工因劳动纠纷入狱,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东莞的一条生产线。一名前华为员工因劳动纠纷入狱,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社交媒体上的愤怒也显示出中国中产阶级成员新的不安全感,他们从未经历过经济衰退,而且一直以为自己比低收入的农民工得到了更多保护。人们说,他们在李洪元身上看到自己。 “打破了广大中产‘我学习优秀,一心工作,不问世事’就能被国家善待的中国梦,”一位博主在微博上写道。 华为拒绝对公众的反应发表评论。 据中国媒体对李洪元的采访,他在华为工作了12年,2018年3月与公司谈判获得了30万元的离职补偿。但公司没有给他年终奖,他说公司曾答应给他这笔钱。去年11月,他起诉了华为。 一个月后,他在深圳被刑事拘留,并被控泄露商业秘密。今年1月,他被正式逮捕,罪名是敲诈勒索。但是他在今年8月被无罪释放。他没有回复记者的采访请求。 华为在一份声明中坚称没有做错任何事,并要求李洪元证明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公司的声明说。“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华为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 网上评论者称这个声明“傲慢”、“冷血”。一篇广受欢迎的微信文章说:“大象踩你一脚,你可以踩回去。这真是一个公正的回复。” 博客作者蒋璟璟批评华为用苛刻的绩效评估系统和雄厚的法律力量践踏了员工的权利。“一旦强化成了一种去人性化的、冰冷的碾压机器,那么所谓企业存在的意义又究竟在哪里?”他写道。 午休时间,华为员工睡在隔间里。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在某些方面,对华为的新批评让人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华为曾培养一种咄咄逼人的“狼性文化”,鼓励员工拼命工作。 新员工加入公司后会得到一张床垫,因为公司指望每个人都工作到很晚,经常睡在办公室里。十多年前,一系列员工死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华为的审视。一家新闻周刊的调查报道统计出两年内发生了六起非正常死亡,其中包括四起自杀。 后来,尤其是在美国发起一场全球运动,试图阻止盟友在下一代(所谓的5G)无线通讯网络中使用华为技术之后,华为成了中国技术实力、以及美国试图压制中国的象征。 孟晚舟被逮捕后,国内迸发了对华为的支持。最近一个财报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6%。据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苹果以及华为大多数国内竞争对手的销量都有所减少。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论抵制华为产品。网上流传着被当作新智能健身手环的一套华为牌手铐的图片。“手环”中有一款被称为“包食宿版”,指的是监狱生活。 公关高管唐挺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帖说,这种愤怒可能会给华为品牌造成长期的损害。他写道,中国企业认为消费者只会对赠品和折扣做出反应,“85后90后这代年轻人虽然也务实,但三观正的比例非常高。” 许多中产阶级职业工作者担心李洪元的遭遇可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这种担心的一个迹象是,网民们纷纷转发有关监狱生活的文章,尤其是李洪元被关押了八个多月的深圳龙岗拘留所。华为总部位于深圳龙岗区。 一些网上用户转发了一篇由三部分组成的博客文章,作者是一名程序员,他因开发游戏和赌博软件,在龙岗拘留被关了一年多。赌博在中国是非法的。这位博主详细描述了一间33平方米的牢房里住55个人,在炎热的夏天是什么样的感觉,他们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 华为在北京的一家门店。抵制的言论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 Mark Schiefelbein/Associated Press 许多中国人对新闻报道和网上评论被审查的程度尤其愤怒。他们说,他们曾因不能批评政府而感到无奈。现在他们觉得,他们也不能批评一个大公司了。 转发孟晚舟公开信的一条微博收到了1400条评论。许多评论只是简单的251,即李洪元被拘留的天数。公众现在只能看到不到10条对孟晚舟表示同情的评论。 华为,突如其来的风暴 大象踩了你一脚,你可以踩回去。这是中国大陆网友对于华为公司12月3日所发声明充满反讽的评价:真是好“公平”啊! 华为声明的核心部分是:“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我们尊重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决定。如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 这份声明所针对的事件是:华为前员工李洪元2018年初离职后获30万元人民币(约合42,435美元)离职金,但没有拿到此前获口头承诺的年终奖,向法院提起诉讼,但随后反被华为举报敲诈勒索,公安部门将李洪元羁押了251天,日前无罪释放,他获得国家赔偿10万元(约合14,146美元)。 网络上有评论戏称,这个故事是出身985(毕业于中国名校),工作996(经常加班),离职251,投诉404(中文互联网中被屏蔽的网页常常会显示“404”,此处指投诉无门)。 华为对其前员工李洪元的做法招致海量“差评”。(新华社) 如果说“251”的故事以及李洪元仍然对华为总裁任正非充满崇敬、想要当面一谈的新闻只是让这起事件成为热搜,那么华为的声明则让事件成为刷屏爆款——具体地说,是千夫所指的那种。连多家国际媒体都打出了“华为在中国遭遇公关危机”、“难平众怒,严重掉粉”之类的标题。 不过,目前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公共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有关“华为前员工”等热搜词已经成了“未搜索到相关内容”,对于华为海量的声讨几乎销声匿迹,只能看到华为方面的那则声明。这或许也是一种中国特色:不论名人、明星还是名企,凡是遇到负面消息,相关贴文“跑路”或“死亡”的速度,比獐子岛的扇贝还厉害。 作为如今大陆舆论场上为数不多的还在就公共事件发声的媒体人,《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疑似于2日晚间发微博对华为的声明进行了解读——之所以说“疑似”,是因为他的微博上已经找不到相关内容,只在一些网页中还有互联网残存的记忆。在那篇简短的解读中,胡锡进显得有些摇摆不定:李洪元是“弱者”,与商业巨头打官司谈何容易;而华为“也很不容易”,公司“太大了”,“内部管理和对外公关都要尽量规范化”,这种类型的声明也是“大型跨国公司应对公关危机的通常选择”。 胡锡进的结论是,你更同情谁,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 相比于2日晚间的暧昧,胡锡进3日发布的长篇微博,已经明确站在了主流民意一边,认为华为把此事当成纯粹的法律官司,“没有对公众的情绪进行有温度的回应”,“输了‘情’”,“无论如何都是让人遗憾的”。 同时,继“复杂中国”之后,胡锡进又使用了“复杂的华为”一词,看来“老胡”此生要与“复杂”不停地量子纠缠下去。 如果华为的声明在法律上“无懈可击”,在其他方面是不是只是令人遗憾?陆媒澎湃新闻的特约评论员给出了完全相左的意见,认为声明中“华为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含着“御赐”的姿态,如果不是“拥有系统性代表身份的机构或代言人”,断然是不能说出隐含有“平身”、“赐座”之意的话。 即便不能要求一个公司做到多么谦卑(虽然很多公司嘴上这么要求自己),至少不能用“君临天下”的口吻对公共空间说话,“远远高于市场的自我定位”恐怕非常不合适。发声明的要点在于“把自己的事说清楚”,别人有没有违法,有没有运用法律武器的权利,要不要起诉谁,都不是当事公司自己的事,“如果你认为这些都在你权利范畴内,那么你不但是对自身定位有所误解,肯定也对社会制度有所误解”。 华为此次危机公关被认为非常失败。(VCG) 而中国党媒《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所转载的一篇地方官媒的评论代表了更为大众的观感:司法机关都还李洪元以清白了,华为却依旧摆出一副“不服就来告”的傲慢姿态,这是典型的“拿法律做挡箭牌”。正如一些评论者所言,如果信服司法机关的裁定,华为理应道歉;如果不信服,华为自己才应该是继续向上一级执法、司法机关表达权利和义务的一方。 从目前媒体与自媒体上披露的细节来说,李洪元有录音笔,有检察院不予起诉的决定,有国家赔偿;华为方面则存有太多疑点:第一次报案的“涉嫌泄密”查无实据,两周后重新报案为什么变成敲诈勒索?为什么华为被“敲诈勒索”后还为李洪元的离职金缴税?为什么与李洪元谈判年终奖的华为前HR何承东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推翻了口供?…… 更何况,此事件已经占用了公共资源,甚至涉嫌过度或过分“使用”公权力系统资源,华为难道不应该准确而详细地披露事情的起承转合吗?如果只是要表达一下“傲娇”,那还发什么声明?不发声明才是最傲娇的。 所以解放军退役空军大校戴旭在社交媒体上称,涉事各方都欠公众一个真相。李洪元诉说的事情经过已经广为传播,华为作为当事方,有权利也有义务把话说清楚。明明能“有话好好说”,却又用“懒得跟你说”来掩饰,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华为是否“利用法律来打压自己的前员工”。 这也是中国民众最为担心的。几年前爆出身患绝症的博士被华为“扫地出门”,位企业奉献一生,得病后变得衣食无着,近期又有网易员工生重病后被裁,种种案例虽有令人唏嘘的代入感,但只提供了共情基础。真正让人们担心的地方在于大企业“以势压人”,甚至“法律成了他们可以‘玩弄’的打压异己的工具”——鸿茅药酒厂动用当地公安机关跨省抓人的事件还历历在目。 深圳龙岗区检察院此次实事求是的办案的确彰显了中国的法治进步,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华为举报后执法机关对李洪元迅速羁押,查无实据后华为重新举报其他罪名,李洪元被继续羁押,近四个月后李洪元才见到检察官上交录音证据然后继续被羁押,之后有关键证人翻供称“没有敲诈勒索都是上级指使我这么说的”,李洪元还是接着被羁押……这种对待方式是否公平,牵涉到执法、司法程序的公开透明,牵涉到公众对于依法治国的信心,牵涉到“公权力会不会成为一些私权利的‘抓手’,来‘治’那些‘不听话’的对立面”。 另一方面,公众对于华为前员工事件的巨大反应,源于华为公司近些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的变化。华为因为其“硬核”的技术积累很多拥趸,更是在中美开启全面博弈的背景下,因为在技术层面的领先而遭遇美国打压,“华为”由此成为许多中国人心中能够寄托家国情感、代表民族精神的品牌。 当华为处于中美博弈的漩涡中心,任正非的应对与处理方式曾被认为很有“帅才之风”。(AP) 特别是自华为副总裁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开始,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以及此前多篇内部讲话的内容,都被认为是应对危机的典范。这种应对并不仅仅来源于具体方法层面,更多是以任正非为代表的华为式的格局与高度。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格局与高度,也是作为大国的中国应该有的自信。多维新闻曾在《华为之路 中国之道》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华为的治理思路与中国今日发展之路的契合,为什么说华为之路的背后,正是中国发展之道的缩影。 但从此次前员工事件中折射出来的是,任正非多年来强调的“危机意识”并没有体现在危机公关中,甚至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出现了“短板效应”——导致李洪元离职(华为不与其续约)的直接原因,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很可能是他向公司举报逆变电器业务存在高达上亿美元的合同造假问题,而近日他向媒体表达想要当面见到任正非的目的,除了解决个人问题,还要向掌门人传递一个重要信息:“华为现在内部说假话的风气比较重”。 事实上,曾有中国知名智库学者在接受多维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狼性文化”的副作用:“华为在竞争方式上不太讲究,较为‘粗暴’,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这样的管理颇为沾沾自喜”。这名学者特别强调,“企业还是要走正路子,总是剑走偏锋,时间长了根本不行。” 而华为作为一家巨型跨国公司,内部的运转机器面对曾想要效仿“范睢说服秦昭王”的李洪元,还犯了一个被人诟病多年的“中国式错误”:不一定会公开解决问题(涉及被李洪元举报的多名前华为员工,在李洪元离职不久即被悄然辞退),但一定要公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当然,与李洪元遭遇类似前华为员工还有不少,相信里面不乏有真的“坏人”)。 在这个意义上,华为确实与今日之中国很契合,两者同时处于现代化的进行时,尤其是第五个现代化——“企业和个人有逐利的冲动,这是好事,当企业或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侵占、损害他人或公众利益,司法机关应当对之进行处罚,以保证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利益”。 值得多说一句的是,华为面临的挑战远不止如此。根据路透社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白宫方面今年早些时候曾考虑将华为列入美国财政部的“指定制裁名单”(SDN),目前正再次考虑在未来几个月内将华为列入其中。简单来说,被列入SDN意味着禁止华为进入美国金融系统,禁止华为用美元进行交易,冻结其相关资产。“就制裁力度而言,这是美国最具杀伤性的制裁武器。” 尽管这是一条尚未被证实的消息,甚至有可能是谣言,但的确是美国在“技术打压失败”后可能的选项之一,至少华为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险恶环境可见一斑。这种情况下,华为更需要来自后方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并非是天然的、无条件的,就如前述人民网转载的评论文章所说,“许多民众支持华为,是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技术的进步。只是,华为不要因此而误判,民众对技术进步的渴望,并不能替代对法治进步的渴望。一旦两者发生冲突,会毫不犹豫站在法治一边。” “攘外必先安内”,在不同历史时期,这句话的对错判断标准,显然是不同的。 |
dragonlau: 按照你的说法,华为每年要为了几十万的离职补偿诬告多少员工?你知道每年华为有多少员工离职吗?千亿美元级的企业,这点度量都没有? ...
捂产阶级革命家: 谁不知道他们和公检法穿的是一条裤子,上哪去告啊?中国大陆有一个公示财产的法官吗?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10:05 , Processed in 0.125555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