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5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彩文摘] 看张大导演是怎么导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9-1 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ek: 看张大导演是怎么导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


话说2008年,以高梁地和大红灯笼出名的某导演×××当仁不让地干上了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 那一天,世界人民的眼睛凝视着…

开幕
熄灯
灯光大亮
第一幕:热土

一声巨响,八百个陕西汉子出场,头戴羊肚子手巾,身穿秦俑服,脚踏NIKE牌功夫鞋(NIKE公司掏了赞助,唯一的不同就是功夫鞋上的商标),腰挂锣鼓,如醉如痴地开始敲打,锣鼓喧天,尘土飞扬,大地都在震动,与此同时,只见满天尘土中飞出一万只白鸽,全场观众沸腾了!

第二幕:丰收

锣鼓声嘎然而止,熄灯,腰鼓队退场。
一千名身穿陕西婆姨服色的少女,人手一把红高粱,上场,静悄悄地布好了阵势,代表一块高梁地,静默一分钟,唢呐声响起(注:张大导演亲自配音),正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唢呐声中,八个赤裸上身的汉子,晃晃悠悠抬着一顶轿子上场。稍顷,埋伏在高梁地里的土匪同志一跃而起,手持一把驳壳枪,要抢亲杀人!!八名汉子奋起反抗,把土匪打咽了气,轿子中的新娘激动万分,拥着为首的爷爷同志,就说要改嫁给他。看到这里,全场观众热泪盈眶,唢呐声中,轿子远去…

第三幕:功夫

八百个少林和尚首先出场,动作整齐地打了一套少林拳,然后分散对打,棍棒刀枪,精彩纷呈, 背景音乐是《少林寺》。
和尚退,老道上。
八百个道士,身穿雪白的道袍,手持明晃晃的宝剑,动作整齐划一地打了一套太极奇门十三剑和一套太极拳。
老道退,喇嘛上。
八百个西藏红衣喇嘛,手持金轮,跳起降魔天轮舞,背景音乐是《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和《翻身农奴得解放》。
喇嘛退,小孩上。
八百个少年体校的孩子,蹦蹦跳跳上场,翻跟头,竖蜻蜓,闹得不亦乐乎,代表中国功夫的未来。
世界人民看得目瞪口呆。

第四幕:独唱


没有脖子的刘huan同志上。独唱曲目是奥运会会歌《奥运雄风》。

第五幕:文化

八个大红灯笼形状的氢气球腾空而起,直径足有一公里,已经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红色灯光照耀下,一队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的胡琴手出场,用二胡拉起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后面是一队身穿暴露唐装的少女,分叉一直开到大腿,手持琵琶,弹奏《春江花月夜》。
一百个秀才打扮的学子(清华北大代表队),手持书卷,摇头晃脑上,背景音乐为《孔子曰》,为首一个高举孔圣人牌位。
一百个古代劳动人民上场,身穿各色服装,有扛着唐三彩的,有手持指南针的,有放鞭炮的,还有个家伙把浑天仪都背来了。 三十个古代工匠,每人手里拿着一块模型,组成了一个古代宫殿的模样,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前头。

第六幕:历史

六个不同颜色的古代军团出场,代表战国时的六国,手持长矛盾牌,互相攻杀,人呼马叫,场面混乱不堪。突然霹雳一声震全场,身穿古代秦国盔甲的军团出场,军列整齐,杀气腾腾,迅速地把六国军团驱散,万岁声中,身穿龙袍,形态威武的秦始皇出场,手持奥运火炬,一步一步地登上火炬台,烈焰腾空而起,将士高呼万岁!!
2#
发表于 2004-9-1 03:4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很有创意.张艺谋很有可能采用这套方案,老张已是江才郎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9-3 00:5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网民:拒绝张艺谋

中国网民:拒绝张艺谋

中国着名导演张艺谋在雅典奥运会闭幕礼上,导演了8分钟的中国文化表演和宣传片。但不少中国网民表示,不希望由他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礼或闭幕礼。


联合早报报导说,这股批判声浪,是批判张艺谋电影新作《十面埋伏》的延续。8月30日,网民“林一烽”率先在南方网的“岭南茶馆”中,发表“张艺谋又让全世界的人都中了‘埋伏’”的贴子。

  林一烽指出,那8分钟的表演,让人想起张艺谋的电影成名作《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十面埋伏》,古老与现代不协调,张扬的动作又欠缺内涵。完全是一个“陕西老农艺术家”眼里的古老中国文明,也是落后的中国情结。

  隔天,“岭南茶馆”又设计了“张艺谋,2008年你退休好吗?”的主题。有回应的网民认为张只有“三板斧”,看不出民族特色而且有媚外嫌疑。

  有网民虽然肯定张艺谋是优秀摄影师,却认为他是一个缺乏创意的导演。网民“董江平”写道:“比比希腊人搞的奥运会的开幕和闭幕式(剔除张艺谋部分),惭愧啊,老张同志!”

  另一名网民“消毒”写道:“如果2008年中国的奥运会,还是由你霸住这个位置,不让中国年轻一代给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带来一些新鲜感的话。成功举办,令世人瞩目,只会是一句空话。”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有网民指1965年编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代表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也有网民表示,希望由上海着名电影导演谢晋(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人到中年》、《鸦片战争》),执导北京奥运会的开幕礼或闭幕礼。

  《广州日报》“娱人坊”昨天推出“张艺谋的八分钟”专题。作者周娴指出,张在开场安排14名少女民乐队演奏《茉莉花》,显然模仿女子十二乐坊;结束时由小女孩再唱《茉莉花》,是重复他执导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宣传片时以《茉莉花》为主旋律的手法。

  此外,乐曲后的《绸舞》,有《十面埋伏》里“飞袖击鼓”的影子;而太极拳表演让人想起北京申奥片中成龙的身影。周娴表示,如果张艺谋是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功力修炼到“忘我”的境界。

  作者“莫斯其格”认为,张艺谋并没有真正把中国文化吃透,充其量是将19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文化寻根”热潮在21世纪发扬光大。

  他指出,从乡土中寻根,只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向;如果就此认为是“最中国”的东西,只会与时代和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脱节。

  作者刘丽琴援引网上的批评意见,指张“大红灯笼高高挂,威风锣鼓震天下,龙腾虎跃狮子吼,?紫嫣红大中华”的老一套,实在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了”。

  她表示,如果真由张艺谋导演北京奥运会,希望他在调配红灯笼、红绸舞等“红色中华”的理念时,本着开放、创新、诚意的心态,多配几个文化顾问,而不只是搞些没多少思想内涵的视觉形式。

  作者苏蕾认为,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表演,让不少中国人担心北京奥运是否能呈现一场至少不输给雅典奥运会的开幕礼。

  她认为,张艺谋的确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但不是万能的,北京奥运会开幕礼或闭幕礼的总导演,应该通过竞争来选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9-3 12:30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对陌生的国度和文化都有一个刻板印象,.比如, 提到阿拉伯国家, 就本能的想到蒙着面纱的女人和一夫多妻, 提到非洲就想到吃人肉和光着身子的土风舞, 并在潜意识里与保守落后联系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一种偏见. 外国人对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偏见.外国人眼中代表性的中国人形象大体有两种, 一是殖民地时期疏辫子穿马褂的支那人, 一个是文革时期的兰蚂蚁, 其实他们并不觉得这是歧视, 而是更象一个符号,或是他们眼中的中国特色. 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却有着不愉快的文化联想. 
    
     张一谋的八分钟将中国的文化局限在清末民初中国最衰弱落后的那段历史,那也正是八国联军用鸦片大炮打开中国大门第一眼看到的中国,在他们认识了我们的京剧,武术和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衰落, 愚昧和贫穷,这段历史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一段并非光彩的历史,我们最强大,文明最灿烂的汉唐时代外国人无从直观的了解,只有这段历史他们亲眼目睹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所以至今欧洲的某些广告中的中国和亚洲仍旧是殖民地时期乱糟糟的街景, 满街跑的黄包车,不是因为他们孤陋寡闻,而是这个形象符合了他们心目中那个遥远神秘而荒蛮的东方印象。张以前的电影和歌剧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张所擅长制造的诡异,玄虚而又原始,扭曲的东西让他们产生了猎奇的兴趣。张却以为自己把握了外国人欣赏中国文化的脉搏,以为自己表现的是真正为世人承认的中国文化,并自恋的将这种情结一现再现。换了任何一个中国人也无法对这种背景下的中国特色(有些人认为是中国文化)感到骄傲.
    
    打灯笼踩高跷一段是我认为是最丑陋的一段, 从服装到道具不伦不类, 只为制造红彤彤怪异诡谲的视觉效果, 说实话, 那一瞬我从来没有过的觉得红灯笼是那麽丑陋.
    
    京剧虽然知名度高, 但我认为那是旅游宣传的结果, 新奇归新奇, 外国人并不想深入了解, 西方人更感兴趣的是禅,风水和气功.
    
    我认为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应该是古老的中国向世界开放,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表现类似的素材很多, 象丝绸之路的沙漠驼铃,象大唐盛世的四海宾客, 象郑和六下西洋, 像元世祖和马可波罗, 这些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可谓不高, 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象征. 而不是透过剪断的旗袍和抱着民乐器跳现代舞来表示传统与现代或中国与西方的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9-3 12:33 | 只看该作者
多一句嘴:
忽然想通了,觉得应该庆幸这8分钟让张搞了,否则直接把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让他搞,倒时满场中国人的老脸往哪放:co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框架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9 22:46 , Processed in 0.051263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