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2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加拿大入乡随俗:处处留心学礼仪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好文,共同学习

午餐后跟几个同事散步归来,才推开二楼大办公室的玻璃门,扑面而来一股带着腥味的恶臭。几个人几乎都捂着口鼻一熘小跑地冲过了厨房。人虽然回到了座位上,但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问,“这是什么味啊?”我旁边座位上的德国同事一脸坏笑地让我们再仔细闻闻。韩国同事天真的深吸了一口气,但立刻就使劲地用手掌在鼻子前面忽闪起来。德国人这才不紧不慢地说,“你闻到死人的味道了吗?”这句玩笑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开始反胃了!最后,有人忍无可忍地问 “是谁干的?” 德国人把头转向过道另一侧的CO-OP学生,学生忙不迭地说“不是我,不是我。”边说边用手指着我对面的座位,“是XXX。”

我对面座位是一位中国同胞,我知道她一定是吃了海鲜一类的东西,很可能是龙虾。可这海鲜虽好吃,隔了夜,再一加热,味道实在难以恭维。

来加拿大时间稍长的人就会发现,“老外”中午吃的很少,以冷餐为主,用餐之后几乎不留味道。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中国人、印度人的食品加热之后发出的味道非常敏感,也很难适应。中国有句俗话“入乡随俗”,老外也有“到了罗马就要遵照罗马人的方式”的说法,这是国际通用的礼仪标准。既然不同民族的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只顾自己大快朵颐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实在不是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该做的。

说起“入乡随俗”,就不能够不讲在加拿大买咖啡,经常听到680新闻台中说起哪儿哪儿停电了,被采访的人没有抱怨说不能洗漱,而是抱怨早晨没能喝到新鲜咖啡!可见咖啡在加拿大人生活中的地位。

我在开始专业工作之前,在咖啡店里打过工。虽然很多人都看不起卖咖啡的工作,那我觉得那是段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不仅有机会一遍一遍地听正确的英语发音,学习日常用语,一遍一遍地模彷正确的语音语调,还能够理解到英语中“语气”所表达的礼貌,以及学习老外日常交往中的一些基本礼仪。

如果用中文举个例子,大家很容易明白。“请帮我开一下门”和“开门”是完全不同的语气。仅仅从这一句话,就已经可以猜出说话人的身份和教养。英语里也是一样的。

本地的白人,尤其是年纪稍长的人,说话非常的有礼貌。他们买东西的时候,一定会用“PLEASE”(请)这个词。有时候白人带着孩子来,让小孩子自己点东西吃,如果小孩子忘了说 “PLEASE”, 大人一定会在一旁用嘴形,发出 “P-” 的声音来提醒,小孩子立刻就会加上这个 “PLEASE”。可见,在英语语言中,在需要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时候,这个PLEASE“请”字是不可或缺的,是从孩提时代起就养成了的礼仪习惯。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来买咖啡的中国人,十个能有八个不会说这个“请”字。你可能说你不在乎,但是从听的角度来说,有没有这个“请”字,说话者的教养却立即分出了高下。

除了说话,教养与礼貌还表现在行为中。

不确定自己要买的东西,先看食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站在柜台后面的卖咖啡的我,就有了机会看不同人的不同言行。“老外”们如果已经来到柜台前,但还没有看好要什么,通常都会很客气地说,“sorry, just give me a minute” ,相当于我们说的,“不好意思,稍等一下,让我看看。”如果身后有人,他们通常会示意让身后的人先买。我也见过同样语言不流利的“老外”,在我的询问下,虽然不说什么,但会跟我们对视一下,笑笑,或是用手指指菜单。虽然没有语言的交流,但是我已经明白人家还需要时间,一般就会先卖下一位。凡事都怕比较,再看看我们一些同胞的做法。
“请问您需要点什么?”我从柜台里询问着,他却表现得不仅没听见,更没有看见我的存在,一如既往、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头顶或是背后的菜单看,不吭一声。这出乎意料的沉默让卖东西的我和站在他身后排队的人都有点为难,不知道该不该等,大约需要等多久。通常下一位客人如果要的东西按很简单,就会走上前来试探性地点需要的东西。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这位同胞,似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立刻回过头了,旁若无人地开始点他要的东西,似乎觉得他在先,就该他先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毫无解释地打断其他人已经开始的对话是多么的粗鲁。说真的,这个时候,我最怕他突然说出中文来,我真的不想让人家知道这样没有礼貌的举止是中国人做出来的! 

如果说咖啡店里的失礼跟语言障碍有关,那些没有语言障碍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表现出了礼貌了呢?

几天前,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是非常流利的英语,找我老公要问关于报税的事儿。我老公不在,我要了她的电话,告诉她我老公会在今天给她回电话。晚上,问起老公是否给人回了电话。老公说,“打了三次,都没人接,不过留了言。她留言上说她姓刘,是中国人,你没有听出来吗?”我愣了一下,还真没有听出来。第二天,我又一次接到她的电话,很不巧,老公又不在,我正要跟她约个时间,电话那边的她突然发火了:打了两次电话都不在,说是他会回电话,可是只给我留了言,来来回回几次了。算了,算了,我找别人去了。然后砰地一声挂断了电话。她的英语确实很流利,中国口音很少,但是,仅仅流利的英语并不能使她听起来像个礼貌的白人——英语是母语的人不会在电话中表现得这么粗鲁。而摔别人的电话,更是我们国人表达不满的一种常见方式。

英语中打电话有很多相关的礼貌和礼仪。如果别人没有找到你,你在回电话的时候要先说“sorry I missed you call” (不好意思,没有接到你的电话)。这是个繁忙的世界,没有接到电话本是平常的事,这正是为什么要有留言功能的原因。虽然没有必要道歉,但简单的一句话,表现出的是说话人的礼貌,也让听的人觉得舒服,觉得自己没有被忽略。这就是礼仪。无论如何,别人没有接到你的电话,都不应该成为让你发火的理由。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虽然接到了电话,却刚巧要出门或是忙于其他事情而不能交谈。这时候,对方的一句问话 “DID I CATCH YOU AT A WRONG TIME?” (您现在方便谈话吗)就显得格外的善解人意。于是双方很快用简短的几句话重新约个时间,与人方便,于己也方便。

以上我仅仅就办公室,咖啡店和打电话三个方面举了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礼仪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技术移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相信在国内,我们都是知书达理的文化人,不会出现这样失礼的事情,但为什么移民后就显得如此无礼了呢?不讲礼貌的人确实有,但那是极少数人。更多的失礼,其实是不了解西方社会的文化的表现。我们移民,除了要学语言,找工作,培养孩子,作为“入乡随俗”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还要处处留心,体会西方社会的文化,学会用西方人的方式表的我们的礼仪。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虽然我们移民来到了西方的土地上,但决不能把语言的障碍,生活化的繁忙,作为我们不讲礼貌的托辞。你可能入了籍,但是你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永远都不能抹去你是中国人。而你的所作所为,在旁人眼里,代表的不是你,而是中国人!作为华人,更作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西方人了解我们的祖国,认识我们好客而友好的民族,更责无旁贷地展示我们几千年流传的美德与礼仪!
4#
发表于 2011-12-18 20:08 | 只看该作者

扯什么礼仪之邦?

不提礼仪之邦好吗?提传统文化,俺脸上发烫,心里发虚。洋洋洒洒5000年,异族统治,封建分封,老百姓都是顾得上嘴就不错了。

什么是传统,解放前吗?周礼算正宗的传统吗?历朝历代的老百姓不都是见了皇帝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人际交往也就是作作揖,有啥礼貌用语是古代流传过来的?

多少年,中国人穿裤子都是一件大事,一家人就一条裤子比比皆是。

传统?俺一直以为传统都是跟宁波上海一带,路旁就是男厕,转身就撒尿。长衫马褂算传统?封建迷信倒是一直继承着,什么灶王爷,大鬼小鬼,磕头作揖,大声嚷嚷,随地吐痰,吃饭吧唧嘴,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女人足不出户,从小裹足,弄个小脚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这都是传统。

要不是解放后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破除迷信,学文化,今天还是四害横行,文盲遍地呢!

饱暖思淫逸。吃饱穿暖才能讲礼数,受教育才能继承传统。看看前面这辈人,战争环境里出生入死,哪有机会继承?江青在延安挽起裤腿逮虱子,小战士看到今天还告恶状曰:“江某挑逗”。瞅瞅。红色教育里面最有效的是对男女关系的彻底革命。男女授受不亲这传统,继承得特别成功。特别是文革时期,衣着看得出来,就只有蓝绿灰白几种朴素色彩,人的美丑观念都发生扭曲。

再看看后一代人,如果说离传统文化的距离,90后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前人离传统文化更近。养儿防老,培养出的孝道,在今后社会保障体系西化以后,国人的孝道还能不能Hold住呢?

俺们这一代——俺小学学的是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修正主义,什么林彪孔老二带周公,宋公明都一起骂个狗血喷头,再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对封资修的东西刻骨仇恨了,中学学政治,忙着考大学,学知识,谁顾得上学丁点传统文化?大学期间,李长春在沈阳搞五不准,即(一)不准随地吐痰; (二)不准随地便溺;(三).不准乱倒垃圾、污物;(四)不准乱扔果皮核、废纸;(五)不准乱泼污水,算是跟文明礼貌沾边。直到工作以后,才跟着全国人民一起普及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要讲“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十个字。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断断续续学什么三字经还融四岁,能让梨。后来,才接触一些古代典籍。也才知道,古代都是那个礼法。对今天有多大助益?看到什么“汉服”,各地发展旅游弄得不伦不类的楼堂庙宇,加上吹吹打打的所谓复古仪式,俺看了要吐。

俺不知道,在今天的中国人血液里,有多少传统文化的基因?什么算是礼仪之邦传承下的传统?而今天大行其道的所谓礼貌,又有多少是传统里继承过来的呢?

期望后来人能发扬光大,但可能是奢望。这一代人给他们留不下干净的空气和水,也没有干净的土壤,而土壤里有的有价值的东西,也都拿去换钱了。后代人能指望他们对传统感恩戴德得去承接吗?他们不痛骂前人就不错了。

吃饱穿暖,过好小日子,就拉倒吧。哪代人都是先顾好自己的肚子然后才说别的。

说句实话,社会交往礼仪,也就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内涵和形式跟神马传统礼仪风马牛不及,比如握手,打招呼说“你好,早晨好,晚上好”,而不是“你吃了吗?忙啥去啊?你干吗呢?你折腾啥呢.....要么就是揣着手点头哈腰着傻笑却不知说什么好.......”,今天所谓的懂礼貌,倒是跟西方的东西有更多的类似。所以,别把自己往礼仪之邦上套,显得更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12-18 19:16 | 只看该作者

少扯什么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等等

不提礼仪之邦好吗?提传统文化,俺脸上发烫,心里发虚。洋洋洒洒5000年,异族统治,封建分封,老百姓都是顾得上嘴就不错了。

什么是传统,解放前吗?周礼算正宗的传统吗?历朝历代的老百姓不都是见了皇帝趴在地上一动都不敢动,人际交往也就是作作揖,有啥礼貌用语是古代流传过来的?

多少年,中国人穿裤子都是一件大事,一家人就一条裤子比比皆是。

传统?俺一直以为传统都是跟宁波上海一带,路旁就是男厕,转身就撒尿。长衫马褂算传统?封建迷信倒是一直继承着,什么灶王爷,大鬼小鬼,磕头作揖,大声嚷嚷,随地吐痰,吃饭吧唧嘴,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女人足不出户,从小裹足,弄个小脚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吧,这都是传统。

要不是解放后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破除迷信,学文化,今天还是四害横行,文盲遍地呢!

饱暖思淫逸。吃饱穿暖才能讲礼数,受教育才能继承传统。看看前面这辈人,战争环境里出生入死,哪有机会继承?江青在延安挽起裤腿逮虱子,小战士看到今天还告恶状曰:“江某挑逗”。瞅瞅。红色教育里面最有效的是对男女关系的彻底革命。男女授受不亲这传统,继承得特别成功。特别是文革时期,衣着看得出来,就只有蓝绿灰白几种朴素色彩,人的美丑观念都发生扭曲。

再看看后一代人,如果说离传统文化的距离,90后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前人离传统文化更近。养儿防老,培养出的孝道,在今后社会保障体系西化以后,国人的孝道还能不能Hold住呢?

俺们这一代——俺小学学的是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修正主义,什么林彪孔老二带周公,宋公明都一起骂个狗血喷头,再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对封资修的东西刻骨仇恨了,中学学政治,忙着考大学,学知识,谁顾得上学丁点传统文化?大学期间,李长春在沈阳搞五不准,即(一)不准随地吐痰; (二)不准随地便溺;(三).不准乱倒垃圾、污物;(四)不准乱扔果皮核、废纸;(五)不准乱泼污水,算是跟文明礼貌沾边。直到工作以后,才跟着全国人民一起普及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要讲“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十个字。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断断续续学什么三字经还融四岁,能让梨。后来,才接触一些古代典籍。也才知道,古代都是那个礼法。对今天有多大助益?看到什么“汉服”,各地发展旅游弄得不伦不类的楼堂庙宇,加上吹吹打打的所谓复古仪式,俺看了要吐。

俺不知道,在今天的中国人血液里,有多少传统文化的基因?什么算是礼仪之邦传承下的传统?而今天大行其道的所谓礼貌,又有多少是传统里继承过来的呢?

期望后来人能发扬光大,但可能是奢望。这一代人给他们留不下干净的空气和水,也没有干净的土壤,而土壤里有的有价值的东西,也都拿去换钱了。后代人能指望他们对传统感恩戴德得去承接吗?他们不痛骂前人就不错了。

吃饱穿暖,过好小日子,就拉倒吧。哪代人都是先顾好自己的肚子然后才说别的。

说句实话,社会交往礼仪,也就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内涵和形式跟神马传统礼仪风马牛不及,比如握手,打招呼说“你好,早晨好,晚上好”,而不是“你吃了吗?忙啥去啊?你干吗呢?你折腾啥呢.....要么就是揣着手点头哈腰着傻笑却不知说什么好.......”,今天所谓的懂礼貌,倒是跟西方的东西有更多的类似。所以,别把自己往礼仪之邦上套,显得更实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12-17 13:4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往种族上扯呢

楼主身边怎么那么巧都是“有礼” 的“白人”和“粗鲁”的“中国人”,不会是受过什么刺激吧?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23 22:56 , Processed in 0.051237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