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251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混吃等死的加拿大生活和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 (ZT)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且不说在我这个年纪的Michael Dell和Bill Gates已经名满天
下富可敌国,也不去谈比我小上个十几岁的陈士骏,就连我的manager都比我小上几岁。在这个年纪
还在做小职员的我,的确没什么资格可以谈论事业。

曾几何时,我也是人人羡慕的职场精英,也曾经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场上叱咤风云过。而如今,坐在
办公室里做做plan纸上谈兵,看着别人忙忙活活,更觉得自己很失败。

说这些话的目的是想让那些定义我为loser的朋友知道,不劳您费神,我自己已经把这事给办了,谢
谢!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移民后的感想,那时候对加拿大的生活感受不深,对移民后的生活没做太多的
评论,所以对于移民前后生活的对比很不对称。几年过去了,对加拿大生活的了解深入了许多,对于
在加拿大与回国生活的对比,相对来说更清晰更丰富。今天的我,如果听到有人抱怨中国如何如何不
好,无论他是白色人种、棕色人中或是黄色人种,我都无一例外地给他脸色看。尤其是每当听到那些
自以为是加拿大人的我的曾经的同胞洋洋自得地夸耀自己在加拿大的悠闲、安全、洁净的生活并拼命
抱怨那个曾经是他们的祖国,他们曾经在红旗下高声宣读过要如何热爱的那个国家是多么多么的令他
们厌恶的时候,我的胃液就阵阵上涌,我的拳头就不由自主地握紧和抖动。一般这时候LP就会拉起我
的手离开,以免我做出什么令发言者感到后悔的事。

加拿大是一个很好的国家,她的很多地方都比中国优越。实话说,我不认为中国国内的平均生活水平
有一天能够赶上加拿大,但这并不说明我不喜欢我的祖国—我唯一的祖国。来加四年多了,我还没有
申请入籍,原因是我还没想好。回头看看自己的移民之路,在想一想自己的将来,希望我的看法能够
给大家一点参考。

一、 困惑
两年前,LP硕士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薪水不高,4万多,可当时对我们一家三口来说已经是
很大的惊喜了。要知道,在那以前我们全家都只靠着我打累搏挣来的一年2万块和LP做助教挣的1万块
生活着,那时我们是在“挣”钱(现在也是)而并不是“赚”钱。“挣”这个字的意思按照结构来分
析的话就是用手靠劳动来争取,这与“赚”是不同的;“赚”的意思则是用钱去“兼”来其他的钱。
这个话题我们暂且不讨论,继续说我自己,当时每个月的钱都不够花,又看不到前途,心里很着急。
相信很多移民也都有这个过程,就不多说了。后来我自己也读书毕业了,也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作
市场和策略分析,薪水也不高,5万,这时候LP也涨了薪水也5万—2006年,我们实现了LP移民前的生
活目标,有专业工作,生活相对稳定,自认为融入了加拿大主流社会,这里的主流社会是指大多数老
百姓的生活,这里的融入是指自以为融入。

然后我们买了房子,不算好,三十多万,三十多年,但那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最好的房子了,LP很满
足。我也经常对自己说,这种生活多好,安宁、稳定、生活内容健康,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相对于在
国内的那种常年四处奔波,压力大应酬多,没时间陪伴家里人的生活,这种宁静不正是我当年所希望
的吗?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可我心底里就是隐隐约约觉得不妥。

我想了很久,后来终于明白了,这种不妥的困惑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则来自于这
样几个方面:第一,梦想的破灭;第二,父母;三、割不断的中国情结。

这种日复一日,今天就能预测出一年甚至多年以后的日子,这样的生活对我个人来说,和死了没什么
区别。就像一位漂亮的女歌手曾经声情并茂地唱的那样:
“2006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中年人,在自己的脑门上画了一个圈。”----我的人生梦,就此终
结。

二、 梦想的破灭
二十几岁的时候,出身商人世家的我一直立志做一个成功的商人。上大学时我最喜欢的两本书就是李
艾柯卡的《假如我当总统》和他的自传,后来对照着读亨利福特的自传和福特公司的发展史才发现这
个艾柯卡整个就是一个自大狂。这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更增强了我的信心,我当时想,连艾柯卡这
种人都能当上福特公司的总裁,我凭什么不能成功?

中国有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死人”。大学毕业以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我和朋友开了一
家电脑公司,开始生意很好,赚了很多钱,1992年,我的个人资产是70万人民币,当时我的同学们正
在挣着每个月300多块的工资。可是好景不长,1993年我和朋友因为经验不足阅历太浅被人骗走了100
多万,公司倒闭。当时我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懊恼和沮丧,反倒觉得这个教训很好,用100万换这个教
训不吃亏,因为,我毕竟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后来我先后在三家美国公司工作了十年,从市场部、销售部一直做到区域经理。那时我已经三十几岁
了,然后辞职,跟着LP移民到了加拿大。我相信一句话“狼走天下吃肉,羊走天下吃草”,我能在中
国混的还算不错,在加拿大应该也能。成功的机会大家均等,我凭什么不行。

“就凭你语言不行,文化不了解,肤色不对。”四年以后我对自己这样说。

四年的加拿大生活终于使我认识到这样几件事:
1、加拿大是一个很好的国家,但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无论你承认与否,那个玻璃天花板确实存在
着。你看得见上层的那些人,但看见的只是鞋底。
2、我不会再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了。
3、虽然也经常会白人同事来我家聚会,但他们从来没真正把我当作他们社交圈的一份子。
4、无论我怎么努力学习英语,我也不可能达到本地人的水平。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文
化障碍,我们不是在这里成长的,对这个城市以及社会的变迁所知甚少,对这里的人文基本上没概
念,这是我以及我的下一代融入社会最大的障碍。
5、看着国内的朋友越来越成功,我妒忌得眼睛通红,肠子发青,胃酸上涌,竭尽全力也无法平复自
己那颗躁动的心。加拿大的平静生活没能使我的内心真正的平静,除非我能够做到完全与中国断绝一
切,可是这连加拿大本地人都做不到,他们也同样妒忌。我的一位令全班同学都很尊敬崇拜的教授就
曾经对我说:“你们几个中国学生在加拿大一定会有机会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你们在中国应该有巨大
的机会获得成功。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愿意留在加拿大。”
6、我无法说服自己重复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无论这生活有多宁静、安逸。无论这里有多少鱼
可以钓,无论这里有多少鸟鸣可以悦耳,我还是更喜欢紧张刺激、充满机会、环境脏乱差的中国。
7、如果有一个原因使我不愿意回中国,那就是害怕失败----仅仅是针对我本人而言。我不认为其他
的华人移民也是这样,也不认为其他人也和我一样见钱眼开财迷心窍见利忘义。但是从小到大的打架
经验告诉我:中国男人,有种的很少。

三、 父母
我是家里的独子,LP有个弟弟在美国。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的晚年基本上只能依靠我们夫妻。他们四
个老人都不是什么有钱人,如果有一天他们需要照顾,那么以我和LP目前的收入来看基本上没有可
能。那么办法只有两个:1、不去照顾父母,自欺欺人地过着禽兽不如的下半生。2、未雨绸缪,现在
就改变生活方式和赚钱手段。

我选择后者。

四、 割不断的中国情结
虽然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千疮百孔,但是这体制正在改变和进步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用了
几百年才完成的事情,你不能指望象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在几十年之内完成。中国几代领
导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我相信他们的名字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仍然会散发着光芒。也许
他们的子女利用了他们的权力,影响了他们的形象并使人们质疑于他们的品格,但是他们的治国策略
却是正确而英明的。

如果说怨恨中国政府,我比大多数人都有资格。那一年六月四日的凌晨守在纪念碑下的最后四十几个
人中,我是其中一个。时至今日,我仍然不为那时的行为后悔,虽然这种坚持让我丢了学位丢了毕业
分配的机会。但是今天身在海外的我回过头重新审视那场运动,我得承认当时我们的行为是错的,虽
然愿望是好的----好的愿望不代表什么。

再说工作,无论在加拿大打工整来的薪水兑换成人民币会给我带来多大的安慰,会告诉多少在加拿大
打工的优势,都始终掩盖不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创业的机会永远比在加拿大多很多。

有人说中国的商业环境充满着肮脏和腐败,很多成功者其实是靠着做父母或兄弟姐妹或与之勾结的高
官的势力。我承认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靠着自己的智慧、勤奋
以及专业知识在国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事实。

有人说中国的生活环境肮脏而恶劣,人口素质差,我同意。但是来加四年,我并没有感觉到加拿大人
的素质有多么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人口数量和密度的不同,如果中国有和加拿大一样的人口密度,
恐怕还不见得该谁瞧不起谁呢。

再说国内的业余生活,在国内打高尔夫、钓鱼对普通人来说都有很大难度,户外活动方面环境也没有
加拿大好,这是事实。但就此说中国的业余生活仅仅是“国内对男淫就是洗脚、按摩、XX。对女淫就
是美容、时装、不用做家务。”未免肤浅而阴暗。国内的业余生活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加拿大丰富,但
在精神层面却比加拿大丰富的多。有点阿Q?我知道会有人这么说,举个例子吧,在中国,你可以可
知心的朋友一起坐下喝杯茶聊聊天一起度过一个悠闲的周末下午;可以在健身房和与你使用同样语言
的陌生人一起大声呼喝(表示声音,而不是动作);可以和朋友一起举办家庭聚会,而不必担心礼节
问题。

同样的形式,不同的实质,这就是我对国内业余生活的看法。关键是,在国内有亲人有朋友,在这
里,虽然也有很多人可以交往,但是问问你自己,这些人里面有几个是真正的朋友?缺少了亲人朋友
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会给人带来什么,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简单的说,会使人偏执而尖刻,缺少
包容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论坛上会有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移民、专业人士说起话来那
么尖酸刻薄了。

五、 最后

罗七八嗦的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无非是两句话:喜欢加拿大的同胞大可不必那么尖刻地批评中国,
回国的同胞也不见得就是什么loser。中国再不好,那块土地也养育了我们几十年,作人要懂得感
恩。
20#
发表于 2009-3-24 10:12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windman;2189082
加拿大再好也有不完美的一面,中國更差只要下岡的人不是自己,被公安毒打的不輪到自己頭上,自己的子女沒有在四川的豆腐渣學校中讀書,便是一個美好的故鄉.

我之所以對無條件愛共的中國人反胃,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共千錯萬錯都是值得原諒,都是自己的"娘"...只要災難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它人受的苦?對這些愛國者來說只是一些數字.

人家从来没号召群众无条件服从党国,你这阶级斗争是不是来得太快了?在这里跟其它一些人吵架杀红了眼,也没必要拿出大炮见人就轰两下啊。

其实楼主和你一样完全是个现实主义者。楼主从头到尾都保持着绝对的冷静,从事业,收入,房产,一直对比到业余生活。楼主从来没像对母亲那样盲目热爱过中国,楼主只是热爱着在中国生活可能得到的各种利益。

而正是凭着利益至上的人生信条,楼主综合分析后,还是以实际行动留在了加拿大。我已经说了,没事唱唱咏叹调,那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心理需要,不当真的。

我很久以前就说过一句很公平的话:

爱国华侨不一定不爱中国,他们只是更爱外国。
[url=\"http://sonicwithtails.photo.163.com/\"] [/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9-3-24 01:27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再好也有不完美的一面,中國更差只要下岡的人不是自己,被公安毒打的不輪到自己頭上,自己的子女沒有在四川的豆腐渣學校中讀書,便是一個美好的故鄉.

我之所以對無條件愛共的中國人反胃,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共千錯萬錯都是值得原諒,都是自己的"娘"...只要災難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它人受的苦?對這些愛國者來說只是一些數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9-3-24 00:42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STL;2189045
令正常人不解的是,很多人有那么深的中国情结,为什么还呆在加拿大不回去?谁能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别人没事喊喊不行么?咋那么喜欢堵着别人?说出来的话一定要当真的么?你初恋时候海誓山盟的女/男友,现在在你身边么?

人家怀春少女如果高喊自己爱周杰伦,你是不是还要跳出来问她为啥还没娶周杰伦啊?

喊口号是很正常的心理需要,你老人家这么认真还让不让人活了。
[url=\"http://sonicwithtails.photo.163.com/\"] [/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3-24 00:08 | 只看该作者
令正常人不解的是,很多人有那么深的中国情结,为什么还呆在加拿大不回去?谁能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共朝崩溃之日,就是海归报国之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3-24 00:02 | 只看该作者

道道是道, 放下见大道

既来之  则安之

施主,

与其终日陷在思想矛盾中煎熬,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倒不如
今朝有酒今朝醉
人生苦短几十年, 本应潇洒走一回
.......

善哉 , 善哉!
橄榄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5-3 08:13 | 只看该作者
返回祖国,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4-27 18:35 | 只看该作者

完全同意LZ的看法。

的确是感同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4-27 18:2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一直都在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把中国看的如何的坏,加拿大又看的过分的好,其实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你所生活的这个城市,和这里每天发生的事,永远都是看客而已。
看看前几天montreal downtown的球迷骚乱,这就是文明的加拿大人吗?在他们媒体的报道就是certain small group.而西藏暴乱的暴徒们反而成了争取独立的斗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4-27 17:42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6 18:43 , Processed in 0.058533 second(s), 4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