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9年创作的名画“星夜”(The Starry Night)是艺术界最引人入胜的作品之一,令人惊叹不已,而且画面呈现翻腾、旋转的天空,似乎对湍流物理学有详尽了解。 果然不出所料,最近中国一项全新深入分析证实“星夜”画作与物理现象相符,梵谷笔触与地球大气层的流体动力学一致,甚至与更广阔的宇宙一致。 中国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物理学家黄永祥(Yongxiang Huang)说,“星夜”这幅画显示对自然现象深刻而直观的理解;梵高对湍流的精确表现可能来自于对云和大气运动的研究,也可能是对如何捕捉天空活力具有天生的直觉。 地球大气层是一个不断移动、不断变化、翻滚的流体团,也许透过云朵可窥看这样的持续活动,不过,如果要显示对大气湍流的深入了解,通常需要仪器仔细绘制其原本看不见的运动,几乎没办法用肉眼看到这些现象, 厦门大学黄永祥领导的科学家团队测量笔触,看看是否与先前的研究相符,从而确定画作里湍流与苏联时期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Andrey Kolmogorov) 1940年代发表的理论是否一致。 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在论文中写着,结果显示,梵高对真实的流动进行非常仔细的观察,因此,“星夜”画作中漩涡或涡流大小、以及其相对距离和强度都依循控管湍流的物理定律。 研究人员透过高解析度数位图片检视“星夜”画作里天空的 14 个螺旋和漩涡笔触,作为大气湍流的示踪剂,与秋季涡流中的树叶飘动类似。 针对每一笔触,研究人员仔细检查空间特性以及颜料亮度,进而与柯尔莫哥洛夫的湍流理论进行比较;柯尔莫哥洛夫理论描述能量消散前如何不断从较大涡流流向较小的涡流。 经检视、比对后发现,画作中的涡流符合柯尔莫哥洛夫的湍流缩放定律。 先前一项研究也发现,“星夜”所显示的湍流可在太空中的分子云中看到。这项新研究证实,艺术家对自然物理学的直观理解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要深刻。 厦门大学研究人员写道,最着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梵高对湍流有着非常仔细的观察,不仅在画作中再现旋转/漩涡的尺寸,而且呈现其相对距离和强度。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9:10 , Processed in 0.126154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