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98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秦晖: 中国人的诚信是如何失掉的 (ZT)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6 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 现在有种时尚,就是把一切丑恶的东西都归之于市场经济下的人心不古、重利轻义。然而别的东西还可以讨论,这不诚不信毫无疑问是与市场经济无关的。众所周知,做买卖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信用。】

   [编者按]秦晖老师说的是一方面,诚信的建立,更本质的应该是建立一套社会信用体系。


以诚求信,为善必真

   2001年高考的作文题是对一则寓言的评论:一个青年带着七个行囊过河,这七个行囊分别是:健康、美貌、诚信、才华、金钱、荣誉、地位。河中遇险,需要扔掉一个才能求生,于是青年人扔掉了“诚信”。考题问学生对这个青年人的选择有何看法?


   这个考题顿时激起了社会各界对“诚信”的议论,考试次日,不少传媒就在“我们还要不要诚信?”之类的标题下发表了纷纭的众说。的确,这些年来人们痛感诚信缺乏的危机:市场上“假冒伪劣”泛滥,连“防伪产品”也有伪的,不守合同、恶意赖账、收货不付款、收款不发货成为司空见惯,金融诈骗、设局坑人,上市公司包装作伪,公然“圈钱解困”,传销、抬会的欺诈、坑亲杀熟,令人发指,甚至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拐卖妇女儿童问题,据许多调查居然为亲友熟人欺骗的占了很大比重,以至于媒体呼吁不要“轻信”亲友……一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之不诚不信到如此地步,实在已是匪夷所思了。

   于是人们借此次高考命题呼吁诚信。有人指出:“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有人说:“诚信是成功的秘诀。”还有人引经据典,指出孔子认为宁可去兵去食而不可失信,信与仁义礼智乃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的伦理。……这些当然都没有错。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人人都知道诚信重要,而现实中诚信却如此缺乏?为什么先哲关于去兵去食不可去信的经典,敌不过权色才钱名利皆重于“信”的现实“选择”?

   现在有种时尚,就是把一切丑恶的东西都归之于市场经济下的人心不古、重利轻义。然而别的东西还可以讨论,这不诚不信毫无疑问是与市场经济无关的。众所周知,做买卖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信用。自然经济下封闭的亲友熟人小圈子的关系可以靠亲情,市场上陌生人之间打交道靠什么?当然唯有诚信。所以发达市场经济社会必然是信用至上的社会。道学家也许会说这种社会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但决无法说它不讲信誉。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发达的诚信社会,不管什么“文化”下这都是必然的。

   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我们进入了市场经济因而变得不诚不信,而在于缺乏诚信我们就进入不了市场经济。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不诚不信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诚信诚信,先有诚,而后有信。诚者真也。为人行事,有对有错,谁也难说自己是永远正确的。但真诚却是为人行事的基础,没有起码的真诚,说出的话连自己都不相信,还能指望别人的信任?做的事连自己都觉得像演戏,还能指望别人当真?

   如果一个社会假话横行,人人口是心非,事事弄虚作假,那么即使有真诚人想办实心事,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从而发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导致虚伪横行,真诚消隐。我国传统文化虽然重视诚信,但那时的长期专制的确产生了直言贾祸、真事多磨的弊病。“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假作真时真亦假”等等感叹真诚之难的谚语数量既丰,流传亦久,这样的状况不能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影响。

   而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一个时期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弊病又有了惊人的发展。说“违心”话办“违心”事成为司空见惯,出现过“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格言”,掀起过全民“放卫星”的说谎比赛。由于那时不搞市场经济,自然也谈不到在市场上作假,但在官场上作假之普遍,则决不下于今日之市场。可以说那时的真诚就已经是极为稀缺的“资源”了。

   而“诚”既不存,夫复何“信”?从那种状况转入“市场型的”诚信危机,可以说只是不诚不信的形式换了,实质早已存在,由此到彼,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在“政治挂帅”的年代里权欲熏心的人,到了“经济挂帅”的年代自然利欲熏心。官场上说惯了假话,到了市场上焉得不卖假货?而那种为了政治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大利灭亲”、坑师害友以求荣显的时风,与后来为了经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坑亲杀熟以图致富的行为又有多大距离?甚至今天那种围观溺水者灭顶而不施援手、漠视歹徒行凶而袖手无为的可悲状况,在过去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不是早就种下根子了吗?

   总之,“真诚”作为一种资源在我们这个社会上其实已经被破坏得太厉害、稀缺得太久了。如今时兴自由交换了,自己有自己的权利并且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人们才发现,在习惯于说谎的人群中建立彼此的信任是多么困难,而缺乏信任的人们间进行“交易”的“成本”又有多么大!

   诚信诚信,以诚才能求信,欲求一诚信的社会,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固然应当,在制度安排上进行改革,让人们养成讲真话和以诚相待的习惯则是关键。过去我们的宣传中不乏追求尽善尽美的理想主义。我以为这并不错——我过去曾指出历史上的罪过不源于“理想”,而源于强制,今天我可以补充说是源于强制对于真诚的摧残。只要不强制人们说假话,对尽善尽美的真诚追求即使有所“空想”,至少也可以得到较善较美,而不至于沦为尽恶尽丑。回到前述那个寓言,即使我们对健康、美貌、才华、荣誉等等的追求都是“空想”,至少我们还有诚信。有道是:

   夫真善美,以真为首。

   苟无其真,何善之有?

   苟欲求美,唯真是守。

   真诚既立,假话拑口。

   善美有望,战胜恶丑。

   去兵去食,唯信必存。

   以诚求信,为善必真。

   取义得义,成仁得仁。

   仁义礼智,皆以信成。


南方报业
2#
发表于 2006-11-27 21:24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lunala_
诚信,假冒产品,美德,那这么容易解释在一起的东西,而且还是喊口号的行径,继续鄙视LIVEFREE阅读品位问题。

"那这么容易解释在一起的东西,而且还是喊口号的行径," 哈哈,"东西"可以"解释""在一起",厉害.
就这文字水平,你自己写完了自己能念通顺吗? 哈哈,还一天东鄙视西鄙视的. 2006年最佳愚乐奖非你莫属啊.  
驴拉拉, 不服你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27 22:08 | 只看该作者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一个非常讲究诚信的民族,咱们老祖宗早就说过:言必信,行必果。

反观中国人诚信的彻底崩溃,应该是从1949年开始的,伟光正领导的一场场革命运动,彻底颠覆和摧毁了中国人传统价值和道德观。先是大跃进的浮夸: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说不到。后有文化大革命,直到现在,一场场名目各异的运动仍然不停。

中国人为何变的不讲信用,或者说如何失掉了信用?

1、当一个人的成长阶段,受教育阶段,所受的教育就是说假话的教育。大家回想一下,中国学生在学习的党史和中国近代史哪一段是真的。中学课本里,和前些年的影视作品里,中国从来不承认国民党为中国抗日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现在,为了统战的需要,中国的影视作品也能有限度地描写国民党抗日的实事了。

2、数字出干部,助长了浮夸造假风。从大跃进开始,中国在全世界制造了亩产万吨粮的神话。每年的新年献词了都是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各级官员,为了能保住官位或者得以提升,政绩每年都是通过数字反映,中国统计界都知道,统计数字是“村骗乡,乡骗县,一直偏到国务院”,现在每年GDP都是百分之十以上,这些数字除了蛊惑民心以外,鬼才相信其真实性。

3、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讲话都是假话、套话、空话连篇。所以社会上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

“共产党象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共产党的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说得就是伟光正不讲诚信。

上行下效。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都整天不守信用说假话空话,何况全国人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23:47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lunala_
有空哦。。。两13点,老子最近没空写东西骂你们,忙着呢~

哎,文风大变呀。怎么不搅拌时髦词汇了?一会自称老子?一会自称阿姨?ID被盗了?穿错马甲了?脸都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00:35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deland
它的阅读品味?我怎么看不出它还有什么品味呢?
"它"? "看不出"? 哈哈, 我到是很庆幸我的品味和你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1:21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carson
不过秦晖的观点不但没有创意,而且是迂腐到了极点。奇怪LZ既然嘲笑过“良心”,为何不对“诚信”也嘲笑一番? 肯定跟老美学的,搞双重标准!   
首先,秦晖的观点确实是老调重弹,但我个人认为,重弹的原因恰恰就在于,有这个必要。呵呵,说到我嘲笑过良心,我所能想到的,曾经和Development就这个有过商榷,而我的观点在那里写的很清楚,良心当然要讲,但光靠良心,或者,光靠别人的以及当权者的良心是不行。如是而已,想来,老卡要么是没有真正留意过我的表述,再要么就是你没能看懂我的文字。至于双重标准的问题,倒是可以看看你下面的发言。
Post by carson
把诚信作为个人的道德行为来提倡,简直就是与虎谋皮,是类似于要求国人大公无私鼓足干劲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愿望那样,其结果必然是彻底的失望!   
你的这一句,让我很是疑惑,诚信不是一种道德标准,那应该是什么?是否你的意思是,要求人人讲诚信就是“与虎谋皮”,你我人人都是“老虎”,所有的人就是所有人的敌人?所以,你有了这样一个结论:“结果必然是彻底的失望”。。
Post by carson
它忽略了在一个法制健全,信用体系完善的社会里,诚信是主要的也可能是唯一的立身谋事方式。是信则利,不信则害的利益驱动和严法约束。  
显然,这里你也没有把诚信上升到应该成为法律标准的高度,那么,诚信既不是道德标准,也不应该是法律标准,那么在你眼里,它到底应该是什么?“立身谋事方式”难道不就是行为准则,这个和个人的道德标准有何区别?
Post by carson
现今中国的现象,我想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跟法制建设及建立商业上相关体系的进度上脱节的原因。像在跑道上高速冲刺时难以顾及队形那样,这方面不乏先例:如六十年代的日本七十年代的香港等等。  
在我看来,最完整阐述了你的关于诚信的观点,就是这一句了。以你之意,当前,中国社会的诚信的缺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可以接受的,并拿了2个先例(不过,这个为了不跑题,我们暂且按下你所说的先例的可参照性不提,只关注于你所持的关于诚信的观点)。沿你之意,中国社会的诚信的缺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法律制度及相关制度建设的问题,这么理解你的意思应该没有异议吧。所以,你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这个现状下,大讲诚信是件很愚蠢的事情,定不可行(可参照你的第二句话);同样,按你第三句的意思,例如我们现在在加拿大,我猜想,你应该会以为,加拿大应该算是个“一个法制健全,信用体系完善的社会”,于是,你我在这样的社会里应该讲诚信了(参照你的第三句话)。于是,我有了这样一个疑问,与你商榷:是否你的结论是,在中国当前状况下,讲诚信就是毒药,而在这里,诚信又成了你我的“唯一的立身谋事方式”,那么,到底是谁在持双重标准?到底是谁一会把诚信当毒药,一会当标准?到底是谁在嘲笑诚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1:4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老卡你的诗词功夫,我很是佩服,因为自己不懂这严格的诗词规则,但还说看或者读,应该还是可以一试的。不过,就如诗词,不同人还有不同的风格和口味,所谓文无第一,而就这个话题, 我自以为还是有些个人的看法,提出来,与你商榷,说不上什么板砖或者饼干,想必有一定的类似.
Post by carson
那种围观溺水者灭顶而不施援手、漠视歹徒行凶而袖手无为的可悲状况。。。。。。
最让人好笑的是,秦老师还把“诚信”和“见义勇为”混为一谈。一个说话算数账单照付的人,有可能是一个极端自扫门前雪主义者,洁身自爱,胆小怕事。而一个喜欢赖账的人,也许心中有道德底线,关键时刻没准还能见义勇为呢!
就你所引用“那种围观溺水者灭顶而不施援手、漠视歹徒行凶而袖手无为的可悲状况”这一段的开头,秦晖提到“而“诚”既不存,夫复何“信”?”,显然,秦先生讲的是,信已不存,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所以只剩下彼此间的冷漠,所以才会有“围观溺水者灭顶而不施援手、漠视歹徒行凶而袖手无为”这样状况的普遍存在。这个逻辑上的延续,至少我看来,非常合理,很清晰地阐明了诚信与人际冷漠/见义勇为之间的关系,如果严谨地贯彻全段的意思,哪里有刻意混淆的意思? 抑或是你在这里有断章取义之嫌?

至于你后面这句“一个说话算数账单照付的人,有可能是一个极端自扫门前雪主义者,洁身自爱,胆小怕事。而一个喜欢赖账的人,也许心中有道德底线,关键时刻没准还能见义勇为呢!”,则又让我很是疑惑,谁在这里说,“说话算数账单照付的人”就不能同时是“洁身自爱,胆小怕事”者,或者“一个喜欢赖账的人”同时也不会“见义勇为”者了? 谁把这2者对立起来了? 同时,你说的是“可能”,那么如果我把这个"可能"换成“可能不",岂不是也可成立。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明确的表明你自己的观点,至少从逻辑上,又打了个问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28 12:0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的诚信是如何失掉的?
题目有问题,
"诚信失掉"是公认的事实吗? "失掉"了多少? 100%? 50%? 2%?
就算这些问题都有答案, 那么, 诚信是什么时候得到的?

我不是诚信专家, 没理论, 只能说自己的体会. 我的体会是, 诚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一个例子, EBAY, 系统设计当然好, 但说到大天去, EBAY成功的基础是发现和张扬每个人内心的诚信.

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发给了孟加拉国银行家, Muhammad Yunus,他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对人的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2:46 | 只看该作者
赞同你说的“”诚信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而且,就失去诚信而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责任,自然,所谓重建诚信,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一同努力。

然后,我也不是诚信专家,自然也说不出个百分比,但就个人的经验而言,中国人的诚信观普遍比其他族裔要差一些,当然,不排除,我个人的运气差一些。呵呵。(个人意见,圆,你还是有些在一些未必主要的细节上过于关注了)

另外,Muhammed Yunus的成功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就我个人看来,至少证明了有着2点:1)诚信是人人可欲的,即便是很贫困/经济状况很差的人群;2)人人所欲的诚信,依然只能在一个能够配合的体系/制度下,才能良好运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28 13:26 | 只看该作者
devil is in the detail.
海阔天空的说话比较容易, 写诗可用.
讨论问题时就是不负责任, 就失去了可信性.
用中国做主语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能自己假设别人的理解跟你的一样. 有人理解为人民, 有人理解为体制, 有人理解为商业行为, 有人理解为文化传统, 有人理解为政府.

我觉得诚信根本上不是个道德领域上的事.  每个人上同时有诚信和虚伪狡诈.  环境就像开关. 能打开诚信不过也能打开虚伪.  跟作者的观点一样, 市场经济这个开关能打开诚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9-30 19:32 , Processed in 0.051557 second(s), 4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