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freshlan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天地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45#
发表于 2003-12-1 22:02 | 只看该作者
freshland我看到喜欢的话题总是忍不住插句嘴,您也甭太认真,这跟我一个小丫头是客气个什么劲呀?折杀我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3-12-1 04:16 | 只看该作者
实在太晚了,今天没力气写新的了。只好把压箱底儿的存货拿出来了。

以下是偶经朋友介绍,尝试着给CCTV一个访谈节目写的策划案(只要是主持人的讲稿)。后来被毙掉了,可能因为深度不够吧。可偶一直还留着,现在就当是瓶劣质的老酒,拿出来与大伙分享吧。 可能大家会觉得下面的策划只有问话,是的,回答者应该是请来的嘉宾,一般都是所在领域的高手。

预告:
偶在这周会重点讨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和其中的音乐。

下周推荐:电影与电影音乐《闪亮的光彩Shine》

***********************************************

音乐的力量

本集以电影中的优秀音乐为主线,与嘉宾探讨音乐中所蕴涵的伟大力量。

电影资料: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闪亮的光彩Shine》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莫扎特传Amadus》
《Titanic》
《2001太空漫游》
《勇敢的心》
《辛得勒的名单》
(《音乐之声》)

片头:音乐之声片断,引出音乐主题。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xx》。刚才我们看到的这部影片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它是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断。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就看过这部影片,现在这部电影中那些经典不朽的音乐依然使我们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请来了xxxxxx.来和我们谈一谈音乐所带给我们的的思考以及音乐中所蕴涵的伟大的精神力量。
(介绍嘉宾,加入字幕,配乐)

2.1994年出品的《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尤其是影片中音乐的运用,更是整部影片中的一个亮点。
(切入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画外音进,介绍影片背景,简介)
我记得在影片中,最令我激动的是安迪给所有监狱中的犯人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的那段情景。
(切入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播放MOZART的《费加罗的婚礼》的片断)
真的是太美了,我们可以看到,圣洁高亢的女高音飞跃高墙,直冲云霄,那些思想与肉体被牢牢禁锢的人们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震撼得不知所措,他们呆滞而深情的目光,他们干涩的灵魂伴随着空灵高亢的歌声划过天际,飘向远方,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到了重新焕发的人性之光。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不知道音乐的内容,但是对美的洞察,对自由的渴望,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讲,在这里,音乐用它那独特的对人类心灵的震撼,带给所有犯人的是一段片刻的自由,是一种希望?

3.您刚才所讲的,令我想起了古希腊神话故事中 “潘多拉的盒子”的故事。由于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盒子中包含的神灵的缺点也从盒子中弥散到了人间。自此,人世间在美丽的背后还隐藏着丑陋,在真诚的背面还掩盖着谎言,在人们崇高和理想与宽广的胸怀下面还有委琐的龌龊和难填的欲念。但是,在“潘多拉的盒子”的底部,若隐若现的还深藏着唯一美好的东西,名字叫做“希望”。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播放的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对于它本人和所有的被禁锢的犯人来说,就是一种希望的化身。正象著名的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一句名言一样:“我们可以接受有限的失望,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无限的希望。”

4.此时此刻,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的沉沦,怎样的失去生活,但千万不要放弃信念,放弃心中的希望。只有充满希望,人生终究会变得有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影片中借助于音乐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呢?

5.同时,此时此刻的安迪沉醉在这片刻的自由之中,我相信安迪在放音乐之前已经知道他这样做的后果,但是他依然做了,从他陶醉的躺在摇椅上,脸上露出的满意,甚至有些得意的古怪的笑容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一种无畏的勇气,一种张扬,人性的张扬。而这种人性的光辉,不是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而是通过音乐这种直指人类心灵的伟大的力量表现出来的,是不是因为音乐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声音元素,更容易触动我们内心的情感,被我们所接受?

6.在影片的结尾,是整部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镜头,安迪耗时20年终于洞穿牢房墙壁最终成功脱逃。当看到他脱去衣衫,忘情地伸出双臂去拥抱风雨的镜头。那时刻,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怒吼,伴随着此时的音乐的响起,使我感到,一个人为了生存,为了希望,为了自由竟然有如此伟大的力量、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斗志。
(切入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逃出肖申克监狱的片断)
而此时的音乐,我觉得则更象是一首对伟大的人性的赞歌,是一首对自由的赞歌。我仿佛有一种感觉,觉得音乐好像是有情感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音乐真的是有情感的吗?

7.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起去听音乐会,当时演奏的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但是令我吃惊的是,对于同一首乐曲,我们两个人听完以后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对于纯粹的音乐来说,它所带给我们的快乐不在于它的标题,它的形式,甚至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从音乐中寻找感动的瞬间和过程,以及那种音乐带给我们的心灵的触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是更接近于音乐的本源?

8.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正象一位著名的指挥家(柏林爱乐乐团的著名指挥家,切利比达凯)所说的一样,“音乐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理解的。”?

9其实我觉得,对于音乐来说,我们大可不必人为地去神话它,不管它是“高雅”的,还是“低俗”,都是音乐。你可以欣赏你的“阳春白雪”,我也有权喜欢我的“下里巴人”,关键是能够得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那么欣赏音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欣赏音乐的最大乐趣在于聆听本身,而不能带着功利的目的,带着放大镜,带着标签去欣赏,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10.对于我们普通人,音乐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只是我们生活中全部快乐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一些音乐家来说,音乐仿佛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我们先来欣赏一部风格迥异的音乐家传记片《闪亮的光彩》中的精彩片断。
(切入影片《闪亮的光彩》的片断,画外音跟进,介绍影片)

11.从影片中看到,对于主人公David Helfgott来说,能够演奏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他一生中的精神中心,在这里,我们所熟知的音乐竟然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协奏曲。据说,“拉三”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曾经有人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就连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用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可以说,“拉三”是任何钢琴演奏家的“恶梦”,是矗立在他们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那么您作为这方面的权威,能不能从技术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一下,为什么这首乐曲会如此的复杂?

12.当David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望子成龙的父亲就期望他能够弹奏;可是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David从小就陷入了这首曲子,生活在这首乐曲的阴影中,他身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负担可想而知。最终,他在一次全身心投入的演出之中突然精神崩溃了,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努力功亏一篑,随着琴声的中断,David倒在了钢琴边。
(切入影片《闪亮的光彩》David倒在钢琴旁的镜头片断)
我想知道为什么这首曲子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相对于他的技术难度来说,是否“拉三”的精神深度更让人窒息?

13. 是参与演奏人员,是音乐的再次创造者,如果音乐要感动听众,首先要演奏者感动。令最我感动场景就是David在酒吧里,弹奏科萨柯夫的那首著名的钢琴小品《野蜂飞舞》的片断。影片这一情节之所以令人激动和信服,就在于David的扮演者,演员杰夫里·拉什所拥有的非凡的音乐才华与钢琴造诣,他没有使用替身演员,他本人演奏《野蜂飞舞》时表现出的流畅的钢琴技法,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手指触动琴键时的专业感,不仅征服了酒吧里的所有人,同时也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切入影片《闪亮的光彩》David弹奏《野蜂飞舞》的镜头片断)
我们刚才看到David嘴里叼着长长的烟蒂,弓着背,眼睛几乎贴到琴键上,非常专注的演奏,这一瞬间,他所有的思想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当中,与此同时,他的手指象飞一样地琴键上跳动,仿佛就是琴键上的舞蹈,戏谑和顽皮的音符从他的指尖流淌出来,流入了每个人的心中。此时,这位失意的音乐家终于流露出了他乐观率真的性格,他所钟爱的音乐给了他片刻的轻松和精神上的慰藉。是不是可以说,音乐的力量竟然唤醒了一个已经逝去的钢琴天才?

接--嘉宾谈话
(切入影片《闪亮的光彩》David陶醉在从耳机中传来的甜美动人,圣洁无暇的女声独唱里,在一张绷床上快乐的向着蓝天不断弹跳的镜头片断)

14.David Helfgott作为一个音乐家,他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努力,最终在曾经的失败的地方又站了起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伟大的贝多芬说过的那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屈服!” 音乐中竟然有如此伟大的精神力量,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

15.虽然音乐带给了我们无尽的美感以及精神上的感动,但是我依然不愿意看到我们所钟情的音乐的精髓被贴上了商业的标签,成为待价而沽的调味品。好莱坞的音乐梦工厂可以用格式化的音乐标签控制你的口味,迎合你的耳朵,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们需要的音乐,而是已经庸俗化和没落的复制品。比如说,在入围今年奥斯卡的影片《红磨坊》中有许多经典音乐的改编版本,他们只是将原曲改编了一下,然后又融入了一些新的技法,这种杂乱的音乐拼盘丧失了原曲中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力量,所以根本无法打动观众,更无法打动挑剔的奥斯卡的评委们。作为唯一一部入围的音乐片,却并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我很想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音乐商业化的问题?

接-嘉宾谈话

16.我相信, 真正的好的音乐一旦被我们所接受,就会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感动过我的天籁之声,例如《2001年太空遨游》中宏大,凝重而神秘的主题乐《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勇敢的心》中忧郁,伤感的苏格兰风笛;《辛得勒的名单》中那质朴,哀婉而催人泪下的曲调。所有的一切都是源于音乐的力量带给我们的内心的感动,这种力量折射出的精神之光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东西。
接-嘉宾谈话
(可以考虑切入部分电影画面或者音乐)
17.结束语:
现代社会本已经有太多的噪音,我希望大家能够少一分喧闹,多一分安静;少一分功利,多一分平和;都能沉浸在音乐这片净土中,去呼吸这里清新的空气,去享受这里明媚的阳光,去体验这纯净的快乐;用我们的心为音乐架起一座通往灵魂的桥梁,去感受,去聆听,去热爱。

片尾曲:(推荐)
棕发少女(德彪西)---慢速,优雅,柔美
G弦之歌(巴哈)
梦幻曲(舒曼)
沉思曲(马斯奈)
帕格尼尼狂想曲(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协奏曲2号(拉赫玛尼诺夫)
德沃夏克的《新世纪交响曲》

片中插曲:(推荐)
四季(威尔第)---中速,欢快,调皮
小夜曲(肖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3-12-1 0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先:

humorous-angel :感谢你的鼓励,希望常来此坛拍砖。

wing*: 欢迎加入爱乐者的天地。偶欣赏音乐一般只停留在精神愉悦的层面上,对于乐理与配器懂的不多,所以对讨论这些问题的乐友一般都是高山仰止,     :p     实在是不敢露怯。

freshland:尊敬的斑竹:

我国古代有段著名的艺术论: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偶现在已经欣喜得手舞足蹈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不为别的,因为你提到了偶最喜欢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其中最喜欢的音乐<费加罗的婚礼>。

这个片断偶已经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了,到现在仍然百看不厌。没想到你也喜欢,莫非天赐知音不成?

希望斑竹再接再厉,多多写爱乐的锦绣文章,做那抚琴的于伯牙,小弟定鼎力相助,愿作那听琴的钟子期。

好废话少说,接砖!!!     :cool:                       

**********************************
附:(用FLASHGET下载,多连几遍,偶下的时候也是时断时续的。  注意:下载时,请把前面ftp与冒号之间的空格去掉, 这是偶不得不加上的,要不网站有bug, 会语法格式错误,不让偶贴。)

ftp ://211.161.148.5:8888/f:/ftp/肖申克的救赎(珍藏)by%20alien/肖申克的救赎a.rmvb
ftp ://211.161.148.5:8888/f:/ftp/肖申克的救赎(珍藏)by%20alien/肖申克的救赎b.rmv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 02:45 | 只看该作者
瞎忙活了一天,又能上网了.大家周末过得可好?

Travelsky,
写得好. 希望常看到你这样的介绍音乐家和他们作品的文章.也欣喜地看到你也非常喜爱<莫扎特>这部电影. 感觉萨里埃利虽然可恨,但像他那样真正识天才,能够真正感悟天才作品的人也是不多的.感觉他不应该归入庸人之列,倒可以算个小人吧.(不好意思,扯这些容易起争论的话题了)

wing*,
真是个音乐爱好者.一看便知在那上面付出过心血并很有见地.早在其它栏目拜读过您华丽的文笔,您的加入定会对此坛增添光辉.不过您对那男生也有点太苛刻了,他无非是对您所喜爱或擅长的领域没有太多研究,而您却因为'月光'就将他赶出去甚至还冠以"小男生", 未免有些残酷了   .其实您当时莫如给他上堂音乐欣赏课把他领入这殿堂,比如就从'月光'开始.说不定很多朋友就是从'月光'第一乐章开始喜欢上贝多芬的. 我问您第三乐章可不是对您进行试探,而是因为第三乐章给我的感受挺深,我至多是想了解一些您的欣赏口味.总之,希望多多拜读您的文章,多多交流.

为避免欲速则不达,我以后每星期将至多向大家推荐三部作品, 较小型的作品除外.

这里顺便谈两句电影音乐.电影里的音乐如果写作或安排得好,不光对电影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那音乐的推广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相信看过电影<日瓦格医生>, <简爱>(英国版), <叶塞尼亚>等影片的朋友一定都会记得那里的音乐. 像电影<莫扎特>里的音乐,由于都选自莫扎特的作品,因此要求搞配乐的人不但要对莫扎特的音乐了如指掌,而且还要选配,安放的恰到好处.不知别人感受如何,我看过之后是觉得那些音乐的安排真是太棒了.还有一部美国影片叫<肖申克的救赎>(也有叫刺激1995).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男主人公在监狱图书馆整理资料,发现了一张老式唱片,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久违音乐的他无法抵御那美妙的音乐和自己抑制不住的激动,竟冒着被惩罚的危险把正在对全监狱广播的内容换上了这张唱片. 我自己有<费加罗的婚礼>全剧的收藏,但由于全剧的篇幅,自己从没有静下来从头至尾聆听过,基本上每次都是一边干着什么一边又播放着它.因此很多地方感触不深.在这部电影里它选的是这部歌剧中第三幕Susanna和Contessa唱的一段咏叹调. 那优美,动听,悠扬的歌声飘出播音室的窗口,掠过整个监狱的天空,像一缕缕温暖的阳光,抚慰着每个人的心田.那一刻,所有的犯人都放下了手里的事情,仰望着天空,倾听着那仿佛来自天国的声音.有的人甚至可能是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但无论怎样,那一刻,一切黑暗,邪恶都逃得无影无踪;一切都被这圣光所包围.而早已忘我的男主人公,此时躺在椅子中,闭着眼睛,插上门,任凭那门外警察们威胁的叫喊和砸门声...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编剧或配乐,也不得不回来重新欣赏这部歌剧. 所以,有时电影还能够帮助人们欣赏音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03-11-30 05:33 | 只看该作者
降E大调*
我觉得你是一个真正有音乐素养的人,能不能向你请教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请你推荐几首你最喜欢的音乐吗?     :rolleyes:      我虽然非常喜欢音乐,但主要是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却没有好好研究音乐的乐理知识,真是非常惭愧。

非常感谢travelsky给我们一个连接,我特别喜欢Mozart,特别为他坎坷而短暂的一生深深叹息。正如帖文中所讲的
     
  上帝赐给天才非凡的才智,同时也把诸多苦难加诸于他们身上,正如庸才们只能永远的活在天才的光环之下,却可以联合起来对天才进行围堵和
绞杀。神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其实导致Mozart人生悲剧的更在于他自己的性格缺陷,他有音乐的天才,却没有良好的情商。但在社会中,情商其实是比智商还重要。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智商极高而情商低下的人,还是非常多见的,这样的人往外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真正具优秀素质的人是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

travelsky,谢谢你的这句话。
   
我想对爱乐者而言,最有感染力的,是在于它的精神美。
travelsky,什么时候把你女朋友叫上我们一起出去玩。我的一个漂亮女友一直要我陪她出去玩一次,但我实在孤陋寡闻,干脆大家约一下吧,难得大家都志趣相投(对不起,借此宝地告诉你)。

还是回到音乐中好,因为在音乐中,连纳粋党徒都会一时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中。
让我们大家都沉浸在音乐中,就听那音乐的美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3-11-30 05:32 | 只看该作者
嘿嘿,frenshland我说的是月光奏鸣曲当然是三个乐章了。现在一般的钢琴小品都只收录第一乐章,因为就演奏技巧来说比较容易上手。我认为真正能够显示实力的就是这第三个乐章的连续爬音。
当年真的是浑浑噩噩的从老师手里翻录的带子,也不记得是谁演奏的了,多年以后凭印象回忆可能是鲁宾斯坦吧,我实在是不记得了。
后来认识一个小男生    :p    说是喜欢古典音乐,和他听过 一次,他一脸茫然的问我,为什么这月光比平时听得要多一些,长很多    :confused:    气的我当场抓狂赶人,倒是没想到这曲子成了试金石。。。                       

布兰登堡我有两个版本,也是比较推荐和在市场上都比较常见的,一个是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乐团;一个就是非常著名的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我个人比较喜欢前者,毕竟是原汁原味,但是经过卡拉扬用大型乐队的演绎倒也别有一番感触。

关于这个协奏曲,要说的实在太多了。。。
总体来说第一首主奏乐器为两支圆号加三支单簧管,气势比较宏伟。
第二首主奏乐器为小号一支、长笛一支、双簧管一支和小提琴一支,为最著名的一首,尤其要听的是其中的小号。
而我最为欣赏的是第三首,这首作品在乐团编制上没有出现独奏乐器组,除了弦乐组(三支小提琴、三支中提琴、三支大提琴以及一支低音大提琴)外,便只有一台羽管健琴(拨弦古钢琴)。
更值得一提的是六首作品大多采用意大利式的快-慢-快三乐章的布局,这第三首便是一个例外,以两个柔板的和弦过度替代了慢板乐章。
听这两个版本的演奏,在第二乐章,会很明显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
关于版本信息和乐队编制以及乐章结构,我会总结后介绍,希望没有班门弄斧之嫌。
有人说这布兰登堡初步具备了早期古典交响曲的因素,更接近室内乐的风格。总而言之对于古典音乐爱好者和演奏家来说,都为不可多得的,可以自由发挥的好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3-11-30 02:53 | 只看该作者
[电影]莫扎特  ZT

http://www.jx.xinhuanet.com/yiwen/2003-06/10/content_585383.htm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编剧:彼得·谢弗
主演:汤姆·赫尔斯
   默里·阿拉伯罕
   伊丽莎白·贝里奇

美国索尔·扎恩茨影片公司1984年摄制

  上帝赐给天才非凡的才智,同时也把诸多苦难加诸于他们身上,正如庸才们只能永远的活在天才的光环之下,却可以联合起来对天才进行围堵和
绞杀。神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剧情简介:

  1823年一个下雪天的夜晚,在维也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一个名叫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老人自杀未遂。他向一位神父忏悔,讲述32年前自己妒忌和暗害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的经过。

  年少时的萨列里对莫扎特的天赋异秉早有耳闻,他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在乐坛成名。萨列里成年后果然当上了宫廷作曲家,并深得皇上的宠爱。但是莫扎特的到来让他感到地位和成就的双重危机,莫扎特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品仿佛是上帝对他平庸能力的无情的嗤笑,所以他发誓要千方百计找到机会来嗤笑莫扎特。于是一方面他通过诽谤动摇了皇帝对莫扎特的喜爱,并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又收买了一女仆安插到莫扎特家做奸细了解他家庭和创作的情况。他一次又一次用阴谋迫害莫扎特,但天性单纯的莫扎特却将萨列里视为朋友。最后,萨列里利用莫扎特对父亲之死的愧疚化装成莫扎特父亲的模样,要求莫扎特为他创作一曲《安魂曲》,他的用意就是利用莫扎特对死者的怀念加大其工作量,迫使他无休止的创作,把他的身体搞垮。莫扎特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临死前萨列里还在逼迫他完成《安魂曲》的未完稿……

  故事叙述完毕,萨列里告诉神父,上帝结束了莫扎特的生命,而要萨列里活着受罪,他的音乐已经死亡,而莫扎特的音乐却广为流传……

  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1791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与无家可归的乞丐一同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
  
  《莫扎特》是一部既通俗又具有严肃主题思想的影片,它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无知和缺乏鉴赏力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著名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影片透过萨列瑞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瑞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宫廷音乐家,莫扎特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出言不逊、举止粗俗的“狂人”,但上帝却把音乐的灵感赏赐给了莫扎特,使得萨列瑞妒火中烧。影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莫扎特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
  
  影片的外景地是导演的故乡布拉格,该城市是受到二战战火摧残最少的欧洲城市,也是莫扎特多部作品首演的地方。影片有着非常华丽的布景和服装,至于表演,两位男主角在拍戏期间发生了类似他们角色的勾心斗角,但最终扮演萨列瑞的演员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本片获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莫扎特·电影·在路上和性
http://www.be-word-art.com.cn/no16/document14.htm

作为庸才的大多数——《莫扎特(上帝的宠儿)》观后感
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138671/node149975/node158907/node158908/node158917/userobject15ai1739743.html

我爱莫扎特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212020015.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3-11-30 02:39 | 只看该作者
好,freshland , 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偶也豁出老命,跟你一贴。来谈谈偶最欣赏的莫扎特           

首先,先请大家听听美国当代作曲家科普兰说的一段话:“要永远记住,当你聆听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时,你是在听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连同他特有的个性。”

莫扎特曾经说过:"无论生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就是我。" 在所有关于天才的话题中最不可思议的就算莫扎特了,但其中的最不可思议又在于以莫扎特三十五岁悲苦的一生却留给世人最明亮纯净的音乐。从纯粹音乐之美的角度看,莫扎特永远是无与伦比的,撇开“安魂曲”等少数作品不说,莫扎特有哪部作品不是充满勃勃春机,在里面我们听不到丝毫尘俗的烦恼,只有“真”与“美”。

我相信莫扎特是以童真的心灵来到世上并进行创作的,所以即使在他所有“泪眼含笑”的慢乐章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那种明净的悲伤,就像玩童天真委屈的泪水。我们无法倒转时光回到二百多年前的维也纳,也许那个时代的人们要单纯得多,因为我们无法想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在今天会怎样苟活下去。

莫扎特的音乐是很难用用语言描绘什么的,许多时候不需要去想莫扎特的音乐在诉说什么,而仔细去体会弦乐和木管的配合往往就能感受到非凡的乐趣,在木管组和弦乐的美妙配合方面莫扎特是真正的首屈一指,后来的勃拉姆斯将这种通过弦乐和木管组的结合而产生的微妙多变的色彩效果发展到另一个高峰,但莫扎特的美妙色彩仍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我想对爱乐者而言,最有感染力的,是在于它的精神美。有人称之为“含泪的微笑”。我想,如果用这种朴实的精神美从主观的角度来欣赏(不要做旁观者),就能从莫扎特的音乐中体验到一种神性。

有时候觉得,莫扎特颇有些老庄“道可道,非常道”的意味,在他这儿,无可为又无可不为,音乐只是一种载体罢了。在莫扎特心中,一切的尘世悲苦都是身外之物,回到音乐里,他永远是歌唱春天的精灵。那些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轻音乐没什么思想深度的爱乐朋友不妨想一想,贝多芬终其一生奋斗不已的目标莫扎特岂不是早已天生就达到了。

莫扎特,音乐之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3-11-30 02:1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的跟帖,点击,是对音乐的支持,是对此坛的鼓励.此坛若想持久开下去,同样要靠广大爱好者的共同努力.

降E大调*,
误会解除,非常高兴. 但一个小误会又产生.并没有把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提并论,因为无论从二人的背景,经历,个性和音乐内容与音乐风格上,都不可能把他们相提并论.那里我只是谈了他们的音乐给我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感受.

Travelsky,
并不是我能写.因为如果一个人真的热爱一样东西,他一定会在那上面花很多心血.就像一个足球迷(足球在体育中也是我的最爱)谈起足球可以三天三夜不合眼,一个武侠小说迷谈起金庸,梁羽生可以口若悬河几个时辰而不停.沾上音乐,我也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大师们用他们的心去写作,而我是用我的心去欣赏,去感悟. 虽然我写的东西拿到专业人士那里可能得到的只是他们的付之一笑,可我不care. 迄今为止我所写的除了作品背景和引用别人的一些话外,其他都是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我想一个人如果内心受到了感动,受到了触动,他/她一定会有说不完的话,即使可能暂时憋在心里.

wing* ,
在古典音乐的殿堂中巴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我一直准备四,五十岁以后再去研究巴赫. 你对他感悟很深,我很钦佩. 目前我对巴赫了解不多,除收藏有他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和不朽的与贝多芬((庄严的弥撒))齐名的((B小调弥撒))之外,无他. 希望你有时间可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他. 另外你提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我想你提到的感触你的那段是它的第一乐章的部分,不知第三乐章对你的感触如何?

这里朋友们都提到了霍洛维茨,我也插两句并顺带向大家提及一些其他钢琴家. wing* 注意霍洛维茨的理由其实挺有根据的.另外大家如果有幸见过他的照片就会被他那与众不同的外貌所吸引   wink   . 霍洛维茨是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钢琴家,与钢琴大师鲁宾斯坦,肯普夫齐名. 他的演奏,技艺高超,不拘一格,很有即兴的味道.据说他回到前苏联演出的场面空前,犹如凯旋而归的英雄. 可惜我本人基本上没他的收藏.主要是因为市面上他与乐队合作的作品好像不多,而这恰是我收集的重点.而见得较多的是他演奏的一些钢琴奏鸣曲及一些小品.而由于这些数量太多,目前除了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外我还没有展开对其他作品的研究与收集. 引导我最初接触大师鲁宾斯坦的是他演奏的勃拉姆斯的两部巨著<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非常精彩.接触肯普夫,当然是由于贝多芬了.另外大家可关注下面这些大师演奏的任何作品: 米开朗琪里, 李赫特, 威森伯格, 古尔达, 塞尔金, 阿劳, 布伦德尔, 古尔德, 吉列尔斯, 波利尼, 拉罗查, 阿什肯那吉, 阿尔赫里奇, 巴伦鲍依姆. 这些都是世界上知名的钢琴家, 大部分都已过世. 在以后一些版本的作品介绍中我会提及其中的一些钢琴家.

希望大家都来为音乐殿堂添一块砖,加一块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3-11-30 00:31 | 只看该作者
Freshland:

星期六的早晨,收到你发来的《天鹅湖》,使我在周末的早晨有一个好心情,为此我再一次表示感谢。
看了你们的音乐评论文章,感觉你们的音乐欣赏水平确实很高,蒙城真乃藏龙卧虎之地。我喜欢音乐,但谈不上懂音乐,尤其是对西方音乐。一些世界名曲,只是喜欢听,从来没有深究其详。因为我主要喜欢中国民歌,民乐,大部分中国乐曲我都喜欢,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舞曲《春江花月夜》是我的最爱。西方音乐最喜欢的就是《天鹅湖》了。
我虽写不出多少音乐评论文章,但看你们的帖子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希望你们继续写下去,我会做你们的忠实读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7-7 06:06 , Processed in 0.051753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