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4397|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原文及引发的讨论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 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11月份日本“日经新闻”属下的技术网站(中文)“技术在线”上发表一篇日本记者写的文章“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见下文)。文章发表后即引起了中国读者的热烈讨论。


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 

DATE 2006/11/15



  【日经BP社报道】既要努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又要进行残酷的成本竞争。众多日本厂商在设计方面力求简单,在工厂方面努力进行生产革新,一点一滴地削减成本。其中,“成本削减效果最大”的是零部件与材料的低价采购。再加上原油涨价的影响,今年有很多日本厂商都在为如何低价采购零部件和材料而煞费苦心。

  在低价采购零部件与材料方面,如今最能够让人期待的说起来还是在中国的采购。为了顺应企业的这种需求,《日经产品制造》正在连载“中国的低价零部件选购指南”,作者曾在中国长期从事产品制造工作。令人高兴的是该连载成为深受读者欢迎的栏目之一。从这个现象也可看出,作为低价零部件与材料的供应地,很多日本厂商的技术人员都对中国寄予了巨大的期待。

  而且,有的行业对中国寄予的早已超过期待。比如,在价格急剧下跌的家电、个人电脑及其外设等领域,如何从中国低价采购零部件与材料已经成为日本厂商能否生存下去的条件,这样说恐怕更接近实际情况。

  中国的零部件和材料确实便宜。与在日本采购的产品相比,价格便宜3成自然不在话下。哪怕是便宜5成也极为普遍。至于电阻、加热器、连接器等通用零部件,有的甚至不足日本价格的1成。如果一家日本厂商知道这么便宜的价格以后,还不到中国去采购,一定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现实情况是,众多日本厂商已经纷纷开始从中国企业采购了。即便最初会从日系的中国工厂采购零部件和材料,但后来便会逐渐地从价格更低的中国本土厂商进行采购。

  但是该专栏的作者却表示,“有很多日本厂商没有搞清楚这样做风险到底有多大”。先是被价格所吸引,然后看到表面非常漂亮的工厂而大加赞叹,最后再听到品质不错的传言后,便开始彻底放心的日本企业大有人在。

  确实,整体而言中国的产品制造能力已经相当高。日本一家大型工厂自动化设备企业的员工就证实说:“直到前不久还根本不是我们对手的中国厂商,不知不觉之间对方就已经发展到了能够与本公司低价产品进行竞争的水平。”这里之所以以工厂自动化设备为例,就是因为它是产品可靠性的一个保障。能在产品制造专业客户选择的工厂自动化设备方面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应该说这是一个证明中国产品制造力已经得到提高的最好的例子。

  但是,就目前的状况,中国在产品制造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中国企业最大的弱点就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尽管中国有数不清的零部件与材料厂商,但用“良莠不齐”来形容其质量水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日本厂商从中国企业进行采购之初,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是必需的,但仅仅是最初则是不够的。不知道那一天就会发来一批质量有问题的零部件,而对此没有察觉的日本企业则继续使用这些零部件生产,结果在客户处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于这种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只要日本厂商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就应该能够解决。不过,中国制造的品质有一种是绝对赶不上日本的。这就是“特殊工序的品质”。

  所谓特殊工序就是指“只要不坏,就无法判定质量好坏”的工艺(上述栏目作者)。比如,焊接工序。该栏目作者对焊接品质的低劣发出警告说,“数年前曾发生过震动整个中国市场的大事故”。欧洲一家全球著名的汽车厂商所生产的高级轿车中发现了焊接底盘脱落,这一对汽车来可谓致命的缺陷。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焊接的熟练程度太低。

  像焊接这样的特殊工序单凭外观是看不出质量好坏的,因此很难采取故障保护措施。所以,在日本的汽车厂商中,一般都是由从事该工作几十年,拥有丰富知识与经验的熟练员工来承担。这也是确保日本车具有高品质的一个要素。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虽说势头不错,但形成规模顶多也就十来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产品制造经验尚浅。因此,尤其是熟练工人人数有限,很多中国厂商都面临着熟练工人人员不足的问题。“只要到中国厂商的工厂里实际看一看,就会发现到处都是年轻员工。能指望他们确保和日本的熟练工人一样的高品质吗?尽管是特殊工序,中国企业大多也都只进行外观检查”(专栏作者)。

  与电子等行业相比,汽车行业在中国的配件采购相对滞后。其原因恐怕就是因为特殊工序在汽车配件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的缘故。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采购汽车配件不可能像预期的那样取得发展”,专栏作者也与分析师的判断异口同声,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因为汽车配件的缺陷有时候是直接关系到人的性命的,质量的波动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注:当然并不是说其他行业就允许)。

  中国制造的弱点即熟练工问题,站在日本制造的角度来看恰恰就是“宝藏”。这是因为日本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培育出来的。中国的制造业无论发展的有多快,今后至少需要10年时间去培育熟练工人。(全文完。记者:近冈 裕)
以下为日经社整理出来的争论摘要:
【日经BP社报道】 自11月15、16日,本站分上下两次推出“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以下简称“绝对”一文)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在截止到12月4日的不到20天时间里,共收到近90条留言,读者就文章的主要观点及相关方面发表了意见,进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此将与文章论点直接相关和读者较集中论及的问题作如下综述。

认为“绝对”用词不妥

  首先,就文章标题及“绝对”一词,引起了争论。

  一位读者用日语写道:最好不要使用“绝对”这样的字眼;有的读者对“绝对”别有心得:“ anything is possible ! 不要用绝对,前几年不是说索尼是绝对的领头羊吗?现在坐不住了,哈哈!”;“当日本人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就已经赢了一半了。”;“用上‘绝对’这样的词,说明了心虚,也是他们的一种愿望,但是,也就是愿望而已”;“观点很客观,但是标题值得商榷,日本人不是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欧美国家认为日本‘绝对’做不到的事情吗?”

赶超之争

  对于赶超,读者之间唇枪舌剑,争论激烈。
  “ 10年后中国赶上来了,日本又该有何高论?”
  “深入了解日本的人才会知道,像这种技术的细微领域,10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差距是存在的,而且在不短的时间内也很难超越日本的制造能力,但是赶上并超过日本这是不容置疑的”
  “China is impossible! 中国企业想出现索尼及三星,那只是妄想! 想赶上日本及韩国, 多在机械物理及化学上下工夫吧! 只想COPY别国的(磁浮列车,Intel CPU)就别痴人说梦啦! 别小看日本人令人尊敬的一面。”
  “copy不一定是坏事,那正是创新的前奏,不难看出体制和国情导致日本的创新和成本优势都在不断降低,而中国正在不断提高!马上赶超,是不现实,但也是指日可待!”
  “廉价的劳动力满世界都是,日本却只有一个,劳动密集型战胜日本的技术,睡醒了吗?”
  “‘Made in Japan' 的名号, 在世界上是响当当的地位,‘Made in China'二十年内还是追赶不上的。”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熟手,哪个发达工业国都是从农业国出身,也没有永远的领先,谁都有追赶别人的历史。而一上来就放弃,没希望,大谈妄想,痴人说梦的人,却永远不可能成为熟手!做领头羊有很多责任,永远呆在最低层却很容易---光羡慕就行了!”
  “知耻近乎勇!努力追上便是!”
  “本人在一日系整车厂工作,个人感觉以现阶段国人的水平和国人的意识,20年内赶超日本的汽车工业还是有难度的。
  “赶上是一定的,超过是互相的,不管是哪个国家。”

赞同文章观点,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约有20余人次读者留言,使用“说的很对、对于质量问题的保证持有相同看法、文章很客观,日本人工作的精神是全世界一流的、值得中国企业深思、必须承认自己的不足、严谨的工作态度的确值得国人学习、希望经常看到这样日本对中国客观的友好的评价,中国需要同样深入了解日本”等说法,对文章内容表示肯定或赞同。

  其中部分留言作者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对一些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见解:

  ——本人觉得笔者说的不无道理,我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个小型工厂的经营者。国内的工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确实在某些层面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一些发展较早的企业资本实力相当雄厚,有能力购买到高等级的制造设备来保证品质。同时人工费用又很低廉,确实已经蚕食了部分原来属于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是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升级自身的管理理念,把自己的生存之本寄托在设备和营销上。却忽略了制程的完善,制度的完善,人的培养和技术开发的钻研,这才是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最大的差距。但是,我不同意笔者标题中的绝对二字,他忽略了新一代企业家的学习能力,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差距,一定会奋力追赶。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日本企业在中国开工厂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正在为中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员。如果这些人中的精英转投到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中去所发挥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日本的水平并不是无法赶超的。

  ——本人在一中日合资电梯企业工作。以内众多民营、国营企业的产品与之相比较,差距是明显的。国内各类电梯企业有近300家,数量惊人,但绝大多数都是在进行拼装,有核心设计、生产能力的企业不多。为了竞争市场,大多企业都是低价水平上比拼谁的进口件更多、或是玩概念、什么太阳能、什么能量回馈。我希望我们国内真正能有几个企业静下心来,好好的搞搞研发,至少要搞好质量,中国造电梯部件——粗糙。当然,整个行业都有些急功近利,就象这次北京车展,有了媒体的宣传,好象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一夜之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现实吗?

  国人不能再靠“拿来主义”表面光鲜地撑下去了。应该努力倡导拿来的同时,自立更生!

  ——非常中肯。中国产业进步的本质就是引进的设备的进步,加上因为不被善待而永远都非熟练的劳工,再加田忌赛马的人力资源结构,而这一点不仅使国外大公司轻松打败即时是最好的中国公司,更使中国的基础和高端研发永无出头之日。

  ——70%的中国企业根本没有研发活动(官方统计)!不知道这个比例在日本是多少。反正我知道绝对不是中国人不爱动脑子,更不是中国人不想致富,都不是,对于这个制度,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低水平的企业越多,资源的浪费越严重,想指望国有企业出现三星、索尼,那只是妄想。

  ——日本在真正的具备竞争力的地方,是在产业的各个细节,强大的工业团体组成的联盟,提供材料,设备供应。

  ——关键是形成一种企业氛围﹐虽然终身制已不太现实﹐但如何让熟练员工保持工作的稳定性才是所有企业要考虑的问题。

  ——本人在日本企业工作。参观日本的几家工厂也有好多次了。日本的企业生产及管理水平在世界上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不管你承不承认,现在能够用到如此多的制作精美的电器产品,日本企业的促进功不可没。

  日本民族是遵守规则的民族。在日本不用担心买到假货,也不用担心毒鸭蛋。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花很长时间去学习的。说起来都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全民族都同心协力地去遵守执行,如何做,需要我们深思。而我们现在连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都做不到,确实让人感到惭愧。

  制造业是一个需要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做才能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优异产品的行业。并不是光有创造力就行的,生产一个好东西不难,关键是所有的都要一样好。

  从年轻人来看,我认为我们更有希望,比日本的年轻人更能吃苦,更有上进心。但是,要赶上先进的日本,也许要几代人的努力。

  ——知耻而后勇。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年轻的科技精英们,应明白我们仍然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我们和日本的差距仍然很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技术装备水平上,更体现在研发体制,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上。

  ——日本制造立国的基础其实在于一线员工,我国必须革新的是企业文化的行政化弊端,全社会大投入人力的技能开发,迅速提高一线员工整体素质,产生国民财富溢价。譬如,国家建立基金,并对社会这部分经费全额免税支持。现有宏观行业协会可设立工序振兴组织,推动工序知识标准化,高技术操作经验交流,节省企业重复培训成本。

  有位读者对比了美国和日本的情况:

  “和日本相比,美国的劳动大军并比那么守纪律,不那么刻苦,文化水平没那么高,强调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劳动积极性没那么高,而种族成分又复杂得多。美国制造商上抱怨说,一支又不同种族的人组成,其英语水平又很低的劳工队伍可以造成种族关系紧张,并给生产第一线带来严重的人际交流问题,而在日本工厂,不会讲日语的人不到种人数的0.01%。美国的经理人说,在要求绝对清洁的高技术工厂里,要职工在进入车间里以前一小时内不抽烟,或者不化装,不流胡须是不可能的。在日本,这是不成问题的。

  日本人不外乎就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一个字,少说多干,实在地干,什么都是靠积累,而不是中国式的一锤子买卖。”

  ——现有的统计质量控制模式,不容易漏过小错误,但是一出就可能是大问题,特别是在超出现有的改善经验和制造专长,例如索尼电池事件,所以不必迷信日本质量样样好到底。关键是自己创建一切以第一手数据为基础,应对经济新事物的品管新方法。

  ——同意责任心的说法。国人很多就是做过了就够了,没有想到做了之后其他相关的同事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执行。反正丢出去就不关我的事了。所以在很多企业感觉项目的推动非常困难,有心想改进,到了最后都只能是一声长叹呀!

对文章的批评意见

  一些读者对文章的观点等提出了批评意见。

  一位读者分析道:“日本强在现场管理,但是对新技术革命反映迟钝。一个数码化就让三星赶上来了。所以,说绝对要多少年才能赶上日本,是不对的。今后的科技发展变数还很多。中国倒是要发挥科技人员数量多的优势,背靠工业科研体系齐全的底子,改革机制,作好全面突破的准备。”

  有些读者则认为文章较为片面。一位读者举例说明:

  “某日本企业生产的排气歧管,出口到中国,在中国运转后发现内部焊渣脱落。据说是排气歧管焊接工艺有问题,只是没出大事故而已。难道我们也大大批判日本焊接工艺吗?我相信日本人也有非熟手工吧,也会有新人吧。只能说日本人过程控制比较好而已。”

  另一位用日语留言道:“到目前为止,日本对待对熟练工(极端的场合,甚至被当作包袱)的情况就理想吗?面对现在多数年青人的勤勉、努力远超日本人的中国,反观处境不佳而青年人难以安定下来的日本,前景不免令人感到悲观。记者的观察仅着眼于一时,并没有反映全面的情况。”

  还有一位说:“中国的供应商良莠不齐,我确实深有体会。但绝对是有良的啊,要不然中国的火箭卫星有那么多上天了。”

对文章观点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批评是动力”。持此观点的读者留言道:

  “别人的批评就是自己改正的动力”,熟练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确实需要用时间来解决,但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是有加速度的,如果日本以为被中国赶上还需要十年的时间那就是最大的错误了。”
  “个人觉得, 如果中国人人都能发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自省精神, 虽今日不及他人, 假以时日, 必有所成。
  “批评的声音可以多一点,很多国家都在热衷和中国进行比较,难道这不是好事吗!”
  “是有很多东西要改进,至于赶不赶得上,那是一个预测,可以允许人家有预测嘛!我们多些实际,少些浮躁,认真学习改进,相信产品会做得更好一些。”
  “知耻而后勇,我们应该感谢这种言论,希望有更多的批评!”

  另一类反应则较为激烈。
  一位读者写道:“被中国极具竞争力的制造业打的扛不住之后,又开始提什么“质量威胁论”。在经济上,中国比日本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但日本在中国这个经济水平时,其制造业的质量又是怎么样呢。现在日本的制造业被中国打的受不了了,又开始提出这样的论调,岂不是恶意中伤?还因此发生了争论:

  ——“日本制造业腾飞之前不也经过了这个阶段?不要忘记自己的历史!枉说别人!”

  ——“都没人想说,你也不用想进步了。虚心一点吧,日本毕竟是工业先进国,你不承认也没用。自大不能解决事情吧。”

  ——“此评论对本文标题‘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极其恰当。”

  还有一位读者留言说:“不管是质量威胁还是出于爱心,个人认为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大概就像读过书的看不起种田的。

  此外,读者留言中还包含有一些其他内容,因不直接与文章内容有关,在此不予详述。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读者都表示,中国人应该努力、自强,加快学习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这应该是中国充满希望之处吧!

  最后,用一位读者留言中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闲着没事上个帖子。。。
2#
发表于 2007-1-10 20:48 | 只看该作者
据我所知,国内很多企业申请质量认证的的ISO9000都是做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11 18:15 | 只看该作者
我反对这个论点。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很有希望,现在日本为什么对中国有这么大的敌意,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大势已去,我们的国家仍是生机勃勃,他们根本阻挡不了我们的发展。所谓“大国崛起”就是这样。我承认中国现在很多地方落后于日本,但说“绝对”战胜不了日本,我坚决反对,我们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8:42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asdosod
我反对这个论点。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很有希望,现在日本为什么对中国有这么大的敌意,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大势已去,我们的国家仍是生机勃勃,他们根本阻挡不了我们的发展。所谓“大国崛起”就是这样。我承认中国现在很多地方落后于日本,但说“绝对”战胜不了日本,我坚决反对,我们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凭什么说日本的大势已去,不可嘴上说说,乘口舌之快,有论据吗?

中国超过日本需要的时间,需要跟实现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时间一样长。让我们再一次高唱那曾经经常高唱而今几乎被大家遗忘的国际歌吧,“英特那雄纳尔一定要实现!!!”,哈哈哈。
闲着没事上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1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认识国内专门为企业申请ISO9000认证公司的朋友,企业掏出数万元请该公司帮其申请质量认证体系,基本做假,包括我原来的公司.

来公司检查时,临时准备文件,很多需要的人员都是从外单位借来备用检查的.

不要以为你不知道的事情,它就不存在.

国内现在什么都有假的.
Post by deland
据你可信吗?那你又是据什么所知的?你所知的做假企业都是哪些?你举报了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1 22:1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吧...

还是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吧...

不管能否解决问题, 生气总不会对各位身体有益:rolleyes:

连高校都大量作假,这样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如果有问题,能简单归咎于人么? 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不能改变,又不愿适应, 出来不是最好的选择么?

只是有人承认,有人不承认罢了.
我是马甲我怕谁? 你是马甲怕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1 22:35 | 只看该作者
我再说句心里话,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日本的差距很大,不是靠你在网上激动得不承认就能赶上的.

现在这个年代国内制造业的工人和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主人翁精神,根本不负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1 22:58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做事还是比较公平的,做假的是少数,做假的最终也会为此付出代价.说成全民做假是不客观的.出来不出来是个人选择,出来的人一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一样可以学成报效祖国,一样可以为中华民族做事.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多么经典的歌词.话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能理解了吧.
Post by 0123456789
还是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吧...

不管能否解决问题, 生气总不会对各位身体有益:rolleyes:

连高校都大量作假,这样体系培养出来的人如果有问题,能简单归咎于人么? 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不能改变,又不愿适应, 出来不是最好的选择么?

只是有人承认,有人不承认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1 23:06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有人会反感,-----爱国主义教育---.那试问,你能不爱你的祖国吗?曾经在蒙城华人报上有篇文章题目是:你能不爱加拿大吗? 而我最想问的是:你能不爱你的祖国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该检讨一下你的人性了.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到:你能不爱你的家吗?你能不爱你的父母吗?
Post by Hélène
我个人觉得,在中国做事还是比较公平的,做假的是少数,做假的最终也会为此付出代价.说成全民做假是不客观的.出来不出来是个人选择,出来的人一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一样可以学成报效祖国,一样可以为中华民族做事.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多么经典的歌词.话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能理解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1 23:20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有人会讲,我不可能不爱我的父母,他们养育了我,但祖国没给我想要的,所以......但是父母有能力抚养你其实就意味着是祖国的养育,虽然可能有不仅人意的地方,但毕竟你长大成人学到知识,对次如果还在抱怨,只能说明你还是个孩子.
Post by Hélène
可能有人会反感,-----爱国主义教育---.那试问,你能不爱你的祖国吗?曾经在蒙城华人报上有篇文章题目是:你能不爱加拿大吗? 而我最想问的是:你能不爱你的祖国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该检讨一下你的人性了.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到:你能不爱你的家吗?你能不爱你的父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6 00:34 , Processed in 0.054575 second(s), 39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