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买房买生意上iU91
楼主: shab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看不到中国人挂国旗呢?

[复制链接]   [推荐给好友]
41#
发表于 2006-9-13 21:04 | 只看该作者
智商的例子是胡扯。全世界都知道黑人的智商比普通人低一些。
北美对黑人的歧视是把他们当作低等生物的歧视。对其他国家,只是一种不认同和排挤,不能混为一谈的。毕竟华人曾创造过自己的世界文明鼎盛。而黑人,带给世界的只有艾滋病和流行音乐

Post by shabu
所以才要站出来,告诉大家,我们中国人是优秀的,而且我们以我们的民族为豪啊!

出门在外,什么人都会遇到,难免有人喜欢瞧不起人。被排挤的不仅仅是中国人,还有很多南美人,非洲人,和其他亚洲人。我去美国的时候,亲眼看到美 国人排挤加拿大人,在尼珀尔,当地人偏偏要看不起印度人和西藏人。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全世界,为什么只有我们要躲起来?我认为,只要我们没有做亏心事,就要 挺起胸膛来!

在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在各地任意选择学校,把同样的考试题给白人孩子和黑人孩子作,得到的结果是,无论在那里,黑人的结果总是比白人的结果要 低。但是在测试他们的智商的时候,发现结果是任意的,也就是说,没有谁聪明,谁苯之说。结果分析说:黑人白人考试结果的差异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长期 以来,以白人为首的社会对黑人有歧视,认为黑人比较低等,从而造成黑人的心理阴影。由于时间太久,甚至很多时候本人并不察觉。这和如果有一个人说你脸上长 了颗痣,你可以笑笑说他傻,如果有100个人每天都说你长了颗痣,你会以为你真的长了,有人甚至会‘看到’那颗‘痣’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所要说的是:就算人人都说我们中国人是不好的,只要我们知道我们是优秀的,就要把自己进行到底,而且证明给别人看,我们活得精彩着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22:21 | 只看该作者
一不小心又来一搞歧视的。人格还需审定哦,呵呵。。。

从前去非洲旅行的时候被他们一个村落的彩绘给震惊了。无法想象那么多的颜色可以在一寸方布上协调地那么完整。有些文化和艺术被金钱和舆论包装从而被传播,被世界认可,有些不被全世界看到,局限在地域文化的尺度上,但是不代表后者就是次等的。每一个民族和文化都有它闪光的地方,由它的历史和环境造成。所以只可以有经济上的贫富之分,教育的进步和落后之分,而不因该有人种的差别。

非洲人当年被欧洲人拐带或强行拉至美洲做苦力,不是他们的错。作为奴隶,教育上的局限性也不是他们选择的。就像当年中国人被骗到金山淘金一样。当时的北美人把淘金者当成是苦力,不当人使唤。这些不代表当年的非洲人和我们的淘金者比当时的欧洲人美洲人低等,而是历史对他们做出的不公平的安排而已。而且这已经都成为过去了,现在谁也没法说谁低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6-9-13 22:36 | 只看该作者
没必要什么都从历史找接口。
我也很同情他们,也在汤母叔叔的小屋的时候流眼泪。
中国近代历史被凌辱的更凄惨,还有跌到了站起来的时候。我说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社会体系,没有自己的文明,彩陶说明不了什么。我是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说的。
教育体系也是人类自创造的,他们为什么要等着在别人教育体系下寻求借口,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没有自己的任何体系。
低等在生物进化历史中是存在的,你理解不了我说的内容,在智商和认识问题方面也许有点低等,但是至少愿意扮演个爱心天使的角色,还是欣赏你这一点的。
Post by shabu
一不小心又来一搞歧视的。人格还需审定哦,呵呵。。。

从前去非洲旅行的时候被他们一个村落的彩绘给震惊了。无法想象那么多的颜色可以在一寸方布上协调地那么完整。有些文化和艺术被金钱和舆论包装从而 被传播,被世界认可,有些不被全世界看到,局限在地域文化的尺度上,但是不代表后者就是次等的。每一个民族和文化都有它闪光的地方,由它的历史和环境造 成。所以只可以有经济上的贫富之分,教育的进步和落后之分,而不因该有人种的差别。

非洲人当年被欧洲人拐带或强行拉至美洲做苦力,不是他们的错。作为奴隶,教育上的局限性也不是他们选择的。就像当年中国人被骗到金山淘金一样。当时的北美 人把淘金者当成是苦力,不当人使唤。这些不代表当年的非洲人和我们的淘金者比当时的欧洲人美洲人低等,而是历史对他们做出的不公平的安排而已。而且这已经 都成为过去了,现在谁也没法说谁低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6-9-13 22:59 | 只看该作者
顺着前面的一个贴子, 我问深一点点:

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现代文明的贡献是什么? (比方说500年来)

大家群策群力, 相信一定很有意思. 本来这应该单独开线讨论的.

枫丹澜医生, 轮到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6-9-13 23:14 | 只看该作者
别扯一些没有的,回答问题:谁能出一个令中国人自豪的理由?

有人会说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庞大的市场,世界第一高速增长的GDP。中国经济大省江苏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使常规GDP下降8%。如果全国算起来,考虑绿色GDP的因素,中国的GDP应该是零,甚至可能为负数。

除了高GDP还有什么能让中国人如此自豪?教育、科技、自主创新、住房、社会保障、医疗保健?

有人原谅GCD的错误,有人寄希望于未来。。。幼稚和可笑。。。

我们在国外看的清楚,为什么韩国、日本、台湾和中国都是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为什么中国到现在反而孩子上不起学了,人民住房难了,有病看不起了(今年中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的共识,连人民的儿子温家宝都坦承教育、医疗、和住房改革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6-9-13 23:46 | 只看该作者

拿中国和印度比

Post by lunala_
楼上有个练fl烧坏脑子了,怎么不拿中国和印度比?
"世界工厂"中国与"世界办公室"印度优势何在?

“如果给印度的软件业打分,我会打100分。信息产业最需要‘创新’,而这恰恰是印度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近几年印度的软件业项目没有一个是超过3个月完成 的,因为我们的技术更新以3个月为周期,新产品的需求更催生了我们的创造性。”9月8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印度科技部长卡皮尔·赛巴尔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 本国软件业发展的充分自信。赛巴尔部长为什么会对印度的软件业如此自信?印度近年来怎样一跃成为世界上IT产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发展前景无比光明的印度软 件业目前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印度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又该怎样与印度的软件业优势互补结合?就这一系列问题,9月 8日上午,赛巴尔部长在北京接受了中外媒体的联合采访。

  软件业发展何以如此神速

  近几年,印度的软 件业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世界软件业年均增长率是20%。到2008年,印度的软件业产值预计可增长到870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达到500 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3%,并将把印度的GDP增长率提高到两位数。那么,是什么使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如此迅速?赛巴尔部长认为,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印度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因此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人才;二,由于“英国对印度进行了几百年的殖民统治”这一历史原因,印度人口中相当一部分人都可以说很 流利的英语;三,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是并不需要特别大的投资,它所需的只是人才、计算机或者信息高速公路,在资本投入上并没有太高要求;四,政府给予 信息产业相对较大的发展自由度,而不是进行过多干预,而且政府还给予“零税收”这样的优惠政策。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使印度的软件业发展咄咄逼人,而 且这一趋势毫无疑问还将持续下去。凭借着“开发成本低、质量高、可靠性强和交货快”等特点,印度软件公司吸引到许多世界知名大公司的投资,比如美国《财 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就有200多家请印度企业开发软件;再比如微软遍布全世界的两万名职工中,约10%在印度。尽管如此,印度软件业目前 仍然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就连自信的赛巴尔部长也冷静地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印度现在需要更多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来推动IT 业继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当前的教育还不足以满足这一要求。在‘印度的人才教育供给’与‘市场所需的高技术人才’之间还存在着一条鸿沟。由于IT业的增 长速度要快于人才技能的提高速度,所以到2015年,印度服务于IT业的人才将会出现较明显的短缺。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吸引“海归”回国有何秘诀

   事实上,有很多杰出的印度IT人才一直在美国或欧洲发挥着他们的能量,为了吸引他们回国发展,弥合印度的教育和人才需求之间的鸿沟,印度政府出台了很多 优惠政策。赛巴尔部长说:“在过去三五年中,有2.5万名IT从业人员从国外回到了印度。”他具体解释说:“首先,今天的印度IT产业为这些‘海归’提供 了一个世界级的工作环境。如果你去班加罗尔看看就会发现,那里的IT业环境不比世界的任何地方差。而那些海外的专业人才所寻找的正是健康的、风气自由的工 作环境,而并不仅仅是薪水高低的问题。”的确,印度政府对IT产业的支持非常到位,不仅对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重要企业制订了鼓励措施,还大大改善了实验室的 安全措施和对专利的保护,国家用于研发的预算也大幅度增加,对前沿科技的审批手续也被简化,工业和大学间的联系也得到加强。“同时,吸引‘海归’ 回国也与国家自身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精英人才愿意回来。”赛巴尔部长说。事实上,印度国力的增强带动了以技术 人员为主的工资上涨,而这一上涨又反过来带动了消费,扩大了内需,促进了出口增长。“还有,给他们充足的发展机会也很重要。现在,在中国和印度有比美国更 多的发展机会,他们为什么不回来?”赛巴尔部长最后补充说,如果说几年前,美国是技术创新的摇篮,那么今天,技术创新的摇篮就在印度。也正因此,越来越多 的印度人才放弃在美国6位数的高薪,回到印度寻找创业机会。

  “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的合作

   中国由于在制造业上有优势被称为“世界工厂”,而印度由于长于软件服务业而被称为“世界办公室”。这两个称谓本身就体现出了两国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合作潜 能。那么,这种互补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赛巴尔部长说:“很多方面,比如印度人口60%生活在乡村,他们创造了印度24%的GDP,而中国有更大数量的 农村人口,他们对中国GDP的贡献却只有14%。目前,印度的大米、小麦、蔗糖产量上都位居世界第二,玉米产量列世界第一;而中国也有大量的农产品进口的 需求,所以双方合作很有必要。此外,中国的制造业占GDP的46%至48%,但缺乏管理经验和技能,而印度在管理上是强项。因此,中印在这一点上又有很强 的互补性,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硬件制造和印度的软件管理进行完美结合。”9月7日,中印两国政府刚刚签署了一个“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于今年11月 前制定出一个路线图,以确定如何把之前的部长级合作提升为政府级合作。赛巴尔部长就此表示:“印度方面认为,中国很快将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印之间 的‘战略伙伴关系’将因此变得更加‘战略’,而我们之间的科技关系也要相应地变成‘科技战略伙伴关系’。”他说:“这一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包含 4个支柱,其中两个在高技术和前沿科技领域,两个在公共产品领域,所有这些的基础是两国硬件业和软件业的结合。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今世界市场由两个标准左 右着——高质量、低成本,前者可以通过利用印度的人才资源来获得,后者可以通过发挥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来实现。这样合作出的产品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因此,这一模式将是我们未来的理想合作方式,它不仅可以提升双边贸易额,而且将使中印两国共同分享到更多的世界贸易份额。”那么,印度是不是只有软件?随 着其制造业的发展,印度在未来是否也会成为另一个“世界工厂”?赛巴尔部长表示:“过去几年中,制造业在印度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经占到29%。中国和 印度在制造业方面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在低端产品的生产上能力极强;而印度则更看中高端市场,比如高品质的纺织品、皮革制品等。此外,印度的农产品 制造业也发展很快,大量的投资不再仅仅属于城市,也开始属于农村,印度政府正在农村下大力气投资兴建公路、电话、电力设备、房屋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6-9-13 23:59 | 只看该作者

真想进步?

真想进步?


看到批评意见,那是别人看得起咱. 咱可不得谢谢人家么? 谢玩了, 咱改进.

自己对自己还算满意? 找到了自豪的依据? 那就进一步超越自我.

否则,连一个 stl 都玩不过。

没办法改进? 那偶就多说一句:别窝里斗。 how? 多从 stl 的帖子里吸取有用的东西,多看哥们姐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委婉地指出。

哥们姐们好的东西,帮顶帮干;不好的,不妨宽容一下,说不定人自己会改。或pm告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6-9-14 02:55 | 只看该作者
不想跟人较劲,只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处境就事论事。



很多人有意排挤或者表现出看不起中国人,只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想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恐惧。



由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的原因,中国人就比例而言,相对比大多数其他种族都勤奋、上进、能干,因而对他们是一种威胁。



这一点和二战以前犹太人的处境很相似,希特勒选择犹太人作为仇恨对象,固然跟他个人经历有关,但能成功地引导德国民众沿着他的思路往下走,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妖魔化舆论宣传和由此形成的大众心理已经为此奠定了基础。



但是其实华人的处境更危险。我们还有母国,一个黄种人的国家,而且是一个完全异质的文明,更要命的是,还是一个在重新崛起的国家。对西方国家来说,无论是国内的社会矛盾,还是事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矛盾,甚至是文明的竞争,矛头都指向了中国和中国人。



从印尼的大屠杀到西班牙的焚烧鞋厂事件,可以看出我们在这两方面的压力都在加大。前者针对的是海外华人,后者则指向国家的产业实力。后面潜藏的都是恐惧,一种生存的恐惧,对中国和中国人入骨的惧怕。



这就是当今的现实。逃避,忘记,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希望变成“主流”的一员当然是个办法,但是对我们这一代和至少下一代都是没有用的,就象楼上的朋友所说到的,我们这张脸已经出卖了我们:)

走这条路的朋友尽管可以怀着非常良好的愿望和憧憬,但是请看看越南华侨的历史就清楚了,要想最终修成正果,要满足两个条件:1、中国不要跟西方起严重的冲突;2、假如一定要冲突,请在我们这一代之后进行:),如果对疼爱孩子的话,那就还要祈祷孩子一定要跟本地人通婚,最好等下一代之后再起冲突。坦白地说,这是一种冒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制止中国太快变得强大,最好中国崩溃掉,那你们就安全了。:)



至于中国是谁执政,虽然对给西方文明的印象有点影响,但对实质操作是无关紧要的。铁托是独裁,但西方当年还算喜欢南斯拉夫;凯末尔把土耳其全盘西化了,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别看欧盟总算勉强接受了土耳其,但其实她还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80多年了……再看看俄罗斯,就算她再西化又怎样呢?事实上她从彼得大帝开始就一直在痛苦地挣扎找不到出路,最后只能自成体系了。



其实我们也不是就这一条路可以走。象犹太人现在这样不也生活得不错吗?自己的东西也还有。他们是通过鲜血学到的生存之道,2000多年了……我们没有必要重复前人的悲剧,我们完全可以吸收他们的经验以为己用。



再强悍一点的例子也有。看看日耳曼人,大家以为现在的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民族一直都那么风光吗?他们当年可是不折不扣的野蛮人,还不是得忍气吞声,在罗马帝国的荣光下混口饭吃。但是最终是他们冲垮了旧秩序。欧亚大陆最愚昧无知的野蛮人种,竟然能大破大立,在融合之后发展了现代最发达的文明。



随便说了些,跟国旗这个主题都偏离了:)只是想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希望我们都多一点有益的分享,少一些浮躁,少一点争吵,一起讨论找到好的路子。从大到小来说,毕竟同在海外,有益于我们族群的事情也有益于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来说,我们探索的道路其实就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6-9-14 08:4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俺不同意, 就不叫.羡慕.啦!
Post by 龙战神

山川,真是太漂亮了,我没有游览加拿大之前没有体会到这点
文化,确实太灿烂了,我什么时候能看完24史现在还没有底
人民,可惜太多灾多难了,让我的爱时刻能化为泪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6-9-14 09: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好贴.

咱还真碰到这样一个鸟人, 是中国人不说中国话, 和俺打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鸟语, 为啥呢? 为了和俺这"下流"华人划清界限. TA自认是上流华人, 家人是八十年代第一批公派留学生, 是TA的邓爷爷亲自挑选的! 我靠!!! 那银子可是TA邓爷爷家给的? 喝着我们的奶, 学完后却不知道廉耻为何物, 说咱们后来的素质是如何差. 这孙子可曾回去把当年咱们供他的银子连本带息还给人民? 没有. 得了便宜还在这里风凉, 气的俺狠不得放把火把TA家给烧了. :p
Post by overseachina
  


这就是当今的现实。逃避,忘记,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希望变成“主流”的一员当然是个办法,但是对我们这一代和至少下一代都是没有用的,就象楼上的朋友所说到的,我们这张脸已经出卖了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1999 - 2024 by Sinoquebec Medi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摘抄  |  GMT-4, 2024-6-4 02:01 , Processed in 0.056724 second(s), 34 queries .