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肉愈久致癌物愈多 專家籲勿煮逾3小時 加入冰糖豉油
【明報專訊】中國人愛吃鹵味,不少食肆更以「陳年鹵水汁」作招徠。不過,「鹵得愈久」未必愈好。台灣輔仁大學的研究發現,鹵肉加熱時間愈長,產生的致癌物也愈多,有專家提醒,鹵味加熱時間應少於3小時,而在鹵水汁中加入合比例的冰糖及醬油(豉油),有助減少致癌物。
台灣不少美食也以鹵水烹調,如鴨舌、鹵肉飯等。台灣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的研究卻發現,鹵肉加熱時間愈長,產生的致癌物膽固醇氧化產物(Cholesterol Oxidation Products,COPs)也愈多。
加入豉油冰糖可抑制致癌物
該系教授陳炳輝說,動物實驗證明COPs有致癌性,因煮食時產生數量極小,各國皆無食用安全限量。但他指出,「若反覆鹵煮,或數十年不換鹵水汁,就可能產生過量的COPs」。
陳炳輝的研究參考業界鹵味配方,以碎肉、醬油、冰糖、水等原料加熱,結果4小時便產生35ppb(10億分之一濃度)的COPs,12小時產生64ppb,24小時則產生78ppb。
不過,研究同時發現,若在鹵汁加入醬油和冰糖,會產生抗氧化物降低COPs。當鹵汁含10%醬油和1%糖時,可減少60%COPs;加入紅蘿蔔亦有相同功效。不過若產生太多COPs,抑制效果則有限。陳炳輝建議,鹵味加熱時間勿超過3小時。
醫生:鹵味多油多鹽勿多吃
台大醫院營養部臨?營養組長陳珮蓉表示,食物鹵煮太久會使營養素流失,且鹵製品通常太油太鹹,多吃易患心血管疾病及增加腎臟負荷。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陳竟明表示,食物經高溫加熱會有氧化現象,時間太久會產生過氧化物,破壞血管、細胞膜及DNA等。
故需要長時間加熱的鹵水汁會釋出致癌物也不出奇,而且不少鹵味如豬腸等都含高脂肪,也有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