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三岁男童难民伏尸海滩的镜头震撼世界,而加拿大成为风暴中心,因为孩子的姑姑住在卑诗省,他们的逃亡目标就是加拿大,所以要求增收叙利亚难民的呼声四起。接收面临困境的难民的"慈悲心",让加拿大人的新态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接收越南难民,中东难民,乃至中国难民。这种悲悯心态是加拿大人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加拿大人的悲悯心态出现了许多矛盾的现象。比如,不少加拿大人比较习惯接受比自己贫穷苦难的弱者,但对比自己富裕的合法投资移民则较为苛刻;不少人对突发产生的各别悲剧容易形成一窝风的同情,但对出现在身边的歧视和不公正视而不见;有些左翼政党对接受难民很乐衷,但对中国等地来的外劳却要严厉堵截。
针对叙利亚难民问题,加拿大不少民众的立场也很矛盾:他们反对叙利亚的独裁政府,高呼政府要强硬对付,但转眼就反对北约组织採取战争行动,于是就变成了目前那种进行了干预,却又无法干预到底的"尴尬"状态,难民问题于是爆发。对于难民,也是採取双重标准:不能吸收三百万,只是吸收一小部分,标准何在?不知道。
在移民难民问题上,不少加拿大人很纠结,我不愿意用"虚伪"这个词来形容,毕竟,收一点比不收好,但整体政策考量,不是靠一窝蜂。解决的方法何在,需要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