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赖医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中医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2 11: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感冒



风,寒,暑,湿,燥,火皆可致病,此谓外感六淫,医书《伤寒论》谓之六淫伤人,皆为伤寒,故但知伤寒,则人身之大病大体皆知也。

伤寒言外邪入体,一日一传(有例外,后序),逐步传里,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遍及六经,邪至何处,何处致病。

外邪入体?笔者对此有异议,六淫中,寒,暑,燥,火皆无实体,只是人的主观感受,它们的传导载体是风和湿(水),外界与人体接触的只有风和湿。风有大,小。有冷、热、干、湿。湿也有寒湿、热湿。

温病派说六淫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笔者依然不以为然,人的呼吸系统有调节吸入空气的寒热,干湿的作用。氧气通过肺膜过滤进入血液,废气则呼出,气体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然而,空气中有众多致病微生物可以进入肺部,在人体抵抗力不足时致人发病,但却不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而是以风湿为媒介。

其实,人的皮肤虽可与外界有水气交换,但有一定的自然机制,风与湿不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但致病微生物可借风的力量和湿达体表,传入体内,但传入的不是六淫!

所以,六淫不能从体表和肺直入体内,能传入的是致病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古人统称为虫。但古人对虫不大重视,天下无处不有虫,人身内也有益虫和害虫,可以达到相对平衡,与人共生,人体正气足的情况下,微生物对细胞基本造不成伤害,至于疫病发生而致大量致病微生物集中侵害,以及体内积聚大量寄生虫又另当别论。中医也有杀菌驱虫的药:如黄连、银花、连翘、半枝莲、乌梅丸、化虫丸等等。

六淫不能直入人体,并不是否定六淫对人体的作用和危害。

人通过肺和皮肤与大气接触。所谓六淫,多数情况只有风(大气),此处先不说与水的直接接触,待说完风即可触类旁通。

风有冷热干湿。人是恒温动物,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恒定的工作温度,在最接近各人需要的最佳工作温度时,人最舒服。

风(大气)影响人体,首先是风的温度。热风可加速人体体液的散发,体液减少本身可使人体升温,体液减少到一定程度会影响人体内能量的传导,再加上风中带来的温度传送,即可使人体温升高,直至中暑。人可以通过喝水来缓解,但水和气血功能有障碍或代谢能力差的人则生病了。弱在何处则病在何处,病处因津液不足而化热,让人认为是风热进入了病处。冷风不然,冷风使人体表温度下降,若保温不及,体表温度骤然下降,则首先使循环体表的水气冷凝,水分子凝结成团停留在体表,造成:

1.      阻体表气血运行;

2.      阻体表气体交换;

3.      阻体内垃圾从体表排泄。

如此,人体气血受阻,废气,废水,废物排不出,影响新鲜水分与养分运输到体内各处。如一时得不到改善则成病。身体何处受阻,体内能量就集中在何处,以消除障碍,集聚化热,故出现体表发热,发烧现象。若身体好,能量充足,那么体表冷凝的水团可以温化发汗而出。如身体弱,则无力发汗,体表寒水则随气血入于肌肉腠理各处。入肺则为痰;入鼻则为涕;入关节为风湿;入大肠则为下痢;入头则头痛。。。。。。此寒水入于体内不化,日久即为痰饮,或化为湿热。此中又有多种变化,太阳寒水(伤寒论的称谓)在传入体内的过程中,必与体表中未排出的垃圾结合,若病邪继续深入,进入伤寒论中所述的阳明经层次的时候,这是人体热能量集中的地方。病邪中的湿气大部分蒸发,只多余垃圾尚在,与阳明经相摩擦温度升高,化为燥邪。此时若太阳寒水全部进入阳明,则体表病解,若部分进入阳明,则表未解,成为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寒水不只可入阳明之腑,还可分循经入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经与脏腑。

总之,太阳寒水未从表解,一旦进入体内,与体内垃圾结合,随人体气血循环,则可传入体内各处,产生各种疾病,何处气血弱即易于何处受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可知邪在何处,犯为何病,“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所以,原则上应以强壮自身,所谓“正气充足,邪不相干”。当然也要随宜而治。如邪盛正衰之时,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邪衰正复之时,则以扶正为主,正气复而邪自去。

风热、风寒名不是直接进入人体,而是通过寒、热影响人体表面的温度和水分,人体在应对体表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以此类推,风燥、风湿、寒湿、热湿,对人体的致病过程大同小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3-3-5 12:13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赖医生;3213983

我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感冒

风,寒,暑,湿,燥,火皆可致病,此谓外感六淫,医书《伤寒论》谓之六淫伤人,皆为伤寒,故但知伤寒,则人身之大病大体皆知也。

伤寒言外邪入体,一日一传(有例外,后序),逐步传里,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遍及六经,邪至何处,何处致病。

外邪入体?笔者对此有异议,六淫中,寒,暑,燥,火皆无实体,只是人的主观感受,它们的传导载体是风和湿(水),外界与人体接触的只有风和湿。风有大,小。有冷、热、干、湿。湿也有寒湿、热湿。

温病派说六淫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笔者依然不以为然,人的呼吸系统有调节吸入空气的寒热,干湿的作用。氧气通过肺膜过滤进入血液,废气则呼出,气体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内。然而,空气中有众多致病微生物可以进入肺部,在人体抵抗力不足时致人发病,但却不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而是以风湿为媒介。

其实,人的皮肤虽可与外界有水气交换,但有一定的自然机制,风与湿不能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但致病微生物可借风的力量和湿达体表,传入体内,但传入的不是六淫!

所以,六淫不能从体表和肺直入体内,能传入的是致病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古人统称为虫。但古人对虫不大重视,天下无处不有虫,人身内也有益虫和害虫,可以达到相对平衡,与人共生,人体正气足的情况下,微生物对细胞基本造不成伤害,至于疫病发生而致大量致病微生物集中侵害,以及体内积聚大量寄生虫又另当别论。中医也有杀菌驱虫的药:如黄连、银花、连翘、半枝莲、乌梅丸、化虫丸等等。

六淫不能直入人体,并不是否定六淫对人体的作用和危害。

人通过肺和皮肤与大气接触。所谓六淫,多数情况只有风(大气),此处先不说与水的直接接触,待说完风即可触类旁通。

风有冷热干湿。人是恒温动物,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恒定的工作温度,在最接近各人需要的最佳工作温度时,人最舒服。

风(大气)影响人体,首先是风的温度。热风可加速人体体液的散发,体液减少本身可使人体升温,体液减少到一定程度会影响人体内能量的传导,再加上风中带来的温度传送,即可使人体温升高,直至中暑。人可以通过喝水来缓解,但水和气血功能有障碍或代谢能力差的人则生病了。弱在何处则病在何处,病处因津液不足而化热,让人认为是风热进入了病处。冷风不然,冷风使人体表温度下降,若保温不及,体表温度骤然下降,则首先使循环体表的水气冷凝,水分子凝结成团停留在体表,造成:

1. 阻体表气血运行;

2. 阻体表气体交换;

3. 阻体内垃圾从体表排泄。

如此,人体气血受阻,废气,废水,废物排不出,影响新鲜水分与养分运输到体内各处。如一时得不到改善则成病。身体何处受阻,体内能量就集中在何处,以消除障碍,集聚化热,故出现体表发热,发烧现象。若身体好,能量充足,那么体表冷凝的水团可以温化发汗而出。如身体弱,则无力发汗,体表寒水则随气血入于肌肉腠理各处。入肺则为痰;入鼻则为涕;入关节为风湿;入大肠则为下痢;入头则头痛。。。。。。此寒水入于体内不化,日久即为痰饮,或化为湿热。此中又有多种变化,太阳寒水(伤寒论的称谓)在传入体内的过程中,必与体表中未排出的垃圾结合,若病邪继续深入,进入伤寒论中所述的阳明经层次的时候,这是人体热能量集中的地方。病邪中的湿气大部分蒸发,只多余垃圾尚在,与阳明经相摩擦温度升高,化为燥邪。此时若太阳寒水全部进入阳明,则体表病解,若部分进入阳明,则表未解,成为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寒水不只可入阳明之腑,还可分循经入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经与脏腑。

总之,太阳寒水未从表解,一旦进入体内,与体内垃圾结合,随人体气血循环,则可传入体内各处,产生各种疾病,何处气血弱即易于何处受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可知邪在何处,犯为何病,“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所以,原则上应以强壮自身,所谓“正气充足,邪不相干”。当然也要随宜而治。如邪盛正衰之时,以驱邪为主,扶正为辅;邪衰正复之时,则以扶正为主,正气复而邪自去。

风热、风寒名不是直接进入人体,而是通过寒、热影响人体表面的温度和水分,人体在应对体表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以此类推,风燥、风湿、寒湿、热湿,对人体的致病过程大同小异。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02/13/237236_65936866.shtml


杏园杂谈(四):揭示伤寒致病之迷
中医谓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皆可致病,医书首推【伤寒论】,谓六淫伤人,皆为伤寒,故但知伤寒,则人身之病大体皆知也。伤寒以六经辩证,言外邪入体,一日一传(也有例外者),逐步传里,遍及六经,邪至何处,则何处至病。果如此乎?
人中外邪,有说体表入者(仲景派),有说呼吸入者(温病派)。我说皆不然。六淫中:寒,热(暑)燥,火皆无实体,只是人体的主观感受,它们的传导的载体是风(空气)和湿(水),外界与人体接触的也只是风和湿。风有大 ,小。有冷风,热风。有干风,湿风。湿也有寒湿,热湿。
说六淫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者亦然亦不然。不然者,人的呼吸系统有调节吸入空气的寒热,干湿的作用。氧气通过肺膜过滤后进入血液,废气则呼出,气体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亦然者,空气中有众多致病微生物可以进入肺部,在人体抵抗力不足时致人发病,但却不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而是以风湿为媒介。
说六淫由体表入者亦然亦不然。不然者,人的皮肤虽可与外界有水气交换,但有一定的自然机制,风与湿不能直接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亦然者,致病微生物可借风的力量和湿吸者达与体表,传入体内,但传入的不是六淫。
从上所说,六淫并不从体表和肺直入人体内,能传入的是致病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古人统称为虫,但古人对虫一般不大重视,。天下无处不有虫,人身内有益虫与害虫,可以达到相对平衡,与人共生,人体正气足,体细胞健康的情况下,微生物对细胞基本造不成伤害,至于疫病发生而致大量致病微生物集中侵害,以及体内积聚大量寄生虫又另当别论。中医也有用杀菌驱虫的药与药方。如:黄连、银花、连翘、半枝莲、乌梅丸,化虫丸等。
说六淫不能直入人体,并不是否定六淫对人体的作用和危害。我们只有真正弄清他们的作用机制,才能有把握消除其危害。
人乃自然之子,必须与自然相通,人通过肺与皮肤与大气接触。所谓六淫,多数情况只有一淫,即风(大气),此处暂不考虑与水的直接接触,待我说完了风即可触类旁通。
风有冷,有热,有干,有湿。而人是一种恒温动物,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也因人而异有一定的差别。即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个相对恒定的工作温度,在最接近各人需要的最佳工作温度时,人最舒服。人体是一个自我调节和完善的生命系统,他能吸收营养,水分,排出废物,维持体温,而这些都是通过体内气血循环达成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降之。其中,人的体温最重要。一是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影响人体正常运行,而且高低几度都影响巨大,如:从37度增加到42度即有生命危险,其实不过上升5度而已。二是人体组织之间体温相差过大也影响人体健康,它标志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出了问题,气血本是相通的,所以也就是气血循环出了问题。
风(大气)影响人体,首先的风的温度。热风可加速人体体液的散发,体液减少本身可使人体升温,人体体液减少到一定程度会影响人体内能量的传导,再加上风中带来的温度传送,即可使人体温升高,直至中暑。人可以通过喝水来缓解,但水液和气血功能有障碍或代谢能力差的人则生病了。弱在何处而病在何处,病处因津液不足而化热,让人认为是风热进入了病处。冷风则不然。冷风使人体表温度下降,若保温不及,体表温度骤然下降,则首先使循行体表的水气冷凝,水分子凝结成团停留在体表,危害有三:一阻体表血气循行;二阻体表气体交换;三阻体内垃圾从体表排泄(人体垃圾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需从体表排出)。如此,人体气血受阻,废气,废水,废物排不出,影响新鲜水分与养分运输到体内各处。如一时得不到改善则成病。身体何处受阻,体内能量就集中到何处,以消除障碍,集聚化热,故出现体表发热,发烧现象。若身体好,能量充足,那么体表冷凝的水团可以温化发汗而出。如身体弱,则无力发汗,体表寒水则随气血入于肌肉腠理及各处。入于肺则为痰;入于鼻则为涕;入于关节为风湿;入于大肠则为下痢;入于头顶则头疼……。此寒水入于体内不化,日久即为痰饮,或化为湿热。此中又有多种变化,太阳寒水(伤寒论的称谓)在传入体内的过程中,必与肌表中未排出的垃圾结合,若病邪继续深入,进入伤寒论中所述的阳明经层次的时候,这是人体热能量集中的地方。病邪中的湿气大部分蒸发,只余垃圾尚在,与阳明经相摩擦温度升高,化为燥邪。此时若太阳寒水全部进入阳明,则体表病解,若部分进入阳明,则表未解,成为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寒水不只可入阳明之腑,还可分循经入少阳、少阴、太阴、厥阴等经与脏腑。
总之,太阳寒水未从表解,一旦进入体内,与体内垃圾结合,随人体气血循环,则可传入体内各处,产生各种疾病,何处气血弱即易于何处受病。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可知邪在何处?犯为何病?则随症治之。原则上应以强壮自身,调动人体免疫能力,排除疾病为主。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排病和修复潜力。所谓“正气充足,邪不可干”是也。当然也要随宜而治。如邪盛正衰之时,以去邪为主,扶正为辅;邪衰正复之时,则以扶正为主,正气复而邪自去。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风热,风寒并不是直接进入人体,而是通过寒、热影响人体表面的温度和水分,人体在应对体表温度和水分变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病邪形成于体内而不是来自体外。致病微生物则另当别论。
以此类推:风燥,风湿,寒湿,热湿,对人体的致病过程大同小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2:33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感冒二



读伤寒论的朋友和我在学伤寒论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伤寒六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遍及六经,邪至何处,何处致病。但在临床上,很少有人象这样生病的。

所谓一日太阳,太阳病的特征是:发热恶寒(怕冷发烧),脉浮,头项强痛。

二日阳明,阳明病的特征是:一是胃家实是也。病实于胃肠之里;二是只热不实,“身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恶寒何故自罢?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

三日少阳,少阳病的特征:口苦,咽干,目眩也,脉弦细。有中风而来还有耳聋、目赤;由伤寒而来,有头痛发热。

此三日皆为阳证,即三阳证,反映在表,且呈表阳证,即太阳病;反映在里,呈里阳证,即阳明病;既不在表,也不在消化道里,位于胸腹腔间,呈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

四日太阴,太阴病的特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其脉弱,脏寒。

五日少阴,少阴病的特征:脉微细,但欲寐!(白天没精神,想睡觉)

六日厥阴,厥阴病的特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此三日皆为阴证,即三阴证,三阴证没有发热(发烧),不像三阳证,看似凶猛,高热,浑身难受(西医认为是发炎,或病毒),但所有癌症、糖尿病都属三阴证,在伤寒论里,谈到三阴证,就会出现不少死症,就会有不治之症,而三阳证,虽看似凶险,实则容易医治,就像我们的现实社会,有些人,看来十分不友好,实则没有坏心眼,只有最终处理好和他的关系,问题就解决了,但有些人不然,看上去,没觉得怎么不舒服,但背地里使坏,自己倒霉都不知道倒在谁手里的,就算是被害死了,也不知道是谁害的,这就像三阴证。

现代人感冒,不少是没有发烧,一上来就咽痛,咽喉的部位特殊,三阴经都过,所以,要辩证属哪一经之病,无论哪一经,都是病毒直入三阴,那么,为什么三阳经会被绕过去呢?

其实,仲景在著伤寒的时候,并不只谈到六经辨证,还谈到杂症,所以书名为伤寒杂病论,就是后来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由于杂病的存在,导致病邪直入三阴,就像外敌要攻打我国境内,若没有杂症,敌人要从边防(表)一点一点往里打,所谓伤寒六日,从表入里。但若有杂症存在,就好比国内存在小股敌人,他们隐藏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一旦外敌入侵,他们就里应外合,直入中原!

而杂病的产生又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3-3-7 16:34 | 只看该作者

衰亡前的回光返照.

中医完全进化的那一天来了zt
2013-03-07 17:04:21

树熊


从宏观角度看中医, 其作为不幸的中国近代史一部分, 错过了与现代医学比翼齐飞的机遇. 大江东去浪淘尽, 中医如同命理八卦等, 作为古老文化一部分, 受到民间草根茶余饭后吟颂传唱, 无可非议. 但是在科学尚不昌明的年代, 老祖宗以丰富的想象力自圆其说的阴阳五行, 子午流注, 四诊八纲, 五臓六腑, 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等等, 仍想在疑难杂症领域 , 盘踞现代医学一席之地, 不仅不明智, 且误人性命. 这样浅显的道理, 不怪冥玩不灵之徒狡辩, 究中国高级知识分子, 受到的也不是科学训练. 即使医学教授仍不懂双盲”, 何以谈起统计”. 遇小人庖丁, 我等只能高高挂起免战牌吧.
西方自文艺复兴, 科学进步飞速. 环视周遭现代文明产物, 哪一样不出自其手? 西方土医的主体搭上了现代科学的顺风车, 脱胎换骨成了现代医学. 比如今天的外科, 集解剖, 生理, 病理, 物理, 机械, 光学, 电脑科技于大成. 内科汇集了病理, 药理, 核物理, 分子生物医学的前沿科学. 当然留在体制外的自然疗法, 顺势疗法等也没被赶尽杀绝, 但政府决不会象逼针刺麻醉一样向全球放卫星”.
这一切发生在中西方均情由可原. 其一, 西方文化勇于挑战权威, 接受新理论. 中国哪位中医药老师不照本宣科, 一本教科书打天下? 禁止学生发问, 何来解惑?  学生是死记硬背的填鸭, 没有发散性思维, 不会创新研发, 甚至学了缪论当真理去终生维护.  其二, 西方社会资源不全由政府垄断, 私人公司, 基金会等均资助科研项目. 多样化渠道和评议机制, 防止不学无术的政客成为终身学霸”, 专业学者畏权失职, 背离良心去论证亩产万斤”, 参与特异功能伪科学, 甚至于指鹿为马. 其三, 缺乏竞争的终身制, 浪费资源和年轻人的学术生命. 学科领路人与最新学术研究脱节, 无前瞻眼光, 无权制定政策, 无力拍板决定, 满口社论版官样空话, 追营逐利, 自甘堕落于假冒伪劣盛行中.
如今神州大地红火的中医药, 其实是衰亡前的回光返照. 靠这行业谋生的不肖之徒, 在迷信的土壤里, 借文化的惯性, 大行其骗, 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中药三鹿奶份”. 一些培补元气的中成药里, 加入一百毫克咖啡因, 误服二包就头痛失眠, 三包副作用尽显. 但是偏不注明药剂成份. 云南白药瞒报乌头碱配方, 吃死人了, 还要恪守对国内保密条款”, 且是受到国家中医药局保护恩准的. 风湿病糖浆里加入的可的松剂量, 比西医开出的片剂还高. 难怪那些庸医不谴自己缺德祖宗无能, 死抱住中西医结合字招牌. 不敢中药单挑某病, 却同时给足西药剂量. 还有人对统计学无知到大言不惭的地步, 他竟举例治好了一个自家外婆本是不治而愈的小恙. 现实是中药不仅治不好病, 反倒耽误病情, 更要谋取暴利. 某出口香菇的企业, 由于面对国内竞争和国外经济危机, 濒临破产. 于是和一家靠贷款给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家的中药房合作, 将一公斤一袋的整香菇, 成功改成一克一袋 (3300 24小袋)包治万病的磨菇粉. 引用当地工商管理局局长的话: “实现了由卖菜到卖药的转变, 利润后上税增加了十倍.”
中医自身已不可能自我进化, 今天的制度也让人看不到希望. 当政治不允许腐败行贿, 法律禁止欺诈蒙骗, 新闻独立, 言论自由, 各行各业受到监督, 公众安全放在首位, 那一天就会实现中医由卖药向卖菜的转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8: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中医的角度认识感冒三


而杂病的产生又是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说说现在不少医生在治疗感冒的时候,只知道将感冒的症状消除,所以不少三阳证,表面上是被治好了(没有发烧了,没有炎症了。。。。。),实际上是把病从表传里了,不少是传入少阴,“但欲寐”。然后以为已经治好了,就结束了治疗,我在第二回中说过,三阴证实际要比三阳证更加讨厌,它会耗散人体阴精,当人体元阳不足,就是没有足够的军队可以调动去剿匪的时候,这股敌人就会找个角落,隐藏起来,所谓亚健康,其实在中医看来,都是必须尽快施治的病,这就是杂症的来源!

临床上,从脉相上看,可知杂症之源,左路由阴出阳,精血亏虚,脉绵绵如泻漆之绝的话,左关尺会比较明显。阳气收敛不足,右关尺的话,它也会缓怠,无力收束,所以右边会浮脉比较明显。所谓正气虚元阳不足,脉会无力,精气夺,无力与邪气相争。像这种杂病,不注重左路升机的话,百药不应。

癌症为什么不会出现在心脏?因为只有心脏是人体全身元阳最足的地方!癌症是什么?癥瘕积聚。积聚,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

为什么有不少人十几年不得感冒,一下突然查出有癌症?!

这就是本文想说的目的,不是病突然来的,从表入里,然后不断积累,不断让敌人壮大,三阴证要及时治疗,哪有机会给癌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3-3-10 20: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较西医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谈谈中西医:中医较西医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

2013-03-10 00:11:01
【前注】我在贝壳发了一篇文章,有关中西医,有人说在万维会掀起波澜一片,一片波澜。是吗?试试看!如果有扔砖头的,请小点劲,客气些,我是新手上路。

看到一场有关中西医的讨论,于是又此文。我对中西医是一窍不通,不是因为离得太远,是因为离得太近。从小到大,到于今,我身边有太多的医生。所以,翰山对医学不需了解,连大家熟知的阿司匹林是治什么病的,都不知道。可是翰山不是爱热闹吗?所以也来趟趟这趟浑水。
   
【结论】
所谓中西医之争,我的看法是,基本上是关公战秦琼,不著边际!
抱歉,上面这是我一开始的认知,可是当我写完这篇文章,却发现我的看法实际不同:中医与西医处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阶段,中医处于比较低级的科学阶段,而西医处于比较高级的科学阶段!于是,中医的发展有两条路:

  • 吸收西医,融会贯通,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 摈弃中医,对西医实行拿来主义。

【分析】
据说我们人类是唯一有思想的动物,这是人和一般动物的区别。于是就有了科学,即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那麽什麽是客观事物呢?简单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细分可以分作四类:自然界,(而人类又可以分为:)人体,社会,思维。那麽对这些客体研究的结果就是人类研究的四门科学
自然科学,人体科学(医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那麽如何来研究这些客体呢?简单说,就是定性和定量。具体一点,有人类研究的四个阶段
经验科学,描述性科学,实验性科学,数学化的科学。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门科学,只有用数学表达的时候才是最完美的。”但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从不完美走向完美!在牛顿之前,在微积分发明之前,大概所有的科学,都是所谓不完美的,都是不能用数学来表达的。
然而,在人类达到完美科学之前,人类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比如天气地震(自然的),比如生老病死(人体的),比如战争与和平(社会的),比如如何写文章(思维的)。于是,那些人类经验的积累,人口相传,也就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叫做经验科学;有的经过整理,记录成文,并给出一定的解释,比如成因/发展过程等,就叫做描述性科学。比如说,诸葛亮草船借箭,他懂气象吗?当时没有气象科学,可是他一定会观察天气现象,知道有云才有雨,知道云从何处来。这是来自于经验,属于经验科学一类。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当时也没有现代科学,可是他可以把前人积累的经验,总结归纳,传给後人。《本草纲目》可以算作描述性科学。还有当时的朴素经济学(社会的),朴素辩证法(思维的),都属于这个经验科学或描述性科学的范畴。
实验科学,我的看法,是相伴于欧洲文艺复习的科学革命时期,伴随著思想认识史上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即孤立的静止的方法,用分析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在科学上,即在实验室创造出理想条件,对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等等现象进行试验,从而找出其中的一般规律。
数学化的科学,就是把这些物理的,化学的规律,用数学的形式加以抽象,加以表达,使之更为一般化。
由上,中医,这个中国传统的医学,当然是属于经验性的,描述性的科学了。这种的科学,第一,在物理上,不具有实验性;第二,在数学上,不具有定量性。而现代医学(西医)则属于实验性科学无疑。
也就是说,对于医学发展来说,西医是比中医高出一个阶段,于是中医的道路就应该确定了:

  • 吸收西医,融会贯通,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 摈弃中医,对西医实行拿来主义。

【看看其他学科】
也许我这样简单叙述,说服性不足。那麽让我们看看其他的科学领域,会融汇贯通,融类旁通,尔後可以对医学有一个更清晰的看法。
在人类研究的四个对象里:自然,人体,社会和思维,自然界是最简单的,因为它是客观的。不像人类,无论人体,社会和思维,都有人的主观因素的反馈和影响。对自然的研究,人类从物理化学开始,。。。,然後最小研究到分子,系统研究到了地球和宇宙。大概可以说,对大气的研究和对地震的研究是最艰难的自然科学领域。然而,如果说地震学是自然科学里相当复杂但是最不成熟的科学之一,那麽,大气科学就是自然科学里最复杂和最成熟的科学之一。我们举这两个例子来说明。
大气科学
或者叫做气象学,天气预报学都一样,是自然科学里最复杂和最成熟的科学之一。说最复杂,是因为大气的变化,包括了所有的物理的化学的变化,要运用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说她成熟,是因为她的研究已经应用了所有的现代数学,还不够,还因为她本身而发明了新的数学,比如说模糊数学。所以,从气象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什麽是经验性科学,什麽是描述性科学,什麽是实验性科学,什麽又是现代的,定量的,用数学表达的科学。
老农看天,诸葛亮草船借箭,都是靠经验,属于经验科学,自不必说。
自从两千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叙述和粗浅解释了[/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2"]等天气现象之後18-19,由於物理学化学的展以及气压、温度、湿度和等测量仪器的陆续发明,使大气科学研究由单纯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从而产生了描述性的气象学理论1920前後,挪威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锋面学说」的理论(又叫气团理论),说明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这套理论,基本来说,是说亚热带的从南向北运动暖湿气团与极地的从北向南运动的干冷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暖湿气团沿锋面爬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等给出了定性的描述(见气象学-维基百科)。
于是,在天气学上,老农观天报雨,是经验性科学。给出气团的生成,发展与运动原因,过程和路径是描述性科学。那麽,气象学是实验性科学吗?或者什麽时候进入到实验性科学的?
有意思的是,气象学,由于她的特殊性,人们不可能把大气关到实验室中来做实验。对于小尺度的大气流体力学,比如飞机尾翼理论,人类可以用风洞来产生人造气流,用于模拟研究空气流经物体所产生的气动效应。然而对如此大尺度的大气,大到几百公里,几千公里的尺度,如何建造如此大的天气实验室?
所以,气象科学没有实验科学的阶段,大气的实验科学,只能依靠真实大气,每一次灾害性的天气都是人类的宝贵的(大气实验室)实验,其数据都作为人类研究的结果。当然,这种实验,不具有随意重复性,和实验室实验截然不同,而且代价极高!所有成果,都是用人类的生命堆积而来。
最後,二十世纪上半叶始,天气学进入了数学化阶段,可以用类似于电动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形式的,完美的流体力学方程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来表达大气运动,云雨现象。也正是因为天气学的数学化,使得在人类发明计算机後有了进行大气数值模拟的可能,从而大气数值试验彻底取代了不可能的大气实验室实验,使得大气科学,从以前经验的,描述性的,真正进入了实验的,数学的科学。所以我称之为成熟的科学。
于是,气象科学走过了她的四个发展阶段的全过程:经验科学,描述性科学,实验科学,数学化的精确科学。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麽说,一门复杂科学,比如医学,天气学,如果能用简单科学(数学),或叫定量科学来表达,那麽就成熟(完美)了。还有一种表述是,一门复杂科学,如果能上升或抽象成数学形式,那麽就成熟(完美)了。
从气象学,回过头来看医学,可以看到,中医科学,是在经验科学和描述性科学之间。如果中医大多数靠人口相传,祖代相传,那麽就比较靠近经验性科学;如果有一些理论描述,比如病因,发展过程等,具有一般性,那麽就是描述性科学。但是很确定,中医本身一定不是实验性科学,当然更谈不上是数学化的科学了。
西医是实验性科学确定无疑。比如,有血的化验,有实验室分析;有X光,可以重复,等等。但是西医远远没有达到能用数学来表达的程度。有人说,有,西医可以用统计来表达。同志哥,统计只能描述现象,不能表达本质,即人体病因的发生发展的原因。所以,不能说西医对人体的研究能用数学来表达。所以说,西医也不能说是一门成熟的,或说(马克思语)完美的科学,但是显然,比中医处于高一级的阶段。
地震学
地震学是自然科学里相当复杂但是最不成熟的科学之一。说相当复杂,而不是最复杂,是因为,地球的研究是固体物理学,我个人认为和天体物理学一样,比较确定,不像大气,是流体,是密度变化的流体(比密度是常数的液体又复杂了一个数量级)。所以,地震学的复杂度并不高。
说最不成熟,是因为,地震科学不仅级别很低,顶多算是经验级的,或是描述性的,但都很难称为科学,因为没有实验检验的依据。原因:
第一,地震不可能建立数学模式来表达地震的发生发展以及爆发的时间地点,因为地震取决于地球内部地板地块的运动,然而人类无法把探测仪深入到地球内部,建成观察网来收集资料,不可能去监测这种地球内部的运动。
第二,地震与天气学一样,不可能有实验室的实验。而真实世界的实验,也只是能够观察到爆发的现象,看不到过程,看不到原因,而且成本超高,次数超少。不像天气现象,每天都有;也不像中医,中医起码可以诊治病人,不同的病人都是一种真实实验,实验结果的统计结果,可以建立经验科学,也可以检验已经有的描述性假说,使之上升为描述性科学。
第三,即便是经验,或者假说(其实就是猜想),因为大震几十年一次,影响人们的小震也是几年一次(那些小小震,对人类没有灾害影响就不说了),你的经验根本无法积累。这里震,可能老鼠跑出来了,那里震,可能没有老鼠。有的地方有老鼠出来,可能又是因为发大水等等。这些所谓经验,也都很难得到具有统计意义的验证。
所以,地震科学可以说基本不存在,地震基本上是不可预报。由于地震对人类的影响巨大,人类对地震的探索将会不断,对有志于探索地震的人也会有相当高的评价;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探测性(也不是不可以,像打石油似的,每隔一百公里,打一口地震观测井,一直打到地心,问题就解决了,只是没有人肯出这个钱!),这种研究基本上是徒劳的。所以,目前世界上的地震局,基本上是建立地表观测网,当地震爆发时,做个检测记录而已,这不叫预报,因为地震不可预报。
按照我上面的理论,我们来看看其他科学,毋庸置疑,物理学,早就是成熟的科学了;而化学,因为没有定量化,数学化,所以还应是实验科学。
物理学

  • 人们看到日出日落的规律,是不是就是经验科学?
  • 两千年前,古希腊托勒密的地心说,是不是就是描述性科学?
  • 近代时期(1500-1800),伽利略牛顿等奠定了典物理学的基础,已经同时使用试验方法与定量方法来研究发现物理定律,使物理学同时成为实验性科学,又是可以用数学严格表达的科学,即成熟科学。
来看看社会科学吧。社会科学里面的假说很多。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几乎每一个星期就产生一个社会思想体系,下个星期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同时推翻了旧的。假说是对一种理论的描述,而假说变成理论(或说科学)的前提,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好,我们来看看
马克思主义
显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描述性的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3-3-11 13:0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钱老曾给中国中医药报说中医

钱学森中医语录:

 “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的现代化,而不存在什么其他途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

 “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

 “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它独立于现代科学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3-3-11 13:37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卑斯省政府立法完全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

加拿大卑詩省已於1996年及2000年依据 “卑詩省醫療專業法"通過立法,承认中医和针灸的合法地位。

具体为,高级中医师 DR. TCM 享受医生头衔 Doctor of TCM.
其它的职位是 注册中医师,注册针灸师,注册中草药师。

这是加拿大第一个省级政府承认中医医生和其它中医职业者在省公共医疗体系的合法性。

所有卑斯省居民均可以用政府颁发的医疗卡享受中医,针灸服务。

这是加拿大的一个省级政府顺应民意的具体立法表现,而我们这里却有些井底之蛙学习了现代科学的一点皮毛就胡乱评论中医,恨不能置中医于死地而乐,居心叵测。

支持赖先生宣传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17:54 | 只看该作者

禽流感

禽流感成了热门话题,恨不得谈到回国就有禽流感恐慌症似的。

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来推算,今年是火运不足,目前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太阳寒水,时至今日,羽绒服还穿在身上。按正常的节气,早该生发阳气了,但是寒气一直压着阳气的生发,郁久了,必有病情。染病的一般是出生在火运不足、水运太过或者金运太过的年份。

国内公布了一些抗禽流感的中成药,诸如清开灵、莲花清瘟颗粒、双黄连等。这显然是西医思路,沿用明末清初的温病学理论,清热解毒。如果清热解毒管用,难道西医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不比中药更有效?难怪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中医信西医!

从内经五运六气学来说,二之气,本气少阴君火为客气太阳寒水所郁,君火不能布于表,是火不足,水来克的局面。但是今年的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木可以生火,虽然火不足,但是有其母来生,因此郁久了才容易爆发。清热解毒只能加速患者抵抗力的更加消亡。

因为标热本寒,内热乃由君火不得外达所致。当先开表,稍佐以内清阳明之品,则火气自散,郁热可解。以大青龙外开其表内清其里治之。若任其表闭而不理,但欲清其内热,则君火遭外寒内凉里应外合夹击,不久当灭。君火灭,则心跳停,人命不保。
故滥用挂水消炎者多死,此正禽流感耸人听闻之故也。

5月21号以后,转入三之气,禽流感当得以控制(其实本气也不难控制,只是医治思路不对,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5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5, 2025-1-8 15:57 , Processed in 0.058722 second(s), 3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