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8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货币进“七雄时代”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币要升值300%!? 全球货币进“七雄时代”

新闻来源: 国际金融报 于August 11, 2006



  中印货币将升值300% 全球货币进“七雄时代”

  近来,国际外汇市场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屡屡创出新高;各国政要、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谈论最多的莫过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人民币和中国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舆论话题的核心。

  而2003年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指出: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剧烈洗牌,新的全球6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的名号自那以后被人们津津乐道。

  货币作为一国最鲜亮的名片,一直是各国经济实力的“晴雨表”。在人类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三大变化,从金本位制,到美元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后进入了牙买加体系。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素有“欧元之父”称号的着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曾预言,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的金融“稳定性三岛(threeislandsofstability)”将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而现今的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正由“一超多强”的格局,逐步走向“多强并存”的多个强势货币演义。哪些地区的货币将引领世界经济风骚,这是一个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美元:褪去“超强”迷彩

  美元日益由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超级”货币走向“强势”货币,这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必然。但是,即使美元持续贬值多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不会影响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美元有着从“超级货币”向“强势货币”转化的无奈,但其强者风范依然存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本位制开始瓦解,1933年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和世界3/4的黄金储备总量,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该体系下其核心环节在于两个挂鉤:美元和黄金挂鉤;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鉤。通过国际规范确立美元和黄金的同等地位,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上是“美元本位”制。1971年出现了“美元危机”,美国经济衰退,资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漤成灾。1971年8月,面对30亿美元的黄金兑换压力,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此举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表面上看,美元贬值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实际上美国经济地位下降才是其根源。随着战后欧洲重建以及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工业品生产比例下降到35%,经济总量只占大约23%;与此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48年的7亿盎司降到1970年的2.5亿盎司,近2/3黄金储备流失了。

  虽然美元已失去了以前那种一统天下的能力,但在牙买加体系下,其独特的超越地位是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虽然其相对经济实力在不断下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虽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由1950年的约50%持续下降,但50年后的21世纪初年仍占世界总产值的 21%,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25%,美国公司在全球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占比仍高达21%。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兴起,使美国引领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领域美国具有绝对世界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军事实力却前所未有。美国国防部的开支是仅次于美国的另外12至15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如果把全球189个国家的军费加到一起再与美国比较,美国的开支也占了40%─50%。

  强大的经济、科技、政治力量使美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建立了强大的“美元霸权”。美元的超级地位无庸置疑。

  然而自2001年以来,在美国经济滑坡、股市低迷的背景下,美元总体上的强势表现令不少专家跌破眼镜。在2001年12月31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年初的0.9424美元下跌至0.8915美元,远低于1999年1月1日欧元推出时的1.1719美元;同时,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在12月31日达到131.67日元,而其年初为114.35日元。2002年刚开始,华尔街外汇专家掀起了对美元能否继续保持强势的争论。

  而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反恐、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使美国财政赤字逐年扩大,达到历史最高位;巨额贸易赤字也日益扩大;美元汇价连续4年走跌,使全球投资者普遍看空美元走势,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甚至撰文,认为美国政府对美元贬值的放任政策会导致美元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丧失。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经泡沫破裂以后,经过10多年发展,正逐渐走出低谷;欧洲经济也日益复苏,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逐渐兴起,特别是中国经济实力蒸蒸日上。许多经济学家都纷纷预言,中国经济可能在20年后将超过美国,人民币也将取代美元成为新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第一货币”。

  可以这么说,美元日益由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超级”货币走向“强势”货币,这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必然。但是,即使美元持续贬值多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不会影响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仍将是世界经济中的“小班长”,美元仍将是“第一货币”。

  美元的持续贬值,不能简单归因于美国政府放任美国信用的扩张和美国居民消费的无度。其实这就反映了美元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国政府可以通过不断地发行美元来支付巨额的贸易赤字,美国的财政赤字也有相当部分通过美元输出的方式由非美国居民来承担。

  因此,在国际货币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美元有着从“超级货币”向“强势货币”转化的无奈,但其强者风范依然存在。

  欧元:欲与美元试比高

  单从经济实力、经济规模来说,欧元区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经济体。欧元也成为惟一能和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欧元尚缺乏足够的内在支撑,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将给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严峻的挑战,欧元的综合竞争力远远不敌美元

  欧元作为一种独立的超国家性质的法定货币于1999年1月1日在其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启用。它的诞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金融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无疑对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跨国货币对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尤为深远。

  虽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和德国经济兴起,导致日元和马克首次挑战了“美元本位”制度,但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兴起,使美国又一次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霸权”。而欧元的出现导致美元的垅断地位弱化,促使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格局。短时期内形成了美元、欧元占统治地位而日元扮演“小伙伴”角色的局面。

  一种货币能否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主要取决于发行该货币经济体的规模,该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大小,以及该储备货币币值的稳定性,而其经济实力是最后的决定因素。欧元背后的经济体是由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爱尔兰和希腊12个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货币联盟,其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欧元区拥有3.02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3710亿欧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为15.2%(不含欧盟15国之间的贸易)。

  单从经济实力、经济规模来说,欧元区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经济体。欧元也成为惟一能和美元抗衡的货币。这主要体现在世界储备货币的比例上。美元份额从1999年的67.9%下降到2002年的64.3%。而欧元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从1999年的14.6%提高到2004年的 24.9%,并且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储备构成中欧元的份额还在上升,一些亚洲新兴国家也更大比例地增加了欧元的储备。2005年8月路透社援引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报道称,如果英国以及其他欧盟国家採用欧元作为货币,同时美元继续贬值,欧元有可能在20年内取代美元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

  但更多的人对欧元给出了较保守的估计,认为在中期内欧元只能弱化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欧元与美元平分秋色还需较长时间,更不用说取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山东财政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所的张淑静副教授认为,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欧元尚缺乏足够的内在支撑,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将给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带来严峻的挑战,欧元的综合竞争力远远不敌美元。其次,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已有位置具有粘滞性,美元仍将保持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国际货币的位置,美国经济势力的影响仍会很大,大多数的进出口商及国际投资者仍使用美元进行贸易和投资,国际投资者的投资惯性一时难以改变。

  由于欧元诞生之日同美元约为1:1的汇率水平安排,毫无疑问欧元相对美元的汇率走势成了人们考究欧元的一个重要指标。1999年1月欧元启动时的汇率是1.018美元,之后一路下滑,处于强势美元的阴影中。2000-2001年间由于欧元还没有正式运行,人们对欧元大多持观望态度,欧元的价格明显被低估。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取代各成员国货币而成为欧元区惟一合法流通的货币。伴随着欧元的流通,欧元汇率也从2月1日的0.8560美元开始一路上扬,从3月底到7月份基本上呈单边上扬的走势,并一度突破美元单价,摸高1比1.02美元。

  欧元对美元1:1的比价是一条重要的心理线。它具有独特的意义,象征着欧元已经出现由弱转强的趋势。2003年以来,欧元汇率基本呈上扬趋势。2006年7月底已经高模1.2917,近日甚至可能突破1.3000的重要心理关口。

  虽然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支撑欧元走强的根本因素并非欧元的“强壮”,而是美元的“疲软”。但由此可见,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但欧元决不是附庸,它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国际事务、全球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日元:能否摆脱“小伙伴”角色

  受到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日元出现了持续升值现象,日元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深受人们喜欢的“硬通货”,日元储备在世界储备中的份额大幅增加。最近几年,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日本经济也逐渐复苏,日元相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值,但仍然没有改变其美元“小伙伴”的角色.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经济凋敝。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在战后不久就提出了贸易立国的口号,把扩大出口作为国策,採取了连续保持22年之久的1美元=360日元的固定汇率。

  在这20多年里,日本企业不必理会汇率的变化,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及扩大产品出口等方面,到1968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出口方面来看,日本产品也开始跃居世界前列。比如,在1965年,日本的汽车出口只是联邦德国的13%,而到了1974年,日本就已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而美国等国家受到石油危机冲击,出现了“滞胀”现象,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美国政府于1971年8月单方面宣布以放弃美元兑换黄金、对进口货强制性征收10%进口关税等为主要内容的紧急经济政策,从根本上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日元汇率开始上升,日元汇率制度也从固定汇率制过渡到浮动汇率制。

  在此过程中,受到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日元出现了持续升值现象,日元也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深受人们喜欢的“硬通货”,日元储备在世界储备中的份额大幅增加。

  而此时的美国,由于长期陷入越战泥潭,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企业竞争力受到日本、联邦德国等的严重挑战,不得不将美元贬值,以期摆脱困境。1985年,美、英、法、日、联邦德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促使日元、德国马克对美元升值的协议,从此之后,日元汇率开始迅速上升,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升值周期。到1995年,日元曾一度达到8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

  日元急剧升值,对日本经济最大的影响,是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对外投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日本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此时,日本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仍然主要集中在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传统产业方面,在以信息、生化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方面还没有发展到成规模产业的地步。日本传统行业的企业大量到海外投资,但由于国内缺乏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填补传统行业出走所造成的空白,于是就形成了日本国内所谓的“产业空洞化”现象,破坏了日本经济结构的顺利转轨。

  最近几年,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日本经济也逐渐复苏,日元相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值,但仍然没有改变其美元“小伙伴”的角色。

  在可预见的将来日元将更多的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小伙伴”的角色。

  “金砖四国”:掌控全球三成外汇

  “金砖四国”货币的实质汇率,将在未来50年内,分别升值129%到289%。其中,人民币汇率若不受政策影响,将在10年内升值一倍。如果时间放长,到2050年,巴西货币可望升值129%,俄国可望升值208%,而印度与中国货币将升值近300%,分别达到281%与 289%。与此相对应,“金砖四国”的货币将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重要角色。

  2003年国际知名的高盛証券经济研究团队预言:2050年,世界经济强权会剧烈洗牌,新6大经济体的面孔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国。而新兴的四国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其英文起首字母组合为BRICs的发音与砖块(bricks)相似,故被人们称之为“金砖四国”。

  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指出:未来50年,金砖四国的GDP将超越6大工业国;股市成长倍数将达66倍。

  其中,中国在未来两年超过德国,在11年后超过日本,在2041年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未来30年至50年,印度将是全球经济成长率最高国家,印度也将会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巴西的平均经济成长率为3.6%,而且将陆续超过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俄罗斯则将在2028年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金砖四国”货币的实质汇率,将在未来50年内,分别升值129%到289%。其中,人民币汇率若不受政策影响,将在10年内升值一倍。如果时间放长,到2050年,巴西货币可望升值129%,俄国可望升值208%,而印度与中国货币将升值近300%,分别达到281%与289%。与此相对应, “金砖四国”的货币将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重要角色。

  高盛报告对于未来世界财富分布的蓝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既有赞同,也有质疑。但从近年来4国的发展势头看,“金砖四国”从经济增长总体概况、资本流动与市场等方面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发展势头良好。

  从经济增长状况来看,2000年至2005年,“金砖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按美元计算)为28%,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贡献则达到 55%。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金砖四国”的贸易也在快速增长,2005年4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例约15%,具有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而且对于石油等重要能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

  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看,“金砖四国”目前掌握全球外汇储备的30%以上,在金融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4国中,中国的外汇储备最多,另外三国也掌握着高额的外汇。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与广阔的市场以及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也是4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大保証,4国作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的比例逐渐上升,2005年约占全球总量的15%左右。同时,“金砖四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出也不断上升。

  对于这些国家货币未来能否充当世界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能否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人都表示了怀疑,其主要集中于“金砖四国”的经济自由度较低。在155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度中,“金砖四国”都较为靠后,其中巴西90名、中国112名、印度118名、俄罗斯124名。一般而言,国家经济自由程度越高,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就越大,反之四国经济自由度较低,对其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利影响。

  虽然对于四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潜力是毋庸置疑,但对其发展看法存在很大不一致。从目前的情况看,四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恰恰与“BRICs”一词的字母排序相反。与中、印的快速发展及俄罗斯的复兴相比,排在首位的巴西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最慢。

  由于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最近几年发展速度惊人,人们对这两国充满了信心。2005年中国实行了汇率制度的改革,探索合适的汇率形成机制和合理的汇率水平。可以预期,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完善,自由兑换将指日看待。人民币的国际化的逐步推进将促使其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重要的一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14 08:52 , Processed in 0.041952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