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第二次台海危機」的八二三炮戰在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開打以後,接連著四十四天,中共發射了將近四十八萬顆砲彈。這場戰役發生迄今已經四十三年了,作為捍衛台澎金馬的指標戰役,它在中華民國國軍戰史上是重要的一頁,特別是與古寧頭之役不同,台籍戰士在此戰役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除了官方的宣傳外,八二三砲戰確實對於以後台灣歷史的發展,台、美、中三角關係的互動,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台灣」的政策都有相當的影響。在八二三炮戰四十三週年前夕,本報「台灣歷史之窗」特別邀請政治大學歷史系薛化元教授執筆,探討這場戰役發生的始末與其代表之歷史意義。
炮戰發生始末
所謂八二三砲戰並非只發生於一天,實際上自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與數百門大砲於當日下午五點三十分同時向大小金門大擔、小擔等島,進行密集性的砲擊起,在短短八十五分鐘內共發射了三萬多發砲彈,砲戰並持續到一九五九年一月七日。總計人民解放軍向金門等地砲擊的數量超過四十萬枚,無論數量或是密度,都在人類戰史上可佔一席之地,由於砲戰始於八月二十三日,史稱「八二三砲戰」,又由於這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台海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也有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者。
美方支援穩住戰局
砲戰發生之後,為了因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強烈的攻擊,美國國防部在次日旋即發表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域進入戰鬥態勢,此後第七艦隊除了協助我國海軍補給團赴金門補給外,並且與空軍、海軍陸戰隊、陸軍舉行一連串防空兩棲作戰聯合演習,並派駐F-104A星式戰鬥機及勝利女神飛彈營至台灣,同時也在台灣成立作戰指揮中心。而為了直接有效壓制來自人民解放軍的持續砲擊,美國軍方並且提供火力強大的新型「巨砲」至金門,果然在其後雙方的砲戰中充分發揮其功效。在美方的協助下,中華民國軍方雖然在八二三砲擊當日遭到嚴重的損失,包括金防部副司令官吉星文中將等殉職,不過終究可以在火力上與人民解放軍抗衡,甚至進而可以壓制其火力。更重要的是,人民解放軍若意圖佔領金門,除了必須在地面強大火力掩護外,也必須取得金門上空取得制空權,才可以遂行兩棲登陸作戰。可是自當年九月起,持續在台海及金門島發生的空戰中,國軍持續取得制空權,並擊落二十多架米格戰鬥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明顯地無法取得制空權。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如原先計畫般占領金門,而美國方面亦迫使蔣中正總統從金門、馬祖撤軍,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思考如何解決台灣問題上,出現政策上的大轉變,也影響了以後台灣海峽兩岸的互動關係。
美方的立場與中共高層的政治考量
實際上,在一九五○年代,縱使台灣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方對於條約是否及於金門、馬祖等外島,始終沒有明確的表態,而且也提出中華民國政府從金馬撤軍,以營造國府與北京政權的中立地帶,來架構雙方的統治領域與國際定位。而在八二三砲戰發生以後,美國雖然採取一連串積極協助中華民國行動,但是國務卿杜勒斯有意藉此讓中華民國軍隊產生自外島撤軍的意向,最晚在同年九月三十日便已公開提出。此一意見當然不為蔣中正總統所接受,而於十月一日正式公開表示反對自外島撤軍。相對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高層,包括毛澤東、周恩來等亦開始認真思考,若是持續過去原有的戰略,繼過去先後攻佔海南島、舟山群島、大陳之後,進而取下金門、馬祖。因為縱使人民解放軍能在這些軍事行動中,順利佔領國軍駐防的中國大陸沿海諸島,則中華民國統治的領土將只剩下台灣本島,在地緣上便與中國大陸完全脫離關係,如此一旦出現美方計畫的國共雙方「跨峽而治」的現象,可能導致台灣獨立的局面。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表示,基於前述政治上考量,就改變原有的政策,決定要不就台、澎、金、馬一起攻下,否則也不各別取下金門、馬祖等外島。此後,人民解放軍宣稱對金門採取「單打雙不打」的策略,實際上卻只呈現戰術上人民解放軍無法施展的事實,而成為一種習慣性的軍事騷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