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xianr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制造业中,中国绝对战胜不了日本之处”原文及引发的讨论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21#
发表于 2007-1-13 02:16 | 只看该作者

ZT

冰眼看日本:蝎子尾巴和日本企业

有两个歇后语,一个适用于日本企业,另一个适用于中国企业。[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蝎子尾巴——毒(独)一份



2、耗子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战败和“蝎子尾巴”(1)



六十几年前,日本人和美国人打了一仗。那一张输得那个惨啊。天皇也从神位上走下来了,全国也成了一片焦土。以至到现在日本也弄不明白他那到底是“日本国”还是美国的“日本州”。



痛定思痛,日本人倒是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技不如人”。于是在战后这六十年,反正有老大帮忙看门,就一门心思去练那个“技”,一定要“如人”了才行。



所以过了几十年,日本的制造业确实非同小可,不但“如了人”,还很有一些“独一份”的东西。俗话说“蝎子尾巴毒(独)一份”,这日本现在可真有几条“蝎子尾巴”。[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仔细看看这几条“蝎子尾巴”,就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日本的太平洋战争几乎都是败在当时没有这几条尾巴上面在的。反正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日本对这几条尾巴特别在意。



谈起日本制造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和家电。老有些人要抵制日货,说只要国人不买日本彩电,不开日本汽车,“小日本一年就完蛋”。



精神倒也可嘉,就是这些朋友大多不是制造业的,不知道日本的蝎子尾巴并不只是彩电和汽车。还很有几条。



首先是材料工业。



这是日本制造中最强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日本最近的经济复苏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可是为什么呢?是不是中国经济发展了,大家手头有了钱就一古脑儿全去买日本数码照相机和汽车,使得日本对华出口剧增,经济就好了?



也有点这个意思,中国经济发展了,大家生活富裕了,手头有了钱买个好点的DC、DV;买辆丰田本田什么的也很正常。但日本人所说的“中国的发展是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因素”这句话的意思不在这儿。[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的经济发展使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原因是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对日本的材料和零部件的强有力的需要。



首先是材料,当然最重要的是钢铁。日本人在上次战争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钢铁生产能力比不上美国,太平洋战争开战的时候,日美钢铁生产能力是一比二十。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反正这个“钢铁COMPLEX(情结)”的存在是不可置疑的。日本战后很注意钢铁工业,1973年开始生产量超过1亿吨,以后一直比较稳定地保持在这个水平上,2005年的生产量是一亿一千万吨左右。



中国在1996年登上世界生产量之冠的宝座,以后连续十年世界第一。而且在看得见的将来,这个冠军丢不了,2005年的中国生产量是将近三亿五千万吨,比第二位的日本多三倍多!



但是首先是中国国内旺盛的需求量,使得有多少钢铁都供不应求,2005年中国的钢铁缺口是几乎两千万吨,仅次于美国而占世界钢铁进口的第二位。而同时期日本年产量的30%是供出口的。



这就是日本人比谁都希望中国的景气好的原因。



因为日本的钢铁刚刚有过不堪回首的年月。[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日语中有一个词叫做“重厚长大产业”。其实就是“重工业”的意思,为什么要说得那么怪怪的呢?那是个贬义词。意思是没用的夕阳产业,就要被淘汰的产业。几年前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本制铁”的董事长就任经团联会长,“朝日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久米宏一脸不屑的样子:“又是钢铁?”



那时在韩国,巴西的廉价钢铁的价格攻势下,日本的钢铁产业确实是相当惨,最惨的是神户制钢所。因为它还赶上了1994年的8.7级的“阪神大地震”,几座高炉就被震成了生铁疙瘩。那几年就靠卖地皮,卖部门熬了过来。



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日本的钢铁业还是活了过来。一个是中国的旺盛需要,但是中国的需要是对大家公平的,为什么就日本的钢铁业能独享其惠则是有它的理由。大家都知道日本东西价格贵,所以一般建筑用粗钢日本产的竞争不过韩国和巴西。但是一到高强度钢,电磁钢,表面处理钢这些高利润附加值的高级钢,特殊钢,那就是日本人最拿手的了,还有不少就真是蝎子尾巴。



比如现在最先进的HIGH TENSILE STRENGTH钢丝,是制造高级轮胎的必不可少的材料。直径0.15mm的钢丝每根的抗拉强度从70年代的2800mpa发展到本世纪初的4000mpa,每年的需要量高达100万吨,那是新日铁的独门买卖。



民用行业中除建筑外对钢铁需求最大而且最讲究可能就是汽车了。现在为了省能源,提高安全系数,ULSAB(ULTRA LIGHT STEEL BODY AUTO)一直就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志向。强度高,厚度薄,又能吸收碰撞能量的高张力钢板是制造ULSAB的理想材料。1999年时,汽车用钢板只有20% HiTen,而到2005年,这个比例已经发展到50%了。



在这个领域里走在最前面的还是日本企业,到了一定厚度以下,现在还只有日本企业能生产这种对结晶构造进行严格控制的产品。[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日本人喜欢开一个玩笑:“为了石油去打仗,而又因为没有了石油而败战”,这可能也是日本人在节能方面不遗余力的一个潜意识原因。好像真的是这样,老冰下面举的例子,几乎全与能源和节能有关。



当然话说回来,老冰这是废话,所谓新材料,不就是强度更高,重量更轻嘛。



战败和“蝎子尾巴”(2).



早年间冷战,有个机构叫COCOM,中文叫“巴统”。不是什么“巴勒斯坦统一组织”,是“巴黎统筹委员会”,专管对共产主义国家的禁运。



现在冷战结束了,“巴统”也就寿终正寝了。但是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禁运限制还是继续存在,主要是对北韩,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这些国家。



打开日本海关印发的对北韩禁运物品的清单,肯定有几样东西会让你“诶”一声:“这也禁运啊?”[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什么东西?钓鱼杆,网球拍,高尔夫球杆。



是不是这些东西都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表现,日本人不忍心去腐蚀北韩的革命人民?危害了人家“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使命这罪过就大了。害怕什么时候人家打了过来弄不好又要被当战犯审一下?



不是,那都不是普通钓鱼杆网球拍高尔夫球杆,那指的是高级品:用碳素纤维做的。



碳素纤维耐热性强,重量轻,强度高,是火箭工程中的重要原料,这才上了禁运品的清单。



碳素纤维也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十年前的价格实在太高,除军用外,民用品也就一些奢侈品能用一点。像短跑王子卡尔•;刘易斯那样的人才能在跑鞋上用两寸见方那么大一块来加强强度和减轻重量。开发那双鞋时老冰跟着添过乱,一算那造价可真是舌头吓得缩不回去了,要知道那些顶级SPRINTER(短跑选手)们一双鞋就只跑一次的,也就是说刘易斯一双鞋就只穿10秒钟的。什么时候有空再蒸一笼鞋子的包子。



但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倒不是价格降下来了,而是民用用途出来了,这次意外的需求火车头居然是飞机。预计在2008年试飞的中型飞机波音787为了节省能源,预计在机体的50%中使用碳素纤维,这样可以减低20%的油耗。[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也就是至少到2008年为止,碳素纤维看好。更重要的是:这又是日本的一条蝎子尾巴。



“東レ”(东丽)一家就是世界产量的34%,再加上“帝人”集团,三菱レイヨン,这三家日本公司就占了80%以上的世界生产量。



用東レ社长的话来说就是:“现在的生产量无法满足需要”。因为现在不仅是飞机,汽车行业也在注意碳素纤维,東レ在和日产,帝人在和本田已经开始了风扇和车身用材料的开发。



再扯几句这三家公司吧,東レ的全名是“東洋レイヨン”,和那“三菱レイヨン”一样,原来全是玩“レイヨン”的。所谓“レイヨン”,就是rayon,写成汉字是“人絹”,翻成中文叫做“人造丝”。现在该猜得出来那个有名的“帝人”的全名到底是什么了吧?对,没错。就是“帝国人造丝”。



看二,三十年代的小说,电影什么的常能听到“东洋人造丝”这个字,那就是现在的“东丽”公司。这几家公司原来全是做纤维生意的,日本产业史上有个名词叫“三白产业”,那是指纤维,制糖,制粉产业。因为全是白色的故此得名。这三白产业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日本经济贡献可不小,尤其是纤维产业。看过日本电影《野麦岭》的朋友可能都还记得吧。



日本由于气候关系,不太产棉。那棉花从哪儿来呢?在美国南部采购,据说因为买的量太大,以至于美国南部乡下都不把棉花叫“COTTON”,而叫“MEN”,就是日语中“绵”的发音。但是这种说法的真伪没有得到确认,上次在河里挂了帖子求助,好像没有回音。怎么说河里有“美国南部乡下人”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三白产业从60年代开始就逐步在往南韩和台湾转移,受南韩和台湾的廉价产品的打击,日本的纤维厂家逐步转向化学纤维,后来就干脆成了化学厂家。像现在这三家的老本行纤维除了这个碳素纤维(那只是名字,和本来意义上的纤维不相干,这也算纤维的话,光纤就业的一起算了)和一些供高级面料,特殊面料用的人工纤维和化学纤维外,基本上都是综合化学厂家。



日本这次的经济不景气持续了几乎15年,可这几家化学公司(当然还有其他的大型石化企业像三井化学,住友化学什么的)根本就不知道这“不景气”是什么意思?从来就是景气,景气再景气。



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持。日本化工行业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几乎是最早的。做注塑的来料加工几乎是和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要生产外销产品,就只能用日本原料,国内不少干模具注塑的朋友谈起日本塑料原料起来那可真是如数家珍。



会不会有朋友问,化工厂家又不是日本独有,为什么一定要用日本货?老冰讲一件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一次HONDA USA做空滤器,指明原料用DUPONT。很好理解,材料调剂起来容易。但在最后一次实验时,原料里的玻璃纤维翻毛,怎么都没有办法解决。老冰因为不是干那行的,不懂,所以敢胡说八道。就给支了个招,说你们换上次用剩下来的那点原料试试看,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人家还真听了。结果上次的原料一上去,什么问题没有。



就是说美国杜邦的产品质量控制有问题,不同的LOT,玻纤含量可能不一样!这在日本厂家是不可想象的,只要产品型号相同,质量好坏先不管他,所有的LOT出来的东西都应该是一模一样才对。所以日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去试试上次的剩料看看。



战败和“蝎子尾巴”(3)[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从大英帝国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下令把皇家海军的所有舰艇从燃煤改成燃油以后,石油资源就是战争制胜的首要因素。石油也就由胜利者牢牢控制,决不许别人分一杯羹。一次大战的失败,使德国失去了在伊拉克的石油权益,这几乎也是德国在二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人们对太平洋战争时“大和号”战舰迟迟不出动总有疑问。其实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石油。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时,大本营参谋辻政信中佐曾经亲自到“大和号”上面见山本五十六请求支援,但山本五十六就是下不了出动“大和号”的决心。其实当时制空权还没有完全落到美国人手里,起码“大和号”不至于会遭到像最后那样刚刚开了几炮就葬身海底的命运。问题还是在石油,包括“大和号”在内的联合舰队一出动,一天就是一万吨燃料,而当时吴军港的重油储备就只有65万吨了!想动但是动不了。



战败了,当然本来就没有石油权益的日本就更加没有石油了,但是现在搞石油却离不开日本。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在石油开采上它也有一根蝎子尾巴:无缝钢管。



不管是在零下40度的西伯利亚,还是在水深2000米的西非沿海,萨哈林的一万米的地下,钻井不可缺少的就是无缝钢管。住友金属工业生产的油田天然气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0%,而在高级品上,则占到80%。



什么叫做“高极品”,住友金属工业的高级不锈钢无缝钢管“HiArroy”被称为是钢管里的“罗尔斯罗伊斯”,比其他同种钢管要贵出20多倍,够吓人的了吧?问题就是像这样的价钱你还是买不到。



随着原油价格的飞涨,石油开发业也是空前景气。用住友金属工业江口专务的话来说就是:“怎么生产也赶不上需要”。所以现在这种高级品除了只供所谓石油“MAJOR”(也就是原来被称为“SEVEN SISTERS”的英美那几家大石油公司)们,其他人弄不到。[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石油采出来了要精炼。日本的石油化工技术也是一条蝎子尾巴。这条蝎子尾巴有个更邪门的地方就是它不但能够跟别人比质量,还能够和别人比价格。



有人要说了,石油化工化费的人工少,都是自动化作业。只要有了设备,搁那儿不是精炼?它能和别的国家比价格也很正常。



不,人工费在石油化工中所占比重是少一些,但是石油化工设备占地面积大,日本的那些个土地费用和其他亚洲国家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应该说日本产品本质上是不应该有可能和其他亚洲国家在价格上竞争的。



但是日本的化学厂家靠两点做到了甚至在价格上也能和其他亚洲国家竞争。



首先,日本的石油化工装置被日本人鼓捣的什么都“吃”。除了原油以外,天然气废液,人造煤气,煤油,柴油,国际市场上现在什么便宜就能吃什么,全给你吐乙烯出来。现在一般日本石化装置的原料多样率一般在30%,预计今明年就能达到50%,这样在原料的价格上日本厂家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选择廉价原料的机动性。



另一点就是加强设备管理,减少故障率。大型石化装置,停机和开机就要分别要3,4天,一次开停一般就是一个星期。而停产一天的损失一般在一百万美元以上,原套设备一年只要少出一次全停事故,就是多增加一千万美元的收入。比如三菱化学从1990年开始开发的“高度安定运行技术”(SSOT)将其全公司设备故障件数降到一个月不到10件,而一般同规模公司在好的情况下一个月也应该有出150件设备事故。这样日本化学公司的设备运转率比其他亚洲国家的都要高,这也是在价格上可以竞争的一条原因。[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总的来说,日本化学厂家没有把价格竞争放在第一位。通用乙烯的生产,已经不是化学厂家获利的手段,而是像电力,自来水那样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建设之一。利润的源泉是下一步的精加工。



2008年以后,中国和中近东将有为数不少的大型石化装置投产。但是日本的石化厂家还没有感到威胁,这是因为即使按照中国经济增长以年率8%的速度,这些石化装置还是不能满足对一般通用乙烯产品的需要。更不要说以后的高级产品了。像现在制造液晶板用的薄膜和其他塑料产品就几乎全被日本厂家所垄断,全是日本的蝎子尾巴。



经常能听到“我们也会”这句话。这个“也会”就不是蝎子尾巴了,那只是“耗子尾巴”。俗话说“耗子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为什么没多大油水?耗子尾巴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蝎子尾巴的价格则由厂家决定,这就是住友金属的不锈钢无缝钢管能卖出比别人贵20倍价钱来的原因。



但耗子尾巴是能够进化成蝎子尾巴的。



愿中国的耗子尾巴早日进化成蝎子尾巴。



冰眼看日本之四十三:战败和“蝎子尾巴”(4)[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42年的瓜达卡纳尔岛。瓜达卡纳尔战役的中心是争夺岛上的机场,日本军队占领了机场后,发现机场跑道被炸的千疮百孔,不修不能用。



日本军官想起美军战俘来了,找来了守备的一个美军上尉,让他带着部下修机场。



美军上尉拼命抗议,说那违反禁止使用战俘作苦役的日内瓦公约。



日本人根本就没把什么日内瓦公约母约的当一回事:“修不修?不修就全部撕拉撕拉地干活。”



美军上尉也没了情绪,光棍不吃眼前亏,就问了:“你们要我们干什么活?”



“修机场跑道。”[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修跑道要那么多人?有我一个就行了。”



说着话在日本人怜悯的目光中(鬼子们这时大概在想:“这孩子肯定已经吓疯了”)打开仓库的大门,开出了一台坦克不像坦克,前面还举着块大牌子的东西,三下五去二,就把跑道给平整好了。



这是日本人第一次看见bulldozer——推土机。那是一见钟情,后来在战死五千,饿死一万五以后撤退时,也没忘记带走那几台推土机。到现在还老有人念念不忘当年要是有山姆大叔那样的工程机械的话,没准仗就会反过来打。



推土机到底是民用工具还是军事武器很难扯得清楚,不说文革武斗时经常能看到两派开着推土机当坦克冲锋。就是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推土机也是很施展过一番身手的。



太平洋战争末期的冲绳战役,美军愣是用坦克,推土机一寸一寸地碾,一寸一寸地炸,一寸一寸地堵,每天前进不到二百米。终于把皇军们给逼疯了,从坑道里冲出来和美军拼命,这才自找的“玉碎”。



战败了,不准造坦克,日本人把造坦克那劲头用到造推土机上来了,弄得日本的工程机械很有名。但一般建筑工地上看到的工程机械倒也不是什么蝎子尾巴,充其量操纵简单一些,故障率小一些,动作灵活一些。里面真正可以被称为蝎子尾巴的是日本的超大型油压挖掘机。[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加拿大,中南美,非洲的矿山,到处都能看到超大型挖掘机的身影。所谓超大型挖掘机,就是指150吨以上,最大的有800吨,站起来有四层楼那么高。远远看去真是电影《星球大战》里面的战斗机器人似的。



光日立建机一家公司在超大型挖掘机方面就占40%的市场份额。托现在全球性的资源紧缺的福,全世界的矿山都在拼命挖着在,预计今年能卖掉100台,头三个季度的超大型挖掘机产值就是3.5亿美元了。



用户对这种超大型挖掘机的关键要求是耐久性。矿山的作业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从零下40度的北极圈内到零上50度的热带非洲,在沙尘粉尘遮天盖地的环境中就得每天工作24小时不能停。因为挖掘机是矿山的心脏,挖掘机停了矿山也就停了。一般矿山用超大型挖掘机除了每两个星期定期维护以外,每年的运行时间超过6000小时。说实话,一般主战坦克的使用条件和他比起来那就像是在温室里一样。



所以这条蝎子尾巴的最关键技术是解决金属疲劳问题。日本虽然在油压挖掘机上起步较晚(1949年才开始用全国产技术制造),但是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企业的独占领地了。连工程机械的老祖宗,美国的Caterpillar公司(大家经常能看到大型工程机械的屁股上写着“CAT”,那就是指的Caterpillar公司,不是给那个庞然大物起了个“猫”的绰号)都放弃了油压挖掘机的开发,全部交给他和三菱重工的合资公司——新Caterpillar-三菱去干了。



但是,这工程机械好像还依旧是军事武器的一种。看过韩国军事幻想小说“第二次日韩战争”的人,都还会记得里面描写的韩国军队为了阻挡日本自卫队的前进速度而采取的破坏交通线的战术在“四菱”公司(暗指三菱公司)生产的“交通整理车辆”的面前一筹莫展的场面。



冰眼看日本之四十四:战败和“蝎子尾巴”(5)[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果说工程机械还是间接和战争有关的话(起码那玩意不是为战争而发明出来的),那现代造船业就和军事息息相关了。日本的现代造船工业的起源就是从甲午战争以后,为了日俄战争而形成规模的。



日俄战争时的1904年5月的黄海海战中东乡舰队几乎受损四分之一。这时候开始日本海军就决定了主要舰只由国内建造,这大概是日本战后能够在很长时间内执造船业牛耳的第一步。到那时为止日本只造过三千三百吨级的轻巡洋舰(装备15厘米主炮),一下子跳到一万四千吨,引擎20000马力,主炮30厘米的大舰。



当时没有电焊,全靠打铆钉。而且也没有现在打铆钉的风枪,全靠人力用锤子砸。但日本人愣是在两年半以内,在吴海军工厂里砸出来了“筑波”,“生驹”两艘13750吨的金刚级高速战列舰(速度达20节)。



值得一说的不是这两艘军舰的建造,而是在造完了这两艘军舰以后日本海军的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放弃了船台,改用了船坞。1907年日本海军在吴海军工厂建造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船坞,1912年完工时长312.7米,宽45.9米,是一个和日本人一贯喜欢弄的小打小闹不一样的东西。后来造“长门号”时又拓宽了一点,造“大和号”时又加深了一米,但长度没有变过,312.7米。



第二个这么大的船坞在世界上出现时,已经是50年以后了。



虽然已经废弃不用了,这个船坞到现在还在(所有权是石川岛播磨重工的)。有趣的是,现在没人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造这么大的船坞。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是:这个尺寸能够把一个驱逐舰水雷舰队(12艘)一次全部放进去。据说横四纵三正好是这个尺寸。[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败了战,海军被解体,日本的造船能力被当作了对美国的赔偿。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坞搬不走,就成了世界最大的垃圾场了。首先发现这个船坞的价值是美国的NBC(National Bulk Carriers Inc.)NBC向GHQ借来这个船坞和周围场地,在上面造起了油轮,从4万5千吨,6万吨一直造到10万吨,正好赶上苏伊士运河危机,NBC数钱数得累死。



日本人终于知道了没有大日本帝国海军的订货单,造船业也能自谋活路了。于是由政府出面,纠集船壳,钢铁,重工等力量,在造船,材料,引擎等方面一起努力,终于将这根耗子尾巴慢慢地弄成了蝎子尾巴。1955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



当时的日本造船除了朝鲜战争和日元比值上占便宜以外,在技术上领先一步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战后日本刚刚重新开始造船就把原来用在航空母舰上的高压蒸汽透平技术用在了普通油轮上,后来在1961年就淘汰了这一技术而代之以柴油内燃机,而其他国家则在1963年才开始采用这项技术。就这一点对日本造船业的发展就贡献巨大。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本在全世界卖掉800万册的畅销书叫做《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在书中预言造船业会成为第三世界的产业,巴西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王国。



20年过去了,取代日本的国家确实出现了,不过不是巴西而是南韩。日本的市场份额从1984年的50%跌到了35%,随着两国汇率的变化而不断和韩国交换着造船老大的座位。除了在造船材料和船用引擎上还是日本的强项外最重要的是日本一直坚守着附加价值最高的几个船种。像运送天然气的LNG船,其中球型的LNG船(就是背上抗着四五个半边球的玩意)只有日本会造。



为什么日本能造LNG呢,说来也有意思,倒不是因为有什么不可攀登的高级技术(当然在铝合金材料和焊接方面日本全有蝎子尾巴),主要是靠日本人的傻劲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质量信誉,别国产的不一定有人敢买。[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LNG船的TANK里面不容许有一点垃圾,不容许有一条裂缝。日本在造船工程中使用机器人的比例已经不低于汽车行业了,工程管理的严密甚至让丰田公司感到吃惊,表示要向造船行业学了。



但是在机器人作业的同时,所有的焊缝都是富有经验的手艺人一条一条全部目视检测器焊接质量了以后再用X线探伤仪一点一点地探伤,和美军攻打冲绳没什么两样。



整个过程看起来有点“冒傻气”。搁其他国家的人,有可能前20%左右认真查了以后,后面的80%会不会“依前20%类推”?这样想想,能抢日本人生意的可能就只有德国人了吧。



说两个日本品牌,“尼康”和“佳能”,全世界没有人不知道吧?哪儿来的?打了败仗的副产品!尼康的汉字准确地写应该是“日光”,日本光学株式会社,三菱集团的。佳能呐,不用讲了,加农炮!原来干吗的?造炮瞄仪的。美国电子工业棒,二战时就用上了炮瞄雷达。而日本当时就只有光学炮瞄仪,但性能很不错,30公里的距离,误差30厘米,可以和现在的民用GPS相比,想想那个镜头的研磨精度吧。战败了,不准造武器了,把造镜头的技术拿来做照相机,怎么样。尼康的镜头够好了吧?可尼康的老人还是痛心疾首,说现在的人简直不要脸,这样的镜头怎么能拿出来卖?尼康的招牌全毁在他们手里了。原来那才叫镜头呐,现在的只能叫做玻璃片。



这样的东西多着呢。SUBARU汽车的富士重工,原来是中岛飞行机,造轰炸机的。老大不准日本人造飞机,改行造汽车了,飞机的引擎都能做,汽车还不是小菜一碟,这不,SUBARU就是最好的运动型轿子之一。



蝎子尾巴和日本学术[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化学方面排行中,共有716个研究机构进入排行,其中东京大学排名世界第2,京都大学排名第3,东京工业大学第10、大阪大学第16、东北大学第17位,共有5所大学进入了世界前20名排行。中国的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237名,位居中国国内第一。



在物理学方面排行中,共有563个研究机构,东京大学位居世界首位,被引用数高达12万6041。东北大学排名第17名,大阪大学排名第29名,京都大学排第30名,东京工业大学排名第58名,日本只有10个研究机构进入了前100名排行榜。中国的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269名,位居中国国内第一。



在材料科学方面排行中,共有487个研究机构,东北大学排名世界第1,京都大学第8,东京工业大学第12,大阪大学第15,东京大学第19。日本有5所大学进入前20名。中国的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64位,位居中国国内第一,并且是惟一一所进入前100名排行榜的大学。





<!-- Google Ad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13 02:28 | 只看该作者
你能读懂这篇文章的意思, 你的嘴巴就会彻底闭上了.
正因为我是行家, 我才能认识到自身和别人的差距. 你凭什么在这里高谈阔论, 就因为你不是这个行业里的人? 我看你还是回到你自己知识理解的范围里混吧.
Post by deland
没头脑没见地的人也可以硬充行家来讨论你不了解的事情,你就是一个,我为什么要骂日本人啊,我又没象你那样被日本人看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13 02:28 | 只看该作者
franzzz 你可能是很久没有回国了吧.下次回去你可以参考一下关于国内电脑和电视机的销售行情.虽然现在品牌效应仍然存在.但是国内人的消费观点已经改变了很多.


降30%还有利润 国产电视引日韩降价

http://www.ea3w.com 【转载】 作者:http://www.ea3w.com 2006年02月24日 06:10


低价酷睿2本本 拨打800-858-2339

<TABLE height=210 width=210 align=right border=0 valign="top"><TBODY></TBODY></TABLE>  打响中国彩电市场抗击洋品牌第一枪,液晶最大降幅20%,高清等离子最大降幅近30%。

  面对一个月来日韩彩电品牌的集体价格跳水,中国本土品牌果真集体失语了吗?

  2月18日,创维集团正式宣布,旗下4款液晶和高清等离子将大幅调整价格:其中40英寸液晶零售价格为13999元,42英寸高清等离子零售价格为11999元,液晶产品最大降幅达20%,高清等离子产品最大降幅接近30%。

  这次降价产品都是主销品种,表明创维此举绝非姿态,而是有信心在平板电视领域与洋品牌展开全面对决。

  降价,是最原始的市场手段,尽管有效,但对企业利润而言具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负面效应。创维是彩电业内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之一,其降价的背后是什么?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创维数码新任执行董事杨东文表示,洋品牌的“集体跳水”行为,是其市场份额急剧萎缩造成利润下降的空前压力的结果。

  杨东文称,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制造业,彩电业并非暴利者的天堂。彩电企业的利润不仅来自技术、产品创新,更需要注重从制造、采购、营销等各个环节通过高效管理要利润。与此同时,与上下游企业衔接过程中,更讲求供应链管理以达到各方的协同高效。

  杨东文说,这次创维能在平板电视上主动做出如此大幅度的降价,表明创维绝非被动而为,而是有备而来。

  据介绍,在关键部件上,创维采购的与洋品牌完全相同,而在产品制造以及系统集成技术上,创维已经可以与国际品牌看齐,因此,创维的降价不是“赔本赚吆喝”。创维在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能有价格的挖潜空间。

  这样的挖潜空间一定不是最近一个月创维刚刚具备的,那么,为什么选择春节后的淡季进行降价促销呢?

  创维集团董事、营销总部总经理刘棠枝称,了解本土市场的,一定是本土企业。

  刘棠枝分析说,有两个理由让创维选择在此刻降价。首先,创维作为国内彩电的领导品牌,将续领跑2006年的彩电市场,有能力主动应对外资品牌的价格攻势。创维已经完成一切内部准备,这才发动了此次较大规模的市场推广行动,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2005年没有“春”。了解中国本土文化的人都知道,在没有“立春”这个节气的年份里,中国的结婚率明显下降。而新婚家庭是购买高档彩电的强劲需求者,因此憋了一年的新婚家庭购买力必然大幅释放。此刻降价,当然能很好迎合市场的购买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创维“有备而来”的核心,是创维在平板电视上具备降价的能力;而降价时机的选择,则表明创维的“土狼”本色,能准确拿捏本土市场的文化营销细节。

  创维数码CEO张学斌则表示,2006年将是平板电视时代全面来临的一年。据统计,2005年液晶和等离子电视销量达190万台,占彩电整体市场的16.70%,同比增长375%。张学斌认为,这种旺盛的趋势在2006年将会继续延续。据他分析,随着上游屏幕供应商新一代LCD屏生产线的陆续投入使用,屏幕的价格将有可能继续下跌,这将刺激整机厂商坚定地开拓平板电视市场,也将刺激广大消费者选择平板电视产品。“平板电视将比我们预期的要早一些走入二、三级市场,这将为彩电厂商提供一个广阔的待掘金矿。”

  观察人士认为,中外彩电企业间的竞争距离已经极大缩小,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竞争优势保卫本土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1:30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简简单单
观察人士认为,中外彩电企业间的竞争距离已经极大缩小,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竞争优势保卫本土市场。

日本电器在中国早几年就已露败象了,请看:日系电器在华开始露出败象

这就说明“日本大势已去”了?如果你目前还在中国,发表这这样的言论不足为奇,因为你在中国看到的信息:一、是经过政府过滤的(通过封堵国外网站、报刊发行须审批许可、卫星电视非法化、偷听敌台治罪等手段来实现);二、在中国很多新闻是富有较强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跟国人同样封闭不知道外面真实世界)一厢情愿地自说自话出来的。

但是如果你走出了中国,还是如此封闭,不知道日本的实际国情,即使知道那么一点也还是通过中国的网站(海外中文网站上的愤青言论)而知道的话,那只能说你对日本并不了解。因为:一、你没有到过日本;二、你也没有看过海外媒体对日本的报道。如果你语言有困难,你可以看看台湾东森电视的JET日本频道(带中文字幕)。

如果你没时间去日本或者看海外媒体对日本的报道。告诉你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之后再动动脑筋思考一下,然后再想一下是否“日本大势已去”了。

去一下你家附近的商店(别去$1店),走进Future、Bestbuy去看看:在高档电器、高档笔记本电脑、高档数码照相机、高档电子游戏机方面,日本产品多,还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电器多(或者有没有中国的自主品牌)。看一看北美街头跑的几近一半的日本品牌的汽车和占多数的日本品牌的高档摩托车(有没有中国自主品牌)。到乐器店看看高档钢琴是日本品牌多还是中国品牌多(或者有没有中国品牌),再到珠宝店去看看名牌中的日本手表多还是中国品牌多(或者是否有中国品牌),高档化妆品中的日本品牌(有没有中国品牌)。到世界上主要旅游景点(除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廉价旅游路线)看看日本游客多还是中国游客多,住国际四星级以上的日本民间游客多还是中国民间游客多。这些都是日常随处可见的现象,只要你留心,你随时可以得出答案。

最近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全球瞩目的2007国际消费电子展上(ww.cesweb.org ),日本韩国甚至台湾都有多种最新的引领世界潮流的电子品展示。那些令国人自豪和骄傲的民族电器制造商TCL、Konka、海尔、长城电子、联想等都没有自己的产品露脸儿,但是这些集团的CEO们却都到场了,都是跟你我一样作为参观者而不是参展商到场的。

对事情作出评判不要感情用事,因为只凭感情是改变不了现实的。现实是无情的。
闲着没事上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13 12:43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加拿大快四年了, 干压力容器CONSTRUCATION 两年, 国内经验十年. 我不敢自称是专家,但自觉也不是个混子. 你是什么来路? 要是同行可以比划一下, 加上那个DELAND, 关于压力容器设计, 制造, 检验的问题尽管提, 我有问必答.


Post by PPV
frankzzz:
看了阁下的发言,我可以判断:

您在中国的时候,就没正经干过技术工作,或者说是在混。
您来加拿大后,工作时间也不超过二年。
如果我说的不对,您就吱一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13 12:47 | 只看该作者
这本来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帖子, 让一些人搞的政治气味浓烈, 硝烟弥漫. 真心希望有真懂技术的朋友进来发表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3:53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lunala_
这里头有个历史性的比较,中国发展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有多少年?日本人发展了多少年,台湾人发展了多少年?
首先我们得承认49-80年之间中国或者说中共所犯的错误,不承认是在睁眼说瞎话。
兄弟,如果你要从历史上,咱就从人类历史的长河看,从更长的历史上看中国比日本发达!

在国际竞争上,没人理会你在49-80年你是否犯过什么错误,也更不会因为你那些错误而原谅你。大家关注的实现,而不是历史。真打起仗来,坚船利炮说话。更何况那些错误是自己造成的。今年你回首往事说49-80年犯了错误,那么,在一个非民主的国家里,在过几十年甚至百年,谁敢说后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不说80-06年这一段没犯错误呢?

为自己的落后找借口,不能正视他人的优势和成就,是不可能超越别人的。

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民族文化有这么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打不过别人们不要愿别人,只能愿自己不行,老老实实地提高自己;日本,这个崇尚武士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就是:打得过你我是好汉,打不过你我俯首称臣。为什么日本人不向中国道歉,因为日本国民普遍认为跟一个战败者道歉是耻辱的,他们到今天还认为,二战日本是败在美国手下,二战期间中国是二本的手下败将。

我们国人是打不过别人就怨别人历史上比我们发达更有甚者谩骂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在满地可唐人街的华人生意竞争中也普遍存在,这是无能的表现。
闲着没事上个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13 17:39 | 只看该作者
to ppv, deland:

压力容器制造业是夕阳产业不假, 加拿大的制造商在世界上也不上数. 我在这里说的是日本的制造业是世界顶级的, 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无法超越的,这也是这个帖子原来的中心论点, 虽然现在离题是越来越远了.
PPV关于电子产品的例子证明不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恰恰相反, 他暴露了中国的不足. 制造业的基础和精华是材料工业, PPV如果是这一行的人,就会赞同我转的冰雨的文章里的观点, 当然前提是你读了我的转贴.

加拿大的压力容器制造业正在没落的提法不对,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兴起过. 和其他行业一样, 加拿大的制造商对美国市场有强烈的依赖. 材料要从美国进口, 定单要在美国寻找, 最主要的, 设计,制造和验收都要遵照美国标准. 现在, 这个局面有所改善.至少是在ALBERTA, 压力容器的本地需求量巨大. 去年, 全ALBERTA省新注册的压力容器有近十万台.这是本地石油产业急速膨胀的结果. 现在EDMONTON有50家以上压力容器制造厂, 全部合同量饱和. 一些厂家甚至拒绝接受供货期要求在半年以内的新定单.伴之而来的是机械工程师和熟练工人的严重缺乏和工资水平的急速上涨. 这吸引了大量的外省移民. 我就认识几个从MONTREAL 过来的朋友, 从事设计和无损检验, 收入很高. 一个哥们2001年登陆, 在MONTREAL读了EE, MASTER, 可毕业后8个月在魁省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最后靠国内的无损检验经验在EDMONTON找到了10万年薪的工作, 这样的例子很多.

PPV同学, 我不需要再花两年时间来了解北美的这个行业, 15年前我就使用ASME规范了.
不过有一点你说的对, 很多加拿大公司都被美国人收购了, 我现在的公司就是一家美国公司.这样也好, 将来加拿大不景气了, 去美国找工作更方便些.

DELAND 同学, 我2003登陆, 前面近一年时间在打工,一年时间在混COLLEGE, 然后是工作. 在国内我的领域是焊接工艺评定和质量检查, 你当然可以依旧认为这些经历都是假的.

PPV, DELAND, 两位应该把自己的身世也说明一下, 起码象我一样报一下专业背景, 也好让大家评论一下两位究竟有没资格在这里高谈阔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13 20:15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frankzzz
DELAND 同学, 我2003登陆, 前面近一年时间在打工,一年时间在混COLLEGE, 然后是工作. 在国内我的领域是焊接工艺评定和质量检查, 你当然可以依旧认为这些经历都是假的.

PPV, DELAND, 两位应该把自己的身世也说明一下, 起码象我一样报一下专业背景, 也好让大家评论一下两位究竟有没资格在这里高谈阔论.
在这个网站上,只你有资格高谈阔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13 20:22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PPV
frankzzz:

加拿大需要技术工人,衷心祝愿你事业有成,生活越来越好。
目前中国在技术水平上与日本和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精密机械领域。毕竟,中国的底子太薄,起点太低了。
不过,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特别是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内在和外部的环境空前的好:大量的外汇储备,人才的培养,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等。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说什么中国制造绝对战胜不了日本,还不如说:中国人=劣等人,一副奴才相!
你问我是干什么的,看看“住宅市场--到底放慢到什么程度了”
http://www.sinoquebec.com/bbs/showthread.php?t=358957
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只顾埋头拉磨,忘记抬头看路。
多数人都是见了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偶尔说上几句,谁有你那么多时间啊,没事给这个网站转载大量的贴子,然后才有资格说几句,其他人要想上在这个网站上说几句话,前提得承认中国人=劣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11 12:00 , Processed in 0.058252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