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查看: 13945|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犹太人的昨天就是我们华人的明天?评《加拿大--隐性歧视的王国》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期的<<蒙城华人报>>发表了何人先生的文章<<加拿大社会--隐性歧视的王国>>.读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社会还存在隐性歧视的问题,这比显性歧视更厉害. 因为我们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个人认为,这就是为何大部分的专业移民无法找到专业工作的深层原因;这就是为何那么多博士,硕士工作在生产线上;那么多优秀的医生只能在实验室里工作,放 弃了原来热爱的工作.只有少部分原来在国内有着外企工作背景的朋友找到类似的工作.即使加拿大政府承认我们的学历,我们仍然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公司可以不 雇佣你,因为有很多在当地获得学位的朋友也没找到工作.难道我们从遥远的祖国,万里迢迢来到"天堂"却只能沦为社会的底层.不要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在这里长 大,在这里的大学学习.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根据调查,在这里出生的第二代移民,他们的失业率远高于当地的小孩.

何人先生是先行者,他在魁北克留学的经历,流利的法语,社区工作的经验,魁北克社会的调查研究.他告诉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参与政治活动,保护我们少数民族的利益.

各位朋友利用你的业余时间,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做点事吧.

点击阅读:“加拿大--隐性歧视的王国
2#
发表于 2005-1-8 0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8 08:38 | 只看该作者
SORRY,更正一下,何人先生的文章名应为<<加拿大--隐性种族歧视的王国>>.

我再谈谈,是否那些找到专业工作的朋友们,就不用参与政治了?

其实,他们更需要参与.因为他们的工作不是铁饭碗,随时都有被裁员的可能.他们的压力更大,因为很多朋友已买车供房.而公司一旦裁员,他们首先是被裁的对象.因为你是弱势群体.

对于那些自己做生意,例如开杂货店的朋友们,就不用了?

错.难道你们就想一直开杂货店,不想发展壮大了吗?想的话,哪里有NETWORK,哪里找资源和机会.

古人说:居安思危.这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这是一种战略眼光的问题.何人先生以他所了解的加拿大社会的知识,警醒我们.

请继续关注他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8 10:03 | 只看该作者
衷心地顶!
“但愿”更多的的人能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8 10:27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年前加华苦恋 加籍妇人一字一泪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4年12月29日 11:58 AM









































【万维读者网】六十多年前,一位与中国人相恋的多伦多白人青年妇女成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政策的牺牲品,虽然时光流逝,当年违反人性的法律早已被废除,当事人亦已白发苍苍,但这名受害者还是难以忘怀从前的遭遇,甚至为此花了 10 年光阴,一字一句写成了回忆录《无可救药》(Incorrigi-ble),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39 年 4 月,当时年仅 18 岁的道森与一位姓叶的华裔青年相恋。在她父亲知道当时这件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事情后,立即予以干预,可是倔强的维尔玛非但未屈从家人的拦阻,反而与恋人私奔。

她父亲于是报警。一周之后,也就是在 1939 年 5 月 3 日,身怀六甲的维尔玛·道森被捕。稍后,法庭根据当时的“女性逃亡法”,判其道德败坏、有伤风化罪名成立,处刑一年。

一年铁窗生活极其难熬。她回忆说,曾被关在一个 7 英尺乘 4 英尺大的囚室中,而且尽管她当时怀着孩子,但狱方每天只提供面包与清水。后来在坐牢过程中生下的她与叶姓华裔青年的爱情结晶,一直多病多灾,一生下来就住了一个月医院,后来又一直在医院进进出出。

不顾别人的指指点点,她在出狱后与那位华裔完婚。

直到 1964 年,安省政府才废除了违反那项人权的“女性逃亡法”。

岁月荏苒,六十多年过去了,但这位执着的女士,始终对当年政府依据那项歧视性法律迫害她的行为耿耿于怀。她说,那时司法机构据此逮捕她与将她送入监狱,是完全错误的,政府必须承认那条法律违反宪法,同时为此向她作出赔偿。她据此在前年入禀法院控告政府,并要求联邦及安省政府为一个甲子前的错失支付 1100 万元的冤狱赔偿。

2002 年,当时的安省检察总长杨格致函道森,代表安省政府向其道歉。那年 12 月,省政府又向她提供了一笔赔偿金。道森拒绝透露获得了多少赔偿,只是说在取得政府赔偿金后,去了令她着迷的中国好几回。 在谈到撰写回忆录《无可救药》的动机时,她说旨在透过她的个人遭遇,让时人讨论旧时代加拿大妇女的命运。 (世界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8 10:33 | 只看该作者
直到 1964 年,安省政府才废除了违反那项人权的女性逃亡法

请注意:1964年,中国早提供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观念了,没歧视那是做梦!是梦醒十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8 15:06 | 只看该作者

恐怖吗?

北大反美姑娘变身“美国媳妇”后续报道(组图) 大学春秋本文摘自文学 城
wen xuecity.com
近年来,北大中文系的某些女生非常「善于」「通过」「作秀」来「捞取」个人资本――克林顿访问北大时,就有一个名叫马楠的中文系女生「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很有「意思」的是,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了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如果不是「担负」著从事 “地下工作”、不惜忍辱负重“敌营十八年” 的「伟大使命」,那么以我的智力「简直」就「无法解释」马楠女士「何以」打出这种“翻天印”来。 www.wenxuecity.com
文学_城 新闻直通车
................. 文学城新闻 直通车
文学_城 新闻直通车
紧接着,另一位女发言人发言了。这是中文系学生马楠。她「反驳」克林顿说: 文学城新闻 直通车
文学城新闻 直通车
“本校前任校长蔡元培曾经说,当伟大的道德精神实际运用时,它们不会互相抵触。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自由会与集体自由抵触。以中国为例,它的蓬勃发展实际上确是我国人民自由选择与集体努力下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尊重他人自由的人,才能了解自由的真谛。” wen xuecity.com
wenxuecity.com
这同样是阐发政治书本上的教条。 www.wenxuecity.com

文学_城 新闻直通车
wen xuecity.com
这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女学生,她背下来那么多「条条框框」。后来,马楠与第一个提问的梁山鹰一样,也「透露」说,这不是她所「想问」的问题,她与克林顿一家一样,是素食主义者,她想与总统交流一下对“健康、绿色的食品”的看法。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她不问自己「内心深处」想问的问题呢?连自己的「心灵」也「不自由」的人,连「心口都不能保持同一」的人,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自由两个字?洛克说过:“最低级(基本)的自由是大声「说出自己心理话」的自由。” wenxuecity.com
本文摘自文学 城
............ 本文 摘自文学城
wen xuecity.com
本文摘自文学城
马楠当然是在一个「优越」的家庭里长大的,所以她觉得在中国没有什么不自由的---一切都在蓬勃发展嘛!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林黛玉的感受与焦大的感受绝不会一样,虽然他们同样都生活在贾府里。这名清秀的短发的中文系女生,应该在学习之余到学校外面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人们的生活,看看失业工人的生活,看看山区农民的生活。那时,再来谈论“自由”两个字,才不会如此「轻率」。 本文 摘自文学城
................ 文学_城 新闻直通车
wenxuecity.com
这次「对话」,「显示出」北大学生似乎都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们「似乎」很坚持自己的理念。「但」在后来的采访中,他们统统「露出了原形」。《华声》杂志披露说,7名北大学生在谈到对美国的看法时,都一致“叫好”。他们「喜欢」美国的「理由」五花八门,艺术系的学生说,“美国人自由奔放的民族个性非常吸引人。”经济系的学生则表示,“尖端的科技研究环境,有利于个人成就的诞生。”中文系的女生理由很别致:“因为美国吸引走了我的一个亲密朋友。” 本文 摘自文学城
www.wenxuecity.com
学生们对美国「其实」早有了「共识」:美国是一个「文化包容性」极强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身处美国,也就身处了世界。 www.wenxuecity.com
www.wenxuecity.com
目前,北大每年有将近40%的学生参加出国考试,而出国的人中,九成以上「首选」美国。赴美留学成功的人数占了全校学生总数的近20%。北大也成了“留美预备学校”,北大人戏称自己是“寄-托(GRE和TOFEL)的一代”。在提问的7名学生中,有5人「明确」表示他们「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去美国。 文学城新闻 直通车
本文摘自文学城
那么,他们在「会场」上的「言行」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表演」了。他们把提问「当作」「体现」自己勇敢的「好机会」。这是对辩论精神的巨大的「侮辱」。他们的「表演」却给世界一个错误的「认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成了「民族主义」的重灾区。 本文摘自文学城
wenxuecity.com
据了解,北大学生与克林顿「交锋」的一幕,在美国一些人物的「心目中」已经产生了另外的「看法」,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陆士达于当天给出的「反应」信息是:在中国这一代年青人身上有一种正在「增长」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反映」出一种真实的「趋势」,未来我们「必须」对此加以「处理」。而中国「学者』大部分对北大学生的「表现」「给予喝彩」。美国人的误解和中国学者的「不理智」,在同一个层面上相会了。他们都「不了解」这最年轻的一代精英分子。这些年轻人与他们「所想象」的「相差」很远很远。 本文摘自文学城
wenxuecity.com
wen xuecity.com
本文摘自文学 城
这是「怎样」的一代精英呢?这是「丧失」了「自身价值观」的精英们,他们所「保留」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他们的「表演」没有其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利益」。在北大平时的学生社团活动中,他们的「表演」就已经「内在化」了,他们连「意识」到自己「在表演」的「能力」都没有了。“我口说我心”,对他们来说,早就是一个比盘古开天地还要古老的「神话」。他们只知道:说那些对自己有好处的话。久而久之,他们把「表演」当作了「本色」。平时,他们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在一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场合」,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本文摘自文学城
www.wenxuecity.com
这些“精英们“清醒地「明白」:站在克林顿的「对立面」,在「此一特定时空」中能够让自己「获得」「利益」。所以,「尽管」他们「心里」「深爱」美国,他们也要「故意」与美国总统「过不去」---「因为这样」做有「好处」。康德所说的“内心的绝对的道德律令”对他们来说早就「不存在」了。「道德律令」并不利于获取「现实利益」,所以干脆「抛弃」掉。这是「人格极度扭曲」的、「却自己以为」最健康不过的「一代人」。 www.wenxuecity.com
文学城新闻 直通车
这将是「可怕」的「一代人」。 文学城新闻直通车
wenxuecity.com
这是可怕的教育所「酿造」出来的「可怕的一代人」。 wen xuecity.com
wen xuecity.com
到了这样的时刻,还能够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吗? 本文 摘自文学城

wen xuecity.com
文学城新闻 直通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8 17:32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应该怎么做?

还记得印尼的罪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11:5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被多伦多加国无忧网转载,并引起读者强烈反响.下面转载一些读者的评论:

  读者:美丽海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把许多隐含在背后的机关和算计都分析的非常透彻!!!!!十分佩服作者的智慧!!!!!!好多年我只是经常听到关于中国技术 移民在加拿大被利用和盘剥,但是一直没有见到如此深刻的分析和见地!!!非常感谢这位机敏聪慧的作者将这一层屏风揭开,让我们看到背后深藏的本 质!!!!!!!!!谢谢!!!!!!!!但是我现在还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避免这样的隐性歧视。
  
  读者:
忆唐
我的感觉和你的完全一样

我几乎每天都看NATIOANL POST,那上面的文章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歧视相当深。我曾经写过几次信给他们结果都如泥牛入海,这就是加拿大的言论自由,你可以游行、可以随便说,但是主 流媒体不会给你宣传,你的声音几乎等于0。醒醒吧,同胞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抗议这种种族歧视行径。
NATIONAL POST 现在由某党的几个议员控制,他们反对几乎中国的所有一切,对于中国的发展是一副酸溜溜的感觉。
GLOBE AND MAIL 和TORONTO STAR 要温和一些。


  GLOBE AND MAIL 在CHINA RISING系列报道
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其中有一个读者来信就说他在多伦多认识几个大陆来的中国移民,都有当地的MASTER学历但仍然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理由是英语不够地道。
  那些老是反对中国的中国人移民们,总是盯在中国阴暗面的所谓的加拿大华人,如果你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不好就不愿看到中国的发展,请你搞清楚:
  只有中国强大了,海外华人的地位才能真正提高,华人的利益才能保证不被侵犯。如果中国垮了,恐怕加拿大华人的命运不会比印泥华人的命运好多少。即使你现在很有钱,一夜之间就会被抢光。
  
  别忘了人头税问题加拿大政府至今没有道歉别说赔偿了,别忘了屡次三番针对华人的排华法案,谁能保证不会再来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18:20 | 只看该作者
读者:白映雪

我们应该怎么办?
第一, 争取自己的权利, 积极参政. 大家要支持参政的中国人, 特别是大陆移民. 不要管他是什么党, 什么派. 只要他为中国人争取利益, 就支持他, 投他的票. 不要出现在SCARBOROUGH-AGINCOURT区那样的情况, 大多数中国人居住的地区, 选了一个有种族歧视倾向的白人议员;
第二, 大家要集中居住, 这样才能势力壮大, 不会被白人分散. 集中在SCARBOROUGH等地区, 让我们在少部分地区成为多数, 这样就不会被白人分化瓦解; 才能在市, 省, 国会出显更多的中国人的影子, 为中国人说话. 不要像犹太人一样(以前), 只知道赚钱, 别人要屠杀你的时候都没有人为你讲话;
第三, 大家要支持中国人, 去中国人开的商店买东西(比如大中华, 大统华, 荣华, 龙泰, 金山等等), 照顾中国人自己的公司, 这样才不会中国人只是做苦力, 为白人服务. 我不是为这些公司做广告. 这些商店和公司也不要自己人骗自己人, 这样才能相互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2-17 09:51 , Processed in 0.056557 second(s), 4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