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逯广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辉谈房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08:24 | 只看该作者
水暖系统
它不是最新的取暖方式,但是目前许多建筑仍然在继续采用.

0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611)

01.jpg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17:19 | 只看该作者

太谨小慎微

假设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发生在1930年,即“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初期,假设还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获胜——尽管不是1932年的那种压倒性胜利——后来的形势会多么不同啊。面对产出和就业大滑坡,罗斯福也许只能望而兴叹。而民主党独领风骚几十载的局面恐怕也不会出现。
藉着这类机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这次有所不同:此次危机将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推上台,正是经济接近要崩溃之际。
我(还有许多人)当时指出,必须采取大力度的激进政策。唉,美国政府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我在2009年2月4日(奥巴马上台伊始)指出:“这不是压倒性的财政刺激方案,出台的方案规模太小、过于浪费、重点过于模糊。”一周后,我问道:“巴拉克•奥巴马作为总统是否已经失败?在正常时期,这将是个可笑的问题。但目前是非常时期,是面临巨大危险的时期。现在,美国新政府可以声明对继承的政策“遗产”不负责任;但在不远的将来,它将必须负责。现在,它可以提供解决方案;将来,它自己将变成问题。现在,它掌控着时局;将来,它将被时局掌控。如今,做得太少远比做得太多更危险。”我说得没错。
政策方向是正确的:政策制定者(尽管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已经从上世纪30年代汲取了许多教训。有识之士知道,有必要实施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扩张政策,同时重组金融业。

但是,正如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曾经说过的那样:“当市场过激时,政策制定者也必须采取过激的行动。”遗憾的是,美国政府未能听取他的良策。这让反对派可以宣称,刺激政策是无效的。其实只是力度不够。
结果是,美国政府失去了公众的信赖,也丧失了再次实施财政扩张政策的机会。而由于美联储(Fed)也过于谨慎,美国很有可能长期深陷经济增长疲弱和失业率高企的局面。在国内和国际上发生政治摩擦的可能性同样也很高。
的确,有关布什政府最后几个月和本届政府头几个月出台的各项政策都聊胜于无的观点,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奇怪的争议。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和穆迪(Moody's)的马克•赞迪(Mark Zandi)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辩称,这种批评是错误的。他们采用一个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评估在不实施任何干预,即没有金融干预(包括货币政策)以及财政举措的情况下,结果会怎样。他们得出结论称,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政策举措,国内生产总值(GDP)从波峰到谷底的下跌幅度会接近12%,而实际情况仅下降了4%(见图表)。

同样,失业率本应达到16.5%的峰值,而实际水平是10%。在产出更大幅下跌的那种情况下,2011财年的财政赤字会高达2.6万美元。如果不出台任何金融政策,而只采取温和的财政应对措施,后果也会是灾难性的。反过来效果会好一点。
他们的意思是,2009年2月推出的温和刺激方案(规模仅为当年GDP的5.7%,并分摊到好几年实施)对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受到了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分析结果的支持:2010年美国GDP将在刺激下增长1.5%至4.1%,失业率将下降0.7至1.8个百分点。
有些人相信,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私人经济部门总是处于均衡状态——这些盲目乐观的人当然不赞同上述观点。我希望,在不伤害数亿人的情况下,能以某种方式进行这个实验。但我觉得以下观点相当荒谬:任由金融体系大片崩溃,避而不采取非常货币政策,竭力消除财政赤字,会有利于经济迅速而持续的复苏。
然而,与其它发达国家的形势相比,的确可以得出一个吸引人的观点。美国的产出衰退(需求也是如此)相对较轻,但因为美国生产力飙升,就业的下降规模就异常庞大(见图表)。国会预算办公室对刺激方案的初步分析中,没有谈到产出和就业变化情况的对比。
由于美国是本轮金融危机的“震源地”,产出下降较小规模,都会显得非同小可。此外,既然财政和货币刺激直接针对的是需求和产出,而不是就业,所以这已经算是一种政策上的成功。另一方面,美国的管理人员在这个时候也动辄就爱解聘员工。无疑,这一定程度上源自建筑业的萎缩,但一部分也肯定源自美国企业可以轻易解雇员工,以及经济低迷时期经理人希望通过裁员来维持利润。
关于失业大幅增加,人们开始辩论,当中有多少是属于结构性失业。从欧洲经验来看,我认为,任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结果肯定会演变为结构性失业。短期而言,要防止这种情形,最简便的方法是扩大需求,从而扩大产出。由于劳动力市场明显供过于求,通胀威胁微乎其微——更多的是通缩风险——而债券和外汇市场的形势对进一步实施货币和财政刺激也没有任何约束,因此这些都是必须实施的政策。然而,美联储似乎决定埋头大睡,而政府已经丧失了主动权。

今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我猜想,在中期选举之后,东山再起的共和党将提出新的减税措施,而无视财政赤字。他们将佯称这与任何遭受非议的刺激措施无关,尽管它与增加财政赤字、从而抵消私人部门节省开支之举大体上是一回事。这将让政府陷入困境。政府将须在否决和接受减税措施之间做出选择,而共和党将因提出“游艇豪宅引导”的复苏策略而受到称许。有复苏总比没有好。但结果本应比现在好得多。本该大胆出手却谨小慎微的人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a431eb22-b526-11df-9af8-00144feabdc0.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1572)

a431eb22-b526-11df-9af8-00144feabdc0.gif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8:23 | 只看该作者

杰西·利弗莫尔的名言

1、优秀的投机家们总是在等待,总是有耐心,等待着市场证实他们的判断。要记住,在市场本身的表现证实你的看法之前,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断。
2、要想在投机中赚到钱,就得买卖一开始就表现出利润的商品或者股票。那些买进或卖出后就出现浮亏的东西说明你正在犯错,一般情况下,如果三天之内依然没有改善,立马抛掉它。
3、绝不要平摊亏损,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个原则。
4、在价格进入到一个明显的趋势之后,它将一直沿着贯穿其整个趋势的特定路线而自动运行。
5、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这样,我会省去很多麻烦,也会省很多钱。
6、记住这一点: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那些觉得自己每天都必须买进卖出的投机者们正在为你的下一次投机打基础,你会从他们的错误中找到赢利的机会。
7、只要认识到趋势在什么地方出现,顺着潮流驾驭你的投机之舟,就能从中得到好处。不要跟市场争论,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市场争个高低。
8、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都有耐心等待市场到达我称为“关键点”的那个位置,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才开始进场交易,在我的操作中,只要我是这样的,总能赚到钱。因为我是在一个趋势刚开始的心理时刻开始交易的,我不用担心亏钱,原因很简单,我恰好是在我个人的原则告诉我立刻采取行动的时候果断进场开始跟进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坐着不动,静观市场按照它的行情发展。我知道,如果我这样做了,市场本身的表现会在恰当的时机给我发出让我获利平仓的信号。
9、我的经验是,如果我不是在接近某个趋势的开始点才进场交易,我就绝不会从这个趋势中获取多少利润。
10、“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重大的趋势不会在一天或一个星期就结束,它走完自身的逻辑过程需要时间。重要的是,市场运动的一个很大部分是发生在整个运动过程的最后48小时之内,这段时间是进入市场或退出市场最重要的时机。
11、利用关键点位预测市场运动的时候,要记住,如果价格在超过或是跌破某个关键点位后,价格的运动不像它应该表现的那样,这就是一个必须密切关注的危险信号。
12、我相信很多操作者都有过相似的经历,从市场本身来看,似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然而就是此时此刻,微妙的内心世界已经闪起危险的信号,只有通过对市场长期研究和在市场上长期的摸爬滚打,才能慢慢培养出这种特殊的敏感。
13、在进入交易之前,最重要的是最小阻力线是否和你的方向一致。
14、当一个投机者能确定价格的关键点,并能解释它在那个点位上的表现时,他从一开始就胜券在握了。
15、在心理上预测行情就行了,但一定不要轻举妄动,要等待,直到你从市场上得到证实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信号,到了那个时候,而且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你才能用你的钱去进行交易。
16、在长线交易中,除了知识以外,耐心比任何其它因素更为重要。实际上,耐心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那些想通过投机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学会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你买入或是卖出之前,你必须仔细研究,确认是否是你进场的最好时机。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你的头寸是正确的头寸。
17、当股价从10 美元涨到50 美元,你不要急于卖出,而应该思考一下有没有进一步的理由促使它从50 美元涨到150 美元
18、市场只有一个方向,不是多头,也不是空头,而是做对的方向
19、投机,天下最彻头彻尾充满魔力的游戏。但是这个游戏懒得动脑子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图一夜暴富的冒险家不能玩。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9:21 | 只看该作者

9/14欧洲干预市场,9/15日本干预市场,势必产生一连串反应

9/14欧洲干预市场,欧元回升:
紧接着9/15日,日本干预市场,将日元一下子贬值2.5日元以上(超过3%):
接下来势必产生一连串反应:
美联储再度启动数量宽松政策,货币贬值和制造通胀的序幕已经拉起,世界货币和股市将进入新一轮动荡调整时期。
美元过剩问题再度严重,未来美元贬值压力明显增大,通过货币贬值、制造通胀已经成为美国再平衡的重要手段,美国国债的债权国财产将面临严重缩水!
世界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正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元化倾向,开始着手降低美元资产比重。这些投资基金已经表现出对向来是各国央行外汇储备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国库券的厌恶,而是纷纷将目光移向那些高收益的投资品:从对冲基金到矿物开采权都进入了它们的投资视野。另一个被世人厌恶的就是美国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这些评级机构不过是印有“信用”和“星条”图案的内裤而已,“内裤外穿”确是当今的一种“时尚”,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一投资多元化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而美元的衰落将会是一个渐近的过程,而不是突发的、无序的崩溃。或许,美国很可能追随英国的轨迹,霸主地位和货币在未来几十年里缓缓逝去。历史上,1872年左右美国就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然而,直到40多年后,英镑却仍一直是当时世界的主宰货币。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从一个净债权国变成净债务国,英镑的地位才真正开始衰落。尽管如此,直到1928年在国际储备构成中,英镑的份额仍然是美元的两倍。
直到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英镑的地位才最终被美元取代。尽管布雷顿森林协议巩固了美元的地位,但是直到1956年,随着苏伊士运河危机和英镑的进一步衰落,美元才最终成为了不可匹敌的国际储备货币。
英镑的衰落整整经历了3/4个世纪,有理由期待美元的衰落也会采取这样一种平缓的节奏。美元的好日子似乎已经屈指可数。然而这种突然和无序的美元衰落到底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演绎仍扑朔迷离。
历史上,货币发行都或多或少地以金和银为基础,而这种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被彻底割裂。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依赖的不是黄金,而是一种法定货币,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在价值,既没有贵金属的支持,也不能以任何形式固定其价值。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美元的作用和先前黄金的作用一样。正如几个世纪前的国王和银行家,打开自己的金库,发现那些堆积如山的硬币已经化为灰尘。今天美元的崩溃可能只是这个古老故事的现代版本。
现在看来,美国短期内不可能控制不断上升的赤字,那么这个故事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一些小国家却正在悬崖勒马。这极有可能引发更多的国家加入停购美国债券的大军。
美国正通过印刷货币来使债务缩水,由此所引起的通胀也将稀释美国公共和私人债务。毋庸置疑,这种“通胀税”很可能使世界各国的投资者抛售美元,并买入财政信誉更好的主权货币。
美国将为此付出代价。到目前为止,美国仍能够以自己的货币发行债务,从而将美元价值下降的损失转移给债权人。如果这些国家结束美元的“超级特权”,那么压力将由美国自己承担,借款成本将直线上升,消费和投资也将下降,最终经济增长陷入低谷。

1284556414.png (0 Bytes, 下载次数: 1501)

1284556414.png

1284556648.pn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98)

1284556648.png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9:3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房地产指数一年走势

GetMedia.png (0 Bytes, 下载次数: 1519)

GetMedia.png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49 | 只看该作者

银价创20年最高 涨势胜过黄金

金价涨了,银价也不甘示弱。
金价和银价均出现上涨。周四,白银期货价格触及1980年、也就是亨特(Hunt)兄弟据说试图垄断市场那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现在散户投资者都在抢购新的“Silver Eagle”银币和旧币,而自年中以来,对冲基金也在不断地斥资买进白银。
这种购买热情推动银价本周以来上涨4.8%,今年以来上涨23%,超过金价16%的涨幅。
周四,白银收于每金衡盎司20.7450美元,突破2008年高点20.685美元,并达到1980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1980年1月,受亨特兄弟买入推动,银价涨至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水平48.70美元。
与此同时,周四金价达到新的纪录高点,上涨0.4%到1,271.90美元。这是金价本周以来第二次刷新纪录。
和黄金一样,白银上涨也是因为投资者担心,随着政府努力防止经济再次衰退,纸币可能会出现贬值。
白银投资者麦克奈尔(Chad T. McNair)说,我对将来美元的信心为零;随着我们不断地印制钞票来救援银行和企业,我们将不断地毁掉美元,到时候,硬资产就会独步天下了。
麦克奈尔既买银条,也买“垃圾”银币,即美国政府1965年前铸造、含银量为90%的银币。他喜欢白银,缘于白银既可获益于实业需求,也可获益于投资需求,因为电子、摄影和珠宝行业都普遍使用白银。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19:22 | 只看该作者

防潮层

不可小视的建筑环节

0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85)

01.jpg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09:23 | 只看该作者

雷曼破产的十大教训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历史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是一个移民家庭及其后代谱写了一段美国式的成功故事,另一部分是当代华尔街人士把他们的成功彻底葬送。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个悲剧背后的教训称为“雷曼十训”。
第一,要始终留有退路。最初的雷曼兄弟是19世纪40年代从德国巴伐利亚移居美国的。他们先是在美国南部走街串巷兜售日用品,后来在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当起了棉花经纪人,建立起自己的事业。美国内战临近时,他们拓宽了自己的选择,开始北上纽约,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银行。而2008年9月,雷曼最后一位掌门人迪克•富尔德(Dick Fuld)在等待毁灭来临之时,却没有这样的退路。
第二,政府里要有人。从泰迪•罗斯福(Teddy Roosevelt)到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雷曼兄弟跟历任美国总统都说得上话,但富尔德之流的债券交易员上世纪80年代接掌雷曼后,此类联络就中断了。这是些注重短线交易的商人,而不关心长期建立起来的关系。相比之下,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高盛(Goldman Sachs)一直呵护着与政府的关系。2008年危机爆发后,当小布什(Bush)政府的财政部长、高盛前掌门人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分发纾困资金时,他的老东家分得了很大一份,而雷曼兄弟却陷入倒闭。
第三,赫伯特•雷曼(Herbert Lehman)绝不会让这一悲剧发生。作为实业家、银行家和雷曼兄弟合伙人,赫伯特•雷曼曾任纽约州州长,与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一起打造了上世纪30年代的新政(New Deal)。他相信,银行倒闭将1929年的危机转变成了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他不会让自己家族的银行或其它银行倒闭,而会拯救它们,严格监管它们。

第四,要做长线投资。雷曼兄弟为20世纪的美国提供了大量资金:泛美航空(Pan American Airways)、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赫兹公司(Hertz Corporation)。通过西尔斯罗巴克(Sears and Roebuck)、伍尔沃斯(Woolworths)和纽约的梅西百货(Macy's),它赞助了美国零售业的崛起。在好莱坞,《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等许多影片的背后都有雷曼的资金。但多年后,当雷曼兄弟落入急功近利、眼光短浅之辈手中后,所有这些都消失了。
第五,“掠夺和贪婪尽管横行,但崩盘的时刻终有一天会到来。”我们又说到了赫伯特•雷曼,这是时任纽约州参议员的他在1957年退休前不久谈及巨型企业的危险时说的话。今天的银行业奖金文化或许会让他不知该说什么好。
第六,要听老人言。皮特•彼得森(Pete Peterson)在1984年以前做了十年雷曼掌门人。他曾任尼克松政府的商务部长,是一位希望与欧洲和日本发展关系的谈判专家。彼得森手下的交易员认为他是一个令人无法容忍的话痨,于是把他赶下了台。这些人很快便失去了对雷曼的控制权,在接下来的10年里,雷曼的所有权一直掌握在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手中。彼特森则创建了私人股本公司百仕通(Blackstone),并成为一位亿万富翁。彼特森现已年逾八旬,他曾讲过,向他这样的“肥猫”提供减税是不道德的。
第七,要给自己找块心灵的净土。每天工作15个小时、收入丰厚的投资银行家们,对投资银行业以外的文化知之甚少。罗伯特•雷曼(Robert Lehman,昵称“博比”(Bobbie))当了40年的高级合伙人,直到1969年去世。他毕生爱好艺术,打造了美国最精美的私人收藏。这些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拥有自己的展厅。就在雷曼兄弟倒闭前不久,富尔德向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一个展示Rothkos和其它作品的展厅提供了资助。但正如他当时所说,这么做主要是出于他妻子凯西(Kathy)的提议。它成了一做纪念碑,提醒着让人们世界本来可能的面目。
第八,不要笃信数学。博比•雷曼发掘出了像泛美的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和电子业先驱企业斯顿工业(Litton Industries)的查尔斯•桑顿(Charles Thornton)这样的企业家。他曾说过,他的投资理念是“押注于人”。富尔德则押注于数学公式,特别是那些显示由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神秘金融工具不可能失败的公式。
第九,要重新引入开明的政府。雷曼兄弟的全盛时期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繁荣的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时代,那时公私合营是经济中理所当然的事。雷曼兄弟的覆灭则出现在一个私营部门排斥监管的时代。私营部门称自己最有头脑。事实并非如此。
第十,不要再兜售垃圾。资本主义如今的赚钱方式是押注于失败而不是押注于成功。正如英国《金融时报》上周所报道的,对冲基金经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和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如今赚得比波音(Boeing)还多。如果不是靠做空上述稀奇古怪的金融工具赚了数十亿,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富有。早年的雷曼兄弟是一家经营有实际价值的商品的企业。而倒闭的那个雷曼兄弟则是因为被发现在兜售垃圾才走上了绝路。
(转载)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5:52 |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防水

How Serious Is Basement Flooding?

Basement flooding is now being recognized as a potentially serious problem. There are many negative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basement flooding, above and beyond the inconvenient mess and disruption of household routine. Recent research cites the following impacts:

  • Chronically wet houses are linked to an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problems.
  •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basement flooding can result in long-term damage to the building and equipment that may not be covered by insurance.
  • Insurance rates may rise to compensate for repeated basement flooding claims, and/or the minimum deductible may b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Property value may depreciate because the basement is prone to frequent flooding.
Before appropriate measures can be taken,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basement flooding. These range from problems originating in the individual dwelling to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municipal sewer systems that serve entire communities.

0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91)

01.jpg

0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87)

02.jpg

0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94)

03.jpg

0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93)

04.jpg

0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90)

05.jpg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07:30 | 只看该作者
示意图....

0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87)

01.jpg

02.gif (0 Bytes, 下载次数: 1481)

02.gif

03.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84)

03.jpg

0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85)

04.jpg

0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75)

05.jpg
广辉国际地产公司 厚德载物 创造价值 1-514-794-5118 [email]canadabroker777@gmail.com[/emai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11 13:22 , Processed in 0.060541 second(s), 3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