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6447|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极拳是能实战的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一篇文章给太极拳爱好者们研究.本人认同这观点.

太极拳究竟能不能打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十分简单,杨无敌当年打的可不是一般的人,那可都是武林高手,而且都是他出了名以后还不服的。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杨澄甫是杨露禅的孙子,肯定是学会了这套拳,不敢说是无敌,功夫铁定是不弱,这在武学界也是公认的事情。民国时期是中国武术发展得黄金时期,著书立说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在国家危亡的时期,各大武学家都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写了出来,所以可以推断杨式大架的那三十八招是杨澄甫的毕生心血,保留的东西除了打法(每一招的用法)以外应该不多。而简化二十四式除了少了十四招以外,应该说继承了杨式大架的精华。由此可以推断出熟练二十四式的人即使不能成为武林高手,打个街头流氓什么的应该不成什么问题,应该说是最好的防身术。可是现在练二十四式的人有几成比例的人能做到呢?

  问题出在哪了呢?其实问题就出在了好东西传走样了,一群歪嘴和尚念歪了一本好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很多人都在宣扬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使很多习拳者深信不疑。这其实本来是宗师在讲拳理,他讲了很多很多,但是有人偏偏断章取义,拎出了这么几个字,还大肆宣扬,把太极拳搞成了神话。接着就是一群人跟着练,没练明白就出去跟人家打,用柔去克人家的刚,结果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大骂太极拳不能实战,纯属骗人。

  那么太极拳怎么才能实战呢?这就要深刻理解“阴在阳中取,阳在阴中求”这几个字了。既然这几个字是我们传统理论的核心内容,那也一定是太极拳的核心内容。太极拳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刚柔”这两个字,套用到理论里面去就是刚是阳,柔是阴。阳在阴中求就是刚要在柔中求,也就是说太极拳那缓慢的套路是在练刚猛的力量。用术语来说就是“催僵化柔,育柔成刚”,太极拳是一门极其刚猛爆裂的拳法。试想让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练一套太极,能不能打赢一个男青年?没有力量与速度,什么招数都是扯蛋!大家明白了吧,太极拳的套路只是练法,要打人不是那么用地!

待续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9 23:44 | 只看该作者
  那打人是怎么用的呢?其实拳术都是由古时候战场上的拼杀术演变而来的,据说陈式太极拳就与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有很大关系,其中很多招式名称都是一样的。徒手格斗其实与持器械格斗是相通的,而且是在模仿器械。太极拳中的掌法很多,其实掌法就是刀法,掌模仿的就是刀。掌法中大部分都是在劈砍,像电视中的降龙十八掌那样往外推的动作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刀法的劈砍并不是乱劈乱砍,是要劈砍对手的颈部、软肋。拳法在套路中有时候是枪法,用的是戳。戳法也很有讲究,戳的位置是对手的心口与后背;有时候是锤法,用的是砸。砸的是人的头和下阴,而且砸头的时候最好砸侧面,因为头顶不用铁锤或者石锤是砸不坏的。鞭捶(单鞭里面的勾手)其实是鞭法,专门抽人的脑袋。肘法与拳法类似,有时候是枪法,有时候是锤法,打法也类似。
  这些招法具体怎么用呢?还是有很多的讲究,绝对不是乱轮一气。诀窍在哪呢?诀窍就在于荆轲刺秦那一招!其实荆轲确实是个高手,只是无奈秦王的武功更高(大家不要不相信,其实历代开国君王都是武林高手,)。荆轲那一手功夫就是用左手抓住秦王的右手,右手拿着宝刀,扑哧一下就把秦王扎死!但是秦王的功夫太好,这才了断了荆轲。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荆轲刺秦其实是两大高手在比武!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太极拳打法的诀窍。各式太极拳除陈式外,其他各式前面的两招都是懒扎衣、单鞭(杨式是拦雀尾,懒扎衣的别名),而陈式在金刚捣碓之后马上也是懒扎衣、单鞭(六封四闭是后来加的名,忽略),金刚捣碓另有妙用,以后解释。其实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开头也是懒扎衣、单鞭,由此可见懒扎衣、单鞭的重要性。
  下面就说说懒扎衣和单鞭,这两招每一招的用法都不小于十种,我只介绍最主要的用法,也是一般的老师不教的方法,其余的方法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搜,多得是。这两招其实是致命的连招,只要对手中招就会失去战斗力。它们的用法是这样的,假设对手一拳打来(左右均可,先以右拳为例)。这时我以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从对手胳膊的内侧拍击(术语叫掤)。只要拍中了两只手迅速展开,左手拿住对手的右手,使一个类似拉弓的动作来拉对手,右手用掌猛砍对手的颈部。如果砍中了,对手必受重创,这就是懒扎衣。如果对手用左手来防(在挣不脱的情况下只此一招),我不必理会,右手马上变肘,左手迅速移到对方的脑后,与右肘合击对方的头。这是单鞭的合法,这已经很难防了。接下来就是单鞭的开法,合击之后,两手再次展开,左手还去拿住对手的右手做拉弓的动作,右手用鞭捶,猛烈地抽击对手的脑袋。对手如果出左拳,还是用这一招,只不过变成了拍对手胳膊的外侧,左手拿对手的左手。最好不要反过来使用,用右手拿对方用左手砍,这样的威力会大减。也就是说对手哪只拳打过来,我的套路都是不变的。如果对手用脚来踹我,还用这两招,只不过重心再低一点,用左手抄抱对方的腿,用右手去砍肋而不是颈,然后左手抱对手的腰,右肘与左手合击对手心窝,再展开右手鞭捶砸肋。如果对方用手护肋砍不到,那么只要抄住他的腿把他掀翻就完了。招法实在是太多了,到网上搜一下什么抱腿摔、手别子、脚别子、涮摔啊,都可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武术高手在格斗时很少起腿,就是起也绝不起高腿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功夫看不起跆拳道的原因。中国功夫这么博大精深,都不敢称一个道字,踢几下腿还有小日本的打几下拳就敢叫什么什么道,肤浅啊!我会慢慢告诉大家什么才是“道”。好了,打法就先说这么多,因为继续说下去我的文章就成武学著作了。因为太极拳的打法说多久都说不完,比如撇身捶接背折靠再接青龙出水最主要的用法就是使肘用枪法戳对手的前心,然后上下翻打。上面用锤砸头,下面用锤砸阴。反正是一通百通,大家可以举一反三。
  下面说太极拳的摔法。摔法无非就是把对手摔倒。如果你真是那么想的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摔法也是战场上的搏杀技能,请大家想一下,就算是一个人从两米的高处摔下来,也不见得能摔怎么样,何况很少有人能将一个和自己体重差不多的人抛到两米以上的高空将人摔下。那为什么非要用摔法呢,打法不是更好?问题马上来了。如何解释呢?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能用我上面说的打法一下就把对手打倒了,还用得着摔法吗?泰森一拳打不倒对手,人家都有得是机会搂抱,何况正常人?有人统计过绝大多数的格斗都以缠抱在一起结束的,所以巴西的特雷西柔术才敢叫嚣自己是最厉害的格斗术,其实这个道理我们早就知道,至少发明太极拳的人肯定是知道的。而且摔倒了还不是目的,一定要补上一拳或者是一脚那才行,这才是战场上的拼杀术.

本人不完全认同以上的打法.明天再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23:1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用摔法。摔法我只讲一个,那就是陈式太极里面的金刚捣碓。所有的太极拳里面,只有陈式有这一招。要知道陈家沟可是有真功夫的,杨无敌的拳就是在那学的。要不是因为地方小是农村没人知道,那个年代的信息闭塞,可能无敌的名声早就传出来了!而且陈家沟的人也很骄傲,民谚有云喝口陈沟水,都能抻抻腿。而且陈沟人极其推崇金刚捣碓这一式,叫做太极会不会,就看金刚大捣碓。金刚捣碓中的一个拿法(也有人认为这是十字手,我虽然认为没必要争,却也还是认为金刚捣碓更合理一些)更是陈式太极这一派的人非常喜欢用的,与其他各式太极有明显的区别。下面说金刚捣碓的摔法怎么用。金刚捣碓是陈式太极拳的母式,用法那是相当地多!有人说有十几种,有人说有二十几种,还有说三十几种的,我只讲摔法。假设对手右拳打来(这次最好是右拳,用这种方法摔左拳不太方便,虽然说也可以摔),我用右手拿住对手的右拳(懒扎衣是左手拿对方的右手,这也再次证明了太极拳的厉害之处,与人对敌最主要的就是把他抓住别让他跑了,怎么抓倒是一个次要问题),顺势左手托住对手的右肘,以对手的右前臂为杠杆,大臂为轴向其后背的方向一转,然后上右腿到对手的右脚跟后,做一个像马向后抬蹄的动作,敌人必仰面朝天地倒地。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对着对手的心口猛跺一脚。其实对于金刚捣碓这一式人们的误解也很多,有很多甚至是大师的言论。比如说这一下跺脚吧:有的人说这一跺是为了借助大地的反弹力,我有些不理解,练拳又不是发射火箭,要反弹力干嘛?有人说是为了跺对手的脚面,似乎有点道理,但关键是与人生死格斗,0.1秒都有可能被人打死,你跺人家脚面你总得低头看一下再跺吧。就算跺到了人家的脚面伤害也不大,这时你的脑袋早被人一鞭捶打晕了,所以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还有的人的说法就更靠谱一些,说跺脚其实是为了膝顶,像泰拳那样,而且起脚的时候还可以踢对手的脚趾。这种说法不能说错,只是踢对方脚趾的说法还是有跺脚面的毛病,为什么非往对手的脚那块儿使劲呢?上打眼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中心,我们老祖宗从来都没告诉我们要对人家的脚下手啊?有好经念歪了的嫌疑。其实这些说法也误导了我好几年,直到老师讲解的金刚捣碓,才豁然开朗。
  金刚捣碓是用两只手抓住对方一只手的摔法,很容易做到。但是一旦与对手扭打在一起,就要用自己的腰劲、化劲,也就是太极术语里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了,只能有机会再说了,一下两下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一个道理还是要说清楚,那就是把人摔倒之后,补上去的那一拳或一脚对对手的伤害相当大,如果不想把人打残千万不要这么做,冲动是魔鬼啊!因为正常情况下无论你的一拳或一脚有多大力量,实际作用在对手身上都是打折扣的。因为人本能的要去躲闪来化解这个力,就好像把一个气球吊在一根绳上,你用脚去踢它,很难把它踢爆。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地上,一踩就爆了,根本就不用跺脚。这个道理一定要讲清楚!懒扎衣一定要把对手抓住再砍颈,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避免出空拳空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23:50 | 只看该作者
    擒拿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道理也简单,没有什么神秘的。因为人的关节活动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不能突破极限。运用各种手法使关节突破极限,就会使人感到剧烈的疼痛。擒拿的手法多种多样,太极拳的任何一式中都包含了擒拿的动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网上搜一下,讲太极的老师在讲太极技击的时候,绝大多数讲的都是擒拿法,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当初我学太极的时候,也以为太极拳是以擒拿和摔法为主,研究了好长时间,并自以为了解了太极,经常在给别人讲的时候示范给人看,忽悠得外行一愣一愣的。等到后来明白了太极是以刚猛爆裂的打法为先,纠缠到一起的时候采用拿法和摔法,终于对太极拳的理解更近了一步。讲太极拳一定要先讲打法,这才是主要的问题。因为之所以练太极的与练外家拳或散打的人一对打就输,很大的原因就是上去就想把人家擒拿住或者摔倒,想来一个以柔克刚,结果被人家一拳就打到了。这就是某些人所说的即使是太极名家,也挡不住打得猛的乱三拳。如果乱三拳对上了懒扎衣接单鞭的打法会怎么样?其实咱这也是三拳,只是一点都不乱.擒拿术有很多时候也很实用,只是擒拿术也被人误会得很深。有的人说好拿不如烂打,什么擒拿术被我一顿乱王八拳都打没了。说这种话的人通常都是那种经常打沙袋,把拳头都打平的那种人!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被人揪住轮不开拳头的时候,要知道两个人一打起来,只要实力差不太多,没有被一拳打晕,揪在一起是最常见的,泰森都避免不了。只要揪在一起,擒拿和摔法就是最好的克敌制胜的方法,而且往往是先拿后摔。还有人说擒拿住别人很难,因为两个人力量差不多,很难拧动对方的胳膊。这种人显然把擒拿就认为成了拧对方的胳膊,而且是硬拧,霸王硬上弓!这虽然也可以叫擒拿术,但只能算是最笨拙的擒拿术!因为太极拳里面的擒拿术都是顺着别人的力去擒拿的,从来不会去硬掰硬拧。而且不止是拧胳膊,人身体的各个关节都可以拿。因为不管对手往哪个方向用力,他的关节都有一个极限,只要突破了这个极限都会剧痛无比!也就是说只要你揪住了对手,他往哪个方向使劲你就顺着他使,他使不动了你在给他加一把力,他就会剧痛无比,这就是把他拿住了,脚下再一配合就是摔法了。讲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清楚了,所有的擒拿法都是可以破解的,不存在能够把人绝对控制住的擒拿法。因为所有的擒拿都可以反擒拿,反擒拿与擒拿其实就是一个东西,就像蛋与鸡的关系。反擒拿的要点就是他擒拿你的时候是顺着你的劲走,这时候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你也顺着他的劲走,不要有一丝犹豫。结果就是你的功夫高你就能拿住他,他功夫高他就能拿住你。也就是说擒拿与摔法是一个技术活,一旦较量上了擒拿与摔法,打法就很难用上了,必须在这上面比出一个高低来。当初我的老师,给我讲反擒拿的时候就说:手被拿住用肘化,肘被拿住用肩化,肩被拿住用腰化,腰被拿住用腿化,没有能够绝对拿住人的拿法,而且还和我试手,演练各种擒拿和反擒拿,并告诉我要领就是顺着劲走。
明日再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00:45 | 只看该作者
绝对不是在宣扬暴力,而且读过上面关于打法的朋友千万不要拿人乱试。因为你如果拿朋友试招可能伤人,如果你跟街头流氓或混混试,很有可能挨打。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招法不灵。因为街头流氓或混混是久经战场的,打法可能没有我说的凶狠,但也很实用,如果你不经常打架,我说的懒扎衣接单鞭你根本就使不出来,必挨打无疑。摔法和擒拿倒是可以和朋友切磋一下,只要注意别用力过猛拉伤韧带或脱臼就行了,而且把人摔倒了千万别再补一拳或者一脚:如果有朋友看了我写的这些对太极拳感兴趣的话,想好好地练一练太极拳,那我可是太高兴啦:
说一下太极拳的练法,先练站桩运行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持续站桩两个小时以上的境界,可以练拳了,套路练好了,打法、拿法、摔法就都在里面了,自己去悟吧!

讲太极拳不去讲那些门派,因为门派实在太多!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赵堡式、武当山古式,现在还有洪式、乔式、王西安第二代式等等,就连太极拳究竟是谁创的还是争论不休,搞不清楚是张三丰、陈王庭、王宗岳、蒋把式还是蒋发,反正现在我们能看得见很多的套路与理论,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太极拳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河北永年的杨露禅,中国武术史上的第一个无敌。这个人在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那里学来了一套拳法,然后在北京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一生与人交手无数从未失手,所以人称杨无敌。这个是没有什么争论的。也就是说杨式太极晚于陈式太极呢是没有人怀疑的,疑点只在陈长兴的拳是和谁学的,杨露禅在北京比武的时候用的是陈长兴的拳还是自己改良后的拳。不过我不去研究这些问题,因为很多人研究到现在还是争论不休,没搞清楚。
  我接着说比较清楚的事情,那就是杨露禅有个孙子叫杨澄甫。杨澄甫曾经在南京国术馆待过,并且传出来一套杨式太极的大架(拳术术语,其实就是套路),一共八十五式。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只有三十八招,有很多重复的动作,翻来覆去地打:)等到后来国家体委推广太极拳,就又出了一个简化二十四式,这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太极拳,还配上了音乐,就跟广播体操似的。这么神圣的东西就是这样成为了中老年(或者是体弱不能做剧烈运动的人,连做广播体操都嫌累的人)专用的健身的东西.


本人认为练气功要慎重!见过很多练气功把自己练坏了的例子.练太极不要急于出功.能把套路练正确了气感自然就产生.到那时再研究自己用逆式呼吸或是顺式呼吸也不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6-2 05:42 | 只看该作者
本人是位爱好太极拳的,冒昧插上几句.
太极拳的生命就在于它是技击的,没有技击就不能生存长久.打人是低层次的,更重要的是玩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打人容易,玩人于股掌之间,把对手远远抛在空中,又能跟进接着,恐怕很多人一生都不能有幸看上一眼.

打人(高水平))是不需要很多力量的,四两破千斤中你可以看到用多少力气,练太极之初是需要以力量为支撑,才能更好的知道力是怎么运行的.玩人要玩的漂亮是需要功夫(力量)的(比如把对方抛起,当然 还是需要对方的力气).一些练太极的练(打)的笔青脸肿的,师傅最反感的就是这,当年有几个师兄弟爱这样练,师傅说了两次后,就再也不说了,每次自己练时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半年都不会给你指点一下.我师傅的师傅的师傅最后是个半残疾的,走路都歪歪歪扭扭,但几个年轻人一起上都不是对手.师傅一般不教18岁以下的孩子,因为孩子都没有耐性,练几个月不出成绩,还是少林拳法来的快,练一个星期就可以跟别人打了,一年就可以跟师傅打了.除了那些有一定武术基础的,真正打心底就爱好武术的孩子.这样练的更快,因为孩子的筋易拉伸,好的筋骨是功夫的一半.

打是用不着招式的,一招就够了.半边抨拳打天下,一阴一阳就够了.你什么姿势,我就这么一招.功夫当饭吃,拳路是门面.不是说拳路没用,拳路中每个招式都是有用的,那种用法都是到了极致,一般打是用不上的,当然,你任选一个招式,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用这一招,因为每一招式中都有一阴一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22:50 | 只看该作者
           下文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虽然太极拳现在分了很多门派,但无论哪一派都对以下这篇文章推崇备至!学拳者不得不知此文:接下来我试着为大家解释一下: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无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通过太极图我们可以知道阴阳由太极所生。阴阳就是两个对立面,任何对立的东西都可以叫阴阳:太极拳里面有很多对的阴阳,咱们抓主要的说:太极拳里面最主要的阴阳就是虚实。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练太极就是练虚实!所以首先要分清虚实;分清之后接着就是不分,然后再分……说起来好像比较玄,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没练太极之前,人的身体是比较混沌的,一个没练过太极套路的人在初学时一定会觉得动作很别扭:所以要去掌握动作要领,如脚尖外撇或内扣。其实这些要领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清虚实的:等把套路打熟以后,就会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再也不用刻意地追求就可以做到动作要领,这时候虚实好像就不那么重要了:接下来再分虚实,就是对自己拳架的校正,达到更高的一种境界!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这其实说得是开合的问题。一动就分开,就像我说的砍颈、砍肋,用拳肘戳人,用捶砸人。一静就要合,合就是擒拿、摔法。也就是说开可以打人,合也可以打人。
        无过无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这就是我上面讲的沾粘连随,发的劲要不丢不顶。这种劲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劲,按部就班地练,自然会体会到: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说得就是朋劲与捋劲。朋劲已经讲过,捋劲是水冲过来,中间立了一个柱子改变水流的方向,柱子对水的力。我说的那个卷起千堆雪的卷也是这个捋劲:大家一定要用心体会!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说得就是太极拳的快慢问题:有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是越快越好呢?因为你如果不考虑对手直接以速度攻击先下手的话,对手应对你的出招打一个迎击就比较难办:所以很多比武的时候双方都不会贸然出手,而是通过对峙、走位来寻找机会。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说得就是无论怎么变都不要偏离本文的思想。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这说的是太极拳的三层功夫,与分虚实、不分、再分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定要持之以恒!水到渠成,什么事情都这样:如果没有是无法运行的,点点滴滴积累起来之后有了自然就有了: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此处是本文最精要的地方,读懂了这句话太极拳就明白了一半,没读懂就是门外汉!其实这两句是省略了四个字,我来给他补齐左脚重则左手虚,右脚重则右手杳。此处就是解释后面的双重的,太极拳没有练好都是没有摆脱双重!双重这个概念也是争论了好久,有很多人都说双重是两条腿分的力量是一样的就是双重,而且还给出了解决方案:两脚力量三七开或四六开: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双重指的是同(左或右)侧的手、脚都是实的(另一侧一定是虚的)!不信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种状态只要一个很小的外力就可以把你推倒:)为什么站桩时人很稳定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双手都是虚的!这种状态叫做双沉而不是双重!解释清楚了双重就可以解释清楚摔法:摔法就是想尽办法让对手双重,同时避免自己双重:)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自己,无论要高还是要低都要出于对手的意料;二是说擒拿(太极八法中的採法,上下劲),如果向上拿对手一定要到他上不去的高度,向下拿对手一定要到他下不去的高度,这样才能拿住他!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说得是进退一定要果断!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6-2 23: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记得有位武林高手好像说过:练拳不练诀,等于白忙乎。
现代人练太极拳如练广播体操,广播体操又怎能用来打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3:40 | 只看该作者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这说的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这才是入了道!太极拳练到最后就是无招: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中玄!这不是胡说,而是有科学道理的!通常我们判断对手的招法用的是眼睛,但这不可靠!再上一个层次是用身体的感觉:第一层是骨感,这一层主要是用来反擒拿的,筋骨被拿到就可以自动反击而不需要考虑;第二层是皮感:对方的拳脚一贴到皮肉就会自然躲闪,不需要用眼睛去判断;第三层是毫感:这是最高境界!通过毫毛来感知对手的招数,对手还没有碰到我,就可以用本能将对手打败!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斯技指的就是武术,虽然招术有区别,但大部分都是有力打无力,手快的打手慢的,这都是自然规律啊!并不是学武术才能做到的。但是一个老头打一群年轻人(历史有据可查,我就不举例了),显然不是靠力量和速度能做到的: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后面的道理有了前面的铺垫,大家理解起来就不难了:需要强调的只有两点:
  一是双重:除了上面说的双重,还有一个形意双重。这是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你比如说擒拿,后手拿住对手的腕关节,前手拿住对手的肘关节。如果你用力地去拿肘(或者拿腕),用我讲的反擒拿很容易破解:)这就是形意双重!如果说你外表给人的感觉是前手用力地拿对手的肘,而实际上是后手用力拿对手的腕,对手就会搞不清那个关节受力更大,就不容易反拿:(如果再高明一些,可以用劲路拿住对手的肩或者干脆捏住对手胳膊上的穴位,那就更难办了:(看见没有:这才是中国功夫的精髓!
    二是舍己从人,这是太极拳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我前面说的顺着劲走:)但是舍己从人是要有一个限度的,后人总结了一下:我守我疆,莫要失界!一失界魂飞魄散!那么界在哪呢?界就是双重,双重了就失界了,没双重就没失界!为什么呢?因为双重了就会被人摔倒,一旦摔倒了补上去的那一拳或一脚是非常重的!因为训练有素的人在摔法后面一定有拳或脚的招术,什么落地金交剪、兔子蹬鹰很有可能都来不及!
        不要想着一开始就琢磨太极拳的招式用法。会误入歧途的。
  应是多练套路,体会身体的松柔,体会力的感觉,敏感度。时间长了,才能对力的体会有深刻认识了,再练推手,体验力与力之间的交汇与应用。再之后,才会自然而然地打人了,就是传说中的无招胜有招。你去看看历史上的厉害的太极人物,早年都是一天练几十趟拳的,而不是一天打几十遍沙袋的。
    太极拳一般的情况下是不与对手硬拼正面的,但又轻易不用身法去绕对手。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太极拳的格挡与一般格斗术的不同:一般的格斗术的格挡都比较刚,把对手的拳崩开也就完了。而太极拳的格挡要求做到沾粘连随,这就是太极拳的精髓:怎样做到沾粘连随呢?这就要从太极八法的第一法掤来说起!

    掤为太极拳的根本,如果掤都练不好,其他的都免谈!那么什么是掤呢?掤是一种发力方法,站桩或打拳时要找到这种感觉:发出的力就像水桶里的水对桶壁的压力一样!这种力就是朋,就是靠这样的力来做到沾粘连随的:提到沾粘连随大家想像的往往是把对手揪住,其实不是的!而是给对手一个不丢不顶的力,这样对手反而逃不脱:这就是阴在阳中取,阳在阴中求!想要揪住他反而要推他:而且这种水的力量可大可小,可快可慢。慢用就是摔法和拿法,快用就是打法:
          说清楚了这个道理就可以接着说太极拳的打法了。我在讲懒扎衣的时候说一定要用双手去拍对手的胳膊,其实用的就是掤劲。这个掤劲形容起来就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话是最贴切的!水是柔的,但是发起海啸来是非常可怕的!这就是我说的太极拳的刚猛爆裂,把那些缓慢的套路忘了吧!这一拍就像是海浪拍岸一样,啪的一个脆响!接着不能算完,还要有海浪的往回的一卷(这是最关键的,做到了这一点才与其他的格挡有了区别),把对手的手带回来,同时砍颈、肘击、鞭捶一气呵成!在平时练懒扎衣接单鞭的打法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啪啪啪三声脆响,毫不犹豫,没有一丝停顿,随时随地都能打出来!练到这样就可以对付乱拳了!如果还是打不赢,那就只有再继续学习其他打法了,懒扎衣接单鞭只是太极拳中最简单实用的一招,其他招法还多的是.

    其实大家在面对乱拳的时候首先要敢于面对!无论拳头有多硬,他对你的杀伤力只是取决于你承受多少,而不是他的给你多少!一拳打在你身上,你死死地站住和你往后退一小步差别就非常大.我们办公室有一个武警部队转业的,入伍前练的是峨眉派的功夫,年轻时往下下腰可以胳膊肘碰到脚尖。有一次他给大家讲寸拳(就是李小龙的那种发力),试拳的时候把我们办公室的一个同事打得很疼。我为了体验什么是寸拳,就让他也打我一拳。我就是正常站在那里,他一拳打在我的心脏与左肩的那个位置(当
然试拳不会用全力)。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咣当的一下凿在了我的身上,这时我下意识地左脚退了一小步,大概有20多厘米,右脚没动。就这么一个本能反应(站桩站出来的敏感而不是有意的退),就使我受到的打击很轻,只是感觉震了一下,没有感觉特别的疼:)而我那个同事由于没有练过,挨打的时候死站在那里,就感觉特别的疼。说这个例子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拳头其实没那么可怕:)只要不是肌肉紧张的要命,靠本能就能躲过去!就算没有全躲开,一般情况也只是擦着点皮而已:而我们的打法是很致命的,所以只要使用得当,懒扎衣接单鞭对付乱拳已经足够了。这两招练熟了,防身就足够用了:

然试拳不会用全力)。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咣当的一下凿在了我的身上,这时我下意识地左脚退了一小步,大概有20多厘米,右脚没动。就这么一个本能反应(站桩站出来的敏感而不是有意的退),就使我受到的打击很轻,只是感觉震了一下,没有感觉特别的疼:)而我那个同事由于没有练过,挨打的时候死站在那里,就感觉特别的疼。说这个例子的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拳头其实没那么可怕:)只要不是肌肉紧张的要命,靠本能就能躲过去!就算没有全躲开,一般情况也只是擦着点皮而已:)而我们的打法是很致命的,所以只要使用得当,懒扎衣接单鞭对付乱拳已经足够了。这两招练熟了,防身就足够用了:我的老师说过真正的传拳就是口授、试手.

   练太极拳肯定有好处,比如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要真想实战,一个打三五个,部队里的格斗术肯定比这个厉害,尤其特种部队的一招制敌,需要的时间也短,就是需要高强度,高系统化的训练
  是的!你说的这些都是外家功夫!外家功夫的优点就是见效快:)缺点是对身体伤害大:(想要练一拳把人打死的功夫,往往要先把自己先打个半死:(尤其是硬功夫,往往还要借助药水的辅助才能练成!而且这种练功方法往往导致人的寿命偏短:(内家功夫的优点是不伤身体,怎么练太极的套路都不会扭脚:)而且养生!缺点是出功夫慢,太极十年不出门:)几年能出门要看个人的悟性,悟性好的可以早出门,悟性差的可能一辈子都出不了门:(学内家还是外家看大家的喜好:)
         其 实在自己未达到一定水平时,自己是无法修正自己动作的.还是要师傅指点言传身教方可.很多人认为像武侠小说里,找到心法闭门去练就能成为高手了.明日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02:1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接触的最多的擒拿就是军警擒拿术,所以一提起擒拿,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拧胳膊:但格斗中就会发现,要拧住一个力量与自己相仿的人的胳膊是很难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方一顿乱拳,连抓住对方的胳膊都难,更不用说拧了:
    传统武术中的擒拿不是这样用的!擒拿并不是眼睛盯着对手的手,上去抓住,利用杠杆原理一拧就完事了:(这种用法只用挨打的份儿!实际擒拿的应用是近身打法的一个选择,擒拿的前提是与对手有肢体接触,而不是去抓住他!太极拳谚有云:以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也就是说太极拳的任何一个动作过程中,都是可以停顿下来与对手接触,接触到了接着做动作控制住对手就是擒拿!太极拳的擒拿主要是拿住对手的劲路,也就是我多次说到的顺着对手的劲走,最终的结果才是反关节!太极拳最主要的就是掤,掤住了以后如果顺着对方的劲路走就是擒拿,出手使用掌法、拳法就是打法!
    至于怎么样才是反关节,这个不用我去说,自己拧一下或者掰一下自己的关节就知道了。如果与对手纠缠在一起不方便用打法的时候,擒拿与反擒拿就十分重要。你在与对手纠缠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发挥水的无孔不入的特性,找到他的弱点一下子挤进去!因为对手一旦发力,你就可以判断出这个力的方向:)无论多大的力,其侧面与背面都是很薄弱的!攻其侧面与背面,就是小力胜大力的秘诀!
    其实擒拿说白了就是一种技巧,要在它最适合的时候发挥作用,而不是万能的技能,不能一心想着擒拿,这样的话是拿不到对手的!小日本的剑术新阴流里面有一种功夫叫做无刀取,和我们的空手入白刃差不多。但是无刀取的目的是在没有刀的情况下制服对手,夺不夺刀倒是次要问题!擒拿也一样,擒拿的目的只是制服对手,至于用的是那一招倒是次要问题:)记得当年我在网上学了一招擒拿,问我老师这招怎么样的时候,我的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的手都到这里了,一拳把他砸躺下了不就完了吗?也就是说不能为了实战擒拿而擒拿!因为太极拳的擒拿方法实在太多了,有很多人在用太极拳的时候就想把对手拿住,结果被人打了个鼻青脸肿:(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梅先生谈传统武术与散打
  梅先生自幼练习过八卦、形意,后又学习过拳击,年轻时学习过中国式摔交,并成为北京摔交队的主要成员。退役后留在什刹海体校做摔交教练,70年代成为我国第一批柔道教练员。自从国家体委开展散打运动以来,他组成了全市第一个半专业的散打搏击队,并将武术、搏击和摔交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易:现在散打王正诚邀民间高手参赛,您觉得这样的比赛会不会很精彩?
  梅:我看不会,打起来说不定会很难看。
  易:为什么?不是说真正的高手在民间吗?
  梅:有这种提法,但从以前的经历来看,民间拳手的水平很一般。80年和81年北京搞散手试点,当时民间参赛的人数有上百人,其中有八卦,心意,太极、大成,通背等拳种,比赛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剩练散手的了。民间武术的招数多,但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一上擂台就抓瞎。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比赛打得很沉闷。由个练通背的还不错,同散手能打在一起,但水平还是有差距。最后冠军都是体校的队员拿啦。

    易:散手规则是否限制了民间武术的发挥呢?
  梅:很多民间武术不服气,说不愿戴拳套,后来市体的摔交教练李保茹教练和他们很熟,就安排他们同我们体校的小队员进行徒手的交流,比赛前我们特别嘱咐我们的小队员:不许用重拳,不许用砸头的摔法,结果一两个照面民间的选手脑袋上起了个大紫包,比赛也就没法打了。民间的选手输不起,打不过就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头两年参赛的特别多,后来就没人来了。知道自己也打不了。
    易:是不是北京以外,还有一些高人?
  梅:都一样,我们的队员参加过8586年的河南少林杯,87年的武当山擂台赛。当时的场面可热闹了,有拌成武松摸样的、有和尚、老道、拎佛珠的、穿长袍的。比赛前表演,那架势挺吓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钉子拍出来了,可一上台打擂,裁判喊:预备开始,就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了。头两天民间的特多,过两天就剩散手运动员了。

    易:您也练过八卦,您觉得传统武术有哪些不足。
  梅:主要是训练方法和意识的落后,传统武术讲究的是口传心授,多是对方怎么打你,你怎么防式的说招说手,平时实战训练水平很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方边腿踢你,散手队员会一手格挡,一手反击。传统武术可不这样,他的先做一个云手,这样动作好看,可对方早就踢到你了。另外,有的拳种讲究什么螺旋力、三角力,每种都有几十种用法,说什么可以将人转着打飞,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我们同他们交流时,也就一个照面就分出了输赢,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迎击,没有什么神秘的。
 易:民间不是还有什么铁砂掌之类的功夫吗?
  梅:那些东西实际上用处不大,任何一个强壮的男士,训练一个星期,都可以做这样的表演。另外,搏击对抗中人是不断运动着的,哪会让你象打死沙袋那样硬挨着。一般人的拳头都很硬,打在头上都会让人受不了。所以硬功并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神秘。
   这上面说的看似有道理!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以前的民间武术家是开武馆的、保镖护院的,都是有真功夫的!应该算是职业的选手:可文中说的民间高手都是些什么人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业余的爱好者,武功再好为了生计也要工作,因为解放后武师们失去了传统的职业,哪有那么多的时间练拳?他们就算是有些功夫,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心理素质可能也有问题,体力的问题就更大:(俗话说上过一次战场超过练十年功!一群整天以练武为生的人打败这些业余选手有什么好说的?再说那个梅先生,难道他从小练的就不是传统武术?散打里面的打法、摔法就没借鉴传统武术?李小龙的截拳道与咏春又有多大区别?起了个散打的名字就忘了传统武术这个根了吗?如果让他们的体校学生与手上有几条人命的镖师过过招,没准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我们的传统武术现在是没落了,但是传统武术的精髓还在传承,不能因为业余的打不赢职业体校的,就怀疑我们的传统武术!

    谁说传统武术非要用云手了?格挡、反击、迎击是散打专用的吗?拜托,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散打只是格挡、反击、迎击,那传统武术有几十种用法有什么不好?只是挨打的人没用明白罢了!还是那句话,民间人士输在经验、心理素质和体能上!不知道梅先生出于什么目的这么污蔑我们传统武术!民国时期是我们传统武术发展得大好时期,当时的各种传闻神乎其神!现在我也还是喜欢读民国时期国术馆流传出来的著作!由于他们练的水平高,所以讲出来的东西是深不可测的!说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出版的武术书籍没有一本能和那时候的书相提并论的!据说我们五十年代体校教授传统武术是很重视技击的,但是后来出现了几次械斗事件,我们的传统武术才被阉割成现在的样子的!因为传统武术的打法阴狠,所以很少有人讲!WMA的单鞭的用法与我讲的差的很远!之所以大力发展散打、摔跤、柔道、跆拳道,是因为这些都是竞技项目,是可以拿金牌的!是可以为国争光的!看事情不能被表面蒙蔽,有几个御用专家一忽悠,就跟着胡说八道!
    梅:不许用重拳,不许用砸头的摔法,这是他们散打发明的吗?
    如果民间的选手能有和他们相同的训练条件,实战机会,脑袋再被砸出包来,那才是真的不行!说到底不就是他们是吃皇粮的,民间的选手是老百姓吗?
 传统武术可不这样,他的先做一个云手,这样动作好看,可对方早就踢到你了。传统武术是在生死格斗中提来出来的,没有一招是为了好看的!!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放屁!!!云手的动作比起生硬的格挡不知要好多少,而且云手是用来防守拳的,对方起腿要抄抱!!难道对方起腿是要踢头的?练跆拳道出身的??起腿踢头才是为了好看!!正宗的传统武术是起腿不过膝的,怕的就是人家的抄抱!!就他说的这种打法,只适合在比赛中用,因为即使被人家摔倒了,裁判会叫停的:)真实的格斗中被摔倒了生命都有可能危险!!别告诉我你们散打队员会落地金交剪、兔子蹬鹰!因为摔法中的一拳一脚是顺势打上去的:)退一万步来讲,把你摔倒了,我没必要马上冲上去,可以寻找最佳机会。只要你躺在地上,我就有机会用脚跺你的头、跺你的胸,我是完全主动的局面:)无论你用什么什么方法起来(鲤鱼打挺,就第十八滚),要起没起时就是我二次进攻的最佳时机!!真不知道梅先生的传统武术是怎么学的?
    他组成了全市第一个半专业的散打搏击队,并将武术、搏击和摔交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完善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武术、搏击和摔交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武术本来就包括踢、打、化、摔、拿,老祖宗早就总结好了的东西,要他总结啥??就他这水平恐怕越总结就越没有东西了!!!

    民间武术的招数多,但多没有经过对抗训练,一上擂台就抓瞎。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
  真有意思,按照他这说法,民间的武术家在生死格斗中就应该死绝了:(挨上两下就不打了,可人家还得接着打呀!最后不就死绝了?再说一遍,民间武术的招数是在生死格斗中总结出来的!!不是体委、奥委的官员规定出来的!!!

     太极是从搏杀术里面提练出来的,什么是搏杀术?搏杀术很多情况都是一个杀几个或者是几个杀一个:你说的那些都是竞技:真正的搏杀倒地非常危险!你说的倒地擒拿一点都不神秘,太极的任何一个拿法都可以倒地拿:太极的拿法是顺势拿,把对手拿倒了,如果还要伤他就要倒地拿!我再给别人讲反拿,我再反拿的时候用的就是倒地拿:还有对付拿肩肘的大擒拿法,也必须倒地!这东西都是太极拳里面最基本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老外才会:
   如果我说得不错的话,最早详细记载的训练士兵是在万历年间,为了对付倭寇,主要是日本浪人!这是传统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式是很多拳种的参考,其中就包括太极拳:

    反骨擒拿是擒拿术的最低阶段,这种擒拿动作大,速度慢,破绽也大!太极的擒拿主要是拉伤筋、韧带!这种擒拿动作很隐蔽,也很难防!每次我和老师试手,他都会拉得我的韧带痛几天:(请大家注意:这只是试手:)只有这种擒拿才是在搏杀时有用的擒拿!因为拿伤一个可以马上再打下一个:而且我前面说过,擒拿永远是顺势拿!有机会才能拿!打法是第一位的,能用打法就不用拿法!但是拿法是必须要好好练习的,因为一但对手用拿法,你最好用反拿:反拿也是拿法!
    因为练太极的太多,能打得太少了!!!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2-3 12:34 , Processed in 0.058468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