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12
返回列表
楼主: 赖医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中医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1#
发表于 2013-2-18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温哥华可以,人们看中医可以使用政府的健康卡。在这里还不行,需要很长时间的争取才有可能。

Post by FUJJJ;3209675
中医也可使用太阳卡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2-19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踏踏实实的医学,不需要什么标新立异,也不需要独树一帜,也没有什么高招,更没有什么可泄漏的。它有一套完整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尽管不完善,尽管有很多缺陷,尽管还有很多需要向现代医学学习。老老实实的遵循中医的规律和相关法规,就已经是合格的中医师了,就是大众欢迎的中医师。

如果自己的中医西医知识不够,那就抓紧时间踏踏实实的学习,不要想着走捷径,去学习那些JT的标新立异的没有临床证实的所谓新理论,还有那些火神派呀,张步桃呀,张钊汉呀以及刘力红博士们的欺骗大众的炫耀理论,以及倪海夏的那些歪理邪说。那些东西炫耀一时,很快就烟硝云散了。

踏踏实实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现代中医基础等真正的东西,同时要学习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不要扯什么易学呀,阴阳学呀,道学呀,免得让人贻笑大方。

Post by 赖医生;3209375
现在的中医界,不是担心出来讲的人太标新立异,太独树一帜,而是担心没人出来,本来就是各看各的病,自家的高招都不愿让别人知道,甚至秘密宁愿失传也不愿泄露,几千年的中医是一直这样上演,这才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如果谁出来说一通之后,就被大众淹没了,那就是中医的末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2-1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医中医表面上看是有很大差别,看到差别很好,那只是刚刚入门,人体还是那个人体,疾病还是那个疾病,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描述而已。同样的一个疾病,西医中医对它的描述,理解,诊断,治疗,用药等等初看起来都不同,实际结果却是一样的或相近的。难道西医治疗后病人变成马,中医治疗后病人就变成牛了吗?人还是那个人,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得地疾病是一样的,治疗结果是一样的。西医中医同样是治疗人的病,同样是治疗病的人!你开车到纽约,别人坐大巴到纽约,难道纽约就因此而不一样了吗?纽约还是那个纽约!

关于以身试药,你认为是求实的态度,其实不然。难道西医医生要把每一种西药都尝试吃了以后才给病人开吗?中药也一样,不能因为你尝试吃了没有问题,就可以给病人开。象麻黄,附子等等。你自己可以吃麻黄,多少克都可以,因为你对你自己负责,但是如果你在加拿大给病人开麻黄就是违法。加拿大美国的法律规定,严禁使用麻黄,除非你有相关政府给你的执照。尽管你认为给病人吃麻黄没问题,疗效快,也没有负作用,因为你自己吃了都没有问题,所以你就给病人吃。不出事则已,出事就是犯罪,就是谋杀。因为法律已经禁止使用,你明知故犯。所以说不是你自己尝试吃了什么药没有问题就可以给病人开。在加拿大医生应该是最严格遵守法律的人群。不能把你的所谓疗效凌驾于病人的身体健康和保护病人的法律之上。记住医生不是万能的,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你治不好,你已经尽力了,问心无愧,别的医生可能治得好,或者病人自己就可以痊愈。不要为了疗效突破法律。

好吧,严肃讨论也不听,苦口婆心也不听。那就随便吧。

本来不想看到一个有潜在才华的刚出道的后辈中医师有可能成长为有很高建树的临床医生,但是却可能因为吸入过多的所谓高论而落入歧途,多说了几句,却被认为是压制和淹没。言语冒犯之处,请海涵。

希望你多学习现代真正的临床中医大师们的经验,在中医事业有所建树。
Post by 赖医生;3210001
真不知道JT的理论有什么标新立异,他不过是在用他的话去诠释伤寒论而已,历代的医家都愿对伤寒论做注,这有什么新鲜的?难道现在人出来说说他自己认为的伤寒论就立马被嫉妒心理的同行给淹没了,这也算是中医界的幸事吗?
火神派不过是伤寒论发展到近代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代表了郑钦安对伤寒论的理解和诠释,怎么就成了欺骗大众的炫耀理论了?他老人家也是四川一代名医,怎么就成了没有临床证实和炫耀东西了?其实郑钦安也不想把他的东西拿给世人,他只是留给了他的徒弟罢了,只是现在他这派的掌门人愿把它拿出来与世人分享罢了,这也成了哗众取宠?
难道现在医家就不能把自己对经典的注解诠释拿出来与世人分享?就不能著书立说?中医的发展史难道非要到这个时代断掉才算是中医之幸?!你可以对他们之说持怀疑,可以不看也可以看了却没看进去,但人家拿出人家的心得人家的中医心法诠释,你就劈头一顿大帽盖上去,什么炫耀啦,什么哗众取宠啦,什么没有临床证实啦(你怎知道没有?)什么异端邪说啦,这只能让人感到这是一种嫉妒!
中医本来就是一门没有定论的,很多不为现代科学所能解释的古典学科,为什么刘力红博士他们的理论就一定是哗众取宠,就一定不对?谁也没说自己的东西就全对,你可以不信,没人非要你信嘛,总不能不让人说话吧。
我对他们的著书立说也不愿多评论,很多东西我不是上来就否定的,当然也不会上来就全盘接受,我觉得有他们的存在,才让中医没有走死胡同,才让很多疾病在治疗上有了新的思路,至于其方法是否可行,你也可自行检验,觉得没有把握,就不要用来给病人施治嘛。
我就时常以身试药,然后对药性药效药力都有了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毕竟中医是这样一门未知未定论的学科,作为一名中医师,这种求真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踏踏实实的学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其实就是张仲景的一本书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才发现它们与现在中医教材有不少出入,才发现原来学的易经,阴阳,道学多么有用!对于那些觉得贻笑大方之人,只能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2-1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祖传中医的后代对中医的看法也会是错误的,至少是片面的。就像中国人的后代对中华民族的理解也许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一样。

西医对现代人们的整体寿命的延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目共睹。还有很多传染病的控制,都是现代医学的成就。但不能拿现代医学的长处来对比中医的短处。

同样,不能因为中医可以治疗几个癌症或其他一些西医治不了的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就来贬低西医。

病人知道什么样的病找西医,什么样的病找中医就行了。取长补短,对病人有利。作为中医你把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尽心尽力为病人治病就行了。

有些人一辈子只看西医健康长寿,有些人一辈子只看中医长寿健康。还有些人西医中医都信,也键康也长寿。西医中医各有所长。不可偏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2-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只是人类生活中的小小的工具而已。就算是符合了标准叫做科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科学的。渴了喝水,饿了就吃,撑了就拉,没有什么科学,不要把科学神秘化。

你娘生你不需要科学,你的一千年的前的祖先生他们的孩子,后来成为了你的祖先,这也不需要科学。没有科学人类照样生存,有了科学人类生活更精彩。

(首发帖数量限制,只好在这里回复,)上面没有针对你个人的意思,这个你是泛指的人,如果冒犯,请原谅。我举的例子是泛指,你的大出血的例子恐怕有失医生的身份和水准,请自责吧。

补充,我举例说母亲生孩子不需要科学,如果无意间冒犯了你,我已经请你原谅,你却说别人的母亲生孩子难产,还大出血,什么样的禽兽医生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再补充,每个人都是娘生出来的,这很自然,难道您还例外吗?但是你却诅咒别人的娘难产,大出血,作为魁省西医医生,你不是禽兽是什么?
幸亏我们法语英语都很好,没有必要非要找个会中文的很可能有禽兽心理的西医医生看病,不幸中的万幸,下次看病还要小心的问问会不会中文呢。其他会中文的魁省西医医生已经受了你的连累了。病人会瞪大眼睛的。

另外,你是魁省西医,有别人也是魁省西医,理解的西医科学也不见得正确,也不一定有资格用不成熟的所谓科学来评价中医!

科学硕士博士们以及科学教授们只是刚刚开了一点科学的大门,对真正的科学了解还有很长的路。象方舟子那样的垃圾科学教授,只想名利双收,是人类科学史上的败类!

爱因斯坦说自己在科学那里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科学远不是那些科学博士教授们所认为的那样。


Post by I-C-U;3210080
科学有着严格的定义,不符合那些标准的就不能被称作科学。

中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重症监护室内没有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2-2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科过度 给医学带来哪些伤害,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樊代明

分科过度 给医学带来哪些伤害

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樊代明
2012-05-21  来源:健康报

  以细分学科为主的发展方式确实推动了医学的进步,但过度分科也伤害了医学,甚至带来了恶果。本版请著名消化病学专家樊代明院士详解——
  近10~20年的发展,很多三级学科再次细分,我不知道能否称其为“四级学科”。比如骨科再分为脊柱、关节、四肢等科,消化内科再分为胃肠、肝病、肛肠、胰病等科。过去的中华消化学会亦随之再分成中华消化学会、中华肝病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目前一个“四级学科”还在继续再分成各个协作组,最多达十几个。更有甚者似乎认为分得还不够,提出“精准”外科,不知要精到哪种地步。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其特征是以不懈地一分为二为特征,似有不把人体搞个四分五裂,不达身首异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脾胃分家之目的决不罢休的架势。
  患者成器官 医生边做好事边做坏事
  由于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医生的整体观念在逐渐消失。新进专科的青年医生得不到整合医学的培训,只知道四级学科的专门知识,只知道人体的一个局部。来了一位活生生的病人,在他们眼里是来了一个器官,或者不自觉地把病人看成了一个器官。
  由于分科太细,医生们各自注重“自管”的器官,各自注重“自管”的病变,最后各自都把“自管”的器官或“自管”器官上“自管”的病变治好了。但由于缺乏整体观念,自己的知识面不足,每每顾此失彼,因而在治疗“自管”器官或病变的同时,影响、损伤甚至摧毁了别的器官,有些还是致命的器官。一边做“好事”一边做“坏事”,最后是各自都把“自管”的器官治好了,病人却死了。
  疾病成症状 医生做了症状医生
  症状是反映疾病表现、严重程度及进展转归的重要标志,但不同疾病可以表现为同一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症状,而且同一疾病出现症状的先后次序也不一样。有的疾病很重,但有时直至末期还是表现不出相应症状。有的医生对疾病认识千篇一律,将症状与教科书比对,成了典型的症状医生。诊断时按症断病,治疗时对症治疗,问症发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
  有的病人来时腹痛如绞、辗转难安。医生一针强止痛剂下去,疼痛消除了,病人安静了,可最后死亡了。也许病人有八个症状,有经验的医生抓住一个最重要的症状,其他症状迎刃而解;而经验不够的医生抓住这八个症状全部包治,药用了一大堆,把多数症状甚至把全部症状都治好了,都治没了,但最后病人肤色黄了,肝坏了,昏迷了,最后死亡了。
  临床成检验 医生一切以检验为据
  没有临床检查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难以有现代化的医院。问题是,现在不少临床医生忽视视触叩听或望闻问切等临床基本功的养成和训练。来了一位外伤病人,连他自己都知道手折了、腿断了,但医生不是去检查病人,而是照一大堆片子,然后告诉患者,CT或磁共振报告你的四肢骨折了。有的医生更是无视病人存在,仅按照X线的影子、B超的诊断、血检的指标等资料拼成了一个病人,并按之作出诊断和治疗。
  有的青年医生过于重视临床检验,离开检验就看不了病。只要有蛛丝马迹,甚至毫无线索,也要穷查到底。为了疏而不漏,布置天网恢恢,宁可错查三千,不愿漏查一项。一方面是“检不出什么指标升高,看不见什么异常阴影,查不到什么异常细胞”那就不是病;另一方面是“检出什么异常指标,看见什么异常阴影,查到什么异常细胞”那就一定是病。一切从检验出发,一切以检验为据,一切按检验断病,一切按指标下药,从临床医生彻头彻尾变成了检验技师的附庸。
  医师成药师 越来越只会对症状下药
  自古“医药不分家”,而今“医药是一家”。可是市场上药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搞得医生用药时一头雾水。多数医生采用对症下药,这个“症”指的不是疾病,而是症状。哪个症状最先出现就治哪个,哪个症状最严重就先治哪个。一个药治一个症状,不行就改用一个或加用一个甚至改加数个轮番进行,群起攻之。有时越治越重,有时压住这个症状又出现另一个症状,此起彼伏;有时把全部症状都治好了,病人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了。
  医生遇到困难时不是反复思考“病呀病”,而是不停地琢磨“药呀药”。一位病人到来,不是医生指导药师发药,而是药师“教导”医师用药,由此引起很大混乱。一位病人因心脏放支架后出现肝功能障碍,我去会诊时他正在吃药。我一数他一共吃16种药片,还没加外用伤湿止痛膏。为什么吃那么多药呢?因为他是该校领导,为关心或重视起见,每个学科的主任、教授去看他,都从自己专业出发开了“好心”药。除了阿司匹林用于抗凝外,我停用了其他全部药物,最后病人好了。
  心理与躯体分离 医生只见病不看人
  “病人”这个词,应理解为得了病的人。因此,不仅要治疗他的病,而且要关心他这个人。
  很多疾病表现有症状,甚至是严重的症状,但实际上身体查不出来病变,这是心理紊乱造成的。调整心理状态可以消除这些症状,甚或治好这些疾病,在日常的消化门诊中可能有30%~40%的病人是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有些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心理障碍可能比疾病本身对病人的危害还大,但随着器质性疾病治疗成功,心理表现就迎刃而解。总之,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有时单独存在,但多数共同发生,且互为因果。医生要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知识,才能看好这些疑难杂症。
  医护配合不佳 医生只动嘴不动腿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医护关系不再是主辅关系,而是共同为恢复病人健康的平等合作关系。
  在国外,护理专业及护理人员受到医生和管理人员的极大重视和病人的高度尊重。但在国内,这种新型的医护合作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本来,护士是临床用药或病情观察等一线工作的主要实施或参与者,但由于受传统分工概念的影响,医疗与护理间的不协调情况时有发生。例如,临床治疗过程中,没有将护理工作整体纳入,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或死亡讨论没让护士参加,有时参加也是陪衬。再如对危重病人抢救,护士不知道护理重点,有时出现医护之间的严重分离,甚至造成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能医善护,亲自为病人煎药、喂药,被传为佳话。我们所需要的是医生要用护理的理念去完成医疗工作,护士则应用医疗的理念去完成护理工作。
  [color="red"]西医中医抵触 兼容并蓄不够
  西医和中医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各自的特点,并强调自己的侧面和优势。两种医学体系都是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服务的,如果能相互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形成中西整合医学体系,定能事半功倍。但两个医学领域历来协作不好,相互藐视,互相抵触。在历史上更多的是西医看不起中医。有人公然提出中医不科学,其实单一地强调西医或中医的正确性和贡献都是片面的。
 [color="red"] 比如溃疡病人目前最好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一吃就好,治愈率相当高;但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服保和丸或藿香正气丸更好,服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效果不佳。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整合消化病学,在溃疡急性期服质子泵抑制剂,在恢复期(或称愈合后期)最好服藿香正气丸,那样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重治轻防 医生难改线性思维方式
  现代医学的分化及微观化,使得“一个疾病、一种基因,一种病原、一种治疗”的线性思维模式成了医学发展的主流。SARS、甲流等公共卫生事件已充分证明,不能仅靠这种线性纵向治疗,更需要“病原、疾病、人群、社会”这种点线面体结合、经纬纵横交织的综合防治。
  预防医学有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全面整合,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案或策略。可是目前由于医学向细枝末节分解,对全方位、多角度、全局性、大范围预防医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不改变这种状态,继续重治轻防,不能关口前移,1位预防医学工作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防病)结果要100位临床医生才能完成(治病)。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到最后1000位或1万位临床医生也解决不了1位预防医学工作者所能解决的难题。
  这就好比两支足球队在场上比赛。“医学队”这边的球员是临床医学者,冲锋陷阵、治疗疾病;基础医学者权当教练组,研究制定战术;而预防医学好比守门员。如果有一个顶级守门员能确保一球不失,那么医学队才不会落败。
  城乡差距拉大 全科医生稀缺
  在中国,目前城乡医疗技术水平存在极大差距。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尽管它与前八个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不是医学过细分化直接造成的结果,但最终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整合医学的帮助。目前的现状是,分布在乡镇的医生是一些形似全科但达不到全科医生水平的医生,而城市分布的是只懂某一专科但不具全科本领的专科医生。这是由城乡经济状况、医院布局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城市医院向专科化发展造成的。
  分科不是不好,但只能分到一定程度。分得太细、太散,最终不仅说明不了生命的真谛或人体的本质,而且容易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医学需要整合,整合的结果就是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到临床,从药师到医师,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整合医学,不是一个学科把医院的医疗全部完成,不是一位医生把所有医生的工作全部胜任;而是要让医生用整合医学的概念和实践治疗自己的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3-1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钱老曾给中国中医药报说中医

钱学森中医语录:

 “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的现代化,而不存在什么其他途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

 “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

 “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它独立于现代科学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3-1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拿大卑斯省政府立法完全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

加拿大卑詩省已於1996年及2000年依据 “卑詩省醫療專業法"通過立法,承认中医和针灸的合法地位。

具体为,高级中医师 DR. TCM 享受医生头衔 Doctor of TCM.
其它的职位是 注册中医师,注册针灸师,注册中草药师。

这是加拿大第一个省级政府承认中医医生和其它中医职业者在省公共医疗体系的合法性。

所有卑斯省居民均可以用政府颁发的医疗卡享受中医,针灸服务。

这是加拿大的一个省级政府顺应民意的具体立法表现,而我们这里却有些井底之蛙学习了现代科学的一点皮毛就胡乱评论中医,恨不能置中医于死地而乐,居心叵测。

支持赖先生宣传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5-2 18:12 , Processed in 0.044410 second(s), 3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