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Gilmor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cgill医学系专业介绍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131#
发表于 2009-6-5 14:29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iny;2258797
看了好久你们的争吵,我想这中间有些误会。作为移民,很多人是为了生活而去上学,但加拿大人上硕士,博士,是因为他们真的喜欢学习,乐在其中。

新移民来到加国需要生活,而中国人最拿手的是考试,所以大家乐此不彼的去学习,考试,但你们想过吗,究竟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然后再去“加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让它北美化,我想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其实“daxia”的建议是对的,那位朋友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和这个专业一点都没关系,通过了入学审查的可能性很小,不应该在不可能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而且这位朋友的教育经历是中国的国情,但对于加拿大的教育系统来说太复杂了,这也会是无法通过的原因之一。

我看了关于这个专业的介绍,我想它就是在中国的公司中的“工业卫生”专业。大家还是先对这个专业了解之后,认为自己确实想干再去努力吧。

这里是给大家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让我们能更好的生活在一个新的环境,我们都需要相互鼓励,而不是在这里“打口水战”。

一点粗浅的认识,不知是否对。
我想不完全对,这个专业基本和人健康相关,这里的医院疗养院和康复中心都有这个职业,主要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法语叫Ergo therapy,语言要求较高,这个专业很易找工作,待遇也很好,但亚裔干的很少,第二代移民好些,我想应该和语言和交际能力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09-6-5 14:32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情定爱琴海;2258938
那个小孩儿,说话太难听了,要不然人家为什么骂她?帮助人是对的,但是损人家就不对了!你说是不是?

看看蓝天,白云和盛开的郁金香,想想为什么在这里争辨呢?你也说他(她)是小孩了,大家都是好意,做个朋友多好。

其实生物化学是个非常好的专业,学起来很有趣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都很好。并不是只有医生或精算师才是有前途的,不要用专业来衡量成败。我也有孩子,我觉得在加拿大生活,将来他喜欢什么专业就去学吧。在这里就生活简单些。: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09-6-5 14:38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lzhang;2259020
我想不完全对,这个专业基本和人健康相关,这里的医院疗养院和康复中心都有这个职业,主要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法语叫Ergo therapy,语言要求较高,这个专业很易找工作,待遇也很好,但亚裔干的很少,第二代移民好些,我想应该和语言和交际能力有关.

谢谢,我对这里的医疗体系还不太清楚。我只是看这里争辩的很热闹,所以去读了一下这个专业的网页,对它并不太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09-6-5 14:54 | 只看该作者
进医学院,学精算就比别人更出息吗?小孩还是以兴趣为主,不少优秀华人小孩还是去读理科,工科的。有的父母观念还是没转变,好像就只知道医学院。何况医院里也有专业方向的。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谁会想到,一名从广州移民到旧金山只有两年半的女孩子,从课堂上完全听不懂英文到以SAT(1)2200分(阅读:700分、数学:800分、写作:700分)、SAT(2)2400分满分(数学2:800分、化学:800分、中文:800分),以及AP上学期绘画4分、微积分5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她心仪已久的麻省理工大学。她的名字是陈景珣,她的选修方向是:生物化学。

2006年9月12日,在广州市第三中学(市重点中学)初中毕业的陈景珣随父母移民到旧金山,把女儿安顿在肖化区的亲戚家后,父母就要赶回广州的工作岗位。两年多来,陈景珣与祖母住在一起。

高才生变聋哑人

虽然陈景珣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多年来都是班长,但来到美国读高中,才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完全是又“聋”又“哑”,老师在堂上讲什么全都听不懂。于是,缩短语言上的差距成了她当时的首要任务。每天50个单词,大量的阅读,强化听力、口语、发音的训练,夜以继日。很快,她突破了语言上的障碍。

由于父母不在身旁,每逢家长会前,她都要用电话与父母沟通,看看他们希望了解学校什么,会上,她就成了父母的代言人。“不可以被环境局限自己”她常常说。

初来乍到,考虑到节省上下学路途上的时间,陈景珣选择了在一间在华人小区中并不算口碑好的高中。她说,自己很幸运,遇上了对她有很高关注度的老师和乐于助人的同学,让她在学业上突飞猛进。她认为,许多新移民家长把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实际情况。她表示,“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靠学习成绩才能出人头地。”

“不是学校能给你什么?而是如何善用学校的资源。”陈景珣认为,无论身在学校还是将来进入社会,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不要怨天尤人,不要退缩,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下,创造条件,扬长避短。”陈景珣身体力行,把握了每一次机遇。

学业兴趣两不误

善于安排时间,是陈景珣学业、兴趣、社会实践都不误的前提。红十字会“安老少年团”在学校设立分部,她参加了,每周一、五都要举行会议,安排会员们参加各种义工工作,通过努力,她被选为副主席;功课虽紧,但她还是挤出时间,每周三、六都到米慎区的小区艺术中心学习她多年来一直都情有独钟的长笛;到了11年级,她接受学校顾问的建议,逢一、三、四晚上她都要独自一人乘地铁到屋仑的小区学院进修化学(AP课程内容);暑假,她都要赶到日落区参加SAT的培训班……

她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善于合理安排,才能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陈景珣面对以上这么多的安排,她说,很有挑战,既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也在长者身上得到了不少启发,更难得的是突破年龄、学校的界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结交了不少同龄的好朋友,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9-6-5 15:14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xiny;2259026
看看蓝天,白云和盛开的郁金香,想想为什么在这里争辨呢?
看看黄先生, 俱乐部说相声, 说到了david letterman late show 去了.  假如这个连接不好, 请GOOGLE joe wo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D0s7gfTot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09-6-5 17:45 | 只看该作者
Post by capitalist;2259083
看看黄先生, 俱乐部说相声, 说到了david letterman late show 去了. 假如这个连接不好, 请GOOGLE joe won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D0s7gfTotk


黄西,真棒!另一种搞笑脱口秀。笑死人了,好像还真带有东北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09-6-5 20: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孩子小,他们对社会了解多少呀?他们对未来能看得多远呀?

他们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怎么知道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指引的,呵呵!
Post by xiny;2259026
看看蓝天,白云和盛开的郁金香,想想为什么在这里争辨呢?你也说他(她)是小孩了,大家都是好意,做个朋友多好。

其实生物化学是个非常好的专业,学起来很有趣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都很好。并不是只有医生或精算师才是有前途的,不要用专业来衡量成败。我也有孩子,我觉得在加拿大生活,将来他喜欢什么专业就去学吧。在这里就生活简单些。: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20:46 |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不是,听说这个专业主要分好几个选择,每个大公司都有一个部门负责监督工人工作环境是不是健康,毕业生可以选择hygiene领域,所以很多人毕业以后找到大公司的工作,mcgill也有, 据我朋友说07年那一届的毕业生有2个被mcgill应聘了。还有一些人到clinique去工作,帮助医生分析病因,还有去药厂工作的,daxia说他们今年有2个学生没毕业就进药厂实习工作去了。还有一些医疗监督机构,主要是监督评估很多机构是不是对人的安全和健康有威胁。听说很多人毕业后在加拿大的军队,政府,医院之类的任职的,主要是决策性的阶层,需要很多背景知识和工作经验,这是估计是为什么很多mD 或者phd再来读者个专业的原因。。
Post by lzhang;2259020
我想不完全对,这个专业基本和人健康相关,这里的医院疗养院和康复中心都有这个职业,主要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法语叫Ergo therapy,语言要求较高,这个专业很易找工作,待遇也很好,但亚裔干的很少,第二代移民好些,我想应该和语言和交际能力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09-6-5 20:5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我看到的情形是那些外国孩子削尖了脑袋往医学院里钻,呵呵!

国外的普遍情形是:第一流的人才进医学院,法学院! 呵呵!
Post by sleeping;2259051
进医学院,学精算就比别人更出息吗?小孩还是以兴趣为主,不少优秀华人小孩还是去读理科,工科的。有的父母观念还是没转变,好像就只知道医学院。何况医院里也有专业方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21:21 | 只看该作者
一流人才进医学院法学院的状况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事情。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强大,医生们的职位也越来越不再那么被人崇拜了。。你可以去看看那些近几年有医学研究建树的欧美人,很多是本科数学科学出身的。医学院和法学院对底层出身的孩子是个不错的选择,甚至很多中产阶级的孩子的父母都不会把医生作为孩子的职业首选,我见过很多当地父母做医生或者经济状况好的孩子,很多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了art,哲学之类的,art哲学之类的,这是奢侈的东西,为衣食奔波的你我芸芸众生怎么能担负的起,在这里泛泛的说谁选择了什么对你我毫无意义!


还有,这个帖子是为了帮助需要信息的移民找到工作,而不是谁帮着谁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各人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如果你有信息可以帮助大家,很欢迎。

Post by 情定爱琴海;2259348
我看到的情形是那些外国孩子削尖了脑袋往医学院里钻,呵呵!

国外的普遍情形是:第一流的人才进医学院,法学院!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10 09:37 , Processed in 0.061616 second(s), 3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