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城▇▄▃▂▁鱼种简介▁▂▃▄▇岸上█
最近众夫钓鲟热情很高,本夫特百度《鲟鱼概论》一片以飨众夫!
鲟鱼概论
鲟鱼(Sturgeon)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 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全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现存鲟鱼均分布于北半球,主要有3个分布密集区:
1、欧洲的东部,里海、黑海,咸海地区;
2、环绕北太平洋两岸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区;
3、北美洲东海岸地区
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黑龙江和西北的新疆三个区域:
1、长江:中华鲟、达氏鲟、白鲟;
2、黑龙江;史氏鲟,达氏鳇;
3、新疆额尔齐斯河:西伯利亚鲟,小体鲟;
4、新疆伊利河:裸腹鲟
1998年4月1日起,联合国华盛顿公约(CITIS)将全世界野生鲟鱼认定为濒临绝种的保护动物。长江水系的中华鲟列为国家一级水生保护动物,史氏鲟、达氏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等都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均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鲟鱼不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主要集中在东欧地区,该地区鲟鱼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90%。鲟鱼类多数属于温水性鱼和冷水性鱼之间的类型,为亚冷水性鱼类,喜栖息于寒带和温带盐度较低的水体。
鲟鱼大部分为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如长江的中华鲟幼鱼降河下海生长,性成熟群体由浅海溯河到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繁殖。但由于筑坝阻碍了鲟鱼的生殖洄游和过度捕捞性成熟的亲鱼等因素,导致鲟鱼资源急剧下降。
在26种鲟鱼中产量最大的为:俄罗斯鲟、闪光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其次为:大西洋鲟、高首鲟、湖鲟、史氏鲟、达氏鲟、中华鲟,匙吻鲟。到目前为止适合人工养殖的鲟鱼主要有9种: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中华鲟、小体鲟、闪光鲟、杂交鲟(欧洲鳇×小体鲟)、匙吻鲟、达氏鳇。
中华鲟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最大个体重达550公斤,平时生活在我国东部沿海,性成熟后洄游入江河繁殖,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另在珠江也发现有少数中华鲟产卵。在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前,中华鲟的产卵场位于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由于葛洲坝枢纽的阻隔,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的中华鲟,在紧接葛洲坝下的宜昌长航船厂至万寿桥附近约7公里江段上,形成了新的产卵场,面积大约330公顷。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从1983年起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1万尾左右。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 中华鲟的产卵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当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运行后,10月份水库将大量蓄水,将水库水位从145米提高到175米,使下泄流量显著减少,10月平均流量从建坝前的18980立方米/秒减少到11090立方米/秒,减少了41%,这将使本来就不大的中华鲟宜昌产卵场的面积进一步缩小,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今后应加强对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亲鲟的捕捞数量和捕捞地点、时间,应严格限制,切实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让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永远生存下去。
史氏鲟
史氏鲟介于温法水性鱼类的冷水性鱼类之间,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26度,但近两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30-33度时仍能存活。其生长最适水温为18-25度。 史氏鲟繁殖季节为每年5-6月份,当水温达17度时,就开始产卵活动。天然史氏鲟的性成熟年龄为11-13龄,人工养殖的较天然的早,一般为6-7龄,为隔年产卵鱼类。 史氏鲟为肉食性鱼类,其消化系统中,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又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因此具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幼鱼的食物以底栖生物、水蚯蚓和水生昆虫为主;成鱼则以水生昆虫、底栖生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在饲养情况下,经过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史氏鲟的食欲与水温密切相关,水温在8-12度开始摄食,但食量少,生长缓慢。随着水温的升高,食欲逐渐增加,尤以18-25度时的摄食量最大。26度后摄食量又逐渐减小。
匙吻鲟
匙吻鲟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与中华鲟一样,同属于鲟形目,是鲟鱼的一种,属世界珍稀名贵鱼类,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国从1990年开始从美国引进匙吻鲟受精卵。匙吻鲟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性情温顺,食物链短,是所有鲟鱼中唯一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鲟科鱼类,饵料来源广泛,易养易捕,能在北方地区自然越冬,其卵、肉、皮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适合于在水库放流养殖。匙吻鲟为软骨鱼类,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吻呈汤匙状,形象鸭嘴,故又名鸭嘴鲟。其食性与花鲢相似,是一种滤食性鱼类,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 特别是水蚤是匙吻鲟最喜爱的食物,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也偶尔摄食,全长在12厘米以下的鱼,逐个吞食浮游动物,也吞食小鱼、小虾,全长超过12厘米以后,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营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 经驯化养殖也能摄食商品配合颗粒饲科。此鱼性情温顺,容易捕捞,喜栖居于水中上层,对水体溶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比白鲢耐氧力稍差,匙吻鲟性成熟年龄为6-8龄,是鲟科鱼类中性成熟最早的鱼类,不需洄游条件,可进行人工催产繁殖, 孵化育苗。成熟的卵子呈灰黑色,卵受精后具粘性,卵子粒径2-2.5毫米,同龄的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 成熟匙吻鲟雌鱼卵巢占体重15%-25%,匙吻鲟为春季产卵类型,产卵季节4-5月,水温16℃时,从受精到孵化出苗约需6-7天,水温18-19℃,约需5-6天。 匙吻鲟适温性广,2-37℃的水体中都能生存,能在北方安全越冬,适应性强,在池塘、湖泊、水库等不同水域均可进行养殖,能在池塘中与草鱼、鲤鱼,鲂鱼等鱼类混养,更适合于在大中型水库放流养殖。放养全长25厘米的匙吻鲟,当年可达50厘米,体重0.5公斤。 翌年可达80-85厘米,体重2.5-3公斤。匙吻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幼鱼阶段,因其有一长吻,形体奇特,摄食商品配合颗粒饲料时,腹部向上,动作独特,逗人喜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一种高档观赏鱼类。成鱼肉多刺少,质细味鲜,是制做烤鱼肉上等原料,可熏制或罐装,售价很高。鱼仔可制做鱼仔酱,是名贵滋补品,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供不应求,可出口创汇,每公斤售价达400-500美元,被称为“黑色金块”。鱼皮可加工成高级皮革制品。
俄罗斯鲟
俄罗斯鲟产于前苏联,主要栖息在里海和亚速海--黑海水系内。属洄游性鱼类,洄游到伏尔加河产卵,1993后保藏鲟引进我国大连,并养殖成功。俄罗斯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人工驯化,成为工厂化、池塘、水库养殖优良品种。近几年,我国俄罗斯鲟技术不断完善,特别是饲料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仔、幼及成鱼系列配方的使用和鱼病防治技术的提高,加速了鲟鱼养殖规模化的进程。利用饲料培育俄罗斯鲟苗种,成活率可达60%-90%,投喂一个月体重可达3克,2个月可达20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