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Coba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加拿大华裔博士后蒋国兵跳桥身亡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21#
发表于 2006-7-24 15:29 | 只看该作者
也许蒋国兵的死的确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是他的死却引起了加拿大政府的高度重视, 开始研究如何解决新移民的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开始明白到要不这样做, 加拿大新移民中将会出现更多的蒋国兵。 这对于他们没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em'enfous2 该用户已被删除
22#
发表于 2006-7-24 18: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7-24 21:2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摘自文学城

是吃人,还是自杀 ——寻求压力之下的快意人生



(一)
悲剧不断地上演,近日双料博士的自杀又给本已高压的空气再添阴霾。文学城上各个论坛的讨论,使得身在事发当地的我也想说上几句,因为,人们常讲“不吐不快”。

有网友说,他要是回国就好了,压力就没这么大了。果真如此吗?
随便仅从文学城上转载的报道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北师大博导跳楼自杀 学生说学校下了"封口令"(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273045
南京一女大学生英语4级考试未过 跳楼自杀(组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258455
北理工大二男生跳楼自杀 人大女博士生坠楼身亡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254640
为何如此惨烈?北师大女研究生跳楼自杀导致瘫痪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250899
每年28万人自杀身亡 中国将培养“自杀学硕士”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2004-11-04/26/502231.shtml
透视大学生过劳死:“永争第一”将他压倒(组图) CCTV《社会记录》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15115
心理病变"重灾群体" 北京今年15名大学生自杀(组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114741
疲惫的中国 加班现象蔓延 每年60万过劳死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272451
绝非个案的过劳死,才四天清华两教师英年早逝(组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24150
中国知识分子为何如此短命?(组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12406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29岁博士生跳楼自杀身亡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94510
36岁跳楼自杀的博士后 人生履历中写满优秀(图)
http://news.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news&MsgID=67878
。。。。。。
算了算了,实在太多了,一篇篇沉重得另人难以呼吸。
一些相关的数字摘录如下,可谓让人触目惊心——
“据推算中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死亡,至少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是中国15岁-34岁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
“国外的自杀者90%有精神障碍,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为63%”
“中国每2分钟1人自杀死 成为高自杀率国家”
“最近国际医学杂志Lancet及中国卫生部均发表研究报告, 指出中国自杀率大约为10万分之23或22,远超过世界平均(约10万分之13)”
“在知识分子中,存在著严重的“过劳死”现象,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近五年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去世的135名专家和教授,平均年龄仅为53.3岁。”
。。。。。。


(二)
冰冷的数字战胜了苍白的辩解,说明了一切。那么这一切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值得人们思索的。

鲁迅先生的名言被认为是对中国社会的透彻剖析,其大意说这几千年的历史,归纳起来就是吃人二字。

身处这样的社会,一个人要么吃人,要么被吃,要么吃且被吃着。如此社会是怎样吃人的?说到底无非就是社会中的某些势力(包括统治者、宗教、社会习俗、道德和价值规范等)给予人的无可选择且难以回避的强大压力。而这些势力就是我们自己形成的,每个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全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扭曲、势利、歧视,使得人们像生活在污水中病鱼,窒息着,挣扎着。压力之下你似乎只有认同和屈从,去和大家一样,否则“出头的椽子先烂”, 否则“枪打出头鸟”,否则“一死以示清白”, 否则“畏罪自决于人民”——鲜有人能以一己之力与之抗争,盖其代价高昂,乃至付出生命之重。

没有细究其原因,不知道为什么就整体和平均来讲,西方世界比东方社会对于不同的思想和人群中个体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包容性。难道是因为上帝造人之时就赋予了西方人五颜六色的眼睛,让他们可以以更宽容的角度去看待世界?难道“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就天生倾向于服从整体的意志而抹杀个性?
GOD KNOWS!

无论如何,中国的这种倾向大概从秦帝国起源:

秦始皇毕六王,一四海,把异己之书焚了,把异己之儒坑了。对比于那个时代古希腊千姿百态的人体雕塑,他的卫士兵马俑们是大同小异的。可惜秦仅仅统治了15年,就让“天下苦秦久矣”。这个可以辗碎一切、战无不胜的秦国战车,把自己也压碎了,倾刻土崩瓦解。

宋代之后,束缚越箍越紧:

唐代是个高度繁荣而开明的时期,举个例子,女人是可以改嫁的,很多公主都嫁了又嫁,并不丢人。但是,宋以后,就得从一而终了。敢于挑战世俗的,将面临令人发指的酷刑。发展到最后,居然产生了“三寸金莲”这种变态玩意。当全社会妇女的脚都被束缚在其中的时候,她们的视野和思想能够开放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及至清代,而登峰造极:

留发不留头,全民留下了“猪尾巴”,无一例外。
经过蒙古、女真、满人等几次外族的入侵和血洗杀戮,有血性的纯种汉族人都几乎被杀完了。浪漫的李太白没有了,洒脱的陶渊明没有了,骠悍的霍去病没有了,阳刚的岳鹏举没有了,剩下的,并繁衍至今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奴性十足的杂种了。

既然清代已经登峰造极了,那么当代就只有“无极”了:

万众一心的统一思想,统一着装,疯狂的红卫兵是同兵马俑一样的殉葬品。

国家主席、国防部长都不得好死,任何有独立思想的人都会粉身碎骨。傅雷、老舍们只有自杀了。

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女人的择偶标准上充分体现着,爱情从来就是追逐着社会中最吃香的骄子。一个时期一个目标,几番转移之后,曾经被国人极其鄙视、避而不谈的“粪土金钱”,成了唤起情欲的唯一春药。
为了钱,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做不出?什么毒物假药不敢卖?谁再敢说中华民族是淳朴善良的,自己都会打自己的嘴巴。
本该清高的中国知识分子也未能免俗,更别谈智慧,一个个变得御用和逐利。
喝了洋墨水的海龟们,只学习了西方的专业知识,没有获得多少人文思想。见面的话题就是什么职位什么年薪。然后嫉妒好的,瞧不起差的。
。。。。。。

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性,造就了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不计成本地追逐,无休止的攀比。一旦目标未能达到,就在自身的沮丧和周遭的冷眼中彻底绝望,不堪重负,走向轻生。
这就是为什么在全世界的眼里,很少有人会把幽默、潇洒的形象和中国人联系起来的原因。人人都被来自社会、家庭、自己的重负压得呲牙裂嘴了,还怎么笑得出来?
不仅笑不出来了,这几百年的专制封闭奴化的统治,把我当年堂堂伟岸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扼杀殆尽。数遍身边的现代器物,没有一样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近三百年,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可谓微乎其微。那些凡事必须遵从祖宗王法的畜牲,才是真正的大逆不肖。让我们如何面对曾经领先西方上千年的列祖列宗?!


(三)
其实,压力并非只是坏事,没有压力也不行,也是令人一事无成的。因为它让人目标明确,让人专注进取。比如运动员的最佳表现也往往来自于竞争激烈的比赛场。所以凡是在于把握一个“度”,找到平衡点(西方人也常说BALANCE)。任何偏向一边的走极端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不偏不倚”。这就是我们智慧的祖先的“中庸”思想。可惜很多人在并不了解它的时候,仅以自己的误解,在批判。

提出问题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解决。
那么如何在压力之下,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取得一个自如快乐的人生呢?

第一,不要随波逐流
上帝造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别人的追求并不一定适合你。而且全社会一致追求的东西往往在事后看来是荒唐可笑的,比如三十年前的忠字舞。那么你怎么能保证,三十年后回看今朝,不觉得不可思议?比如对于不喜欢钢琴的孩子,你是否非得逼得他用斧头砍了钢琴才罢休呢?人快不快乐,是自己把握的,不是SHOW给别人看的。
炒过股的都知道,大多数人做的事情,总是错的。这同样适合其他领域。

第二,培养业余爱好
生活应该丰富多彩,没有爱好和情趣的人生是单薄的。可惜我们的八股应试教育,把很多人培养成了生活的低能儿,言语乏味,面目狰狞,形象邋遢,缺乏修养。所以在单一的追求受到阻碍之时,他就会认为天蹋下来了。另外,实践证明多种情趣还有助于主业的发展和减低压力,比如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丘吉尔擅长打毛衣,当年巴西国脚苏格拉底是位医生。反观中国男足,除了踢球,了无一长,结果球没踢好,业余时间也只有去做流氓了。

第三,建立正义情怀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焉。”他不是出世的人,他是主张进取的。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然而中国当今社会里的很多人,却恰恰相反,为了私利,可谓丧心病狂,道义全无。没有诚信的社会,陷入了恶性循环,代价太大,你用卖毒酒赚的钱买了我的假药,最终害人害己,害了整个民族。
其实堂堂正正做人所得到的心理平安和自信,是昧着良心挣到的钱所买不来的。一个昨天上富豪榜,今天成阶下囚的人生是应该为人唾弃而非羡慕,那样的生活坠坠兮如街鼠,绝无幸福可言。
做个好人,本身就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大奖赏,而不是那些不义之财,浮云富贵。

第四,打消歧视念头
来到加拿大后,听到过很多有打工经历的朋友对我说,要打工,一定不要找中国老板,他们不把你当人。
我心里很悲哀。本来国人离乡背井远渡重洋,最怕被人歧视,但后来才发现,最大的歧视是来自我们自己的同胞。人种歧视、地域歧视、贫富歧视、地位歧视。。。你发现了比中国人更爱相互歧视的民族吗?
我们来自于等级色彩浓厚的封建社会,从来没有平等观念。地位低的时候卑颜曲膝,唯唯喏喏,天天梦想着爬上去做人上人。一旦身处高位,就要别人做自己的奴才。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攀比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市侩心态早已穿越体肤侵入腠理了。 在这种心态下,没有人是快乐的。我们既是被宰杀践踏的羔羊,也是宰杀践踏他人的侩子手。
《论语》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五,理解宽容他人
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背颂标准答案。其实很多事情,是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的,如果谁给你,那一定是错的。回想我们过去认为铁板钉钉的事情,到头来还不是发现原来看错了。人的认识就是这样发展的。既然自己早晚都会否定自己,那么何必对不同人的不同想法、不同信念、不同生活方式宽容一些呢?为什么见到异己就要么鄙视嘲笑、要么暴跳如雷呢?那些在论坛里动辙骂别人SB的人,才是个如假包换的SB。
一个强大的国家或个人,必然是能够集百川而终成大气的。

第六,学会嘲笑自己
人无完人,错了就错了,不用死撑着面子活受罪。那些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才是有面子的。哈哈一笑,一切可以从头来过。
懂得自嘲的人,才是真正幽默的;心态幽默的,才是真正自信的。

第七,获得积极心态
凡事有利弊,做人事事应往好处想。在中国就要想市场巨大,环境熟悉,亲友众多。在加拿大就要看见她环境优美,良好的社会和医疗保障,孩子免费教育,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除了回中国之外去哪里都不用签证等等,这可是几十万都换不来的价值。然而有些人总是反着想,活在哪里都不满意,这种人的苦,不是自找,还怪得了别人吗?
其实,上帝爱人,他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地球就是天堂啊,要什么有什么。您要是还不乐意,搬到别的星球上试试。

第八,懂得适当放弃
有得必有失,但不可患得患失。泰戈尔说:当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的时候,群星也离开你了。
很多时候,放弃了鱼,才能获得熊掌。很多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的李白、杜甫、苏东坡、陶渊明都是仕途不得志的,但却成就了这些个大文学家,流芳百世。如果在官场混得开,天天歌舞升平夜总汇的,早就被历史所淡忘了。对了,记住了一个,就是那位被官场打磨得才尽的江郎。要做李白,还是做江淹,你自己掂量吧。
再举个最近的例子:伟大的齐达内。他为人低调单纯,球艺无出其右。在世界杯和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刻,一顶震惊了世界。有人说这是法国队和他个人的遗憾。我不这么看,他这一顶让我更爱他了。论荣誉,齐达内已经获得了一个球员所可以获得的一切;论水平,齐达内已经在他的最后的世界杯上证明了自己是个王者。还要什么?再来个世界冠军?那么好,他完全有这个能力,还剩最后十分钟了。但是,如果这样的荣誉必须夹带着侮辱、丑陋、下流和阴谋,那么拿去吧,老子不稀罕!
同样懂得放弃的例子还有辍学的比尔盖兹、布拉德皮特等等。



追逐成功,且并不为世俗的名利所累
——这便是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拿得起,放得下,张弛有度,潇洒自如的快意人生。


(四)
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本来“不吐不快”,但是面对这样由自杀引出的话题,吐了,也还是不快。

一个民族个性的形成沉淀已久,要想改变也绝非一朝一夕。当年鲁迅先生放下手术刀,拿起笔杆子,就是想割去国人思想上的毒瘤。他做到了多少?他改变了多少?不好讲。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的痛快檄文,拿到今天发表,依然篇篇适用。然而能不能被发表,还是个问题。难怪李熬笑讽如今的北大还不如当年的北洋军伐。

改变一个人呢?也不容易,但也不难。万事一念之间。本来世间有如此多的美妙值得体会和享受,你偏不,偏要把人生当作苦药要来吃,那么,再苦,你也得挺住,因为你是男人。为了妻儿老小,为了亲生父母,也为了自己,弟兄们,挺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7-25 12: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加拿大蒋博士自杀:各行各业各界人士这样说

在网上看到多伦多蒋姓博士自杀的消息,惋惜之余,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但来加拿大后屡次听到华人自杀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能不感叹他们的轻生和草率。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无论对社会、家庭、亲人,甚至对朋友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逝者逝矣,竟然没有留下明确的只言片语,于是免不了便引来了无数的解读(包括我这份东西),让我们看看不同的人都说些什么。


保险经纪说:“看看,看看,在国外生活怎么可以不买人寿保险呢?他这一去倒轻松,可老婆孩子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呢?哎,可怜啊!“


房地产经纪说:“哎呀,不应该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进房子里呀!如果在房地产价格的高点买房子自住,而不是用于短线或长线投资的话,一定要计算自己的支付能力啊。“


早期成功的海归说:“老蒋啊,拿了两个博士你都不回国,这不是自找着往绝路上走吗?国内这么大,除了北京、上海,可以去的地方有的是。找个小地方的大学教教书,搞搞科研,人家还不象太上皇一样捧着你,你怎么就选了自杀了呢?“


过去高知,如今加国的勒脖说:“叔本华说过,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既然是痛苦的,去哪都可能后悔,但去死却是不可挽回的。蒋老师啊,生存是硬道理,谁最后笑谁笑得最美。你想想,要是邓小平当年被整倒的时候就自杀了,怎么可能在晚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心理专家说:“许多在象牙塔中生活了多年的专家学者,大多不具备与社会和他人沟通的基本技能。他们在许多人生挫折面前,往往象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应对的做法非常极端。”


流浪汉说:“有房子、有车、有学历、有家庭,死什么劲儿?这样的人都囔着要自杀,那还让不让我活了。“


粪青说:“这么好的学问,不回去报效祖国,偏偏要在腐朽的资本主义怀抱里含恨而死,我说,你、你、你。。。。。。。。。混蛋!“


政客说:“华人精英没有得到应有的扶持,这完全是政府的失误,为了改变现状,为了扭转错误,为了未来的幸福和美满,请投我一票。“


失意青年说:“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歧视啊!从人头税到蒋博士,加拿大政府欠了我们华人多少血债,是应该到了偿还的时候了。“


同村长辈说:“是我害了他呀!要不是我从小就跟他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也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我说:“咱们能不能别再瞎琢磨了,想想怎么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7-25 14: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需要什么?

相信若蒋国兵读了"是吃人,还是自杀 ——寻求压力之下的快意人生"这篇文章,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中国人现在到底还需要什么?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20:07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怎么说, 蒋博士走了, 俺痛彻心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7-26 12:01 | 只看该作者

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参加蒋先生的葬礼吗?

我和蒋先生在清华大学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得知他不幸身亡,我很难受,也很难理解他的选择。其实我和他有非常类似的背景和经历,所以感触很多,有时间,我可以和各位朋友谈谈我的感想,我相信对很多人是有益的。蒋先生去了,即使一万个不该,也无可挽回了。蒋先生的葬礼在星期六,我想送他最后一程。

不知有没有朋友打算去参加蒋先生的葬礼,我有车,另外可以带四个人。如愿意,请和我联系,电话:(514)484-5899,手机:(514)513-8168,Email: info@meka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7-26 13:08 | 只看该作者
为逝去的生命扼腕叹惜,请家人节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21:31 | 只看该作者
加警方确认蒋国兵系自杀 属应激性行为失控                                                                                                                                                                                                                                                                                                                                                                      万维读者网    2006-07-26 13:35:34


                                                                                                                                                                                  据长江日报报道,虽然父母对蒋国兵之死存有许多疑问,但是,加拿大多伦多警方最终还是确认蒋国兵系自杀。

昨日,记者通过远在加拿大的朋友与多伦多警方取得联系,警方表示通过各项检查已经确认蒋国兵系自杀,没有发现他杀的任何痕迹。多伦多怀雅逊大学心理 系的一位来自中国的女教授表示,根据媒体的报道,蒋国兵生前性格开朗,且自杀前并无任何征兆,应该不是长期潜伏的抑郁症,可能是在几秒钟之内,突然百感交 集,感到期望值的失落而做出了过激行为,这种现象属于“应激性行为失控”。

蒋国兵的友人分析,在他自杀前,国内的清华大学、大亚湾核电站等很多单位都邀请他回国工作,也许一边是国内辉煌的事业前途,一边是在加拿大不得志,因一时想不开,才最终走上绝路。

记者昨日了解到,蒋国兵的弟弟蒋继兵和妹妹蒋兵容昨天仍然在北京办理前往加拿大的签证,但是由于时间原因,签证暂时还没有办好,估计今天可以办妥。

645)this.width=645" border="0">

蒋国兵在加拿大

各界朋友热心帮助蒋国兵家人

天门派专人助蒋家申请签证

记者昨天从加拿大驻华使馆获悉:使馆已经受理跳桥身亡的中国移民蒋国兵亲属的出国奔丧申请,本着人道主义立场,目前正按加急程序处理,最快今天蒋的弟妹将拿到签证。

因为刻意保持低调,记者昨天在位于秀水街附近的加拿大使馆签证处没守到蒋国兵的妹妹蒋兵容和弟弟蒋继兵。因为蒋国兵出事是在上周五,京城媒体大多只 在双休日转载海外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并未派出记者对此事进行追踪。天门市公安局虽然已经向加拿大驻华使馆发函,天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蒋国兵的同学张爱平 协助蒋国兵的弟弟和妹妹办理了护照,目前他们还在北京申请赴加的签证,如果顺利,蒋国兵的弟弟蒋继兵和妹妹蒋兵容将于本周日抵达加拿大多伦多。但他们并未 惊动湖北省和武汉市驻京办事处。湖北省驻京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对蒋的不幸也深表同情,表示将关注事情进展,对蒋家伸以援手。

记者了解到:通常申请赴加拿大因私签证,至少得5个工作日。蒋国兵的弟妹昨天要先在使馆排队领申请表,根据上面的要求填好相关内容并贴上照片,因为 是奔丧,还须提交境外医院和警察局开具的死亡证明。材料准备完毕后,再向签证处递交材料,获得面签机会。拿到签证后,蒋家弟妹即可购买赴多伦多机票,目前 北京到多伦多有直航班机,机票比较好买,一般13小时就可飞抵多伦多。所以蒋国兵的弟妹周日赶到加拿大参加哥哥的葬礼应该问题不大。

记者昨日从天门了解到,在天门市蒋国兵的家中,自发前往向蒋国兵的父母表示慰问的人特别多。处在极度悲痛之中的蒋家父母,强忍着泪水,向前来吊唁的人一一表示感谢。

蒋国兵的母亲在得知加拿大多伦多警方已经确认蒋国兵是自杀的消息后说:“我的儿子永远是我的骄傲。”她还表示,特别想念远在加拿大的孙子和孙女,希望早日能够看到他们。

当地华人协助蒋妻处理后事

645)this.width=645" border="0">

蒋国兵(圈中人)父子与王铁(右一)合影

昨日,记者拨打越洋电话,采访了正在多伦多的蒋国兵生前好友王铁,了解到了一些最新的情况。

蒋国兵的妻子卢彩蓉目前一直忙于准备后事,同时还要接待一些当地华人社团以及朋友的慰问。有不少华人主动找到他家提供帮助,当地不少市民纷纷捐款。

蒋国兵14岁的儿子已于25日参加由多伦多华谘社免费提供的夏令营活动。可能是因为到了开始懂事的年纪,蒋国兵的儿子显得有些烦躁,神情也十分悲伤。

同住在加拿大北约克的王铁每天白天驱车把蒋国兵的女儿接到自己的家中,晚上再送回去。因为这几天白天卢彩蓉忙于丈夫的后事,他们就帮忙照看一下。

第一笔捐款已送到蒋家

645)this.width=645" border="0">

蒋国兵的母亲得知儿子遭不幸的消息后,好几天吃不下饭,不少亲戚来到她的家中,安慰两位老人。

昨日在加拿大多伦多,5个华人社区团体昨天共商如何集中力量,协助料理蒋国兵的后事,而华人社区捐款协助蒋家人行动也已积极展开,希望能协助蒋国兵的妻小。

华人社区的救助行动已经展开,华谘处在事发后不到1天的时间内,就开通了筹款账户。当地的清华校友会、湖北同乡会、加拿大中国移民紧急救援基金、中 国专业人士协会召开联会,商讨救助的具体方式。昨日,第一笔捐款2320加元已送到蒋家。他们还在继续商讨如何安排蒋国兵的后事,并协助蒋家人度过困境。

645)this.width=645" border="0">

蒋国兵的妹妹得知哥哥遭不幸的消息后,掩面而泣

耿朝辉遗孀寄语蒋国兵妻子──要坚强面对生活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年前,移居加拿大的尹欣的丈夫耿朝辉从旧居公寓的14楼一跃而下,遗下当时没有工作经验的尹欣,以及不到3岁的大女儿和几个月大 的小女儿。尹欣表示,她听到蒋国兵的不幸之后心里很难过,并以过来人身份对蒋家致以最深切的慰问,寄语蒋国兵妻子与两名小孩要坚强勇敢地面对余下的生活。 尹欣说她感觉自己的伤口再次被触动了,非常理解蒋太卢彩蓉现时的心情,她希望蒋国兵妻子:“好好的、坚强的生活下去。”

尹欣还说,事件对结束了生命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而活着的人则要勇敢地继续生活下去。当年带着两名幼女的尹欣说世间没有过不了的困难,现时两名 孩子已分别5岁及2岁,最艰难的时期也已过去。她寄语蒋国兵妻子及其两名子女,不要被突如其来的不幸所击倒,要以积极态度生活下去。 

加拿大心理教授认为--蒋国兵可能是“应激性行为失控”

蒋国兵自杀事件发生后,加拿大多伦多不少市民在震惊和惋惜之余,也纷纷探讨未来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多伦多怀雅逊大学心理系的一位华裔女教授表 示,根据媒体描述的蒋国兵生前的种种行为来看,不像是长期抑郁症,而像是几秒钟内突然想不开的“应激性行为失控”,要解决这个问题,平时要注意自我的心态 的放松和调节,一是不要把不得志全部归因于自己,要知道成功与否还有运气等因素,以及客观分析环境,调节期望值。

她说其实每个人都有发生“应激性行为失控”的可能性,关键是不同人的性格会采取不同的调节方式,比如在面对找不到专业工作时,不要自我归因,认为全 是由于自己无能,实际上成功有很多因素,包括运气,外部大环境,自己的专业是否职位多等,这些都是人自身无法控制的,这时候如果想想这部分客观原因,心态 就会开阔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6-7-27 14:27 | 只看该作者

你好,国兵.再见,国兵(ZT)

前天三三发来email,送来一个联结,问我知道不知道更多.我打开来,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我楞了一天,想过去的事情,他的单纯质朴的笑一直在我眼前晃.

99年我随三三陪读来到Purdue,经常在离家最近的图书馆看书,那个时候我已经考过G,在准备考T,同时在计算机系上了两门课.忘记是怎么被卢发现的了,她很喜欢说话,告诉我她也在准备考T,她要上会计.她人很单纯,简单,朴实.我后来知道了她的先生也在和我一起上算法课.再后来我就见到了蒋.那个时候每天图书馆关门前,蒋来接太太,三三来接我,我们有时一起开车回去,有时一起走回去.蒋是那种非常非常好的人,他从来不会让人不舒服,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眼神也是诚挚的.我和三三很喜欢他们.卢当时边打工边读书,儿子6岁.他们是J签证,卢可以在美国店做事.她不是那种很复杂的人,要生活,要怎么做都是简单明了的.因为我和蒋在上一门课,后来我们就经常一起讨论作业.他同时在读博士,很忙,很少有时间去做计算机的功课,明天的作业今天才开始连学带做,但他很聪明.我学了又学的东西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和蒋在一起,你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是愚蠢的,他总是很宽容的模样.
他们的夫妻感情很质朴纯真.那时候每晚蒋来接卢,总是把太太的书包先背上,我就开玩笑说:我的书包没人背.他就伸手来接要背过去.慢慢我们两家越来越熟悉,随便起来,卢有时就会当我的面撒娇要蒋背,蒋把太太背在肩上,傻笑着.蒋很少自我吹嘘,对蒋的辉煌都是听卢说的.他是当年高考状元,在清华也很顺利,他们曾在香港待过等等.我问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具体,只知道他们是街坊,卢"很小,大概十岁的时候就在这个大哥哥腿上坐着玩了",他们是真正的青梅竹马了.我不记得他们给我讲的具体什么事情了,但一直记得他们提到当时在一起清华打开水...我就想象着蒋把太太接到北京,最初的时候一定是在给年轻教工住的那单身宿舍里没有洗手间没有厨房...但那时候他们多么快乐呀.
我很喜欢蒋,觉得他是我认识的人中少有的具有"solid integrity"的人.真正的正直. 算法期中考试,蒋那天还在外地开会,教授让他第二天补考,当然题目是一样的.他当晚很晚才到家,卢很心疼他,也觉得他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就跟我打电话要我是不是暗示一些可是蒋接过电话,就说,不要吧.
Purdue的功课很重,多少学生会了成绩会用一些小手段,可是蒋不会.
我经常到他们家混饭吃,他们家有个小菜园子,有我最爱吃的小上海鸡毛菜,我先吃,然后临走再带一些.后来蒋的爸爸妈妈来帮他们照顾孩子,吃得更好起来,经常有顿排骨什么的,我去混吃的次数就更多了.

那段日子单纯极了.幸福极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和蒋单独从学校走回家,说起这么大年龄还在读书的事,当时的他36,我26,他觉得比我大这么多还在读书,我也说放弃过去的成功很不容易的,但活在异乡这可能就是代价吧. 我和他都是农村里出来的,一切靠自己,我没觉得他那么顾面子什么话题不能讲的---写到这里我很后悔,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一直保持透明的交流,会不会有所不同?
考过T之后,我对蒋说觉得考得不好.他说,不会的,你那么聪明. 蒋就是这样,总是真诚地鼓励人,由衷地希望别人成功.成绩出来了,比我想象好许多.蒋对我说:你看,我说你很聪明吧. 我先考完,然后把我从国内带过来的所有材料磁带都给了卢.卢考完,我们分别入学.
我们还经常一起去芝加哥去买菜,我们四个有时候带上蒋的父亲(蒋的母亲留在家里陪孙子),先大吃一顿,然后再采购一翻.卢有许多生活窍门,看我不会过日子,总是出许多主意,诸如怎么做饭好吃又快,怎么省钱.
...
我真的不敢相信事过境迁,我们大家竟然是这种结局.
最后一次见他们俩,是2000年的夏天.我不记得是蒋的毕业典礼还是卢的毕业典礼,总之他们要走了,卢送我一个小小的搅拌器,很小,她25分钱在yard sale上买的,精致漂亮,我到今天还在用.那天卢和我在厨房忙,蒋和三三在客厅里聊.他们俩都是有点书生气的,都爱看很多的书.做饭过程中卢告诉他们要回国了,她觉得信心十足的.我这一直希望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的人对他们的未来羡慕不已.蒋不是个很在乎物质的人,卢也很会安然过小日子,我觉得他们这样子在哪里都挺好的.学核物理这个在美国的敏感专业,找工作完全靠运气,而回国,多少新的博士生想进清华已经进不去了.他们这样多好啊.但同时卢又说他们在申请移民加拿大.我开玩笑打击她:你折腾啥.她说只是留条后路.饭后我忘记为了什么原因了,我和蒋一起去拿什么东西,我们关于这件事情聊了一会儿.

我毕业找了新工作,慢慢就失去联系了.那时候用的都是工作email地址,换了工作以后通知过朋友一次.蒋从清华回信还祝贺我.每个人都在忙生活,很久都没有再联系.再后来遇到一个卢的朋友,说她在加拿大,而蒋不在.我觉得不对.我首先知道那是他们的私事,我没有权利资格去问的,但我和蒋和卢一直象一家人一样的随便,我觉得还是应该劝一下卢.我也能理解她,在美国辛苦拿了个学位在北美她可以不多不少地工作,而在中国,游戏法则不一样,也不这么单纯.京城那地方多少牛人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尤其许多地方都只招30岁以下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但加拿大的那地方工作机会更少.
有一类人不适合出国,就是蒋这种在国内已经有事业上的积累,来美国加拿大放弃太多,又已经人到中年,很不容易.
有一类人出国很划算,就是卢这一类的.在中国他们年轻的时候错过上好学校的机会.国内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让多少人一生再没有机会了.而来美国,可以读书,可以工作.实现多少梦想.

但是无论怎样,我总觉得一家人还是在一起好.
当时我那个朋友没有卢的电话,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我以后自己失业了很久,狼狈得也没有时间去问候别人了.时常想起他们俩,但也一直没有联系上.没有想到再知道他们的消息竟然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的结局.
很后悔没有和他联系,我甚至还想象着因为我和他背景相似,他愿意说出许多话,也许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结局了.

不说了,终于又有你的消息了,你好,国兵.
再见,国兵.
我失业的时候,度日如年,对自己否定,将自己看得很低,也很绝望.都不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能想象出来的.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了.看到网上不认识的人对你的分析讨论,我难过极了,知道这些都不对.你一定也不希望有人这么说,作为你的朋友,我记忆中的你是真正的你.还是让你安静地走吧.再不提过去了.我会一直记得那些快乐单纯的日子的.

我相信卢会让两个孩子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有多好,多正直,多善良...., 知道卢电话的朋友给我发个信吧.ky_zi@yahoo.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24 18:01 , Processed in 0.056073 second(s), 4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