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大汉天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偶然生为亚裔 VS 偶然生为JIA(美)人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31#
发表于 2010-11-14 17:01 | 只看该作者

环球华报:理性看待亚裔子女进大学

《麦克琳》(Maclean’s)杂志近日发表报告指出,因大学校园中亚裔学生日益增多,遂加国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种族构成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该报告说,由于东亚裔学生比例占有明显的优势,使部分其他族裔学生产生危机感,他们担忧自己在学业上的竞争力不足,以及同学间存在文化差异,甚至有种族歧视的倾向,致使某些大学拟考虑调整和平衡学生的种族构成。

针对此报告华裔团体做出了积极地反应,有平权组织呼吁停止这种渗透到象牙塔的种族歧视思潮,主流社会应更清楚地认识到亚裔对加拿大社会的积极贡献,亚裔学子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理应得到肯定和发扬。

无可否认,亚裔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提倡读书,为极其优秀的部分传承下来,并体现在每一个华人家庭。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移民落户加拿大,都寄希望于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后谋个好职业,在加拿大社会展开美好的人生,这完全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根据多伦多教育局2008年的调查,多伦多高中公校东亚背景的学生当中,家长表示希望孩子上大学的占85%,在南亚背景的家长中比例为78%,白人家长的比例为59%,黑人家长的比例为49%。这一统计恰恰说明,华人家长特别是第一代移民的华人家庭,虽然生存艰辛,都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有光明的未来,同时也反映出华人殷殷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甚至过度的严格要求。多伦多教育局研究协调员Maria Yau说,移民家长对孩子们施以重压,以至于许多孩子在压力下崩溃,所以家长需要警醒,即使亚裔孩子能高分进入大学,他们也可能因缺乏独立性和社交技巧,而不能在大学生存。

人的能力、爱好、志向存在千差万别,华人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读书,进名牌大学,读热门专业,将来找高薪的工作,把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孩子是不争的事实,各大学中医学、会计、工程、药学等专业华人面孔占绝大多数,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朋友介绍,她的女儿所就读的多伦多大学生命科学系,因为华人同学太多竞争异常激烈,进医学院读医科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造成孩子压力巨大。形成这样的局面,华人家长不能不反思一下,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

其实,在加拿大多元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职业选择,适合孩子具体情况的选择才是最佳,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才能做得最好。为此“燃动青年”组织做了特别有益的工作,他们举办多场“通往成功的多种道路”讲座,邀请教育工作者、家长及学生,探讨兴趣志向与职业选择的问题,提醒家长拔苗助长是极为有害的。

华人子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遵照游戏规则进入大学的,对亚裔学子人数过多的指责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有这种种族偏见的人完全是对他们自己放任青春、不发奋读书的辩护。与此同时,华人家长也应适应加拿大社会,给孩子更多选择,让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才不枉移民的初衷。
联系电话:514-576-0923;Email: [EMAIL=\"chinesebroker@hotmail.ca\"]chinesebroker@hotmail.ca[/EMAIL] 鼓吹大汉民族意识,反思中华传统文化。大汉天声,关山万千重,沧海寄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11-21 19:39 | 只看该作者

多大”亚”化 女人平胸 上海火灾 儿子哥们 by刘晓红

这都什么杂七杂八的! 看客稍安勿燥,容在下一一表来.
最近Macleans提出的多伦多大学太亚裔化招来了众多评说,大家都很严肃地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人就调侃一下提些不太宝贵意见.
先讲个故事,这是件真实的故事,本人有人证.5年前多大病理系主任的研究生出了问题,她想上医学院,她父母不同意.她父母说我们可以让你进TTC,  何必去上那个破医学院?
出俩多项选题:
第一道:该女生是A白人;B非洲裔;C亚裔;D中东后裔.
第二道:该女生父母此次市选投票给了: A: Ford, Rob;  B: Smitherman George;  C:Tang, Weizhen; D:Achampong Rocco.
答案正确加10分.你看看这水准,题没看完答案就有了.你小时候学习也太认真了点吧!
中国女子在前突后翘方面比其它族裔差些.为什么?据一位搞生物出身的半吊子社会学家的解释是:错在秦始皇.因为从他开始每朝每代后宫佳丽三千或五千,皇帝又忙不过来,结果是这些前突后翘的基因都没机会传流下来,偶尔结个果还让软蛋皇上送出了塞.这就好比北大清华每年全国招生,四年后让它们的毕业生真空蒸发,如此搞了三千年.这是一个典型的负筛选. 这给多大亚化有何关系?
如果前者是负筛选,那么科举制度就是正筛选了(本人没说是人才的正筛选,谈到人才,是另一个概念,此文不及).你想想我们一代代考了千年那玩意都深入到基因密码中了!但是亚裔在升大学及上大学方面表现极优并非这一方面的原因.第一代移民在经历了无数挫折后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儿子再走一遍,看到在四面楚歌的境遇下读书走技术立业的道路是唯一选择.另外在前面负筛选下造成了我们的身体结构特色,难道你让我们和黑人哥们在蓝球场上抢饭碗!
现在谈谈Macleans提出的多伦多大学太亚裔化的看法.最近上海发生了一场大火,死了不少人,现官方拘了八名电焊工.其实呢这两件事就是一回事!这些电焊工的违章操作如果是违犯了雇主的要求是违章.如果这些违章的原因是雇主不提供培训,不严格认证制度是另一回事;如果这些违章根本上就是雇主认可的.默许的或潜规则的那就是三回事了.对于新移民而言我们常常就是民工遭遇(注一:平心而论我们远比民工好,因为至少特别待遇不能写上本上,而民工的歧视是做为政府政策执行的;注2:我的用词是民工遭遇而不是民工身份.遭遇是环境的,身份是心态的.遭遇是要抗争的,身份是要维护的.这有些象牧师谈及基督徒时常用的辨证.按身份是神的儿子的名份,按行为处事差许多.要有神的儿子的坚信改变困境).美国也一样,经济好时移民好过些,经济不好时常被用来祭刀.
你说说我们的儿子学习认真也有错了.游戏的规则是你们定的,定入学标准的有几个是我们亚裔?这玩游戏的裁判是你们当的,哪个学生算好哪个学生算不好也是你们定的!这吹鼓手也是你们整的,你Macleans每年举行一次大学评选,如何评,定什么标准你问过我们吗?我们唯一做的就是按你们吹鼓手的指引,听从裁判的哨声认真比赛,结果我们比赛赢了反倒有错啦!我可以说什么呢?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
第一:读书读书走技术立业的道路仍是第一二代移民唯一选择(第三代移民立意要高些: 我曾引用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Alexander Hamilton的话:我们要先培养一代战士,然后他们的儿子就能成为农民,然后他们的儿子就可以成为医生,律师,然后他们的儿子就可以成为艺术家)此处仍有效).
第二:我们对此在行.难道你让我们和黑人哥们比赛打蓝球. 难道让我们去和你老白拼英国文学,新闻专业?那时你又该骂我们笨了.话都让你们讲了.
但是我们华人的教育也要有反想.最后讲讲变儿子为哥们.尤其是青春期儿子我们不能用老祖宗那一套.青春逆反都一样:
1只能称赞和表扬不能批评,即或是小心翼翼地点一下不足之处都会引起他极大的不满。
2、脸上常见阴天.听到不同意见脸就阴沉,更不用说接受了。
3、极其没有耐心,事情只能提一次,如果再提,马上就不耐烦。
4、对父母的态度不再是敬仰,而且时不时挑父母的缺点和毛病,找到机合就给你几句冷言冷语.
5、特别注重自己的隐私和主权。拒绝父母在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下而为他做的任何事.
对此:
1.人不反叛妄少年.
2.连老爸都不敢反,那美国总统如何反,你不敢反美国总统,你如何能当上美国总统.
3.给儿子当上哥们后为哥们一肋插刀另一胁插钱包,安啦.
联系电话:514-576-0923;Email: [EMAIL=\"chinesebroker@hotmail.ca\"]chinesebroker@hotmail.ca[/EMAIL] 鼓吹大汉民族意识,反思中华传统文化。大汉天声,关山万千重,沧海寄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0:03 | 只看该作者

美(加)国学校里不得不入乡随俗的几件(转帖)

美(加)国学校里不得不入乡随俗的几件事

对于我们这些第一代新移民来说,在美国所经历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新鲜的,有些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局限,更多的则是由于中美(或者广义点说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
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刚进学校时,好多事对我来说都十分陌生,因为从未经历过,每件事都象是第一次。正因为是头一遭,注定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处理的。好在孩子在学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久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经验。总起来说,有一个原则是必须坚守的,那就是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用老百姓的话说,不就是随大流嘛,那有什么难的?这话说起来容易,真要领略其精髓并贯彻于行动之中,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下面就列举几件在美国学校应该入乡随俗的事。
(一)不可思议的Fundraising (募款)活动
记得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有一天拿回来一个大纸口袋,里面装了一本产品目录,还有订购单。儿子告诉我说,这是Fundraiser,老师让我们回家去问爷爷奶奶还有街坊邻居,看看他们需不需要买这些东西。我把那本目录大致溜了一眼,净是些包装纸,礼品袋,巧克力什么的,价格一般在十到十五美元左右。但是,那些商品若是放到商店里卖,顶多也就是四五美元。我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是学校的PTAParents Teacher Associates)搞的变相募捐。我就有些搞不懂,既然目的是想筹款,还莫不如让我们每个家长写张支票,不就完了,何苦来费这么大周折呢?
我知道有为数不少的人有我这样的想法,其实这就是老外了,因为这可算得上是美国学校的一个习俗。甭管你怎么理解Fundraising这种活动,它已经成为学校运作资金的来源之一。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有这类募款活动,而且,公立学校搞得更加名正言顺。大概是觉得你孩子来上学,也没交学费(尽管你可能会认为我已经缴纳州税了),搞些小型捐款活动,也在情理之中吧。
遇到了Fundraising咋办呢?当然是买东西捐款了。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中国,左邻右舍绝对不可以去打扰,人家也有孩子要Fundraising,怎么可以转嫁于人呢?所以,就只有自己买单了。第一年我买了好多礼品包装纸,够用几年的了。到了第二年,我就琢磨能不能买点别的。果然有其他选项,可以订杂志。于是订了两年的《时代周刊》。越到后来越不知道买啥,该买的都买完了。
不过近两年来,募款活动又有了新的动向。许多网络公司取代了以前那些营销Fundraiser 产品的公司,他们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更现代更与时俱进的募款方式,并把这些新方式推广到学校。比如,让学生到他们的网站注册,建立自己的帐号,然后搞有奖募捐。由学生自己选择准备fundraising的数量,捐款多少直接与奖品挂钩。到了真正兑现那一天,凡是注册的学生,均得到一件印有标志的T恤衫,然后参加跑步或其他健身活动。孩子当时跑多少圈直接关联到捐款的数量。这种新颖的募款方式,使学校的PTA轻而易举地就募得了很多款。真堪称是网络公司与PTA联手打造的新举措。
Fundraising活动募来的款项,基本上是由PTA掌控,很大一部分也都是用于改善学校教学的必备设施,可以说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前两年我儿子的学校为了购置足够的Smart Board,就曾经大力募捐,因为郡里的教育拨款是不足以用来做这种“奢侈”的设施更新的。
据我所知,对于公立学校的这种募款手段,很多家长都颇有微词。但是,每年的Fundraising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改变的只是形式而已。既然已成定局,作为家长就该采取正面的态度。因为捐款的数量并不大,不能因为我们的负面姿态,让孩子在学校感到窘迫。就象前面提到的网上募捐方式,如果你不让孩子参与,在学校他/她就会显得非常孤立和另类,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穿着崭新的T恤衫跑步,自己却不得不站在一边,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所以,入乡随俗无疑是比较正确的选择了。
(二)非买不可的头像照
每年秋季一开学,学校里都会组织给学生拍照,其目的是为了制作Year Book(年度学生纪念册)。学校请来了专业摄影studio的摄影人员给每个学生照大头像,照完之后,放到当年的Year Book里。学生也可以买一套,给自己留个纪念。一般来说,一套照片最便宜也要将近二十美元。有些家长就犯嘀咕了,现在谁家没有数码相机,到外面商店打印照片,一张才十多美分。这样想来,干嘛要跟 摄影沙龙买照片呢?
在这桩事上,我的想法是最好还是给孩子买上一套照片,不为别的,就为了孩子有份高兴的心情,和不被视为另类的感觉。听我儿子讲,每次照相,老师都把同学分成两队,一队是花钱买了照片的,另一队是只照相不要照片的。孩子大了也渐渐明白了这其中的涵义。我们破费二十几块钱是小事,可是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当然,每位家长心里都明白,卖照片无非是PTAstudio联手搞的另一种募款活动,利益分成。可是有的时候,还是难得糊涂一些吧!
其实,每年保留一份孩子的近照,以后翻开看看,还是蛮不错的感觉。我时常看看儿子女儿的大头像,从三岁在幼儿园的一直到现在,那模样每年都有些许变化,但总还是看得出小时候的影子。照片就是留给未来的回忆啊,所以,这入乡随俗的举动还是很值得的,不是吗?
(三)给老师送“集体”礼
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了,每年在这个最隆重的节日期间,学生会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而给老师买礼物是最直接方便的形式了。咱中国一向有尊师的传统,给老师买点小礼物应该是没什么踌躇的。可美国学校里,最盛行的一种方式是买集体礼,按中国的话说就是凑份子。班级里一般是由Room Parents出面张罗,给每个人发e-mail,收钱,然后征求老师的意见,或是买礼品卡,或是买实物。
这样一来,就有人想不通了,为什么要把钱给Room Parents,那样的话,老师不是只感谢他/她一个人了吗?当然不排除会有这类情况,但是在这件事上,最好还是随大流比较好。因为也不是什么大钱,只不过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当然,如果你特别在意,也可以选择自己单独赠送老师礼物,尤其是当你觉得应该更特殊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与敬意的话。
我自己也曾经做过一年的Room Mom,想起来也很辛苦,有时还费力不讨好。有了这种感受和经历,我总是积极支持Room Parents的工作,包括去孩子班上帮忙,野营(Field Trip)时去做陪队,等等。。。
上面说的这些事,看上去都是些琐屑的小事。可是,不能因为事儿小就不引起重视,处理不好,真的会因小失大呢。从大的方面着眼,华人在美国,毕竟属于少数族裔,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形象,反映了民族的素质。若是从我们自身利益和孩子的感受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那就更应该入乡随俗了。这不光是要不要面子的事儿,而是关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大事。为了孩子,要这个面子也值。
想想自己当年都未能免俗地跟风来到美国,今天,又为何不能再“俗”一把,彻底地做到入乡随俗呢?
写于20101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20:50 | 只看该作者

他感动了中国 却没有感动CCTV的冷漠评审

他感动了中国 却没有感动CCTV的冷漠评审网易    2010-12-02 13:58:20

93岁的他静静地走了。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蹬三轮的老人白芳礼。这不是神话:这位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戴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他倒为此挺开心,曾对人说:“我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穿戴没有一件是花钱买的,今儿捡一样,明儿捡一样,多了就可以配套了。”

他每天在外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有时候会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那已是他的“美味”了。在家他很节俭,每顿最多只吃一块肉或一个蛋,怎么劝他再吃都没用,他总是说:“留着下顿,吃多了白瞎。”偶尔放纵自己的是馋厉害了,就在晚上睡觉时往嘴里放上一星肉,含着,慢慢品滋味。
为了多拉一趟活,多挣一块钱,他几乎到了不要命的地步。一年365天,无论节假日,无论刮风下雨下雪,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早晨6点准时出车,要到晚上七八点钟才回 
他曾在夏天路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的炙烤下,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他曾在冬天大雪满地的路途中,摔到沟里;他曾由于过度疲劳,蹬在车上睡着了;他曾多次在感冒发高烧到39摄氏度的情况下,一边吞着退烧药片,一边蹬车,虚脱的汗水湿透了棉袄;更有不为人知的是,由于年事已高,冬天里他常常憋不住小便,棉裤总是湿漉漉的,他就垫上几块布照样蹬着车四处跑。   
在你的心里想象这样一幕吧:一个瘦弱的老人,蹬着三轮车,穿着不规整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在师生的惊异目光里到大学去,从身上掏出厚厚的一角两角零币攒起来的钱递给学校领导说是要给困难学生捐钱,大学里每年都会收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捐款,多是大企业。如今收到来自个人、而且是一个蹬三轮老人的捐款,每个人的表情从惊异木然到感动甚至是痛苦。   
而这样的一幕老人坚持就是十多年,不曾间断…………   
“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关系,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钱到学校有书可以读”,这是20年前老人的动机,也是20年里老人辛苦蹬车的追求和梦想。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瓣膜退行性病变,老年型白内障,神经性耳聋,并有脑萎缩及消化道出血症状。”这是老人病倒的最后,医生对他的诊断结果。   
“等我病好了,我还要蹬三轮挣钱资助你们读书”,这是老人对在病房里对前去看望他的孩子们说的话. 
“三轮车、收音机、小黄莺”,这是老人今年逝世时留下的最后的遗产。
如果你还不曾为这些简单的话语动容,那么,还有一个数字请你记住,在这个老人逝世的时候他已经93岁了,从74岁的暮年开始至90高龄,他不曾有一天如其他老人那样在家中颐养天年,而是在大街上比一个壮年人还拼命的拉三轮,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那些孩子,那些他毫不认识的孩子们有钱可以上学,可以在教室里安逸的上课。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是耄髭之年还坚持二十载无怨无悔;关爱教育拿出很多前来助学的人也很多,常见于报端银屏。排出那些借捐助之名得慈善虚名的人之外,也有不少人真诚的拿出钱来捐给偏远的孩子,甚至有成千上万或者者比尔一样富可敌国的捐助。   
然而,一个人有100元捐出10元,一个人有2元捐出1元,一个人是乞丐身无分文把乞讨得来的2毛钱分了1毛钱给另一个乞丐。这三人中谁比谁更让人感动呢?  
白芳礼老人,无疑就是第三者。那么真诚那么纯粹。   
在老人的周围,反衬的是一帮尸位素餐酒囊饭袋碌碌无为的官员,还有那些富裕的却只图一己享乐不问天下穷困的有钱人们。这是责任和良知的最好体现。
善良的人们,请不要吝惜你的泪水,让我们在老人卑微的身影里俯下身去。老人是平凡的,甚至是可怜的。在媒体发现他之前,没有人知道他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以一己之力捐资助学的情怀。这是怎样的一颗心阿,是怎样的默默无言却又光辉灿烂。   
可是,老人今年却没有被评选上《感动中国》人物,当白岩松煽情的语调加上令人感动的音乐里,十个人物在光鲜华贵全国瞩目的颁奖舞台上展示他们曾经的付出让每一个观众感动落泪的时候,人们的良心却沉默的遗忘了这个已然离我们远去的老人。   
还记得这并非第一次的落选,去年感动中国的提名里也有老人的名字,可是,今年延续去年相同的失落。 
不知道大家的眼睛里这是怎样一个老人,至少在他为之奉献的津门,万千的百姓为他的离去而感动着悲伤着。
这些年得到白芳礼捐助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及教育基金等单位达30家之多。老人捐钱从不图回报,许多得到他帮助的学生并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乐和幸福来自他那一颗太阳的心!
而如此伟大可敬的老人两次被提名CCTV感动中国人物的提名却因为某些原因而落选,让人感到CCTV是在真正的感动中国还是在做秀 !至于那些投票,在实际的操作里又有多大的作用呢?
一位老人、一辆三轮车、35万元捐款、300多名贫困学生……当人们将词组一一连线后,展现出来的是老人伴着坎坷、误解、坚持与慈爱的一生。他,就是白芳礼。
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他为贫困学生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直到将近90岁高龄,然而,终于在那一天他感到了无奈。1999年,天津火车站进行整顿,所有商亭一律被拆除。望着转眼工夫被拆成一堆LJ的“白芳礼支教公司”,老人哭了。他老了,腿脚没劲了,以后还指望用什么挣钱给孩子们读书呢?
那年冬天,老人蜷缩在车站附近一个自行车棚里,硬是给人家看了3个月的自行车,每天把所得的1角、2角、1元、2元的钱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饭盒里,等存满500元时,他揣上饭盒,蹬上车,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人们看到,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已经被雪浸湿。他向学校的老师递上饭盒里的500元钱,说了一句:“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2:06 | 只看该作者

蔡美儿和张艺谋——转自文学城

蔡教授的大作尚未拜读,各种宣传已经扑面而来,报纸,电视,网络,让人目不暇接,连平日有点冷清的子女坛都顿时热闹起来。这让我不禁想起多年前的国际知名导演张艺谋来了。当年国人对张导还算客气,但凡能在洋人那儿拿个奖什么的,大多都用力捧着,至于他的作品究竟带给人们对现代中国人何种认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洋人都说好的东西那一定是不会错的。

后来好不容易有时间看了他的几部电影,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水平,那些个三妻四妾,让人倍感压抑的故事就那个时代的中国来说也许即使不是典型的,至少也是接近真实的,若干年过去了,看过别的影视作品渐渐淡忘,他老人家的片子,可能是因为刻画得太淋漓尽致了,至今都难以忘怀。不过那些个片子看多了,有时连我自己都疑惑,这些角色的关系怎么会这样地扭曲,是不是前辈们的生活就理当如此?接而联想,对中国知之甚少的人,在连续看了张导的电影后,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困惑,是不是所有中国人的生活就是电影里的那样?

请大家别误会,我并不想以什么民族利益来限制艺术创作,同张导的电影类似,蔡教授的大作本身也许就是一部很好的文艺作品,一本让人哭也让人笑的父母经。为人父母的总结也好,反省也好,用她在电视访谈里的话来说,都是非常personal的。可是,在宣传上,这本书跟"Chinese Moms"(WSJ宣传),"Strict Chinese Parenting"(蔡教授的答读者问),甚至“Immigrant Parenting”(蔡教授的电邮)挂在一起,那就不再只是personal experiences 了。蔡教授一边对着读者中"Strict Chinese Parenting"的受害者说要“Retreat from the strict immigrant parenting”,一边对着电视镜头说“如果再来一回,按既定方针办,只做小小调整。”我虽不懂市场营销,但阿庆嫂的“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我还是听过的。

记得蔡教授才早先的电视访谈里谈到她之所以选经济这个“soft science”是为了讨好她的父母。不知道她现在出这本书是不是也为了讨好她的父母,这个想法让我不寒而栗。希望她的两个孩子将来都好好的,否则如果有个三长两短的,子女坛的各位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吃不了兜着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9:39 | 只看该作者

Forbes 400 首富说明华人的教育问题

Forbes 2010 年评定的美国前400首富中有5个华人: Min Kao, Garmin’s founder, David Sun and John Tu, memory chip business; Jerry Yang, Yahoo! Founder. Roger Wang 也是一个美籍华人,但在中国发展,和美国梦没有多少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5个华人都是第一代移民,没有一个是ABC (America Born Chinese). 华人在美国也有很长的移民历史,ABC也占美籍华人的一多半. 但是,为什么ABC没有第一代移民这么多创新者?这可能要归罪于美籍华人中流行的虎妈教育方式.


比如,华人父母大多都要逼孩子每天大量练一种技巧,例如钢琴,并不是希望他们个个都当钢琴家,但他们都以为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增加他们将来进好学校的机会.这样做,华人父母就限制了孩子们的发展空间,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自我,探索世界的时间和机会. 如果孩子从小就只会考虑有限的发展空间,比如仅仅考虑医生和律师这两个职业,他们就失去了创新的能力.


大家应该注意到,400个美国的首富里,没有一个医生或律师.医生和律师是好职业,是中产阶级里偏上的.但真正要更上一层,做到比大众更出色,就必须有创新,必须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怕失败,不敢闯,就是我们华人的缺点.


郑和比欧洲人提前很早就发现了美洲,澳洲,但这些土地现在是被欧洲人占领.这就是一个中国人循规蹈矩,不敢闯,不敢开拓未知世界的教训.今天,还有很多华人移民老想着落叶归根,或者回国发展,不能考虑把根扎在美洲,把美洲当作未来发展的空间.


人类发展的根源所在,就是因为人类一代比一代强,一代比一代富有创新精神.为了让我们下一代超过我们,我们不能限制他们走我们的老路.棋琴书画是前人的知识,我们应该学习,但也需要有时间去应用这些学来的知识,同时自由探索这个世界,去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前人知识方面,那么我们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小小的改进,永远不能突破前人的领域. 为什么中国古代有那么灿烂的四大发明,但当今的科技都是欧洲人创始的?


孩子们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学好学校的知识,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兴趣发展是孩子们成长的最佳途径.父母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花在孩子身上,与其花大量时间陪孩子练琴,不如多给孩子几个兄弟姐妹.孩子玩伴多,信息交流多,更利于思维发展.成年后孩子们兄弟姐妹多,堂兄表妹多,人脉更广,更有利于事业发展.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如果羡慕别人有钱,就应该自己努力去致富
虎妈教育方式的害处
亚裔上藤校也许是最不明智的投资
培养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自信-殖民文化
抛弃大男子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7:05 | 只看该作者

当亚裔妈妈被人“夸”成真不像亚裔妈妈时(转帖)

收到丽莎女儿周岁生日的聚会邀请,本不想带着两个已经是或即将是 teenager 的儿子去参加。可丽莎一直很喜欢我的两个孩子,所以电话里一再关照我一定把儿子带去,因为宾客里也有和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 丽莎的丈夫比尔是在新州土生土长的,从幼儿园起就在新州一所知名的私校就读,直至高中毕业。大学上的是普林斯顿,现在是一名律师。聚会的宾客中,除了丽莎和比尔的家人外,有两位是和比尔从小一起长大的私校的哥们,还有他在普大的校友,以及他律师行的同事。四、五十个来客中,只有我们一家是亚裔。
聚会开始后,孩子们都去了后院搭起的帐篷里做游戏去了。男士们聚在一起谈论的是新上任的州长,国会在激烈辩论的医疗保健法案;女人们自然也围成一堆,谈得无非是孩子、减肥什么的。在座的女人中,有几位是我和丽莎平时一块儿“玩”的女伴,其余大多是我不认识的比尔的那些朋友的太太们。正巧小儿到厨房里来拿饮料,丽莎一转身对着这几位女客开始介绍起我家棋童的“光辉事迹”了。我看到几位妈妈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说不清的很微妙的神情。过了会儿,有位妈妈说,“亚裔孩子真的都很优秀,学校里最好的学生好像都是亚裔,你们这些亚裔妈妈真的很了不起”,另外的几位也都很赞同地附和着。丽莎可能也感觉到些什么,赶忙说,“ Mizi 可不是你们想的那些亚裔妈妈,不信,你和她的孩子谈几句,他们一点都没有书呆子气。她家孩子的又玩游戏,又看电视,她还整天忙着自己游山玩水的,很少见她管孩子”。看着几位妈妈将信将疑的神情,丽莎说,“拜托, Mizi 可真的是最不像亚裔妈妈的”。
儿子这个学年的课程里有一门“ Creative Arts ”的课。因为开学不久,我就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不在美国,所以对他的课程安排一点都不了解。回来后没两天,就是学校的家长会了。先生替我约了所有课程的老师,而我去的那天才发现自己连哪个老师教哪门课都不是很清楚。第一个遇上的是“ social study ”的老师,这是儿子最喜欢、也是学得最好的一门课,所以和老师见面是属于皆大欢喜、等着听好话的。趁着老师高兴,我赶紧问了我后面要见的几个老师的情况,至少把课程名和老师名对上了号。
教“ Creative Arts ”课的是一位中年白人男老师,我知道儿子还没有选修课,所以本能地觉得这大概是每星期上一次的一门“副”课。老师告诉我说,一个学年中的 4 个学期,只有一个学期上这门课,但是上的这个学期里是每天都有这门课的。我问老师这门课到底上的是什么,他说,今年主要讲的是百老汇的歌舞剧,从歌舞剧的起源,到剧场的设计,以著名的 “歌剧魅影”为例,介绍歌舞剧的发展和如何欣赏。“歌剧魅影”一直是我们全家的最爱,那张 DVD 是我家所有 DVD 中重播率最高的几张之一。虽然我和先生都很喜欢百老汇的歌舞剧,可我们和孩子一起看的时候,最初是给他们解释故事情节,后来是和他们谈感想,但从来没有系统地和他们谈过歌舞剧的创作,因为自己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不觉接口说道,“那真是太好了。每天有这样一堂可以轻松地谈艺术、谈人文,又没有作业的课,对学业已经不轻松的初中生来说绝对是个好的调剂。” 而且因为儿子喜欢“歌剧魅影”,我们替他买了这部剧中音乐的钢琴琴谱,他时不时地还在家里边弹边唱。老师听我这一说,也明显地兴奋了,说道,“是啊,是啊,你的孩子真的很喜欢这堂课,这我看得出。事实上,第一堂课上,他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当时让所有的孩子给自己起个名字,他起的是 Winklejohn McDummy ,我真没想到这个外号出自一个亚裔孩子”。在一贯强调“政治正确”的美国校园,听到老师这么说,我反而惊讶了。老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口,还没等我表示什么,马上就说道,“你千万不要误会,我的太太是日本人,我们从高中起就约会,我的岳母是一位很严格的亚裔妈妈,而且我知道很多亚裔妈妈都是像她一样的,把功课看得很重。 说实话,我很惊讶听到你这么支持这门课,有许多家长、甚至是学生都认为这是堂不需要开的课。”我能感觉到老师话中的诚意,我也很诚心地对老师说,“我自己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中长大的,我一直认为我所受的教育中有缺憾的是缺少艺术教育。我的孩子也学琴,但我不鼓励他为比赛而练琴,他弹得都是他自己喜欢的。我们家的孩子从小就好像是 free range chicken ,现在我偶尔想圈养一下,我小儿子居然对我说,那我就不再 fresh and organic 。”老师被我的这番话说得哈哈大笑道,“你家的孩子还真的就像是只走地鸡。你也真的是很不一样的亚裔妈妈”。
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虎妈”战歌吹响之前。 我出生在上海,在上海求学、工作,直到踏出国门。记得 那时别人对自己的最大的夸奖就是“你真不像上海人”。坦率地说,对某些上海人身上的莫名的优越感和很市侩的地方,我同样很反感,但我觉得每个区域都有明理的人和不明理的人,对别人这样的“表扬”我常常是听着很不是味道。而今,明明是亚裔妈妈,却被人并不是贬义地说成真不像亚裔妈妈,我可以说心中是五味杂成的。和几个老外女友说起过和老师的那次谈话,一位女友说,“你当时就应该对老师说,我的孩子不像亚裔孩子,那是因为他是美国孩子”。对这个问题我没有这么敏感,因为老师的话我不认为是有恶意的。至于潜意识里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我想也不是我几句话就可以消除的。
当“虎妈”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时,看到华尔街日报上的书摘,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业炒作。一个在美国长大、并且还在高等教育学府任职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她的那张著名的清单是如何有违这里的教育理念。有天晚上打开电视,无意中看到了美国电视界著名的辣女人 Joy Behar 对“虎妈”的采访,短短的10分钟的节目,面对这位辣妈咄咄逼人的提问,“虎妈”一再强调的就是她的家庭是如何的充满爱,书中的那些严苛的词语大多是玩笑话,是读者解读时的问题。 Joy Behar 在采访结束时,不无调侃的对“虎妈”说,“看来你得再出本书”。
这10分钟的采访对我而言,却有许多的感慨。“虎妈”强调说,她之所以不让孩子参加校园剧,渊源于她自己父母儿时对她的教育,因为她的父母那时很穷,很担心子女长大后成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我想“虎妈”父母的想法倒是很典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但受了高等教育的她似乎在这方面和她的父母相比,好像也没什么不同。至于学乐器只能学钢琴、小提琴,我只能说那是很无知的想法。音乐已经堕落成一个攀附名利的功利的工具了。从为人父母的角度看,受过高等教育的“虎妈”的教育理念和她身无分文第一代移民的父母相比,本质上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行动上,虎妈能做到给女儿一个一个的音去纠正,而她的父母做不到而已。在虎妈提到拒收女儿“粗制滥造”的生日卡时,她的理由是她花了一星期的心血准备女儿的生日,而女儿却没有给她应有的回报。这和我们传统中所说的“养儿防老”又是何其的相似?如果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有一天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的话,那和投资房产、股票相比有何区别?也许房产、股票回报还高一些。在我看来,如果父母的教育没有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爱的能力,而最后还是不得已的要从孩子那儿要求爱的话,那本身就是教育的失败。
我从来不认为世界上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式,也从来都是一个就管好自家3亩地的妈。可这“虎妈”的战歌吹响后,周围的中国妈妈都有种很无可奈何的“被代表”的无助感;老外女友更常常和我开玩笑说,反正我们知道你不是。事实上,我并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所怀疑。人到中年,连活是为自己活的道理都不懂的话,我也枉为人母了。可真的希望“你真的不像亚裔妈妈”不要像“你真的不像上海人”那样,成为一句表扬亚裔妈妈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 21:06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加)国养中国男孩 ——人品和体育篇(转帖)

在美国养中国男孩 (人品和体育篇)
在子女坛潜水多时,得益颇多。一直不发言,因为我写中文又慢又差,实在无法表达。最近看有人谈教育男孩子,钢琴,。。。 尤其是大学录取纷纷扬扬,几家欢喜几家愁,实在忍不住,想谈谈我的感受,希望对年轻妈妈们有用。我儿子十六岁半,上11年级。今年秋天要申请大学,尘埃未定,我心里觉得我没资格来这里说三道四。儿子  住读。我能操心的事已不多,想管也管不了,只好一切随他去了。所以又感觉是可以总结一下的时候了。
我很赞同米大的话。人的一生很长,最后怎么样很难说。我恭喜上了藤校的孩子们,你们应该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没上藤的,没关系,不是你不好,是藤校挑花眼了。都知道合格上藤校的远远超过藤校能收的,所以藤校只好闭着眼睛抓阄了。美国这么多好学校,随便哪所都是可以让你成才的。Steve Jobs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十多年前,我和我妹妹进了同一间国藤,在我们家乡算很轰动的事。我父母的朋友很羡慕。我父母就说,人生的路很长,不到最后,没法论输赢。我小学有7个女朋友最要好。我们一起跳舞,最后一个造型,个最小的站在我腿上。小学毕业,6个站地上的全上了重点中学,只有那个站得最高的没考上。她很难过,说站得高,摔得惨。她后来大学没考上,上了走读,学了金融之类后来很热的专业。在学校认识了后来的先生,学法律的,成了中国最早的律师。打一场官司都是以百万计的。二十年后再来看,这个女孩早早就不工作了,专心陪女儿读书。先生喜欢摄影,每年修一个月假,开了越野车去深山老林拍照。我们这些国藤出来的,辛辛苦苦读了理工科,现在快五十了还在工作,孩子和家庭之间juggling.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儿子出生,我第一眼看时,心说,还好是个男孩。要是女孩,长这小模样儿就惨了。儿子小时像她爹小时,个头体重都严重超标。运动协调性极差,胆子还小。两岁时带他去上运动课,Gymboree之类,跑,跳,爬,。。。 别的小孩玩得很开心,他吓得紧紧地偎在我怀里。好容易到了四岁,才开始可以参与,但已比别的孩子高一头,不好意思再让他在那儿呆了。五岁以前拒绝下水,看见游泳池就离开至少3米远。在德州5岁还不会游泳是很少见的。4岁打棒球,打了一个季度从未碰到过球。感觉就是家长在那儿起哄。
儿子两岁时,我跟一个老中同事一起午餐,他来美国的时间比我长很多,女儿已上高中,所以我常向他讨教。我告他我的儿子两岁。他有点幸灾乐祸地跟我说,‘那你要当心了,小中男生在这里找老婆很困难的‘。我听了心一惊,心说儿子长得不帅岂不是更困难? 娶不上媳妇可是要紧的事。于是开始留心男孩的教养之道。看了一些书,加上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总结了几条最主要的:
1         人品和为人处事是最重要的。人品不好没人喜欢,女孩子更不会喜欢
2         身体要好。身体不好什么也干不了。运动好的男孩健康,阳光,人见人爱。
3         老中孩子学习都不错,尤其在公立学校混,不会差到哪里去。
于是决定重点推人品教育和体育。
带儿子去教会,背圣经,让他知道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最近每晚跟他一起在电话上读中文圣经,既温习了中文,又领受了神的话语。教育他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老祖宗的传统道德有机会就灌输。在家尊敬父母,绝对不可以跟父母顶嘴,当然父母也要讲道理的。爱护照顾妹妹。从7岁开始看妹妹,我们从没付过after school and summer school的钱。从小参加童子军,直到拿了Eagle Scout, 又去BSA 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Program 做讲员。从小做义工,7年级开始每年都做500小时以上。这些经历让他学习怎么与别人相处和为别人着想。培养好的人品和为人处事之道是长期的努力,我们快半百了还在学呢,对孩子来说更是任重而道远。
我们在他身上花时间最多的是体育。前面已经说了,他天生运动技能差,只好后天来补。棒球没打出名堂,改踢足球。他很喜欢踢足球,但怎么踢都是队里最差的。我们却已是很满意了,至少他在参与。春假送他去一个英国足球教练办的班,和他一个朋友一起去的,也是中国孩子,爸爸是业余足球队员。一周下来,那孩子拿了一大奖状回来,我儿子什么都没有,让你不得不相信人跟人是不一样的,虽然你付出一样多努力。春假结束,儿子回球队,技术明显提高。队友家长都来问我们,What happened? 好景不长,因为球队老输,教练决定辞职。只好换到另一个球队。本来很好,却因为他年龄比别的队员小一岁(因他跳了一级),惹出一场官司,连累了整个球队。美国人较起真来也是够厉害的。因为不愿意跟比他低一年级的孩子踢球,又因为官司受了刺激,只好不踢了。五岁到十岁打跆拳道,还学了一阵中国功夫。这些运动很适合他,所以进步很快。10岁拿到黑带后就失去了兴趣。8岁开始打篮球。一开始就打得好,很快成为队里的主力。我们认为是跆拳道的密集训练提高了他整体运动素质和技能。10岁开始游泳。我们并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想他有一项运动。结果每两个月升一级,很快就到了他年龄段最快的队,并多次参加了Texas 州里冠军赛。现在他高中的Varsity team, 还是主力,因为上一季成绩好, 最近还收到大学邀请为体育特招生。
体育运动真是锻炼人的意志。台拳道考段位压力是很大的。考棕带和黑带时都是6个小时。考官坐了一排,要和你打斗的是一群比你高两三个头的人,对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还真是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游泳也是,那么枯燥的运动,每天两小时,每周6天,节假日强度更大,没有毅力是不可能几年坚持下来的。记得我儿子12岁时想跳一个level, 还缺一个项目的成绩。他就拖着我们带他去每一个他能去的比赛。每场比赛都是周五到周日,早上不到六点就得起来,开一小时车,到哪儿混一整天,天黑才回家。别说他,我在那儿坐一天都受不了。几次比赛下来,儿子还是没拿到他需要的成绩。这一季还剩最后一场比赛,在一个很远的游泳池,这游泳池四面大敞透风,冬天是特别冷。比赛这天是德州少有的冰冻天,我劝儿子不去了,我说你前几次都没有拿到,怎么今天会有可能拿到?这么冷的天,在四面透风的游泳池呆着,又冷又湿,有这必要吗?儿子说,妈妈求求你啦,我觉得我今天可以拿到。于是我们去了。儿子攒足劲游了这个项目,成绩达标,大功告成!儿子跳了起来!可是不好,他有犯规动作,成绩不算。我远远的看到儿子在抹眼泪。儿子是从会走路就没见过他掉泪的。我心里也痛了起来。后来儿子说服教练让他游接力第一棒,成绩可以算,总算达到目的。我除了从心底里感谢教练,也认为儿子今天学到了人生很重要的一课,那就是人生不总是坦途,只有百折不饶的人才会到达终点。
说了这么多,中心思想是,体育运动好处很多,不管你孩子天生能力如何,总可以找到适合他的项目。从小投入,持之以恒,一定会看到成绩。我们为儿子做的是最基本的,就是接送和掏钱。我们对游泳一窍不通,也没时间去花心思研究,也没请私人教练,只是跟了队游。有朋友的孩子请了私人教练,据说成绩提高很显著。我想如果爸爸爱运动,带了孩子一起练,效果应该最好,对培养父子感情是最有效的。
至于高中以后还要不要放很多时间在体育上,就要看各人情况了。毕竟投入的时间非常多。我一个朋友的女儿,高中游泳很好,德州一项纪录,十多年都是她的,没人破得了。靠游泳上了藤,一直在校队,寒暑假都是在训练。毕业后发现简历上除了游泳还是游泳。结果找工作很困难。我的看法是,除非你有特长,可以靠特长吃饭,大多数人还是全面发展的比较有潜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0:52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孩子读好书(转帖)

引导孩子读好书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谈过阅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无论长幼,阅读不仅能让人增长知识,也能熏陶人知书达理。如“颜氏家训”中所言,“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美国中小学特别推崇阅读,即使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周都有图书馆课。每次上课时,图书馆员会给低年级的小学生读书讲故事,过后孩子们则可以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每年暑假,学区还会为中小学生们推荐暑假阅读的图书。每次看到那些长长的读书单,真让人不禁感慨,这世上的书太多了,而我们的阅读时间太少了,出书的速度简直比读书的速度快得多。每逢暑假,我肯定会带孩子们去我家附近的公共图书馆,尽量把学校推荐的那些书都借来看看。

托上帝的福,我家的三个孩子都是爱读书的宝贝儿。孩子爱读书是好事,不过美国市面上的少儿青少年图书琳琅满目,除了学校推荐的那些书,我还应该让他们读些什么呢?书籍如食物,有些书像麦当劳,虽然孩子们喜欢,但营养不佳;有些书像中国美食,大人觉得健康营养,但孩子却体会不到其中的精华。所以,为孩子推荐既营养健康又能为他们接受的图书,就如同为他们提供他们喜欢的健康饮食一样,还是需要花些功夫的。

关于孩子到底该读什么书,我觉得只要孩子精力允许,博览群书肯定不是坏事。虽然图书馆藏书万卷,但没人能读完馆藏的所有书籍,我也不能把图书馆全部请回家。基于这种想法,我在家里主要为孩子们准备一些不同题材的知识性参考书和畅销书。对孩子们来说,也许这些书很深奥甚至是有些枯燥,但我认为只要是好书,即使孩子们暂时没有阅读的欲望,这些好书总有一天会让他们受益的。

几年前我买了一本精美的“艺术史”画册(History of Art),本书主要介绍世界著名画家的生平和代表作。虽然我并没有打算让我的孩子们将来从事艺术职业,但这本书却是他们看艺术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个人认为,良好的艺术修养,会让一个人卓而不群。一个人的艺术品质和修养,如同银行里的存款一样,应该越多越好。遗憾的是,虽然我认为这本书很好,但它却一直在我家的书架上睡大觉,年幼的孩子们还没能体会到我的用心良苦。

是金子就要发光,是好书就会有人喜欢。最近我发现,这本工具书终于让二宝爱不释手了。何以如此呢?有艺术天赋的二宝最近被老师推荐进了绘画尖子班(GT),难怪这孩子天天在琢磨这本“艺术史”里的名家大作。我几年前买的这本参考书,就这样把伟大的画家们带到了二宝的面前。2006年我放在书架上的“达芬奇密码”,最近也被二宝发现了。今年春假期间,她一口气就把这本书读完了。根据二宝的经历,我的体会是,不要着急逼着孩子们去读我们大人认为的那些好书,而是耐心等待他们心智成熟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书的价值,让他们饶有风趣地自己沉浸于其中。

我本人比较喜欢阅读,怎么能把我读过的那些好书推荐给孩子们呢?身在美国,我当然首先会把美国当代作家的佳作推荐给孩子们了。但美国作家多如牛毛,优秀作品也如大海捞针一样难以寻觅。所以在给孩子们推荐美国图书时,我不得不动用我的小窍门:那些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当代图书,首先值得推荐给孩子们读。我发现被译成中文的美国当代图书,大多是畅销世界各地的佳作,而且这些书所反映的主题,也和人性和爱相关。当我们想培养孩子有爱心有同情心时,这些书会起到开启孩子心灵的作用。
最近几年由我推荐给孩子们的图书部分举例如下。
1. 美国作家艾莉丝。希柏德(Alice Sebold)所着的<<苏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 非常适合我家三个孩子的阅读需要。这书主要讲述美国少女苏西受害以后,她从天堂观看她的家人和朋友,并最终看到她妹妹为她找证据报仇的故事。我家小宝经常思考天堂里的生活,这本书会为他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大宝二宝姐妹间的关爱和互助,也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教益。当我读完这本书的中文版之后,马上急不可待地推荐孩子们阅读。
2.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所着的<<正骨师的女儿>>(The bonesetter’ daughter>>,是我向女儿们 进行中国亲情教育的好教材。培养孩子对中国的感 情, 让他们了解中国人特有的浓浓亲情,这本书实属佳作。
3.阿富汗移民现为美国医生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的《追风筝的人》 和 <<灿烂千阳>> 太令人震撼。爱,恐惧,赎罪等人类情感, 都凝聚在这两部惊世之作中。外国难民也可以在美国成就事业,美国医生也能写出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这本书可以极大地鼓励“野心勃勃”的二宝
4.美国慈善家葛瑞格。摩顿林的自传<<三杯茶>>,最近被我摆上了书架。这个被爱心充满的美国人,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戈里峰失败,后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深厚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历时l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T60余所学校。”当我们总想向孩子灌输爱心和奉献的时候,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所有的答案。

最近,我和一位哈佛爸爸聊天儿时大受启发。这位哈佛爸爸虽然理科出身,但他酷爱读文史书籍,尤其擅长哲学和文学。满腹经纶的他,在子女教育中被派上了大用场。这位哈佛爸爸常常和酷爱文学的女儿聊天儿交谈,并及时给予女儿以指导。他女儿能被哈佛大学录取,和这位博学的爸爸大有关联。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博览群书的家长不仅能让自己的心灵受益,也能让他的孩子们受益。热爱阅读,的确是个好行为。

据我观察,几乎美国所有的孩子们都很喜欢阅读。我们做家长的主要任务,不只是陪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是引导他们读好书。为了教导孩子,没时间读书或者没兴趣读书的家长,恐怕也得抽出点儿时间看看书。否则,我们有什么资格对孩子指手划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0:11 | 只看该作者

88中国父母养孩儿大观

分化从有没有计划要孩子开始,有的提前一年早睡早起锻炼戒酒戒烟戒茶,吃维生素大枣还要加核桃的,也有懵懵懂懂作了爸爸妈妈的,有老早胎教听胎音放classic的,还有听见不是儿子失望的。
有找儿科医生医生一定要名牌的,也有根本不在乎随便谁都可以的,有母乳喂养,其中还有胸喂和瓶喂的差别,买bump奶器一定要买最贵的,当然也有专挑便宜的,还有根本不管的,有一天bump3,4次的,喂到自己黄皮寡瘦的。喝奶也有热水烫的,也有微波微的,还有从冰箱里拿出来直接放嘴里的。
上幼儿园的,有老早送去,深怕孩子在家少搞了集体活动,被爷爷奶奶惯坏了的,也有哭哭啼啼没老人看孩子才几个月就得了中耳炎的。有捡最好的上,有挑价格性能比的,还有专挑便宜的,再有只看离家远近其它不在乎的。当然也有半天在家,半天上学,提心吊胆,几个小时非要出去瞄一眼不然心里不踏实的。极端的但是数量不少的,全在家里让老人看到5岁,免费上公立时才送去,呆在ESL班好几年的。
有为小孩上小学搬家的,旧房子折价,新房子贵得吓死人的。有为孩子上那个班那个老师斤斤计较的,有隔三差五和孩子坐在餐厅一起吃饭,孩子伸着脖子看同学深怕同学不知道的,也有从K就上贵族小学,每天开几十迈无怨无悔的。也有上学才知道孩子每年都需要打疫苗好多年没有买保险的孩子一下挨十几针的。也有孩子教室在那里都摸不着门的,老师一年见了一两回的。个别的几年如一日让孩子天天带sandwich,孩子每天吃同学剩下的还长得胖胖的。
有买了一屋子的玩具,没买过几本书的,当然也有相反的。有学琴学棋学打架学踢球学跳舞样样都来的,也有大人成天上网加班有点空要自己娱乐打打牌踢踢球的。有游泳一周送五次,也有跳舞加到两次以上就quit的,当然也见过一周5次每天跳舞3小时,talent show还有请跳舞老师开小灶的。
初中是不太了解的。高中还是知道一些的。上大学的听了不少至少知道有被哈佛录取去了全奖公立的。今天看见晒账单上大学,感概父母和父母是有差别的,孩子是没有选择的,家庭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外的孩子比比皆是的。一切都是命运还是咋的,俺是说不清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4-11-27 18:36 , Processed in 0.059808 second(s), 34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