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yyp&a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谊] 三佳会社,文人的会所,诚邀您的加入!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3:54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陈涌海吉他演唱:李白《将进酒》

http://www.56.com/u13/v_NjM1NzgyNDI.html

这样的情怀,这样的科学家,不多见吧?

这首歌是音乐小组负责人师先生与罗先生推荐,并带领近20位音乐爱好者排练的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的创新歌曲,欢迎爱好音乐的朋友与我们联系。免费参加。

联系方式;sanjiachineseschool@homail.com

备注:需自备吉他。
温馨提示
本站接到网友举报,有人发布招聘(保姆管家、助理文秘、中文教师等)、交友和送宠物等信息,目标主要是针对女士行骗。为了增加欺骗力度,有的招聘中留了本地电话号码,那些电话号码实际上都是虚拟号码,其实他们人不在本地。建议大家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并与对方纠缠,谨防“杀猪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1-11-11 00:19 | 只看该作者
这"将进酒"听得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1-11-13 09:53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yyp≈2996901
将进酒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加一首: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们祖先的男性里,有长醉不复醒的超脱,也有醉卧沙场的气概。

可是如今看到男性国人里出了个懦夫,眼看家人被欺却吓破胆躲在一旁,还是男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1-11-18 22:27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yyp≈2993022
把父亲节时写的随笔贴在这里,作为回应10月28日《华侨新报》彼岸花开作者冯捷先生文章---奶奶。 冯先生的奶奶去世了,而他未能送最后一程,他很难过,而我,能够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希望我们这些身居海外的游子少些这样的遗憾。望冯先生节哀。


父亲


父亲是个纯粹文人,他的宝贝女儿-我一直这样固执认为。他常说,就是这文人的个性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

父亲是谦虚的。30岁之前,据说他在我们省城相当活跃,文武双全,文表现在文笔细腻,屡屡发表些小文章,颇有才子之称。武则在体育领域稍有名气,曾是省城中学生冠军。他是淡然的,从未提起他的过往,我也是偶然在相册里,看到父亲在50岁再游大明湖,留影一张湖畔边运动员起跑姿势及照片旁的题词,心有疑惑,在不断追问下,母亲才简单透露了一二。

父亲是淡泊的。近30岁,回到故乡,一无所有,他是怎样安然接受?我无法想象,因为那时的故乡,单是孤独,就足以使一个拥有广泛兴趣爱好,典型的文学青年窒息啊。多年以后,问起来,他笑笑说,故乡传统,自有省城没有且外人无法领会的纯情令他神往。

父亲是重义的。28岁那年,娶了县城最美的女人(父亲总这样说我的母亲)做妻,而后23年内育有一子一女,这当口省城有政策,允许他回城,但不能带家眷。他一丝都没犹豫 ,放弃了。

父亲是慈父,体现在我出外求学期间他定期给我寄的家信,订购我喜欢的杂志《读者》与《参考消息》,最新书籍,体现在任女儿如何任性撒娇,永远都是宠爱,欢乐的眼神,无论何时想起,都令女儿倍感幸福的父爱。

只不过,同普通父亲一样,父爱是含蓄的。当他的宝贝女儿长大成为母亲,父亲这种宠爱眼神就逐渐转到他的外孙女身上了。09年回国,他最喜欢逗二姑娘,陪她逛街,给她买她喜欢的小东西,把她放在自行车前座出去兜风,他喃喃自语,说得最多的就是,看,她多象你小时候呀,不光是一样的活泼好动,就连调皮任性时生气的样子都一模一样呢!

他不知道的是,每听到他这样说后,他那个宝贝女儿的愧疚溢满全身,偷偷的流过多少眼泪。父亲快70岁了,他是多么希望女儿能陪在他身边啊,可我是这样的不孝,离他是这样的遥远,来加9年,只回去两次,每次还都来去匆匆,有婆家要拜访,有朋友来探访,每日忙忙碌碌,陪他的时间是那样那样的少...

父亲却从没抱怨过。他退休后被聘为公司顾问,每日要上班的。我上次回国,他为了多看到我,每周末早430坐车5个小时到我暂居地,跟我和孩子们到处走走,坐坐,晚上800做最晚车赶回家。两个月,除了我们在家乡跟他在一起的两周外,其余6周,12天,不知父亲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那10余年没见的96岁的老奶奶,依旧由父亲侍奉着。回国时父亲把我带到她面前,大声介绍,“平儿,平儿,回来了”。奶奶端详我半天(我早已不是姑娘时候的模样),忽然抓住我的手,紧紧地,道“平,平儿啊,回来吧,你爸想你呀,回来吧..." 再看爸,头拧向一边,静默一会儿,劝阻奶奶,”不要这样说,孩子有孩子的路“。我忍不住想哭,父亲,您总是这样,从不会用任何理由拖住我向往的自由,您尊重着女儿的选择,从未阻止过。这样,是对是错?

619日,又一年父亲节,跟他的生日一样,那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只能打个电话,但是对父亲的爱又岂能是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多希望,时光倒转,让我有幸再作回那个时时环绕他膝前,给他端茶到水,给他换鞋提包,不管他多不情愿,总喜欢用小手给他暖脚的,他最爱的那个活泼可爱的小丫头呀!

祈求千山万水,无论我们相隔多远,让我的思念与爱永伴您身边。

保重,父亲,为我。
见此贴,小妹感触颇深。以往每次回国,总以看望父母为由,实则是自己玩乐为主。回来以后总是自责不已。此次又要回去,决心多陪陪父母,多做些事。每每想起年近80的父亲给我们买菜做饭,就是一阵揪心。今年是父亲80大寿,不能再让他老人家下厨了。
另外,一直以来都想说,LZ文字功夫了得,希望多看到你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1-11-20 10:59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tinxuan1;3002820
见此贴,小妹感触颇深。以往每次回国,总以看望父母为由,实则是自己玩乐为主。回来以后总是自责不已。此次又要回去,决心多陪陪父母,多做些事。每每想起年近80的父亲给我们买菜做饭,就是一阵揪心。今年是父亲80大寿,不能再让他老人家下厨了。
另外,一直以来都想说,LZ文字功夫了得,希望多看到你的文章。

当心中有情,情注笔尖的时候,才能写出让人感触和共鸣的文字。看来这位妹妹也是被父母宠爱有加的孩子。把握不多的机会,回国时尽可能回报父母多一点点吧,多一些陪他们聊聊天,多一些为他们做做饭,看似简单,但却是能让父母高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2:26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朋友们的鼓励与认可。

能够有一些心灵上可以互相倾述,互相理解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我是何其有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1-11-20 12:31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yyp≈3003657
多谢朋友们的鼓励与认可。

能够有一些心灵上可以互相倾述,互相理解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幸事。我是何其有幸?!

安老师,还等你来拿玉呢!
金石镂空,了了蝈笼。资成新风,皓月无梦。 学圆堂主人胡文仲题 lychonantiques.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9:07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hu;3003662
安老师,还等你来拿玉呢!

对不起,胡兄,一忙就错过了,不好意思。

不过,我到您的贴子上看过,暂时没有我心仪的。

玉,我喜欢玉镯,温绿色,无瑕疵。有一年,好不容易看上一只,结果规格太小,我这双拙笨的手怎样也戴不上,太贵上千元的,我还没能力拥有。

所以,我就认定,玉也是要跟你有缘才能碰上,是自己喜欢的,又是适合自己的, 难找啊。

真正在乎的东西,无论人和物,我的原则只有一个,宁缺勿滥。望胡兄见谅。

有时间,我还是会到府上拜访的,不仅仅学习赏玉,也盼望着请胡兄指点一些古诗词,英文诗词什么的。

保持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1-11-27 10:27 | 只看该作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

窥牖

惭愧,俺不识这两字,请教各位:这两个字该如何读:confus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7 13:18 | 只看该作者
窥牖:kui(一声) you(三声)

这句话是老子道德经的精华,大意是说道有大常,理有大致。 持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知古始。

道在心,若心窍顿开便可洞彻天地,即关于牢也能通晓万物。反之心窍蒙蔽随游遍三山五岳而无所得也。

但老子这里说的道是指大常,大致,并非说人不用学习不用游历。是指天地的自然规律,掌握此规律便通晓了这个世界,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和提升。

古人圣贤的经典语句是要用心领悟的,每个人学养,修养基础不同,必定修习所得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会社要单独成立传统文化学习小组,结合现今时事热点,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学习,互相鼓励,促进,提高。

热诚欢迎所有对国学感兴趣的朋友们踊跃参加。联系方式sanjiachineseschool@hotmail.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11 10:14 , Processed in 0.065675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