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是当时最年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这传奇的履历,来自张炘炀,一个曾经轰动全国,被誉为“神童”和“天才”的男孩。 十多年过去,他怎么样了? 不久前,张炘炀接受了媒体的采访。面对镜头,他坦言,自己当年读博后,花了八年时间才毕业,却在科研上完全失败。现如今,他无业无房无贷,跟朋友合伙接项目挣钱。 重回公众视野,以前那个充满锐气和斗志的少年已变成了神情漠然、自甘平庸的男子。而在心态方面,张炘炀的改变尤其明显。 他开始向现实妥协:“理想多少钱一斤?好吃吗?” 他乐于躺平摆烂:“混吃等死反而能幸福一辈子。” 他决定心安理得的啃老到底:“我一辈子不工作都可以,靠父母。” 昔日神童的经历,让人感慨万千。他顶着耀眼的光环,生命一度被按下快进键,遥遥领先于同龄人;可最终却泯然众人,成为了现代版的伤仲永。 在张炘炀身上,有这样三个教育真相,值得我们家长深思。 真相一:控制不是爱,对孩子只有伤害 回顾张炘炀的成长路,不难发现这是一个“高开低走”的典型。 从小到大,这个天资聪颖的男孩确实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潜质。 不到两岁半的时候,他便已经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并且学习任何东西接受能力都特别强。 张炘炀的父亲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果断让他五岁时便提早进入了小学;随后,他又不断跳级,最后用不到两年的时间读完了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 上初中后,张炘炀同样学得游刃有余,而他的学习进度也在父母的安排下一再被提速。就这样,在2005年,年仅10岁的张炘炀参加了高考,并且以505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师范工程学院,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此后,他又相继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一度创下史上最年轻研究生的纪录。 然而,再后来他却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 直到最近,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却已然判若两人。 明明天赋过人,如若稳扎稳打、用心规划,将来必成大器;可到头来,结局却差强人意,令人惋惜。为什么会这样? 采访中张炘炀说的一句话,或许正藏着问题的答案——“他们(父母)明明什么都不懂还要指点江山。” 事实上,从小到大,张炘炀的生活就是父母说了算。他们处处掌控着他的任何决定,有这样两件事,可以说直接影响了张炘炀人生的走向。 一件是在高考后。当时,张炘炀曾提出想复读一年,争取考个重点大学。但父母为了维护“十岁神童”的名号,拒绝了他的请求,让他直接入学。 另一件是在大三时。张炘炀原本有机会去德国留学,甚至学校都已联系好。可由于德国规定学生独自上学需要年满14岁,因此学校老师劝他再等一年就能够成行。然而,为了使儿子继续保持“全国最年轻的硕士研究生”的纪录,父亲同样拒绝了这个建议,坚持让他只读了三年本科就直接考研。 就这样,在层层控制之下,张炘炀活成了父母的附属品。他被父母强加梦想于身,处处身不由己,最终在他们自以为是的决策下,磨灭了一身的才华与灵气。 哲学家弗洛姆曾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作是错误的。” 我们总是以“为你好”的名义,处处替孩子做决定。 却不知,孩子人生的主角始终是他们自己;父母的这份控制绝不是爱,而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真相二:人生是场马拉松 揠苗助长换不来遥遥领先 张炘炀的故事,不禁让人想到了另一个“神童”——张易文。 相比前者的天资卓越,后者却是后天填鸭式教育速成的代表。 张易文的父亲信奉超前教育,认为读书可以速成,花四五年时间突击完全能够直接考大学。 因此,张易文从小到大从未接受过任何义务教育,幼儿园只上了一个月,她就在父亲安排下回家自学。 在拼命灌输下,她用五年时间学完了所谓的高中所有课程,并应父亲要求九岁就参加了高考,年龄还打破了张炘炀的纪录。 尽管当时风光无限,可张易文的结局却更加令人唏嘘。在第一年高考名落孙山之后,她在第二年以352分的成绩被一所大专院校商丘工学院录取。 尽管考上了大学,但张易文毕竟年纪太小,心智和阅历都没有跟上。在大学校园里,她性格孤僻,交不到朋友,最终把自己封闭起来,活成了一座孤岛。 而在毕业后,13岁的张易文回到父亲开办的私塾当起了助教。 然而没过多久,这所私塾就因为非法办学被当地教育局查封了。 没有工作的她,只能赋闲在家。 这个可怜的女孩,就这样成为了父亲教育理念的试验品和牺牲品。急功近利地培养,让天资平平的她非但没能一飞冲天,反而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让人生走了太多弯路。 思想家卢梭有一句至理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顺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领先他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律,一味地揠苗助长,只会将其破坏,最终适得其反。 事实上,成长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抢跑并无意义。正如知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在《大学之路》这本书中的观点: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笑到最后的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书中,吴军老师坦言:“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因此,与其心急火燎地鸡娃、让孩子提前接触应试教育,不如把眼光放远,去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正所谓:“慢”即是“快”。真正好的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毕竟,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赢家。 真相三:相比分数 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立足社会 看完张炘炀的采访,其中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尤其深刻。 他的大学老师张跃辉教授在提到这位昔日弟子时,直言他“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强,但独立生活能力很差”。 张教授遗憾地表示:“啥事情都是他父亲包办的。你每天三顿饭都吃不到嘴里去,你还研究什么呀。” 确实。在狠抓儿子学习的同时,张炘炀父母却并没有在如何培养他的品性习惯、生活技能等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而他父亲出版的《神奇的学习》一书,全部都是围绕着学习的长篇大论,却对怎样引导孩子做人避而不谈。 事实上,教育过程中家长真正要做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学习以外的能力,帮他完成社会化。而分数至上,只盯成绩,最终只会让我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曾经的学霸戚柯便是例子。他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他的父母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学习上对他严格要求,其他方面却疏于培养。 在他们看来,只要儿子考上了好大学,就不愁没有大好前程。因此,戚柯在父母的要求下,生活的重心只剩下了学习。 而这份努力也确实换来了回报。他以636分的成绩考上清华,毕业后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度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的危害却逐渐凸显出来。由于不擅交际,不懂得团队协作,生活自理能力又很差,戚柯在职场上屡屡碰壁。不到半年,研究所就与他解除了合约。 后来,戚柯又辗转找了几份工作,却都无法胜任。最终,他不得不辞职回老家当起了啃老族,还因为不得志而患上了抑郁症。 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所谓自立,也就是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适应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游刃有余地生活下去。 这其实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到一个人如何与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它是孩子人生中无比宝贵的财富,是再高的分数都换不来的。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2 06:52 , Processed in 0.240951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