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市公共卫生局有关“食品操作者”的培训教材﹐问世已经10年。无数人阅读过﹐但对其中一处颇明显的“种族成见”﹐则熟视无睹、全盘接受。最终对此提出异议、一朝消除的是华人第二代、学有所成的余韵菱。 读过本报对她的专访﹐读者可以发现﹐她之所以会对此事如此敏感﹐反应迅速﹐也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她是多伦多“包餐服务”(CaterToronto)机构的创始人。为何创建这个机构﹖她接受本报专访时解释说﹐她于2006年和2009年分别完成多伦多大学卫生科学硕士﹐和芝加哥大学社会研究硕士后﹐于2010年再来多伦多。 由于她从小在中餐馆长大﹐对烹饪很有兴趣。因此在社区中她发现﹐在多伦多这个超级的多元文化城市中﹐各族裔社区中蕴藏了众多的美食资源。但要让这种资源化为现实、提供到城市的主流消费市场中﹐还有漫长的距离、难以逾越的屏障。 主要问题是﹐按照本地法规﹐家庭厨房制作的食品﹐是不允许拿到市场出售的。因此如果有人打算出售族裔美食﹐还需要租用有当局规管的“商业厨房”。租用这类厨房﹐需要出钱、排期不说﹐还涉及颇复杂的保险问题﹐对于没什么资本、英语也不大灵光的移民们来说﹐几乎是不大可能胜任解决的。
而且﹐即便租用商业厨房、做成了美食商品﹐怎么进入市场﹖市场早被大小餐馆、公司占领。手艺出众、但其他方面力量单薄的移民们(大部分是女性)﹐也难胜出。 但余韵菱自信﹐她能为她们提供帮助。
她找到慈善组织Metcalf 基金会﹐将上述的情形告诉他们﹐说她想建立一个“包餐服务”机构﹐来帮助她们。她的设想获得基金的支持。她首先建立了一个协调委员会﹐让不同族裔喜欢制作美食的人们聚拢起来﹐讨论走向市场的大业。分析困难和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许多人本来以为同行即竞争对手﹐但经过共同讨论﹐发现团结可以帮助到自己。 到2013年10月﹐“包餐服务”的论坛举行﹐85人参加。余韵菱编发的通讯资料﹐更有150多人阅读。过去一年多当中﹐已经形成了45个包餐组合。参与者九成以上是女性。她们在余的统一安排下﹐使用商业厨房﹐确定主打食品单﹐和独特的配方等。 迄今﹐“包餐服务”已基本成形﹐从上述45个组合中脱颖而出8个成熟的班底﹐已经在一些各种多伦多社区活动中稍露头角。虽然还没有做广告﹐仅口头相传﹐已经引来了若干订单。这些订单还是相当鼓舞人心的﹐比如﹐在多伦多举行的400人的会议午餐﹔公司的会餐﹔一些特别的庆祝节日活动要求提供餐饮等。 记者看这8个组合的介绍﹐食品涵盖墨西哥、哥伦比亚、日本、肯尼亚、津巴布韦、加拿大本地﹐当然也有中华食品饺子。 余韵菱对“包餐服务”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因为现在许多大公司开会或者内部提供午餐的很多﹐很多仍然提供汉堡、薯条等常规品种。 但这是一个庞大市场。吃惯了常规品种﹐相信不容易抵挡来自“包餐服务”提供的各族裔丰富多彩、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 她计划﹐“包餐服务”只需要一年的慈善机构支持﹐之后的独立存在是没有问题的。 余韵菱的父亲来自台山﹐母亲是香港人。他们落脚在斯沙高省(Nova Scotia)的New Glasgow﹐开中餐馆为生。 从剥大蒜剪虾须到独当一面 她忆述﹐New Glasgow是个9500人的小镇。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中国小姑娘﹐“那就是我”。“我是在餐馆长大的”。什么叫在餐馆长大﹖“就是剥大蒜﹐一剥剥了许多﹔剪虾须﹐一剪剪了许多”。“我小时候还以为﹐小孩子就是做这些事情的。”到后来﹐她对餐馆的里里外外都能对付﹐“可以独当一面了”。 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幼小的心灵﹐也留下了种族歧视的伤痕。“那个小镇﹐那时候﹐白人来吃霸王餐走掉﹐找了警察﹐也没有用。警察不管”。 更有甚者。他们餐馆邻近的房产放盘﹐他们打算买下来﹐人家不给﹐因为他们是华人。后来他们请熟识的白人来买﹐那位白人朋友开的价还低过他们的﹐但却交易成功。采访中她回顾往事﹐说﹐“你有钱有什么用﹖人家不卖给你。你是华人”。 小时候﹐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开一间餐馆。但没想到﹐她读书读得很好。父母都不希望她继续从事餐馆生涯。于是努力读书。没想到﹐到手了两个硕士学位﹐最终还来做和餐饮有关的事。当然﹐社会作用要大了许多。 除了这个“包餐服务”﹐她还有许多社会兼职﹐以及投资。此外﹐她自己开了一间公司。本报自然无意为她的公司做广告﹐但她的公司颇有点意思﹐提一笔也无妨﹕通常﹐经营一间餐馆面临购买柴米油盐各种杂物﹐统购价肯定低于零售价。她为餐馆们提供价廉物美的材料。这是她的公司的其中一项业务。 |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11-5 01:31 , Processed in 0.036872 second(s), 2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