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遇上各种各样的事、形形式式的人;碰上好人好事当然顺遂开心,一旦遇到不公平的事、受到委屈和压迫的时候,当如何自处呢?尤其生活在陌生的国土,说着不熟悉的外语,心中会否早有怯意,因而选择息事宁人、自认倒霉就让事情过去呢?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加拿大安省大多伦多一名推着婴儿车带女儿上街的和单亲妈妈,被公交车司机拒载,理由是车上没空间摆放她的手推车;那一刻,这名委屈的妈妈只得无奈地从车上下来,但深感受辱,女儿更因而受寒生病。这个妈妈决定,对公交车公司的相关规条提出挑战,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向不同部门和媒体投诉。 此举引发了众多传媒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坊间大肆谈论,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的声音。支持的理由只有一个:这是市民的权利;反对的理由众多,其中包括:推婴儿车乘坐公交车的妈妈们,过多占用公交车资源,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另有部分妈妈认为:“我们能忍,为甚么你不能?” 还有网友大言不惭地批评:“买部二手车不过2000多元,为何要自己和婴孩受罪?” 面对种种攻击,她直接联络了加拿大中央电视台 CBC News,在报道出来的第二天,《多伦多星报》和众多华人报章及网站转载,随即成为瞩目的全国新闻...... 事件仍有待调查,且不去分析事件的内情,只看这位妈妈所做的: 其一、她坦承自己的英文欠佳,却愿意连续两星期、每晚在女儿睡觉后,伏在电脑前以蹩脚的英文,一一回复来自网上的质疑,当她自觉已经将事件的始末完全解释清楚之后,网络上的各种攻击即被她抛诸脑后,心中释然; 其二、她愿意花时间精力,去研究事发区域的公交车规条,并把它与邻近及全国不同城市作比较,指出该市公交车条例不合理的地方,令众多需要依赖公交系统的单亲妈妈,在带着婴儿车和孩子出入时,深感不受欢迎,存在歧视之嫌; 其三、她愿意开放自己,抛开华人常见的“因贫而卑”心理,详细描述自己所处的低收入阶层之生活现状,以求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同。 这些真诚的剖白,足以让一个明白事理、能辨是非的人,对整个事件有一个正面和肯定的观感。或许,事件最终会不了了之;或许,这个妈妈得到的,只是一个敷衍式的道歉;又或仍会有人待以异样的眼光。但是,她的举动已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同,华人同胞的支持。 在环境、文化和社会体制都截然不同的异国他乡,有多少人能在不公平的境遇中呐喊?有多少人能放下自我、寻求社会公理?我们都需要这种不平则鸣的精神,并且要有事实、有依据,不失理性,方能在不同的处境中不卑不亢,方能持守着上帝在造人之初的价值和地位。息事宁人、后煺一步,可能会令事情处理起来容易些,但却会在内心刻下一道难以弥补的伤痕,公义得不到伸张,人的价值被金钱化、地位化。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2 13:31 , Processed in 0.13045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