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看过<<铿镪三人行>>, 知道名嘴窦文涛.有点时代触觉的人, 或许会想, 他代表的不单是节目主持的潮流, 或许还会是一种个人生活中交谈方式的潮流. 是不是很多人都会希望象他那样口若悬河, 言之有物, 而又不失自然和生活化??? 应该说, 他是成功的, 起码, 在别人的眼里, 他是成功的.
但是, 每次看他的节目, 总觉得他不在现场似的, 他可以令他的嘉宾笑的很开心, 很投入, 但是, 他却很清醒地做着局外人. 而且, 他眼神告诉我, 他不ENJOY.
窦文涛, 生性怕羞, 童年是作为一个静静的旁观者度过的, 不说话, 不参与, 只是羡慕地远远的望着别人玩. 他五年级之前说话口吃, 第一次上台朗诵尿裤子. 默无声息的做了7年的少儿节目主持人. 被人发掘是来自于一次大家的取笑, "让他来吧." 意思是,"他行, 还有谁不行?" 成名后, 永远觉得自己有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来自于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个人的生活是避世, 几乎没有朋友, 少说话.
这个人生简历我似曾相识, 读过好几个名人传记好象都是这样的, 小时候害羞,不说话, 大了后口舌如簧, 一股干劲往前冲, 永远没有尽头, 工作外, 喜欢一个人独处. 他们总喜欢静静的, 不喜欢别人注意. 这种似曾相识, 还来自我自己和身边真实的朋友???当别人都羡慕这些名人的时候, 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悲哀."永远觉得自己有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来自于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这句话流露的就是这种情感.
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 我知道, 让窦文涛不说话, 他是快乐的. 就象我身边的这类朋友, 让他们说话, 就是一种压力. 因为, 他们心中看到的是另一个世界, 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因为他们看到, 也感受到. 但是, 他却没有办法用一种一般人明白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艺术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用一种非世俗的,只有明白的人才能看明白的形式表达出一般人感受不到的东西, 这就是艺术. 但是, 艺术代替不了生活. 生活首先就要生存, 在现代社会里, 任何可以赖以生存的工作都必须交流, 于是就产生了窦文涛式的悲哀: 你必须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世界, 而且要用一种别人接受的语言来表达. 而别人接受和理解的语言本身就已经破坏了自己心中的完美世界. 所以你永远不能让自己满足, 永远有挫败感.
窦文涛是悲哀的, 但他的生存过程并不悲哀, 因为他相信他可以有一天消除这种挫败感,并努力去做. 更悲哀的是看到这种悲哀的无法消除的根源的人. 那就是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