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人震惊,且唏嘘不已的悲剧。 他,还有四个月即将毕业。他还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大学平均绩点高达3.96,曾获得多项奖学金和表彰奖励。然而。。。 近日,多伦多大学的学生们收到了学校发来的邮件: 亲爱的学生们: 你们可能已经知道,本系大四学生Charlie,也就是Zhi Hui Yang近日自杀身亡。我们对此感到十分悲痛,对他的家人、朋友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后文省略) 很多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因为死者杨志辉(Zhi Hui Yang, 音译)不仅品学兼优,而且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开朗热情的人。 据了解,杨志辉在多伦多大学攻读药理毒物学(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Specialist Program),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 他2013年毕业于上海中学国际部,同年拿到奖学金考入多伦多大学。 他学习成绩优异,绩点高达3.96(满分4分),原本2017年就要毕业。 从入学到今年3月,杨志辉共获得校级、院系级七项奖学金和荣誉: 实习经历也是十分丰富: 杨志辉的同学不敢相信他会自杀,因为平时"他是个开朗热情的人,爱好打羽毛球并且喜欢帮助别人"。
死者 就是如此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却忽然在毕业前夕自杀身亡。出国留学就要从名校毕业,怎么会想不开要去自杀? 课业、生活、情感、社交的压力;身在异国他乡没人倾诉都可能是原因。 据了解,多伦多大学有8000名中国留学生。加拿大发生留学生自杀身的案例并非少数;留学出国背后的艰辛,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懂。 多伦多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的朋友和同学中有一半的人都感到抑郁孤单。焦虑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有一个大三的女孩子,由于学习很吃力又感到孤单,约9个月前服用安眠药企图自杀。幸好自杀前发了微信朋友圈向朋友道别,有人及时看到赶到她家里救了她一命。 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是独自来到加拿大,食物及文化都不适应,感到很孤单。 由于英文不好,文化差异,学习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求助。没人帮他们,也不知道要找谁帮忙。不想让父母担心,报喜不报忧,把情绪埋在心底,长久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大多数同学在大学一年级都会出现问题,有的能够融入环境后渐渐好转,不过有的到三、四年级都仍存在。 读书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更容易焦虑及抑郁,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给予自己很大压力。中国家长往往也给予子女太大压力,而忽略子女对情感的需要。 而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中,女孩子较多,但真的自杀身亡反而是男孩较多。因为女生更容易说出问题而找到协助;但男生难以表达脆弱,容易轻生。 低龄学生心理问题 除了大学生之外,很多孩子年龄较小就远离父母留学,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很容易带来精神压力,造成各种心理问题: 据《洛杉矶时报》报导,在来美国上高中前,杨玉函(Yuhan Yang,音译)恨不得立刻飞离中国的生活,因为在中国成天就是学习。 然而当杨玉函进入波莫纳私立天主教高中后,头几天她哭了很多次。她的成绩很好,但是直到进了监狱,她才真正学到了美国的"课程"。 她在波莫纳加州女子监所里写信说, 两年前,杨玉函和其他两名中国学生因为欺凌另一名中国高中生而被逮捕,她被控折磨、绑架和袭击等多项重罪。 据受害者陈述,杨玉函等三人将她带到Rowland Heights的一个公园,将她的衣服剥光,用烟头烫她等。而事件的起因却只是一张未付的餐厅账单。 杨玉函现在19岁,她还有9年的刑期。她说,她不想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但她表示,一个人在美国,将她置于一种奇怪的思维模式下。 她觉得自己当时冲动又愚蠢,"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了"。 全球化和迅速致富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将教育和家庭分开。 家长普遍有一种"可以为你做任何事、牺牲一切"的思维,即使要和孩子分开也在所不惜。 每年都有许多像杨玉函一样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梦想获得一个中国无法给予他们的未来。 他们中很多都讨厌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国每年有900万学生要竞争700万个大学入学名额,因此每年都有约100万落榜的学生来到海外读书。 2015年,有30万名这样的学生来到了美国。过去10年,美国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从1200人急剧升至5.2万人。 而在这些无父母陪伴的"降落伞孩子"(Parachute)中,大部分小留学生都寄宿在熟人、朋友或从互联网找到的陌生美国人家中,每月支付约1000美元。 他们已经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缺乏监管的监护行业,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主要依靠寄宿家庭的良好意愿。 正在进行相关课题研究的宋教授说,还未成年就远离了熟悉的家和文化,这些降落伞孩子变得越来越封闭、焦虑、压抑,以及更具攻击性,有的还产生了自杀倾向。 教授表示,寄宿家庭和学校很难替代孩子家庭所能给予的那种支持。而且寄宿家庭也良莠不齐,家长根本无法鉴别。 17岁的留学生许(Hsu)是自己选择来美国的。他父亲,一家通讯公司的高管,给了他去美国的建议。 至今,他在美国的新生活也只是学校、篮球和计算机游戏。还曾有人朝他喊叫,让他"滚回自己的国家"。 他现在寄宿在同是华人的周先生家中。周先生和他是老乡,都来自深圳。周先生表示,之前他登出寄宿广告后,甚至有6岁孩子的家长打来电话咨询。 这么小就放心送出国。。。 周先生自己也有孩子,他表示十分担心,许多家长对孩子将进入的环境缺乏充分的了解,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通过中介选择孩子的学校和寄宿家庭。 他说:"他们不清楚学校好坏,不清楚寄宿家庭好坏,但其它家庭都是这样做的,他们也就这样做了。这真的很草率。"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2 11:20 , Processed in 0.150177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