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9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思进:阿里巴巴为何惨遭华尔街屠杀?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2: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工商总局“白皮书”公布后,阿里巴巴集团因涉嫌“隐瞒受到监管部门调查”等问题,在美国遭到集体诉讼,有7家律所介入。有美国律师认为,此前工商总局公布又撤下的“白皮书”仍可作证据。

华尔街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一贯做法是:先包装上市,做多大赚一笔;然后再大肆做空,左右上下割肉。

几个月前,阿里巴巴作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公司,成为当时华尔街关注的最大热点。那段日子,阿里巴巴几乎天天上财经媒体的头条,受到疯狂的追捧。去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的IPO第一场路演,堪比“苹果手机发布会”,当天慕名前去的投资者挤满了华尔道夫酒店,“光是等电梯就需要 30分钟”。





阿里巴巴的首轮路演,仅仅两天就已获得足额的认购。

上市当天,阿里巴巴的股价一路飙升,曾一度逼近100美元,使马云转眼间就成了中国首富。那几日,马云的风头甚至超过了好莱坞一线明星。不过,与其说是对马云的追捧,其实是对财富的追逐。

当时,《证券时报》在一个访谈中问我:“怎么看待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互联网巨头赴美上市?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完善,是否会有更多的科技股在A股上市?”

我答道:“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公开上市有诸多益处,但上市公司往往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而华尔街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之一贯做法:先包装上市,做多大赚一笔;然后再大肆做空,左右上下割肉……”

没想到,竟一语成谶!阿里巴巴上市还没过半年,这几日又成了财经新闻的头条。

就在上周,阿里巴巴股价遭遇重挫,跌幅超过13.6%,一下子跌去了370多亿美元,相当于跌去了一个京东或三个唯品会!股价一度跌破90美元,与IPO的第一天相比跌去了5.12%。

究其缘由,周四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 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营收262亿元,不及彭博预期中值的276.4亿元,再加上近日的工商局之争,好似“屋漏偏逢连夜雨”,而美国股东权益律师事务所 PomerantzLLP宣布,对阿里巴巴涉嫌信息披露不充分展开调查,这可能引至更多的股权律师事务所展开调查,引发更大规模的集体诉讼,犹如雪上加霜!

其实,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可谓利弊各异。

近年来,中国企业热衷海外、特别在美国上市,首先是希望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将融资用于技术研发和发展生产,甚至用于偿还现有债务,而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风险,也由股东们分担了。

其次,企业通过上市能迅速提高公众对公司产品的知名度,以便建立公司品牌增加市场份额。

最后,如果上述两点都顺利实现,一般来讲,企业的创始者能从售出的股票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美国的资本利得税非常低,通常在15%以下(这也是巴菲特为何每年缴税的比例,比他的秘书还要低的原因)。

然而甘蔗没有两头甜!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必须接受SEC(美国证监会)的严格监管。比如,按照美国联邦法的要求,一间公司只要有500个以上的投资者,就必须披露其财务报表,必须定期将财务报告呈报证券监管机构。

尤其在华尔街那样的原始丛林中,更必须时刻提防金融资本的恶意收购,以及买空卖空等行为的干扰。

在目前国内的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可能还不用担心公司股票被做空。


但是,华尔街的生态环境则完全不同,大量的做空机构如“浑水公司”,每天都在伺机寻找猎物,而中国概念股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往往是他们最理想的枪靶子。

这些年来,华尔街的空头多次大举屠杀中国概念股。

从2010年中国概念股海外遭遇做空开始,经过初期试探、中期小规模袭击、以及后期大规模猎杀等一系列行动,最终形成大规模做空中概股的浪潮。

上一轮大规模做空中概股的高峰期是在2011年,当时曾经红极一时的中国概念股,在北美资本市场遭遇集体做空,被业内称为“屠鲸行动”。

在那场猎杀行动中,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蒸发近210多亿美元。不过相比这次阿里巴巴两天就蒸发了三百多亿美元,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了,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很显然,受巨额利润的诱惑,许多做空者已从上市公司天然的“监督者”,变异成为不择手段的逐利者。纽约一家对冲基金经理曾明确指出,在那一年,投资中国股票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做空。

而浑水(Muddy Waters)就是这类机构的佼佼者,据以往的报道记录,该机构常与这次告发阿里巴巴的Pomerantz LLP这类律师所联手,使得他们每每得手。

此前Pomerantz LLP对聚美优品,也曾发起涉嫌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欺诈的调查,并于一个月之前发起诉讼。据媒体报道,2012年浑水掌门人布洛克将公司从香港迁往加拿大,称此迁址是因为人生安全受到威胁。

总之,中国企业意欲海外上市,尤其在美国上市,应当充分考虑地域环境的区别。

因为美国法律不同于中国,两国证监会的监管范畴也不一样,美国的做空机构也比中国发达,还望中国企业多加警惕。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本文作者陈思进是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担任央视纪录片《华尔街》顾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1 12:37 , Processed in 0.042591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