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月桂精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谊] 经史子集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2621#
发表于 2019-3-6 17:32 | 只看该作者
如图预测2025年的人口,这是一个实时的网站,该网站统计全球各国的各项实力比较。包括军事,经济,财力,人口,国力,GDP,人均购买力等。
这些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到2025年只有六年,中国因为生育率问题,人口会降低。但降幅最大的居然是美国。


又没带手机,看到云是彩色的,上下两边是红色的,左右两边是淡绿色的,中间是白色和灰黑色。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温馨提示
本站接到网友举报,有人发布招聘(保姆管家、助理文秘、中文教师等)、交友和送宠物等信息,目标主要是针对女士行骗。为了增加欺骗力度,有的招聘中留了本地电话号码,那些电话号码实际上都是虚拟号码,其实他们人不在本地。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并与对方纠缠,谨防“杀猪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2#
发表于 2019-3-7 12:45 | 只看该作者

讲述不一样的历史。

提起寺院或寺庙,人们都联想的是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其实不然,在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寺早已存在了。“寺”是国家专门用来招待高级外宾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宾馆。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形高大,项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飞行,最后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而自己见到金人后,心里十分愉快。第二天早上,明帝召集群臣解梦。太学闻人傅毅回答说:“周昭王时,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长一丈六尺,遍体金色。陛下梦中所见的金人,或许就是佛吧!”博士王遵也证实:“按《周书异记》这本书里的记载,周昭王二十六年,夜间有五色祥光直贯太微星,天地间呈现了许多祥瑞,当时的太史苏由就上奏昭王:‘西方有大圣人出世,一千年后,其声教将流传此土。’昭王就下令将此事刻于石上永志纪念。因此,由年代来推算,现在应当是圣人教化东来之时。陛下梦见的金人,想必就是佛了。”(注,博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名称)。
汉明帝听罢博士傅毅的启奏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祈请佛经和法师到中国弘法。

由于当时的交通和信息都不便,几年后,中国因为皇帝的一个梦,将首批两位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祈请到达中国汉朝。汉明帝敕令将僧人安排于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招待外宾的“鸿胪寺”。因为当时的佛经书籍是由白马驮来中国的。为纪念白马驮经,将“鸿胪寺”取名“白马寺”。白马寺即为中国第一座专为僧人居住的寺院。

寺即表示受尊贵的伺候地方。礼部由大臣管理,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而佛法关乎国运,由皇上直接管理,“寺”字也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从此以后,到辛亥革命废寺兴教,寺院一直是弘法利生和修行的道场。后现代是末法已过一千年,弘法的地方早不在寺院了,古代的寺院遗迹仍能让后世之人
参观拜访,感念佛陀的恩德。

搜索视频,发现居然讲这部经的法师最多,而我以前却从没有听说过此经。


今天天空中又有好多五彩的云。
  生活是需要一点点谎言+一丢丢油墨的。
是人总会犯错,
斤斤计较是不会有幸福的。
需要做的是时时刻刻调整,就像驾驶一样。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3#
发表于 2019-3-8 11:44 | 只看该作者
经史子集那些事:
古人讲,圣经贤传、子曰佛说。

春天来了,人在温暖的环境,就容易嗜睡,甚至还有春梦的意境,而不论年龄。这是因为人在恶劣的环境里抗争活着,绷紧的神经一松懈下来,就想睡。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受着错误的意识洗脑,整天患得患失,这种生存状态是一种抗争的活着。好不容易一个人了,却又想着不一个人。
其实一个人不妨让自己定下来,这里不讲人定胜天的大道理。
定,寻求自然的清净的欢快。
定,首先要征服五盖。
定,是一种祥和、安定、怡然自得。

五盖,指盖住自己的真性或心识的五种烦恼或障碍:

「爱欲盖」。人一生都在追求之中,欲还分五种。常年颠倒生活所养成的习惯,放下是很难的一件事。
「瞋恚盖」。不耐烦、懊恼,想到某个人事物就觉得不舒服,都是属于瞋恚盖。
「昏沉盖」。舒服就会软绵绵陷入昏沉。
「散乱盖」。亦作掉举恶作盖、掉悔盖。致心不安。新闻是看不得的。这个世界一直乱哄哄的。常看新闻就会破坏自己内心的安定感。
「疑盖」。教科书的科学方法论让我们怀疑一切,这个是禅定最大的障碍。


惛沉睡眠盖以五法为食︰
(一)萺愦,
(二) 不乐,
(三)频欠,
(四)食不平性,
(五)心羸劣性,以毗钵舍那为对治,由此同食同对治故共立一盖。
掉举恶作盖以四法为食︰
(一)亲里寻,
(二)国土寻,
(三)不死寻,
(四)念昔乐事,以奢摩他为对治,由此同食同对治故,共立一盖。
等荷担者,贪欲、嗔恚、疑一一能荷一盖重担,故别立一盖。惛沉睡眠二二能荷一盖重担,故共立盖。


十缠:缠者缚也,谓一切众生被十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槃(灭度)之乐也。

(一)、无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凄耻也。

(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化所见处。为诸过非。不知羞愧也。

(三)、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福。心生妒忌也。

(四)、悭,悭者吝也。谓人于世间资财。及出世间法财。不肯惠施也。

(五)、悔,悔者恨也。谓所作之过。蔕芥胸臆。不能自安也。

(六)、睡眠,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也。

(七)、掉举,掉举者。摇动也。谓心念动摇。不能慑服。于诸禅观。无有成就也。

(八)、昏沉,昏沉者。昏钝沉坠也。谓神识昏钝。懵然无知。不加精进之功。遂至沉坠苦海也。

(九)、嗔忿,嗔忿者。恚怒也。谓人违情之境。不顺己意。便发恚怒。而忌失正念也。

(十)、覆,覆者藏也。谓隐藏所做过恶。唯恐人知。不能悔过而迁善也。
  生活是需要一点点谎言+一丢丢油墨的。
是人总会犯错,
斤斤计较是不会有幸福的。
需要做的是时时刻刻调整,就像驾驶一样。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4#
发表于 2019-3-8 16:36 | 只看该作者
研究与参究

研究是用心识。研究只能扩大知识量,不能开智慧。研究是通过方法告诉自己该怎么做。这样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情况。
参究不用心识,开会听报告的感觉,有报告声,自己能听见声音,却不知道在讲什么。这就是参究的状态。长期的参究状态能够开智慧。参究状态的人,他的内心本能地知道该怎么做。因而他的行为常常不为常人所接受。甚至看起来似乎是个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5#
发表于 2019-3-8 22:43 | 只看该作者


题焚经台
凭吊汉朝的佛道斗法的历史典故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 【朝代】唐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东汉时期,一万多名道士不服印度佛教传来东土,向汉明帝提出要与两名印度僧人斗法,双方以法力比火烧经书。道士法术失灵,而败给印度僧人,道教的经典就起火烧毁,印度僧人还从火中救出道德经。当下有包括六百多名道士和大量当朝的官员等一千四百多人集体出家当了僧尼。汉明帝为安排这些僧人建了十座大寺庙。七座在洛阳城外安排男僧,三座在洛阳城内安排尼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6#
发表于 2019-3-9 15:57 | 只看该作者
《淮南子·泰族训》云: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是为“英俊豪杰”。什么意思了:智慧超过万人以上的就可以称之为英, 智慧超过千人以上的就可以称之俊,智慧超过百人以上的就可以称之豪,智慧超过十人以上的就可以称之杰。




看战争年代的片子,才感到战争年代社会的洁净。看和平年代的片子,没发觉社会为什么这么乱?
根源是什么?其实经史子集里讲得好清楚,只是世界已经不相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7#
发表于 2019-3-9 19: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同时代的两个地方、两种社会制度下村里的第一把手。演绎着社会的变迁是同步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自由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下人气有所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8#
 楼主| 发表于 2019-3-9 19:55 | 只看该作者
佛经有五百多个故事。渣兄贴一些佛经的故事瞧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29#
发表于 2019-3-10 10:09 | 只看该作者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有的佛经故事都只是契当天之时,契随时之机,只为方便。时代不同,贴出来,不一定合时宜。

好雪一场大,今年雨水充沛。


舍利

多数人以为舍利只有人的身体里才能产生。其实舍利有好多种类,只要人至诚心到达,凭空也能产生舍利。
舍利坚硬如同钻石(古称金刚石),铁锤砸击不伤,而伤铁锤。佛经上说舍利是定力产生的,只要有人有足够的定力能够山河大地,也就是人定胜天。

虽然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却并不普及。到了三国时期,江浙一带还没佛教。
孙权本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奉者, 对神仙道俗之类的民间祭祀更是情 有独钟。时至今天,江浙一带的道观还最多,而且香火鼎盛。
康国出家僧人,名会,后人称为康僧会,到东吴传佛法。孙权不信佛法,当时的吴国人不知佛理,初次看见和尚的服装,怀疑他是个异端。有人向孙权奏告:“有个异人進入吴国境内,自称是和尚,长相和服饰都与我们不同。理应检察。”
孙权立即召见康僧会,问他:「你有何灵验?」康僧会说:「佛灭度已过千年,但其舍利光照无极,昔日阿育王建立八万四千座寺塔,而塔寺的兴旺正表明佛祖的影响之大。」孙权以为这是夸诞之辞,就对康僧会说:「如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如是虚妄之言,国有刑法制裁。」康僧会请求七日期限。

康僧会回去后对随众说:「法之兴废,在此一举,今日如不至诚,将后悔莫及。」他们一同洁斋淨室,把铜瓶供在香桉上,然后烧香礼请。七天的期限到了,毫无回应。他请求再延期七天,亦无回应。孙权说:「你这是欺骗人,我要加罪于你。」康僧会又请求延七天,孙权又特别应充了。康僧会请来法侣,对他们说:「佛法理应降临的,可是我们却没做到,我们当以死的誓约作为期限。」三七最后一天的傍晚,仍然寂然无声。到了五更天,忽然听到铜瓶裡铿然有声,僧会走过去一看,果然得到了舍利。

第二天一早,孙权親手执瓶,将舍利子往铜盘上倾倒时,铜盘在舍利的冲击下,即刻被撞破了。孙权肃然惊起,说道:「这是稀世之瑞物。」僧会走到孙权面前说:「舍利的神威岂止其表相而已!烈火烧不坏它,金刚之石捣不碎它。」孙权于是命人检验,康僧会再次发出誓约道:「佛法泽被天下,苍生仰泽,祈愿您再次垂降奇蹟,以广示威灵。」说完便把舍利放在铁砧子上,让大力之人尽全力去砸,结果铁砧与铁锤都陷下去一个坑,而舍利丝毫无损。
孙权见到舍利子的神威后。孙权大为叹服,下令在江东建立了第一座佛塔。
此塔名为建初寺,取东吴开始有佛寺之意,其所在之地起名为牾裡。从此,佛法在江东兴盛起来。

晋成帝咸和年间(公元326-335年),苏峻作乱,焚毁了建初寺,后司空何充将塔寺修复。当时有个平西将军赵诱,向来不信佛法,到佛陀里参观时说:“人家都说这个塔屡屡放光,我就不信,哪有这回事,还不是以讹传讹,一派虚诞之言罢了。”话刚说完,寺塔忽然放射出五色光芒,将殿堂照得色彩缤纷。赵诱惊愕得浑身毛发直竖,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位将军从此敬信三宝,还在建初寺塔的东面立了座小塔,在石碑上记载下他的这段经历。


感应舍利属于天降舍利。天降舍利还包括法颂舍利,即颂持经咒而凭空产生舍利的。


目前这东吴时期,康僧会虔诚感应所生的舍利供奉在南京栖霞寺里,人们可以随意参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10:20 | 只看该作者
佛法都是很空洞的事情。贴一些故事,比较具体,也可以告诉大众一些道理。为什么不贴呢?既然你想教育大众,就要用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说。说故事,不是更加能够感染人们吗?

记得小时候看过九色鹿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6 22:34 , Processed in 0.056813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