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12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柏林墙倒塌20年特别报道:从14岁就开始想逃离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推倒柏林墙前几个月,已经有数万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边境被剪开的铁丝网逃往奥地利。许多家庭还带来了两三辆小汽车,如果丢失一辆就可以马上用另一辆。东德人在追求什么呢?看似戒备森严、东德人历尽千辛万苦也未必能顺利翻越的柏林墙,又为什么却在一夜之间倒塌?
文·景凯旋(南京大学教授)

翻越柏林墙

  柏林墙为什么会倒塌?国内报道多归因于计划经济的落后与民族认同的感情方面。这样说自然也没有什么错。但问题在于,第一,为什么不是由东德统一,而是由西德统一?第二,当时的东德是前苏联阵营中经济最好的国家之一。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在推倒柏林墙前几个月,已经有数万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边境被剪开的铁丝网逃往奥地利。许多家庭还带来了两三辆小汽车,如果丢失一辆就可以马上用另一辆。

  那么东德人在追求什么呢?

  他们追求的是自由选择。二十年前的11月9日,约有7万名东德人参与了德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示威活动。它是那一年一系列民主运动的高潮,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相继发生变革。在东德莱比锡的大游行中,人们为了防备流血镇压,让孩子呆在家里,自己走上街头,不断地高喊“我们才是人民”和“自由”的口号,而压制自由的象征——柏林墙也在这一天被示威游行的群众推倒,士兵们站在一边看着,柏林墙两边的人们哭泣着拥抱在一起。今天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这些群众中,并成为最早踏上西柏林土地的东德人之一。第二年,分裂的德国统一了。

  自从1961年柏林墙建起之后,这座水泥墙就将东西德分割开来。建墙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寻求他们所想要追求的幸福。这堵墙横在欧洲的心脏,在欧洲人心中成为一个巨大的创痛,当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柏林墙发表著名演讲,他称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东西欧洲从此被人为隔绝,东欧人包括东德人在内,在苏联帝国的控制下,生活在另一种体制里,完全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许多东德人仅仅因为父母的宗教或政治原因,失去求学的权利,甚至不能去东欧国家旅游。许多人被迫成为秘密线人,监视和告发自己的邻居甚至亲人。

  翻越柏林墙从此也成为争取自由的象征。几十年来,不断有东德人冒着生命危险越过此墙,逃往西柏林,有的人直接开车撞破水泥墙,有的人挖了上百米长的地道,还有的人跳楼、游泳,藏在西德游客的汽车后座厢里,甚至还有人自制出一艘潜水艇,潜到西柏林。有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两家人秘密造了一个气球,带着孩子,升上高空,当他们飞过柏林墙降落在西边时,因为不知是否成功,在里面呆了一天一夜,不敢出来,直到西德军人出现在他们面前,告诉他们:“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领土。”

  据统计,在这场争取自由的过程中,共有5000多人逃离成功,3000多人被捕,239人被枪杀。

谁掏空了“墙基”

  德国统一以后,产生了许多反映东西德分裂的电影,如《柏林生活》、《逃出柏林》、《一墙之隔》、《再见,列宁》、《窃听风暴》等,这些影片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切入,但都不能回避一个关于自由的主题。这些电影常让我回到二十年前,引起回忆与思考。当年,当听到柏林墙倒塌的消息时,我内心充满了激动。

  对于东德人当年推倒柏林墙的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那时候,我已经在大学任职几年,业余时间便翻译昆德拉的作品。此前,我只读到过前苏联的一些文学作品,对东欧的文学不是十分了解,但第一次读到昆德拉的小说,我就被其中描写的人生处境打动了。《玩笑》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开了一句政治玩笑,结果被他的女友告发,被发配到劳动营改造。记得小时候也曾因为开玩笑,将学生下乡劳动说成是“劳改”,为此还在全班作了检讨,深挖自己的思想根源。所以读到这一情节时,我特别感到一种“家族的相似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那种压制人性的社会。

  在我所翻译的三部昆德位作品中,《为了告别的聚会》是在柏林墙倒塌前一年出版的。其间还翻译了一部奥维尔的《动物农庄》,发表在上海的《小说界》上。《玩笑》与《生活在别处》则是在90年代初得以出版。此时,整个东欧已经转型,人们用和平的方式选择了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人不可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他还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还要开口说话,因为一个玩笑就获罪,就被关进监狱,这样的制度是不符合基本人性的。由于人与人之间不敢说真话,互相提防、猜忌甚至背叛,整个社会丧失了生机和创造力,人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应付来自权力的压制,社会必然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在我看来,前苏联、东欧制度的失败,不是由于冷战,也不是由于军费竞赛失败,而是由于统治者高踞于人民头上,将全部财富都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罔顾大多数普通民众的福祉,尤其是人们的基本权利。最终,生活本身的要求注定要战胜那种强制实行的乌托邦构想。

推墙的“代价”

  美国华盛顿韩战纪念墓上刻着这样的字样:“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Freedom is not free)。”的确如此。在今天统一的德国,有无自由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但自由却需要代价,对此我的理解是:一,自由的获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二,自由有时还会给人带来困窘。由于面临完全的社会转型,东欧国家包括前东德地区,不可能人人都能得到益处。东欧的转型,除了那些失去特权的人认为过去更幸福外,许多普通民众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

  从计划经济突然转到市场经济,开始时就造成了经济的滑波,失业人数增加。因为东欧国家走的不是所谓的“渐进”道路,而是“一夜剧变”,它的变革虽然保证了起点公正和高福利政策,却也造成了劳动力成本抬高,经济效益较低;或者说,在效益与公平之间,东欧国家首先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因为对他们来说,国家之上是人,任何改革都不能让弱势群体做出牺牲,国富民穷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对于目前关于许多前东德人不满意现状的报道,我一直表示怀疑。如果一个富人到东欧旅游,他会得出别人不如自己的结论;但如果一个穷人到那里去旅游(假如他有这个机会的话),他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正如东欧问题专家金雁所说:“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假如20年前东德没有民主化,而是原来的执政者忽然羡慕起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来了,他们完全可以用行政手段来‘招商引资’,不搞什么高福利和1:1马克兑换,更不搞西方式的自主工会,而是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和随意圈地的优势,以铁腕手段‘减员增效’——如果是这样,西边的制造业资本不一窝蜂地涌进来才怪呢!土耳其人、巴尔干人也都不用雇了,东德的‘农民工’比谁不好使唤?如果是那样的话,东德没准早发生‘奇迹’了,制造业大爆发,廉价产品充斥西方,都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德累斯顿也会多出十倍的烟囱,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多出许多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尖顶!——只是,如果这样干,如今的东德人会更加满意吗?”

  事实上,东欧国家所面临的并不是一个自由与面包的两难问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曾有过大量关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糟糕的报道,现在这种报道很少有了。在经历了十多年的体制改革后,东欧国家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观。其中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等国的发展势头也不错。至少在这些国家,由于保证了改革的基本公正,尤其是对权力的限制,没有发生那么多的贪腐和群体事件。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活力,而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个人的自由,东欧国家的变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管他们现在还有多少困难,大概很少有人希望再回到柏林墙倒塌以前的时代。

      在早先东柏林的地图上,霍恩施豪森监狱所在地是一片空白。即便是现在,从柏林市中心出发,坐地铁S环线再换电车,然后再步行一段,也要花上近40分钟才能到达这个地方。在20年前,这个地图上都不标识的地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所在,因为这里是东德国家安全部(斯塔西)最重要的秘密监狱之一。

  自1951年斯塔西从原苏联军队手里接过这个监狱以来,它通过18万秘密警察织成的严密罗网,将被抓获的政治反对者、偷越国境者等各类政治犯源源不断地送到这个地方来。近50年来,这里关押过近2万名各类政治犯,包括东德异议人士Rudolf Bahro、作家Jurgen Fuchs、画家Bärbel Bohley等著名政治犯。

  这个监狱一共有103个囚室,120个审讯室。审讯室比囚室还要多,正是这个秘密监狱的一大特点。犯人送到这里来,经过严刑拷打、审讯定罪和仔细甄别后,再分别转送到远离柏林的其他监狱。

  柏林墙倒塌后,通过1989年11月底和12月的两次大赦,政治犯们全部得到释放。1990年10月3日德国统一那天,霍恩施豪森监狱正式宣布永久关闭。4年以后,这里被辟为专门的纪念馆,用来纪念那些在东德极权体制下的受难者,每天有数以千计的游人来这里参观。

  43岁的纪念馆导游克里维·尤里查(Cliewe Juritza),每天就站在这个原来的秘密监狱门口,迎接和带领游客参观。

  25年前,他是监狱里的犯人,罪名是“偷越国境”。

从14岁就开始想逃离

  1966年出生在东柏林的尤里查,因偷越国境被捕的时候是1984年,正好18岁。难以置信的是,尤里查说,他14岁的时候就开始计划着要离开东德,因为自懂事以来,他和同伴以及家里人看到的西德媒体,一天到晚都在说越境的事情。

  尤里查说,想逃离东德,是因为他没法想象他的一生会在一个封闭的国度里度过。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柏林墙会在几年后被推倒。

  尤里查知道直接翻越柏林墙危险极大。所以最开始,他和同伴设想通过其他边境离开东德。在涂林根附近的一个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处防守不太严密的围墙。尤里查开始想爬过去,马上发现不太可能,墙太高了,而且钉满了倒钩。他的同伴又尝试着想挖地道,随即发现高墙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混凝土,计划也半途而废。

  于是他和同伴就砍倒一棵树,希望把树搭在高墙上面。但刚刚爬上这座“树桥”,警报就响了。尤里查在恐慌中逃躲到附近的一个村子里。闻讯而来的东德边防军没有找到他,却抓到了他的同伴。

  在村子里躲藏了几天后,尤里查改变了计划,他认为避开东德,先去匈牙利,再到奥地利可能会简单一些。于是买了一张火车票到布达佩斯,目的地是匈牙利和奥地利接壤的一个边境城市。到布达佩斯以后,尤里查又买了张到那个边境城市的火车票。

  这时他犯下了一个错误,买了一张单程票。在开往这个边境小城的火车上,查票的铁路警察发现了这一点,瞪大了狐疑的眼睛盘问他,是不是想越境?

  尤里查当时的身份是技校毕业生。如果他坚决不承认,未必会被带走。但他知道,这次至少是决不可能有成功越境的机会了。万念俱灰的他突然灵光一闪,改口对警察说:是,我想越境,想离开这个该死的国家。尤里查想起了他的表哥,一年前,他的表哥想通过北部边境越境,失败后投进监狱,后来就被西德政府从监狱里直接买走了。尤里查想赌一把能否有他表哥的运气。

  在这个小城被审讯了两个星期后,尤里查被带回柏林,关进监狱。开始是单人囚室,然后换到另外一间约16平方米的囚室,和另外5个囚犯关在一起。

  尤里查说,其实这是他第三次试图越境。

  统计数字表明,像尤里查一样因越境而被监禁的东德人高达7.2万,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不幸在柏林墙边被射杀的遇难者。

96000马克

  在最终被西德政府买走获得自由之前,尤里查熬过了近一年的牢狱生活。

  尤里查并不愿意去过多回忆审讯的情况。对每个试图询问这个问题的参观者,他总是习惯性地躲开目光,低下头说记不清楚了。实际上他并没有受到任何刑讯逼供,开始的审讯也并不是无法抗拒的痛苦,但他还是很害怕——牢狱生涯里的恐惧,主要源自于精神上的折磨,“感觉这个政权可以对你为所欲为。”

  审讯结束后就进行法庭审判,尤里查被判一年有期徒刑,马上被送到哈勒的监狱服刑。10个月以后的某一天,狱警突然打开牢门告诉他:收拾东西,你已经被驱逐出境——实际上他被西德政府买走了,他日日夜夜祈祷的好运气终于来了。庆幸的是,那两个和尤里查一起因偷越国境被捕的难友,也碰到了和他一样好的运气。

  作为一个曾经的“行货”,尤里查至今都不清楚这场交易里面的细节,他只是希望被买走。斯塔西决定谁可以被买走,但这场交易并不是政府之间直接交涉。当时东德和西德各有一个类似律师事务所一样的机构,由他们来出面操作,谈判、选择、出价等。

  尤里查只知道自己被卖了96000西德马克。他听说这是80年代的平均价格,70年代的时候会便宜一些。

  尤里查在西德读完了大学。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后的1991年春天,他回到原来的故乡。去年3月,他来到这里故地重游,并自告奋勇留下来做了导游和解说员。

  霍恩施豪森监狱纪念馆的管理员安德雷·考基弛说,纪念馆现在一共有44个讲解员,其中有35个是像尤里查一样有过坐牢经历的,另外还有八九个历史学家。这些时代的见证者,和这所纪念馆一样,本身也是一种不能忘却的历史。

那个时代并没有终结

  纪念馆开放以后,每年前来的参观者都在递增。考基弛说,去年的数字是25万,其中有一半是学生。

  今年5月5日上午,德国总理默克尔首次参观了这里。尤里查和其他几位当年在这儿被囚禁过的前政治犯,看到这位女总理在监狱广场内著名的受难者纪念碑前敬献了花圈,心情复杂。

  考基弛说,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秘密警察虽然不能再在公务部门工作,但并没有受审判。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就长期住在纪念馆附近。

  这些人在尤里查他们讲解的时候有时会来争辩,还会成立协会和组织,通过出书等形式,搞各种各样的活动,说历史真相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最主要的观点是这些政治犯应该被关押,因为当时这些政治犯反对东德。这位忧心忡忡的管理员说,现在这种情况是越来越严重。

  直至今日,一些东德人仍旧认为,像尤里查这样的政治犯理应受到处罚。尤里查曾经提到一次在柏林街头和一个老人的对话,当他讲述自己在监狱中处处受限的苦楚时,对方愤怒地打断他说:“可惜他们忘记了杀掉你!”

  9月2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将这位前政治犯讲解员的苦闷写进了德国大选背景下的德国社会复杂心态。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博物馆。”在引领游客参观这所从前的监狱时,尤里查坚持着自己的这一看法,“当你访问某个巴洛克宫殿时,你会沉思那些已经结束了的时代。而柏林墙这样的时代却并没有结束——它会让我们警惕,那个时代并没有真正终结!”(感谢DW-REDIO记者Mathias boelinger对本文的帮助)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01)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2:36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一个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着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花了数年的时间手工制成,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 20多分钟的飞行后,他们安全落在西德领土。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00)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2:38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娇小的东德女子,央求这位带了大包小包装满了沉重乐器的男子带她一起通过关卡。于是,他们通过将女子藏在箱子里的这种方式成功了。后来,这位女子还嫁给了这个男子。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97)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22:41 | 只看该作者
1961年8月15日 ,柏林墙已修建到最后一部分,它还没有变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而仅仅是铁蒺藜的路障。19岁的东德士兵康拉德·舒曼头戴钢盔、肩背长枪大步跃过铁蒺藜樊篱。这个瞬间被当时在场的摄影师彼得·雷宾拍了下来,震惊了世界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93)

55be10e015dc442090eeec1c5db498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3 22: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3 23:30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david3549tw;2409847
1989年六月四日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血腥鎮壓嚇壞了東歐共產黨國家的當政者, 他們決定不要讓此事發生在它們的國家.

東德的軍隊沒有開槍
波蘭的
軍隊沒有開槍
俄羅斯
軍隊沒有開槍

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開槍了, 它其實只是黨衛軍


开枪的PLA只是禽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4 20:34 | 只看该作者
推测北韩金王朝倒台时也会有人流冲破三八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18 20:33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david3549tw;2409847
1989年六月四日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血腥鎮壓嚇壞了東歐共產黨國家的當政者, 他們決定不要讓此事發生在它們的國家.

東德的軍隊沒有開槍
波蘭的軍隊沒有開槍
俄羅斯軍隊沒有開槍

只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開槍了, 它其實只是黨衛軍
多米诺骨牌从開槍開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5-12 06:56 , Processed in 0.046420 second(s), 4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