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popcorn20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事情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1#
发表于 2004-2-24 13:11 | 只看该作者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
4 ?+ k8 O  }) [9 Q# M' `美国大百科全书
. F9 {* ]2 n1 J3 e
/ J( T7 {( N* }, I' O
- }: G, L5 Q  Q$ B, j当您想要作出典雅的评论, 首先参见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4-2-24 13:3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九头鸟的回贴,觉得受益非浅,说得很中肯也很实际.一个人在社会中行事关键是心态,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太计较了,说明心态需要调整,开心一点吧,以后遇到的不如意看不惯的事情可能还很多,不要因这些小事为自己的生活带来负担.好在,还有一个论坛,可以发泄一下怨气,也能得到网友的回应,有时在网友的回贴中可以发现许多闪亮的话语,对自己也是一些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2-24 17:0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高兴看到这么的帖子。大家费时间了! 非常感谢各位在这里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真知灼见。# S" S+ a' s- X; p% E8 {7 b5 Z1 d7 z
先在这里简单回应一下各位的观点:% C* V" j: ^1 b& P5 `& }, ^

( ?9 _5 G* }( l# N! {0 T  M* ~To maggie:
+ G+ u; e5 f3 c
; y5 T/ |+ {7 F/ q9 k我想对您说的是,对于他人的隐私问题,我是在多伦多一家银行办手续时得到的“游戏规则”。看来在这方面我很幸运。当时是我的非常好的朋友陪同我去的。他事先交待了一些问题,诸如连生日都别告诉任何人。在办事的过程中,他常常把头别到一边去,或者背过身去。当时想起来好笑,这么好的朋友,有必要这样?现在想起来则非常感动。
/ ^1 b1 C, ^' G! c+ D# b$ ]9 O也就是说,这位朋友的身体力行让我得到了准确的东西。如果不是这样呢?或许我可能在一些方面温文尔雅,而在另一方面则粗俗不堪。所以,我感觉老移民的宣传教育,在纠正新移民的一些行为方面会有一些帮助的。
6 K% _# j. `6 ~" B* h8 a关于老移民没有时间的问题,我想,他们一定不至于对社区的事一点都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就没有想法。至于有了想法会怎么样,大家就不会知道了。
" r* i3 H, p4 O- _' B7 ~关于歧视问题,您说“如果西山上都住了我们中国人,谁歧视谁呀?”呵呵,您的说法很有意思。如果这个梦想并不是那么的天真呢?值得思考。
" M2 G$ U) j& |$ Z' S7 E( _! i% r+ p/ `- Z, h! T: I
TO 九头鸟:0 b* E/ h. j! m2 F+ [0 l
, h: D* U" v& Y+ M! w
您说的实力我很感兴趣。但是我猜测,在温哥华大概是与数量有关的。在蒙特利尔就没有这样优势的数量,我们该怎么办?( w& P6 g2 f: s: e( l3 S
是啊,您对老移民的把握是比较全面的,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的。
9 e* r5 K# ~3 U; v: f关于改变,我不太同意您的看法。您是知道的,所谓的主流,并非只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关。我期待着一个答案。
2 J& A) w2 i+ S6 d! Q8 E% O8 Q# x. f: V* ^; d# [" ]% w2 ^
TO netsino:
" z; s% I! Q/ u# z1 k& [8 m
# g5 V, x; n% O( R+ X" m关于并行的问题,您说到了一个方面,就是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在这一点上,加拿大比其他国家都做得好了。当然,做得好,并没意味着“理想化”了。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融合问题。我很很难想像“平行的存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是目前这样的状态?大家满意?
1 R8 x* A; l' z$ ]6 W8 ]3 g5 J关于说老移民的躲的问题,我可能会犯一个错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我看到最近发生在英国的,中国黑工的惨剧,当地华人社区的反应,我就知道,“躲”这个词还是不过份的。连华人议员都躲着,更何况其他的华人?所以我认为,这些华人的“传统文化”不是放弃了,而是放弃得彻底不彻底的问题。因为在精神的层面上,华人都缺乏“主人”的感觉。这也难怪呀,几千年下来,除了“皇族”,谁还敢做“主子”?- M+ A0 z2 Q. }' C/ e3 |
% g. d; b7 j# l9 {  @8 }/ J
TO BBSCRI:
+ ^6 v- m" t: Y$ H( L% O# J, h+ m8 k9 ]6 ~/ S
“这是失败者想要在虚拟世界里说某事消消气”,这给人的感觉有点怪怪的。您认为在这里面谁是失败者?那么您是否可以给出一个成功者的定义?难怪在中国的大街上,人们吵架乃至动手,大概就是想要争个成功者了。% p( Y# T+ w+ K% u
; o/ I$ E  w: G
“who saw the event happened? evidence? maybe this is just a manmade story? ”
7 @; i% S; L0 V! P: c1 F您的逆向思维方式好象这些年很流行。这些年我也常常遇到一些人,我称之为“蛮拧”,在民主法制的国家里,您猜我能怎么做?
, e; [& l( M0 x9 y8 E! m+ \- W2 }2 k
TO sz :
. @0 A  y+ c! W7 L7 M0 T7 q2 g% p7 I& [  M
您的话带有典型的国人心态。其实,在这之前,我是和您一样的,凡事想开就好。其实这种心态,有一半是对的,还有另一半是错的。对的一半是,个人心态要好。否则要这个世界上没法活,每天都有事。错的一半是,有些对一些问题如果不做点什么,实在是很“边缘”的,很不“主流”的。
8 w3 J- }; q5 a9 Z8 J2 U在多伦多的时候,那是我刚到加拿大,我很奇怪,为什么大街上看不到警察,可是社会秩序却这么好?他告诉我,一般你是见不到警察的,可是一旦有什么事,他们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他说,其实很简单,有一些是市民看到后举报的。这里的人的观念是:如果你不举报,下一个倒霉蛋会是你。而我们中国人常常是,自己这次是倒霉蛋,忍一忍吧,管它下一次谁是倒霉蛋。这显然会助长某些东西。
* H9 y8 w# |, s) p2 E  q- X
, v2 l* B& c, R. s) J8 T" e( c  {4 E% G( C
很高兴看到大家的精彩的回复。同时我也期待着更精彩的东西出现。学物理的时候,知道有一个帕斯卡的人,但不知道他还和计算机有关,更不知道他还有一句名言:生命是脆弱的,但是有了思想,就不同了。这句话让我苦思良久,同时也在Quebec得到了映证。因为我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革命,不见霄烟,不见血光,但其影响却是震撼人心的。所以我想,来到北美,来到Quebec,如果您不知道“宁静革命”,您就没有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呵呵,我想说什么来着?不说了,大家体会啊,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2-24 17:1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东西能让朋友们得到些帮助,我实在是很高兴。在温哥华的时候因为比较忙,基本上不怎么上网评论,在蒙特利尔的寒冬里能以此为乐趣的确让我开心不少。
" u+ `0 p) ]% N( v; L出国已经不是什么很神秘的故事了,所以出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些准备。我觉得准备得越充分,落差或者说不适应就会越少。这个准备工作说来话长了,既包含经济方面的,也有语言方面的,当然更主要的是在心态方面。/ R: Z: r6 `5 C  J) E* }
很多人比喻我们新移民是民工进城,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但是也有些地方不同,主要是指城里的这些人不同了。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这里的洋人也来自五湖四海,所以先来的后到的大家都是移民,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这里对“民工“的歧视并不是严重,相反,洋人很务实,尊重有本事的人,所以只要有真本事,不必担心自己的英语总是有口音。
" P  I$ T0 {" n# {6 \# p: Y+ {) Z+ x每个移民出来的人,说实话都会有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良好的心态不仅对自己有利,还能维护整个家庭的团结。既来之,则安之。多花些时间来研究加拿大比把时间花在考虑到底去或者留要有意义的多。很多朋友来了后不适应,立即考虑走,说实话,如果国内没有一定的条件的话,钱也不见得比这边好赚。毕竟加拿大的基本工资能养活一家人。当然如果国内已经起步的就另当别论了。国内来的朋友,有不少人会保留国内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这些是需要调整的。比如说欺软怕硬,或者说目中无人的。到头来最终是自己没趣,有些习惯不改是不行的。
8 Q. R% S0 Q' \# k5 t- O说到主流社会,我觉得看自己怎么看了。成了公民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主流社会的一员。如果我喜欢清静,只想“悠悠见南山”,那么主流不主流的也无所谓了。关键在于个人怎么看,生活的目标不同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就会不同,当然追求也就不一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2-24 17:29 | 只看该作者
我太太怀孕期间,我们也感受到了这边对生命的重视。住院前,医院专门询问我太太的食谱,所以我太太产后医院提供的都是热食;因为太太英语不太好,所以我们的家庭医生、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接生的医生全部都是会说国语的医生,有一点小小的问题,都会有大夫详细的检查。加拿大对于人的重视,我是真的感受到了。
. e$ z) k" S7 |2 O% `% B4 N
3 A  Z6 s  r- O! Mto 九头鸟 :
" V8 y$ G5 w, |# b: }请问您的 小孩是在MONTREAL生的,还是在VANCOUVER生的。
% n4 B! r$ u  o" Z$ G$ p- O我的 几个朋友在这里生孩子可是没有那么好的待遇。6 F; T/ i9 j& c- N2 Q
是不是因为语言不好,交流有障碍造成的 ,还是其他的原因,如果有时间,请你把您太太怀孕其间的注意事项,在这里贴一下。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4-2-24 17:3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从一个封闭的国家来到一个自由,尊重人的国家.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需要的时间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转变也不同.我相信我们都不回后悔来到加拿大,这是我们第二个祖国.宽恕和容忍也是我们要学的.那对夫妇迟早是会改变的.愿各位喜欢加拿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4-2-24 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4-2-24 19:16 | 只看该作者
人到中年方知 宽容有多重要 自己也受益非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4-2-24 19:48 | 只看该作者
to accounting:
' g- W* R" G  E. O5 y我们孩子是在温哥华生的。1 o, Q0 l9 x) i9 x: ]9 a
从怀孕到产前三个月,每个月检查一次,在家庭医生那里检查。其间还包括抽血检查和超声波检查各两次(如果高龄产妇,还要做羊膜穿刺检查)。产前三个月,家庭医生介绍产科大夫见面(都是华人),检查改为每两周一次;产前一个月,每周检查一次。产前一个月的时候,我去联络医院,填写膳食表,领出入卡(医院生孩子的区域有专门的保安)。孩子出生前,医院留有专门的电话联络,当确定快要生了,就要送到医院。我太太半夜2点住进医院的,6点半生的。产房是单人的,带卫生间,除了电视和上网要付钱,其余全部免费。生之前房间里有一个护士监控孕妇和孩子的心跳,帮助孕妇减轻疼痛,当要生的时候,接生的大夫和助产护士进来。孩子出生后,产科大夫来检查孕妇身体情况;儿科大夫来查看孩子;护士分批近来检查大人和小孩的体温、血压;另外,还教我们如何给孩子喂奶、洗澡;还有公共护士来见面,询问基本情况,留下联络方式,她还拖个电视进来教怎样选择孩子的Carseat,及如何使用等。吃饭是主餐三顿,Snack两顿,牛奶和果汁是无限的。
" E% w! \( C2 D% |& j4 p9 m各省医疗体制不同,BC省医疗保险不是免费的,每月108元/家。我们的医院正好是新医院,所以条件也好些。在温哥华地区,能提供国语服务的医生的确很多,而且专业很全。以上情况仅供参考。有什么其它的问题,我会一一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4-2-24 20:18 | 只看该作者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侧过身子或用什么挡住那人视线这和使用信用卡是一样的.偷窥人家隐私不道德.但当面挑衅则更糟糕,本来你是有理的,但象您的举动则使你处于更不利,一为一旦闹上法庭(指事面没控制发展到动手报警等)则你是属于不利的,因为那个老外可以证明你挑起的事端,她听不懂但她听到你第一个和对方说话.所以在这里,任何事要有正面的处理方式,除了宽容就是处理方法问题.要正面而不是负面方式.另外不要把个别事件于整个华人社会甚至中国都联系起来.对主流,上流,文化,社会等,有空可多看看资料,查查工具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2-4 23:34 , Processed in 0.052090 second(s), 4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