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12
返回列表
楼主: summertuli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想学静坐的朋友请进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所说极是. "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应该指的外在压力与事件, 这是我们要受的第一支箭, 我们自己的给事物贴上的标签,以及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是第二支箭. 通过学习,提高能力, 希望能减少第二支箭的威胁.   但学习不应止于课本, 要学以致用. 依照四念处,有望打破十二因缘,彻底瓦解苦轮. 我们既然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个方法,实在lucky. 以前只是知道,没机会学习, 因为国内一切都是浮躁的,大家宁肯去讲些天花乱坠的道理,而不愿去实践理论. 一种好的锻炼方法源于东方,却被改头换面, 以便招摇撞骗, 实在可悲;没料想在北美却保持着珍贵的原貌, 从个人角度讲, 这种不期而遇,又让人觉得幸运. 当然, 要深入学习实践彻底灭苦的方法没有大智大勇者根本无法去触碰, 我们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量力而行,慢慢积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劝学阿含

诚如金庸先生所言,南传经典内容简明平实,立足于真实的人生,而且接近科学实证的方法,给出明确的理论框架和实际的操作指南。让人信服的是:其中明确提到,不是权威说的就是真的,名人说的就是真的,有成就的人说的就都对,我们要依靠自己的理智去分析证明。你完全可以选择其它的道路,一切通过学习,由自己判断。

我们多数人觉得,只要活得衣食无忧,糊里糊涂一辈子也挺好,想的太多累的慌。而印度的悉达多太子(佛陀),由于探索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投入了100%的精力,发誓一定要找出一条了解自身真相,彻底解决人生苦痛的道路。他拜访了当时影响最大的老师,跟着他们学习,过程是艰苦卓绝的。但他发现这些理论和方法都不够健全。他提出的缘起的理论是对前人的重大突破。诸法依缘生,一切事物都是动态组合。这个看起来简单,佛陀说是“甚深复甚深”的,一旦真正了解,你也就永离一切苦了。现代科学越发展,尤其是物理学,越在更深层面证明了缘起理论。在技术层面,禅定是共通的部分,其它各家也多少涉及。而慧观的部分,是解脱的唯一途径。原始佛教是无神论,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灵魂,否定世界有先决主宰和支配者,无论是行而上学的“本体”,或者是人格化的上帝。

理智的看,大乘经典明显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的再次创作,使其哲学化,文学化,艺术化。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产。“般若宗”的《心经》、《金刚经》,立论极高,直接从中观入手,讨论诸法实相。《法华经》阐述了互即互入,法界圆融的道理,辞藻之华丽,义理之深奥真是闻所未闻,叹为观止。《维摩经》的天女散花,维摩诘无人能敌的智慧奠定了我们居士学佛的信心。唯识宗的东西太难了,还是算了吧。读这些可以培养文学鉴赏力和抽象思维。但个人觉的,这些经典太重思辩,很难让人下手解决实际问题。令一类就是所谓方便法门了,净土等,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弄不好让人误解。至于其它的有什么牛鬼蛇神的,就是伪经了,害人不浅。现在也还有不少这样的符佛外道,FLG等。愚人也就不说了,还有知识分子盲信,实在是因为缺乏基本理论知识,才会迷惑在那些东拼西凑,乱七八糟的东西里。

总之,直接学《阿含》(英文版的容易看)然后就可以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止观了,最简单最直接了。近的说能帮我们调节情绪,改善身心。远的说彻底洞察法界实相,超越生死(好象太远了,呵呵)。还是实际一点儿,真能实修,又小有成绩的的是少数中的少数,能排除万难的那些人。本来这属于东方文化,现在老外入门好像倒是容易一些,看来人家还是有一定福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8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noWrap>楼上转载了全篇文章, 这样的文章很多, 那什么是您自己的观点呢?

法国来的学心理学的MM,不好意思, 偶很久没上网,才看见你的消息,已经回了.
另外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xici.net/Cul/b99368/board.asp
dhiti 也是做心理研究的

我只是自己看些书,一点儿真功夫没有, 具体还是问问happyla3344妹妹吧. 以后还请多多帮助!


</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我的十日内观禅修经验

转自http://bbs.fjnet.com/dispbbs.asp?boardID=15&ID=143031&page=1


很高兴找到这个网站,能遇到这么多实修的法友,我也介绍一下我的十日内观经验以共勉。遵守不使读者产生误导的原则,我不谈及具体的修行方法。

我是2006年2月参加的葛印卡内观十日课程。当时觉得好像并没怎么听明白开示中所说的”粗重的感受逐渐消融”,最终搞明白其实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对我个人来说,十日中有三次特别明显的经验。
  
第一次大概是第二天的时候,因为我每次只能坐十分钟就要改换姿势,所以很担心以后的课程会跟不上,所以下决心一定要坐满一个小时不动,结果闭上眼睛,就感觉到一个一个巨大的“浪”一样的痛向我涌过来,一“浪”接一“浪”,每一“浪”大约持续1-2分钟,然后渐渐消散,然后另一个“浪”又打过来,每一个“浪”打过来,我都痛得浑身发抖,大汗淋漓,我就在心里默数经历了多少个“浪”的痛苦,一二三四,一直数到第二十浪,再也坚持不住了,只好放弃,休息;下午接着第二次尝试,同样的一“浪”接一“浪”的痛,这一次我数到了第二十五“浪”,第三天上午,我再次尝试,第三次数到了第三十“浪”,实在是太痛苦了,却一点也不见痛苦消融,是不是有什么不对?于是中午我就去请示老师,老师对我说, “来内观并不是要来体验痛苦,你只是需要去觉知感受,你也并不需要一定一个小时不动,你可以改变姿势,只不过只有在精进禅修的一小时才不能改变姿势。不要去理会那些痛苦,继续你的觉知感受,虽然痛苦很能扰乱人的注意力,但是不要去管他,你的腿不会断的。”
  
我觉得还是不是很明白,但是时间到了,只好退出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像这样一“浪”一“浪”的痛苦在几个小时前折磨得我几乎死去,在以后的禅修中竟然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当时我不明白怎么回事,也没有工夫去想。现在想想,可能是当时自己放下对“克服痛苦”的执著了吧。是我自己的执取把平常的腿痛变成一浪一浪的痛苦。
  
第二次,是右边屁股痛(请不要笑,那时候我都快哭出来了),屁股一接触坐垫,就痛得像针扎一样,我总是想办法移动一下,结果怎么移动都痛。我大概描述一下那种痛苦,是真实的感受,就像一个大皮球里面装满了苦水,苦水从一个小洞里挤出来,那个小洞就是我的屁股和坐垫接触点的中心位置,每挤一次,一股苦水流出来,然后扩散到全身,我就浑身颤抖,冒一阵冷汗,实在太痛苦了,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苦会像水一样一点一点挤出来?然后扩散到全身,最后消失,然后再挤出来一些,如此重复不停。我只好再去问老师,结果老师对我说, “禅坐中我们的心会变得很敏锐,所以能够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感受……”
  
然而神奇的是,以后这种感受就再也没有出现,我的屁股再怎么坐也不疼了!(几个月后不经意间发现,右腿髋关节的风湿竟然不知不觉地好了!)
  
第三次,大概是最后一天,因为是最后一天,所以特别用心,闭上眼,就感觉到,右腿盘曲的地方,仿佛是一口锅在煮汤一样,咕嘟咕嘟得冒出大水泡,每一个水泡破裂,都是一股剧痛,然后扩散到全身,我不断的颤抖,流汗,我强忍住痛苦去仔细觉知,竟然搞不清楚腿的位置了,只能觉知到模糊的沸腾着的痛苦,后来慢慢的,泡泡越来越小了,最后禅坐快要结束的时候,泡泡已经变成非常细微,抖动着的小水波了。当时我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半年后回想起来,可能这就是粗重痛苦的感受逐渐消融成为细微的感受吧。
  
因为十日内观中,主要的腿痛来自右腿,所以右腿的风湿好的特别明显。十日内观中很多开示,当时并不是很懂,很多是之后继续练习内观,半年后才慢慢体验到的。也逐渐明白了开示所讲的内容寓意。十日开示实在是值得听很多遍的。每次都有更深的理解,当然要配合内观禅坐,不然就没什么意义了。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打算去参加一次葛印卡的十日内观课程,就先不要听十日开示,在当时当地,禅修的环境中听第一遍,会效果特别好,当然回来之后就可以反复听了。
  
现在我继续坚持练习内观,消除紧张负面情绪,确实非常有效,我的脾气不好,现在似乎发脾气的时间短多了,也能控制了。胡思乱想少了,脾胃也好很多了。经常快要发脾气的时候,会突然下意识的尝试进入内观状态,脾气也就慢慢消散了,对人对己都很有好处。
  
平时我早晚各一次练习,感觉上早上打坐的效果较好。晚上打坐,因为身心都已经活动一天了,很多烦恼和污染已经进入身心,所以先要消除这些污染,才能进入内心深处,可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往往只能消除表层的污染,进入深层的心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早上打坐,因为人刚刚从睡眠状态出来,意识还是很薄弱的,所以打坐很容易就进入了深层的心,从而可以净化深层的污染。而且这样打坐也相当于继续睡觉了,不但不累,反而更精神。
  
我感觉周末最好能坚持坐几次长的内观,比如2-3小时的连续禅坐,体验会很明显。我已经体验过好多次了,腿上的肌肉好像一条一条给撕开了,身体内是翻腾着的痛苦,身体表面却时常有细微的小电流会随机的在身体各个部位冒出来,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有时候自己会感觉到这股痛要结束了,好像下意识的,觉知力也做好了准备,然后几秒钟后,突然间,各种痛苦的感受就一下子消失了!偶尔还会在身体某个角落有一些细微的小震动,但是总的是各种感受一下子都寂静下来,非常!非常!非常的宁静!自己都不敢相信,几秒钟前还在痛苦中翻腾,现在一下子所有的痛苦都没有了,有时候自己会故意移动一下身体,看看是不是真的感受都消失了?很难以置信,我记得葛印卡老师的教导,这宁静的感觉也是心物作用的产物,不要产生执取。这时候我多半就起坐了,也许下次坚持到痛苦再次升起,再次消失。(呵呵,人毕竟是人,还是怕痛的,所以趁着痛还没再
来快快起坐了。)
  
我可以肯定这不是定禅中的入定,因为我对身体很多部位都有觉知,想睁开眼可以立刻睁开眼,再闭上眼,还能继续那种状态,完全在我的掌控当中。 不过这个经验对自己的潜意识是个很好的教材,痛苦不是永恒的,所以没什么可怕!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情况下不都是被潜意识感觉到的痛苦驱赶着生活吗?痛苦自己会消失。如果不断这样的训练潜意识,那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痛苦能制约我们呢?
   
我还作了个小小的实验,用内观去觉知我的脸上的肌肉,竟然能够让我的嘴角向上翘了,也能让面部皮肤有光泽,呵呵,我的老婆对这倒很感兴趣。虽然这有点偏离了内观的主旨。
  
最后我得经验是,每次禅坐最后的慈悲观非常重要,是一种对潜意识的暗示,种下了善的种子,并且在慈悲观中,人通过意念的活动,慢慢让自己的身心从内观禅坐中苏醒过来,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再重新开始接触外物时,身心不会有任何的不良后果。因为每一次内观禅坐,都像是一个心灵的小手术,我们打开了潜意识,心变得非常敏感,禅坐中环境的一点小声音,都会把自己吓一跳,慈悲观,就是慢慢让打开的潜意识逐渐“关闭”或者“沉下去”,不至于在起坐的时候,对身心造成伤害。这种潜意识慢慢沉下去,身心逐渐从禅坐苏醒过来的过程,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内观禅一定要坚持,因为十日课程对身心的效果是非常深刻的,但是当时我们并不一定能够感受得到,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在通常情况下,觉知力是很弱的,所以纵然有了效果,在清醒地状态也觉察不到。我是在继续练习了将近半年之后,才慢慢理解十日课程对我身心巨大的影响,这将近半年的连续练习,逐渐增强了我的觉知力,所以在清醒的状态下也能觉察到身心同以前差异,所以也就能感觉得到身心的变化了。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大乘佛教教徒,拿出种种经典,细细的研读,辩论,逐字逐句间争辩佛经的解释和意义,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我想就是因为那只是在知识的层面上的理解,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分歧和误解,辩论到天亮,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如果大家都进入实修阶段,只要修行方法正确,体验到的佛法都是一样的,其实所有的佛法教义都是可以,也必须在经验的层面上实际体验的,其实佛法教义已经讲得非常简单明了了,实在没什么好争辩的。唯一不同的,是修行者的起点的差异导致修行方法和程度的差别而已。
  
  
只要用心坚持,内观一定有效果的,不要执著,这一切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呵呵,一口气写了那么多,最后,我引用内观课程中对内观评价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没有魔法,没有奇迹,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力量,这是纯粹的心物科学”。

  
愿每个人都能走上正法的道路,愿每个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不过可不是每个人都是不愁温饱的啊。发愁的日子很难熬,穷点儿也就算了,看看新闻,如果再有战乱之类的,就更惨了,总之,珍惜能吃能喝的日子,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3-1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同人的性格取向不一样,没什么好与不好的区别。前几天听了一点儿“唯识”的讲座,因智慧不够,不想继续下去了,它里面的所谓“种性”就是人的性格。菩萨道除了上面的那些特质外,还要有坚韧的意志,广大的心量。

虽说是见贤思齐,也还要看看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外在条件,了解自己,选择相应的法门,才能安住,才符合“因缘所生法”的规律。其实不管做什么事,了解自己是哪颗葱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billinquebec
我们却很难想象如何可能发现所谓的纯粹意识,意识真能在没有意识任何事物时被观察 吗?

Be careful. There is no so-called "pure consciousness" or "absolute cognition" existed in buddhist systematic theory. If we accepted the concept of "纯粹意识", it means we could find something called "the first reason" which was denied by buddha.

The question "意识真能在没有意识任何事物时被观察吗?" is also ridiculous, becuase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ditation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e mediaiton is not to seek a "纯粹意识", neither lead us to be "没有意识". If you have read the book written by "Gou Jia Ling", I think you have got som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goal of buddha's teaching and the objective of medition practing.

Although highly related to philosophy or psychology, and science actually, buddhist as a specific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ystem, is distinctive from any of other thinking systems or disciplines.

To clarify these conceptions, we can read the dhamma which can enlight our life.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ractice. For me, there is a metaphor can be used on me: I saw the fresh fruit of strawberry and somebody who ever ate it told me it's delicious, I said "it's fine", but didn't have a luck to taste i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10 17:25 , Processed in 0.047030 second(s), 3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